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杨祖陶
所有专栏
杨祖陶,1927年生于四川达县。1945-1950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和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顾问、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专攻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康德、黑格尔哲学。(
杨祖陶简介
)
1362
推荐
杨祖陶 舒远招:黑格尔精神哲学的人学意义
《耶拿逻辑》译者导言
黑格尔《耶拿逻辑》初探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六:自为存在 观念(理想)性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五:无限性
论德国唯心主义对法国唯物主义的胜利复辟
论法国唯物主义向德国唯心主义的转化
黑格尔关于认识论研究的原则
黑格尔建立逻辑学体系的方法论原则探索
黑格尔哲学史观再认识
黑格尔逻辑学中的主体性
黑格尔哲学体系问题*
黑格尔哲学是普鲁士王国的国家哲学吗?
黑格尔关于逻辑学对象的观点及其在发展辩证法中的历史作用
《纯粹理性批判》两版序文要义剖析
康德范畴先验演绎构成初探
康德哲学体系问题
德国近代理性哲学和意志哲学的关系问题
论德国古典哲学的逻辑进程
德国古典哲学研究的现代价值
2l世纪中国哲学前景展望
《康德三大批判精粹》编译者导言
黑格尔《精神哲学》译者导言
贪腐官员落马的偶然与必然
药家鑫杀人案的简单与复杂
归元古刹度金婚
金岳霖先生参加了我的婚礼
我的心事对谁说
杨祖陶 肖静宁:情系新泽西——对大洋彼岸孙儿女的思念
未名湖畔鸟飞何疾——在汤一介先生最后的日子里
杨祖陶 肖静宁:我虽迟慢 誓将永随 ——记乐黛云继承汤一介遗志的二、三事
我的哲学人生
《哲学与人生漫记——从未名湖到珞珈山》后记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再版后记
《康德黑格尔哲学研究》再版后记
杨祖陶 肖静宁:未名湖畔鸟飞何疾——在汤一介先生最后的日子里
三十年后重聚珞珈山
《精神哲学》译事再起航
读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21世纪文化发展新格局
小竹林中的巨石
黑格尔《精神哲学》中译本的由来和依据
父亲节杂感
我和人民出版社
兄弟情谊六十载——深切怀念黄枬森先生
亲历武汉地铁2号线
逝去的票证年代
重阳絮语
酷热的记忆
《耶拿逻辑》译后记
我为《耶拿体系,1804-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做索引
校医院度黄金周
春运般的候诊厅
巴黎散记之十——塞纳河上第一桥
巴黎散记之九——莫奈心中的花园
巴黎散记之八——罗丹博物馆掠影
巴黎散记之七——来去匆匆停车场
巴黎散记之六——熙来攘往小童车
巴黎散记之五——握在手中的诚信
巴黎散记之四──诺曼底的呼唤
巴黎散记之三——“先贤祠”的感召
巴黎散记之二——那几道风景线
巴黎散记——如影随形塞纳河
初试轮椅
与天益网(爱思想)结缘三周年
签证杂记
春晚“春天里”之辨
在高端影院看贺岁档
时隔35年的校友
两代人的高考故事
平生第一邂逅
汪子嵩与《希腊哲学史》多卷本
1972年一次不叫做“旅游”的旅游
《回眸:从西南联大走来的60年》后记
《康德三大批判合集》后记
求学为学之七:从我国哲学前景出发探索德国古典哲学的新视野和现代价值
求学为学之六:从范畴先验演绎出发深入探索康德哲学
求学为学之五:由逻辑学出发深入探索黑格尔哲学
求学为学之四:以阐明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为已任
求学为学之三:学术研究以方法论为开端
求学为学之二:引领我进入理性哲学殿堂的恩师们
求学为学之一:从石室中学到西南联大
译事回眸之六:黑格尔《精神哲学》首译的漫长岁月
译事回眸之五:康德“三大批判”新译的七个寒暑
译事回眸之四:贺麟先生要我翻译《精神现象学》末章“绝对知识”
译事回眸之三:洪谦先生要我首译《精神现象学》序言
译事回眸之二:向贺麟先生交出第一份“译卷”
译事回眸之一:在冯至先生课堂上学德语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修订版前言
《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后记
《陈修斋哲学与哲学史论文集》序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序
贺麟与黑格尔《小逻辑》
杨祖陶的自述
漫漫求索之路——罗荣渠《北大岁月》读后记
初到珞珈山——对贯彻“高教60条”前后的回忆
西哲东渐的宗师——汤用彤先生追忆
黑格尔《精神哲学》指要
《耶拿逻辑》的历史地位
读伯里的《思想自由史》[1]
二十一世纪人类文化发展的新格局——读汤一介《瞩望新轴心时代》
《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序
从《耶拿逻辑》到《逻辑科学》的飞跃[①]
西方哲学研究的新成果——《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读后
《传统氤氲与现代转型——中西文化三人谈》序
研究汤用彤先师学行的力作——读《汤用彤学记》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四:有限性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三:定在 实在(现实)性 异在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二:存在、无、变易
“以黑格尔注解黑格尔”之一:存在论
《西方哲学中人学思想研究》序
黑格尔《哲学全书纲要》中的逻辑学体系——《小逻辑》
《进化认识论》中译本序
《生命价值的悲歌——叔本华哲学》序
《神学的人学化:康德的宗教哲学及其现代影响》序一
《黑格尔的宗教哲学》序
《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序
《主体生成论》序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序
《精神哲学》译后记
《纯粹理性批判》中译本序
热烈庆贺张世英先生九五华诞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