陈来: 痛悼易学哲学研究大师朱伯崑先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788 次 更新时间:2021-01-31 13:04

进入专题: 先生之风   易学  

陈来 (进入专栏)  


朱伯崑先生(1923-2007),著名哲学史家,易学哲学研究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07年5月3日逝世于北京。

朱先生是我国哲学界望重士林的著名学者,朱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他对解放以来中国哲学史教学体系掌握最熟、教学经验最富,他对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问题的辨析和把握之纯熟,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他的研究继承了冯友兰先生的治学方法,重视理论思维,重视分析中国古代哲学的概念及演变,在把握中国哲学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方面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他对解放以来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北大学派”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当代中国哲学研究有威望和成就的大师,他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他的逝世是我国哲学界和中国哲学史学界的重大损失。

中午从哈佛广场回来,打开收件箱,十几个新邮件一下子涌了出来,其中张学智发来的题为“讣告”的邮件赫然夺目,我一下子就意识到可能和朱先生有关。待打开看,知道朱先生已于日前仙逝,虽然朱先生一两年来身体一直不好,但这个消息仍然令我感到惊愕,叹息不已。

1998年教研室给朱先生庆寿,宴席间朱先生对另一位先生说“他们都是我的学生!”因为许抗生老师、我、李中华、魏常海、王守常、王博,我们之中没有人没有听过朱先生的课!没有人没有在学术上受过他的教益!

我最初见朱先生是在1978年6月研究生复试考试时。当时,我除了认识张岱年先生和楼宇烈老师外,其他老师都不认得。复试会上,除了张先生外,主要有一位戴白边眼睛的老师提问,50多岁,反复提了与公孙龙哲学有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都就自己所知,一一做了回答。考试后,通过问别的考生,才知道这位老师就是朱伯崑先生。

对我们78级研究生来说,除了张先生以外,最重要的老师就是朱先生。入学那时,除了张先生这样年纪的老先生我们称先生外,50几岁以下的先生多称老师,所以我有好多年都称朱老师,后来才改称朱先生。其实我自己心里还是觉得叫朱老师亲切些。初入学时,我们曾在张岱年先生课上问他,朱先生是不是他的学生,张先生说“他解放前在清华上我的课,我两年都给他100分!” 张先生还说“他现在已自成一家。”

朱先生给我们开的通史资料课,长达一年有余,每周两次,每次四个小时,上得大家往往头晕脑胀,而朱先生兴致勃勃,欲罢不能。朱先生的这个课对我们非常重要,不仅在一个较高层次上把整个中国哲学史深入地重新走了一遍,而且把其中的学术争论都揭示出来了。我们虽然对中国哲学史通史的知识略有所知,但这对我们是一次重要的洗礼,是一次以“北大学派”(这是后来朱先生多次跟我谈的问题)的治学方法的洗礼,朱先生这一次中国哲学史通史讲课,其体系之深入与广博,我相信是前无古人,而后来者也不会再有的,因为现在的通史教学走向简短,以专题课作为补充。我在研究生时代写的郭象、张载的论文,都与朱先生的这门课对我的启发有关。

朱先生不仅上课,还找大家到家里去谈,第一学期结束,大家交了对《管子》内业、心术篇的注释作业,假期中朱先生找我们十个人分别去谈,这种教学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今天很少有人做到,我自己也从来没做到过。1981年春夏,每个人的毕业论文初稿都拿给朱先生去看,这个大概不是教研室的规定,而是大家对朱先生的一种依赖,反正麻烦朱先生也没关系,他肯定会给我们看。我记得朱先生找我去谈我的论文的时候,点头予以肯定,说我的论文“有点新东西”。给78级研究生讲课后不久,朱先生身体一直不太好,主要是喘病,那个时期他经常去圆明园散步。

后来1985年春天,我的博士论文初稿写好,还不忘拿去麻烦朱先生,朱先生看过,要我注意中立一元论的问题,还提醒我看李相显的书。后来我跟张先生提起李相显,张先生也说,怎么把李相显给忘了。因为李相显是张先生的老朋友。在博士答辩时,朱先生提出中立一元论这一问题,张先生当时有点紧张,但我已经经朱先生提醒过,所以从容回答,未出差错。答辩结束,朱先生笑着对我说“你是太喜欢朱熹”,当时杜维明教授在旁,说“是同情的理解”。

在前辈老师学者中,朱先生最善于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这是和他研究的深入与对资料的熟悉是分不开的。朱先生非常注重理论思维,重视辨名析理,在与他年龄相当的中国哲学研究学者中,朱先生的理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同时,朱先生又非常重视资料,北大的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就是在朱先生一手主持之下完成的。我深深地感到,朱先生对中国哲学的熟悉把握,我们是要一辈子努力学习的。

前年夏天以后,朱先生身体一直不太好,所以他遽归道山,我不会觉得十分突然。只是我人在美国访问,无法回去亲自向他老人家告别,也无法送他到最后一程,这是我深感遗憾的事情。所以,我只能远隔重洋,在心里默默地悼念这位受大家尊敬的老师。


(与朱先生的其他交往和轶事,我还会在以后慢慢回忆,和大家分享。)


(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进入 陈来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先生之风   易学  

本文责编:liw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2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