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评论
> 郭宇宽
所有专栏
郭宇宽,以新闻职业作为养家糊口;以志愿者服务作为业余爱好;以公共问题研究作为终身事业。1977年12月出生于南京。工学学士,管理学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曾任陕西卫视《开坛》主持人,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南风窗》首席记者、主笔,《领先》杂志副主编,《市民》杂志副主编等。
408
推荐
把红脸唱到底──毛主义在印度的前世今生
貌似左右分歧 实为儒法分歧
意识形态争论的30年循环——从“唯一标准”到“普世价值”
警惕"中国新左派"
何谓中国新左派
人的均衡发展高于区域的均衡发展
政府卖土地 企业造学校
激活中国民间金融的关键在于尊重“差序信任”
社会躁动,更需善待民粹主义
民粹主义就是人民的“青春期”
“方徐会”——一次流产的公共辩论和我的策划经历
“青基会事件”的教训和收获
警惕“广场式审判”
国人暴戾情绪从何而来
网上暴戾情绪从何而来
打工子弟教育需要更多资源投入
不付责任的放生是在”造业”
多想想谁是“东家”,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
印度真的不如中国?
“稻作性格”与“电玩性格”
希腊学习“中国模式”定能摆脱危机
抄袭事件使我对汪晖教授的印象有所改善
野蛮生长的“农二代”
派系斗争推动学术净化
“高干子弟”又回来了
何不给张荣坤也颁个“慈善终生成就奖”
能”骂校长“的才是好学校
谁在误导民众
连城管局长们都成非法组织了?
美国经济泡沫怎么赖上中国重男轻女
国企不差钱,正酿成新一轮资产泡沫
该给“全民所有制”一个说法
寻找宗庆后的灵魂
许他们一个远大理想
岂能按户口区别理赔
卖肝者说
经济学博士不是用来当县长的
也该给汤唯一个辩解的机会
连孙逸仙的棺材都要围住收门票
从思想启蒙到逻辑启蒙——孙东东言论的启示
给“80后”做思想工作
“买人”该当何罪?
和台北的哥聊管制
牛根生们应该如何做慈善
政府给贫困家庭免费发放奶粉是解决乳制品安全的根本出路
2008年一场关于 “热钱”的中国癔病
北大商学院冠名的程序正义
少提"救市",多想救国
比商业垄断更可怕的是慈善垄断
寻找周正龙们的灵魂——该反省“宣誓文化” 了
比尔·盖茨为什么不自己花钱
印度就缺一次“文化大革命”?
"博客门"中可怜的艺人们应该起诉新浪网
2008——启动善的竞争
有一种思想境界叫"大愚若智"
重新审视圣雄甘地的遗产和局限
中国应该向“菲佣经济”模式学习
大马华社政治的危机和突破
“华人决不能仅仅关心赚钱”
以毛泽东的名义——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南街村民间信仰考察
一次在城管面前试图主持公道的经历
中国版的水门事件
流动性过剩是表象,社会安全感不足是症结
国家庄家化——给中国经济“奇迹”提供一个通俗解释框架
建设股市理性,唯有新闻突破
对有一类乞讨施舍就是犯罪!!!
中国“房奴”和印度“贫民窟主”——写在《物权法》尚未颁布之际
盼望分众传媒之类的股票尽早暴跌
国民性与经济邪教——广西来宾传销网络调查
靖国神社何必修改
时代真的变了,珍惜被公开质疑的机会——劝任志强一句
大学比政府更加永恒——专访“新学院”大学校长鲍勃.凯瑞
众善同归的时代
山西永济——“农会”重返舞台
NGO发展能否化解中国真问题
青基会和徐永光的教训
姚遥 死缓——中国特色的刀下留人
从学会讲道理开始
宁愿光脚趟出路来——对话导演李扬
三起交通事故的故事
祖国母亲的心脏病
悲愤的朝圣之路——上访者群体调查及对造成上访的制度文化土壤的思考
一个德国钉子户的遭遇
我的“毛粉”外婆
回到祖师爷身边思考红十字的使命
“农村人”为什么难缠
至今犹忆“袁大头”
理想是你最大的隐私
天性的知识分子
王佩英评传之十三——最后的审判
王佩英评传之十二——邦无道,至死不变
王佩英评传之十一——“反动立场”与舐犊之情
王佩英评传之十——讲真话的“疯子”
王佩英评传之九——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王佩英评传之八——幸福安定的生活
王佩英评传之七——解放了
王佩英评传之六——地下工作岁月
王佩英评传之五——“我们回开封吧”
王佩英评传之四——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王佩英评传之三——王佩英的闺秀时光
王佩英评传之二——现在就开始回忆吧
王佩英评传之一——无念尔祖 聿修厥德
让知识分子走火入魔的心灵陷阱
知识界怪现状:看谁的图腾伟大
从强者的土地到公民的家园——天山脚下的变迁
三个老汉的梦想和困恼
另类屈原
向思之老学从容
识破郎咸平 爱护郎咸平
大陆岛民
一个山村的科学发展观争论——玉狮场原始森林保护记
那个使我感动的军国主义者
经租房政策历史渊源及执行现状调查
强制戒毒模式反思
大山深处的民间社会——对黔东南侗乡自治传统和寨老制度复苏的田野考察
两个圣人的两种命运
自由主义话语的中国困境
儒法分歧到今天依然是中国思想界分歧的主线
像学咏春拳一样把辩论当作一项修炼
中国农民与全球化
公共辩论与现代人格的培养
一个美国雷锋的故事——祛魅《把信送给加西亚》
被误解和被利用的宗教
我的老师殷海光——专访台大哲学系教授王晓波
一个活佛的回忆和念想
在美国当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话new school大学安华教授Anwar Shaikh教授
一个改革者的人生感悟——对话吕日周
郭宇宽 李楯:反思中国公共卫生体制——专访李楯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