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郑秉文
所有专栏
郑秉文,爱思想网学术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1955年生于辽宁,经济学博士。曾任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所所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西方经济学,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s),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社保基金投资和企业年金等。
208
推荐
微信扫码订阅 推送实时更新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实现路径与制度目标
养老金三支柱理论嬗变与第三支柱模式选择
从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体系转变及其前景展望
社会保险缴费与竞争中性偏离——对征收体制改革过渡期政策的思考
中国社会保障40年:经验总结与改革取向
社保顶层设计如何兼顾公平与效率?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体制“2011改革”无果而终的经验教训与前景分析
中国养老制度改革新思路——“混合型”统账结合
“碎片化”或“大一统”:英、法、美社保模式的比较
法国“碎片化”福利制度路径依赖:历史文化与无奈选择
建立“主权养老基金”与外汇储备分流的战略部署
中国社保基金违规的制度分析与改革思路
中国企业年金的治理危机及其出路——以上海社保案为例
郑秉文 房连泉:“智利模式”25年改革评价
郑秉文 黄念:美国DB型企业年金计划担保机制的困境与前景
郑秉文 郭倩:拉脱维亚“名义账户制”运行十年的政策评估
从9.11五周年看社会保障体系的巨灾风险补偿功能
国外NDC对我国社保制度改革出路的启发
“福利模式”比较研究与福利改革实证分析
我们从日本社保基金投资的惨痛教训中可以学到什么?
社保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十一五”期间部分积累制新的实现形式的12点建议
社会权利:现代福利国家模式的起源与诠释
马杰 论中国共产党和谐社会的福利思想
诺奖“时间一致性”对社保理论的贡献
从“十四五”规划纲要看养老金制度可持续性改革前景
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底层逻辑与现实冲突
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必须切实加强顶层设计
郑秉文 :负债型向资产型养老金体系转变的关键
如何全面准确理解“实现共同富裕”内涵?
发达国家延迟退休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有效应对老龄化是百年大计
学术研究要贴现实、接地气
企业年金:踏上新征途 面对新挑战——如何解读《企业年金办法》
张盈华 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康发展
美国和英国扩大年金参与率的经验与启示
加快构建“多层次混合型”养老保障体系
放开二孩是撬动经济增长的杠杆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福山“唱衰”美国的背后,意味着什么?
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化解多重风险
未来10年如何建立“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靠财政输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健康的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应对哪些挑战
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亟须顶层设计
拉美众智库参与社会政策决策过程
推进养老金投资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拉美“过度城市化”与中国“浅度城市化”
郑秉文 齐传君:社保制度走到十字路口:“大一统”还是“碎片化”
借社会保障立法解制度困局
改革开放30年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俄罗斯主权基金“转型”养老,两全齐美
社会保障新论断:八大看点解读十六届六中全会
强调社会公正是否就要向西方福利制度看齐
从建立和谐社会与和谐资本市场的高度来认识企业年金的重要性
国际化趋势中的高教公平问题
2004年英美福利制度的一场革命:大学“产业化”改革
中国应谨防“拉美化”
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保制度,谨防“拉美化”
拉丁美洲智库概览
英法大罢工制度根源与启示是什么?——不同社保模式的角度之随笔
我国养老金财富管理模式的重构
大力发展养老金“家庭财富”
郑秉文 :对养老保险改革的评价和建议
中国养老金投资政策与制度改革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瓶颈与出路
老龄化下的中国社保改革
中国产生社保案的制度原因及解决办法
世界银行养老金改革观点的重要变化:从三支柱到五支柱
NDC:养老金改革中的几个概念问题需要厘清
周东旭 为什么必须重提“医改”
养老制度最急迫的改革是什么
社保基金投资体制改革要加速
养老改革是舆论推着政府走
统账结合的社保制度应该改了
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难在哪里?
终结社保双轨制方能完成社保改革
破除养老金双轨制需有顶层设计
我们的养老制度可持续吗?
弹性延迟退休能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吗?
拉美城市化的教训与中国城市化的问题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急需改革的几个重要问题
国外“福利模式”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启示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