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禅宗的皈依

——《参禅有道——<坛经>与禅宗十二讲》第七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82 次 更新时间:2021-02-04 21:43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在佛教中,有人要成为佛教徒,首先必须受皈依,只有受皈依后才是真正的佛教徒。“皈依”又称“归依”,这两种写法在佛经里是通用的,基本的意思是投向、归向,就是将我们的整个身心投向某个地方,或者归向某个对象。具体说,就是毫不犹豫、无所畏惧、毫无保留地地将自己交给皈依的对象,毫不犹豫指决定无疑,无所畏惧指无有恐惧,毫无保留是指完全彻底,只有做到这三点才是真正的皈依。有所疑惑的皈依会退转,有所畏惧的皈依会自卑,有所保留的皈依会自暴,都不是清净的皈依。

佛教所说的皈依,其内容由所皈依处、能皈依者、皈依行为这三部分构成,所皈依处是佛法僧三宝,能皈依者是一切有情众生,皈依行为是皈依的具体过程与效果。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佛教徒通常说的所皈依处,即佛法僧三宝。世间人都有“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像金、银、钻石、珍珠、琉璃、砗磲、玛瑙等物,就因其稀有而价值贵重,被世人视为宝物。佛教认为,佛法僧出现于世,能令众生转烦恼成菩提、离生死入涅槃,“更无异皈依,能救护众生,唯有佛法僧,三宝能救护”(《得无垢女经》),因此比世间宝物更加稀有难得,故借世间珍宝将其喻为三宝。

佛,梵文Buddha的音译缩写,全称佛陀,义为觉悟者,并且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大觉悟者。觉他即令众生觉悟,佛度化众生的慈悲行区别于声闻、缘觉,声闻、缘觉虽然能够自觉,但是不能觉他;觉行圆满即智慧心与慈悲行都圆满无缺,佛陀觉行圆满的境界区别于菩萨,菩萨虽然能自觉也能觉他,但还有两点欠缺:第一,自己的觉悟没有圆满;第二,度化众生的慈悲行没有圆满。

法,梵文Dharma,音译达磨,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任持自性”;二是“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己的差别性质,这是指色、声、香、味、触等法;“轨生物解”指法能令人产生对某种事实、道理的理解,这是指文字、知识、理论意义上的法。三宝中的法非其他的法,特指能够引导众生出离生死、现证涅槃的佛法。

僧,梵文Saṃgha译音缩写,全称僧伽、僧佉、僧加、僧企耶,指四人以上组成的佛教出家共修团体。因为这样的团体有理和与事和的要求,理上要求对佛法有共同见解与追求,事上要求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所以意译作和合众。广义的僧即指四个以上出家人组成的修行佛道的团体,三宝中的僧是其狭义,指信受奉行如来教法而觉悟者,又叫贤圣僧。贤圣僧已转烦恼为菩提、离生死得涅槃,不但能够垂范三界,还能向众生开示觉悟成佛之路,引导、护念众生觉悟成佛,因此称为宝。

以上是三宝的基本含义,下面要进一步谈谈不同层次的三宝。根据《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解深密》《楞伽》和《大般涅槃》等佛经的开示,我们可以从法身、报身和化身三个层面来理解三宝。

首先是法身层面的三宝。法身就是佛教所说诸法的本来面目,它本来不可思议、不可名状,但佛陀为令众生能像他自己一样觉悟这个本来面目而成佛,就方便安立许多名相来指称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种种度化众生的佛法系统。诸如实相、法性、实际、真如、空性、法界、实谛、中道、佛性、涅槃以及禅宗的本心、本性、自性等等,都是从佛法的不同系统或不同角度命名这个本来面目的同义词,法身是从修学成佛后现证的正报这方面安立的名相。

法身意义上的佛宝,指具足无量清净功德的佛身。《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此微妙身是佛功德无漏法身,自他受用平等所依。然此佛身亦非是体,离是体外无别法身。若是体者,同于外物,有四大相,故知非相,亦非无相。若非相者,同太虚空,同太虚者,性即是常,无方便过。自性清净,无染无著,甚深无量,无有变易,难解难知,微妙寂静,具无边际真常功德。绝诸戏论,唯佛证知,非余所及,亦非譬喻之所校量。”经文基本意思有几点:第一,法身佛是无相无不相的,既不能说法身佛是任何一个相,又不能说它远离任何一个相。举例说,你不能指着某人说他是佛,或者说他不是佛,法身佛就是这个张三、李四、王五等人,甚至畜生、饿鬼、地狱众生的本来面目,既不离一切众生之相,也不就是这些相。读过《楞严经》的人知道,这里的法身佛就是该经所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的妙明真心。第二,法身佛具足无量无漏功德。“无漏”是没有烦恼的意思,无漏功德指法身佛具有的十种智慧力、四种无所畏惧、十八种不共法、三念住、慈悲喜舍等佛法,从佛教的价值观看,这一切都是六道众生眼中最真最善最美、没有任何烦恼的法,所以说是无漏功德。第三,法身佛是报身佛与化身佛所依止的根本身。自受用身是菩萨成佛后自己享受法乐的身体,他受用身是登地菩萨所见的身体,这两个身体本是一报身,从自受用说则称为自受用身,从他受用说则称为他受用身。这两个受用身都依法身而有,故说法身佛是“自他受用平等所依”。这实际上是以佛与诸法实相不二的身体为佛宝。

法身意义上的法宝,指没有一切烦恼的涅槃和解脱的性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第一法宝,所谓涅槃甘露解脱,常乐我净而为体性,能尽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涅槃解脱是灭尽了所有烦恼的状态,是具足智慧、解脱、法身的寂灭体,具有不生不灭(常)、自在安乐(乐)、大千同体(我)、清净无染(净)四种特点。这与《解深密经》中的“一切诸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及《楞伽经》的法身佛“建立自證智所行離心自性相”等说法同一意趣,都是说法身意义上的法本无烦恼、自性涅槃。众生见到这样的法,自然能灭尽种种烦恼,得到清净法眼。这是以诸法实相本具的无烦恼性或涅槃解脱性为法宝。

关于法身意义上的僧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第一义僧,所谓诸佛圣僧,如法而住,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虽为福田,无所受取,诸功德法常不变易。”此处的“圣僧”不是通常所说的贤圣僧,而是佛的同义词,因为经文下面还专门讲了贤圣僧意义上的“第二义僧”。经中以人格化的佛为第一义僧,但说他虽为“一切众生良佑福田”,而“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能烧害,不可思议”,根本是指诸法实相体现在佛身上的无形无相、不生不灭的性质,是以诸法实相的无相即相和不生不灭性为僧。

法身层面的三宝是一体三宝。《大般涅槃经》对此三宝开示道:“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这是将众生佛性本具的性相,从佛法僧三个方面命名为三宝。

其次是报身层面的三宝。报身佛的相状如何呢?《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佛报身者,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慧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皆从出世无漏善根之所生故,不可思议,超过世智,纯熟有情,为现兹相,演无尽法,广利无边。”这是说佛在因地发愿,要修六度万行成佛,当他经过无数劫积累道德与智慧资粮成佛后,就报得了一个诸根美妙、寿量无边、功德无边、智慧无边的常住不变之身,佛经里常说的清净色身、须弥山身等就是佛报身的妙相。如果法身佛侧重以诸法实相的真空性为义,那么报身佛则侧重以诸法实相的妙有相为义,对佛教徒来说,这是真、善、美三位一体之身。

报身层面的法宝,指的是令众生证得清净法身的佛法,《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称为第二法宝:“应知第二法宝者,戒、定、智慧诸妙功德,所谓三十七菩提分法,谓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此三十七法与前清净法宝而为方便。云何方便?以修此法而能证彼清净法身。”这是因三学、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佛法能够令众生现证清净法身,故称之为报身层面的法。《楞伽经》则说:“法性所流佛说一切法自相共相,自心现习气因相、妄计性所执因相更相系属,种种幻事,皆无自性,而诸众生种种执著,取以为实,悉不可得。”法性所流佛即报身佛,谓报身佛说的法是:声闻缘觉执著的地、水、火、风等诸法自相与苦、集、灭、道等诸法共相,都是他们的法执习气未断而产生的妄相,其实他们执著的这些相都没有自性,都不可得。这是从对治二乘执著而说的报身层面的法,与《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说相应法义没有任何矛盾。

报身层面的僧宝,指的是三贤十圣等贤圣僧。《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称之为第二僧宝:“第二圣僧者,谓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向、辟支佛果,八大人觉、三贤十圣,如是名为第二僧宝。”须陀洹是小乘初果,是声闻初断三界见惑的圣人;须陀洹向指处于见道初心至第十五心间的境界,因正处于走向须陀洹果的过程,故称为须陀洹向;三贤即十住、十行、十回向三种居于十信位后初地前的菩萨道阶位,十圣即从初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的菩萨阶位。地上菩萨皆已现证诸法本来面目,随顺真如法流自然修行,证果不会退转,所以称为圣;三贤虽尚未见道,须依信仰修行,不退住位前还会有位退转,但是进入此阶位的菩萨对佛法信心坚固,能够发起菩提心,矢志不渝地追求佛智慧,不会转舍菩萨种性,故次于圣而称为贤。

化身层面的三宝,佛宝指法身化现于六道度化众生的身相。《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言化身者,为彼有情,随所应化故,现无量阿僧企耶诸化佛身。其所化身,或于地狱以现其身,度彼有情令离众苦,导以正法令发胜心,便生人天受胜快乐,于佛法中深生信乐,得佛法分,获圣道果……或生人趣,现处王宫,生释种家,以巧方便化诸有情,断除三界烦恼忧患、生老病死,故现受生、踰城出家、菩提树下取吉祥草、坐于道场、处金刚座、降伏魔军、成等正觉,为化有情转正法轮,放大光明周遍一切照曜世间,自利利他悉皆圆满,或现寂静入大涅槃,是即名为佛化身也。”六道众生被无明惑障,造业受苦,轮回苦海,长夜绵绵。佛陀悲智双运,随类现身,当机说法,令众生离苦得乐,往生善趣。其中的“或生人趣,现处王宫,生释种家……”等语,实际上描写的就是释迦牟尼佛,他也是法身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释迦牟尼佛从兜率下生人间、入摩耶夫人胎、受生、王宫享乐、出家苦行、降魔成佛、转法轮、入般涅槃等相,并非实有其事,而是对娑婆世界众生的示现:天上天下,唯有佛性最尊贵;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只要有正确知见,能发起菩提心,经过努力修行都可成佛。这就是化身层面的佛宝。

化身层面的法宝,《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称为第三法宝:“云何名为第三法宝?所谓过去无量殑伽沙诸佛世尊所说正法,我今亦当作如是说,所谓八万四千诸妙法蕴,调伏纯熟有缘众生,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弟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毘奈耶;三、阿毘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素呾缆为梵文Sūtra的音译,又译作修多罗、修单罗、修妒路、修多阑,意译契经,即佛所说经;毘奈耶为梵文Vinaya音译,即佛所说律;阿毘达磨为梵文Abhidharma音译,又作阿鼻达磨,意译作大法、无比法,即菩萨所造论;般若波罗蜜多为梵文Prajñapāramitā音译,意译作到彼岸的智慧;陀罗尼为梵语Dhāranī音译,意译作总持、能持、能遮,指能总摄和忆持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念力,陀罗尼门是培养、成就这种能力的法门,包括长句的陀罗尼、短句的真言和一两字的种子。这五种法总摄为经、律、论三藏,般若波罗蜜多与陀罗尼实即分别应随法行人和随信行人说的佛法。《楞伽经》则说:“化佛说施、戒、忍、进、禅定、智慧,蕴、界、处法,及诸解脱、诸识行相建立差别,越外道见,超无色行。”这是从与外道相区别的角度说的佛法。比如,胡塞尔为代表的现象学与弗洛伊德以来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论述“诸识行相”时虽与《楞伽经》有不少相通之处,但佛陀要借对诸识行相的观察分析展示众生颠倒、迷执、轮回的事实和过程,并落实到转识成智的修行实践,而无论是现象学还是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完全没有这一部分内容,他们都是在肯定诸识的基础上寻找知识基础或解决心理问题。两部经一从听法众生机缘定义法,一从凸显佛法与外道的差别性定义法,角度不同而内容一样,都是指化身层面的法,实即经、律、论三藏。

化身层面的僧泛指一般僧众,《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说:“第三福田僧者,所谓苾刍、苾刍尼等,受持禁戒,多闻智慧,犹天意树,能荫众生;又如旷野碛中,渴乏须水,遇天甘雨,霈然洪霔,应时充足。又如大海,一切众宝皆出其中。福田僧宝亦复如是,能与有情安隐快乐;又此僧宝清净无染,能灭众生贪、瞋、痴闇,如十五日夜满月光明,一切有情无不瞻仰;亦如摩尼宝珠,能满有情一切善愿。”这个层次的比丘(男众)、比丘尼(女众)虽未悟道,但他们都信奉、皈依了佛法僧三宝,甚至已受种种戒律,在闻、思、修三慧中已具足多闻智慧,正精进修学、生起和圆满思慧与修慧,因此相对众生来说清净无染,能灭除众生贪嗔(同瞋)痴三毒,满足众生转烦恼为菩提、离生死入涅槃的善良愿望。他们也努力满足一切有情的善愿,这点大家如果去过寺庙的话,应该很有体会。注意,出家师父满足的是弟子菩萨道上的善愿,如果连这种善愿他都不满足,那就很难说他是合格的出家僧人了。因为化身层次的僧众具有这样的功德,所以经文对他们大加赞叹。

上述三个层面的三宝,相互之间首先是浅深有别的关系。法身三宝是三宝的体性,报身三宝是三宝的相状,化身三宝是三宝的妙用。如果没有法身三宝,根本不可能有报身和化身三宝,因为报身三宝是法身三宝显现出来的真、善、美三合一的相,而化身三宝则是报身三宝随缘发挥的功用。比如我们人间,法身三宝经由报身三宝显现出来的化身三宝,释迦牟尼佛应世时是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化导众生所说的法和依前述二宝修学的僧伽,即古人所谓别体三宝;释迦牟尼佛圆寂后,则是寺院供奉的佛像与舍利、三藏经典以及依前述二宝修学的僧伽,即古人所谓住持三宝。由此我们看到,这三个层面的三宝固然缺一不可,但三者是体、相、用的关系,没有体则相无以显,没有相则用无以发,三者深浅有别。

其次,三宝之间又是一即三、三即一的关系,三位一体,不能割裂。法身、报身和化身三宝中的法与僧二宝,不过同一佛性在不同方面的的称谓,以佛性的觉悟性为佛宝、中道性为法宝、清净性为僧宝,这是其三即一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般涅槃经》才说:“佛、法、众僧无有差别,三宝性相常乐我净。”

正因为它们具有三即一的关系,当知三宝本性无异,不可开分,离开其中任何一宝,其余一宝或二宝都不是真皈依处,如佛所说,“若言如来异法、僧者,则不能成三皈依处”(《大般涅槃经》);同时,正因为它们具有一即三的关系,浅深有别,必须深入到法身层面的三宝,从本举末,才能穷尽所皈依处的意蕴,也如佛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明白所皈依处后,接下来要讲一讲能皈依者。能归皈者即能皈依三宝的众生,在人道即能皈依的人。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信仰讲起,因为如《华严经》所说,“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 断除疑网出爱流,开示涅槃无上道”,信仰是皈依三宝、累积功德、增长善法、断除三毒、通向涅槃的的根本前提,没有佛教信仰的人学习佛教,最多能够得到一点心理安慰的利益,其他什么都谈不上。我们反过来看,为什么有的人前一秒还是善人,后一秒就成了恶人呢?就是由于缺乏信仰。由于没有坚定的信仰,他们只是把善行建立在自认为善的理论基础上,而当这理论遇上比它力量更强大的对立面冲击或诱惑时,他们所坚持的理论就无效了,他们也就会改变其立场和行为。比如间谍工作者,如果他不相信他信仰的对象毕竟与其身心一体,而只是认为自己在为某种正义或有价值的目标工作,只要敌方能证明他们的理论更有价值,或给予他更大的利益,或对他施以更大的酷刑,他就变节了。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有坚定信仰就好,这信仰还必须是健康的信仰。我以为,以智慧与慈悲为终极追求的佛教信仰,是一种非常健康的信仰。佛教信仰跟一般所谓相信不是一回事,相信是指人肯定并坚持与其相对的某个对象具有某某性质、内容和价值,是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确立起来的有对(象)有依(靠)的相信。佛教信仰虽然一开始也是在二元对立模式中建立起的有对有依的信仰,但其最终目标是非二元对立的无对无依的信仰。

什么样的人才能建立起佛教信仰?佛教依世俗谛方便将众生分为正定、不定和邪定三类,正定聚是见道位以上的众生,不定聚是从未建立佛教信仰到三贤位的众生,邪定聚则是已经信仰了种种外道或邪见的众生佛教对众生作如此分类,是为了施行当机教化,如《大般若经》说,佛陀“以佛妙智,安立有情三聚差别,谓正性定聚、邪性定聚及不定聚。安立如是三聚别已,随其所应,方便化导,令获殊胜利益安乐”。其中的邪定、不定两类众生都能建立佛教信仰。有人会问:没有宗教信仰者信仰佛教好理解,已信仰其他宗教或邪见者怎么能信仰佛教呢?这正是佛教智慧的地方。佛教坚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能成佛,并且坚信众生只要不成佛,他的烦恼就不会彻底断除,终将走上成佛之道;至于他什么时候走上成佛之道,则决定于众生各自的因缘,不能着急,更不能强求。这种摄受一切众生而又充分尊重众生实际的慈悲精神,比起那些强制异教徒改宗的排他性宗教的做法,不知高明凡几。

还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信仰才是合格的佛教信仰?《大般涅槃经》如此说,信“有二种,一者信正,二者信邪。言有因果,有佛法僧,是名信正;言无因果,三宝性异,信诸邪语,富兰那等,是名信邪。是人虽信佛法僧宝,不信三宝同一性相;虽信因果,不信得者,是故名为信不具足。”经文有几层意思:第一,信仰有正信、邪信之分,一个人如果不相信有因果,不相信有佛法僧三宝,即使有信仰也是邪信。这里的因果就是缘起,缘起不是佛陀虚构出来的理论,而是佛陀如实看到的世界真相,这个真相从现象方面说就是缘起。依佛教,如果一个人不信缘起,以为行善会遭恶报,行恶反得善报,杀人可以成佛,放火可成菩萨,则一切都乱套了,什么都没得谈了,所以首先要相信因果。同时,如果只相信因果,不相信佛法僧三宝,同样不是正信。从三宝的三层含义说,法身层面的三宝本为因果的根本体性,报身层面的三宝则是因果的真实相状,化身层面的三宝则是引导众生觉悟因果相状与体性的渠道,因此,若不信三宝,则其所信因果必非佛教徒所当信的因果。

其次,信仰还有具足与否的区别。虽然信仰三宝,但是不能信仰“三宝同一性相”,不能坚信能够现证三宝同一性相的境界,便是不具足、不圆满的信仰。此处的“三宝同一性相”指三宝皆具大般涅槃常乐我净的性质,故《大般涅槃经》论及具足、圆满的信仰时说:“云何名为信心具足?深信佛法众僧是常,十方诸佛方便示现,一切众生及一阐提悉有佛性。”这是法身层面的三宝,只有“深信”能现证这样的三宝,才可称为具足、圆满的信仰。

在这个基础上讨论皈依行为,就容易分辨高下了。首先,既然三宝“同一性相”,那么无论皈依哪个层面的三宝,都必须完整地皈依三宝,而不能仅仅皈依其中一宝或二宝。《大般涅槃经》说:“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皈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善男子!若欲随顺世间法者,则应分别有三皈依。”这里的“分别皈依”指先后分别皈依三宝,连先后皈依三宝都是随顺凡夫、声闻的方便法门,那些撇开僧宝只皈依佛、法二宝或撇开佛、僧只皈依法宝者,岂不是在偏执见基础上的残破皈依吗?第二,由于教下各派多以渐修法门为宗旨,他们举行的皈依大多是《大般涅槃经》所谓“随顺世间法”的皈依,即从皈依化身三宝入门的皈依,如果不了解三宝有法身、报身和化身或体、相、用三个层面的内容,不清楚只有“同一性相”的法身三宝才是三宝根本义所在,就很难达成圆满的皈依。换句话说,仅仅皈依化身三宝,则不能转凡成圣,必须进一步皈依报身三宝;仅仅皈依报身三宝,则不能成佛,必须进一步皈依法身三宝。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金刚经》才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相对教下的皈依,六祖开创的禅宗提倡的皈依有其鲜明特点。有些人说禅宗背叛了佛教,这种看法是对禅宗的误解。从皈依法门看,禅宗信徒的皈依处并不是随便任何所在,还是不出传统佛教所说的三宝,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如下两点:第一,将法报化身三个层面的三宝总摄到法身三宝中来建立所皈依处。教下各派最后的皈依处固然是法身三宝,但渐修法门要求它们必须从化身三宝、报身三宝循序深入到法身三宝,提倡顿悟法门的禅宗则直指法身三宝。第二,直接从众生自性中指出一体三宝。教下各派虽然肯定法身三宝为众生自性本具,但渐修法门使得它们多不明确说化、报二身层面的三宝为众生自性本具,提倡顿悟法门的禅宗则可以略过这两个层面的三宝。在所有法门上,禅宗都表现出这种直指诸佛心印的特点。

我们看《坛经》里是怎么说三身佛的。首先,他说“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众生皈依,不能皈依色身,因为众生本来就在妄想执著中,如果皈依佛的色身,势必陷入“依人不依法”的偏执。这种情况历代皆有,佛在世时也如此。释迦牟尼佛将要圆寂前,摩诃迦叶等证得佛法身的圣弟子已不动心,真正皈依法身佛的弟子也能把持自己,但很多对佛没有正确认识、仅仅皈依释迦牟尼佛色身的弟子,误认为佛是有为法,死了就一去不复返了,痛哭流涕,呼天抢地,非常伤心。例如阿难就是这样,佛陀临圆寂时,他的心智都因受到悲伤蒙蔽,以致不知该如何请佛授临终付嘱。释迦牟尼佛告诉他们:你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佛,所以你们看到我的色身变灭时无比痛苦,如果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佛,就不会因为佛色身的四大解体而烦恼。我们好多佛教徒都有这样的经验,一见到自己的师父就没有烦恼,一离开师父就乌云滚滚,许多人不了解这是什么原因,其实这就是只皈依化身佛的表现。只皈依人,不皈依法,没有按照师父传授的法修习,仅仅靠师父的神力加持,怎么靠得住呢?又比如,很多人热衷于灌顶,不知一般的灌顶只是师父给你下种子,还要自己通过修行跟师父的法身相应,于是废驰修行,这怎么可行呢?“色身是舍宅,不可言归”,不管你皈依的是多么大名鼎鼎的高僧或上师,都不能皈依他的色身,这对现在的佛教徒照样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真正的佛在哪里?六祖说:“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身中有三身佛。”众生本具的自性中具足了法报化三身佛,不皈依自性具足的三身如来,而到外面去皈依色身,当然是迷执了。因此六祖要求:“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六祖所说的自性不是佛教破斥的实体性,而是《涅槃经》里所说的佛性。许多人一听“佛性”,认为只是佛具有的性质,跟凡夫无关,而佛教明确宣称,佛性就是一切众生心的清净本性;换句话说,佛教认为人的根本性质不是人性,而是佛性,佛教没有人性论,只有佛性论。六祖进一步将众生自性的不同内涵形象化为佛的三身:具足万法的清净自性是法身佛,自性体现出的功德是报身佛,自性变化出的种种形象是化身佛。

关于法,六祖也是直指佛法的核心——般若波罗蜜多,即到彼岸的智慧。可以说,整部《坛经》,不管是宗宝本还是敦煌本,从头到尾都是在讲般若这个法。我们首先看六祖是怎样强调这种智慧的。据《坛经》说,六祖升座,就要求大众“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要求去听他说法的弟子一直净心念般若,可见他把般若放到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坛经》里有个般若颂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六祖说三世诸佛都从般若中诞生,有没有道理?很有道理。依佛教修学成就的圣人有两种,一种是声闻,一种是佛菩萨,前者具有现证空诸我执的智慧,后者除了具足这种智慧,还具有空诸法执的智慧,即透彻洞察诸法差别性相因果的智慧,否则不能随缘度化众生。实际上,由于声闻只是菩萨道上暂时阶段的果境,其成就的智慧并非真正的般若,因此佛教无论说般若、深般若、甚深般若或摩诃般若,指的都是佛菩萨的智慧。这般若在哪里呢?六祖明确回答:“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不仅如此,“三世诸佛十二部经”,也“在人性中本自具有”,因为三世诸佛正是现证了“世人”自性本有的般若,才能当机说出度化众生的三乘十二部经。六祖即以这众生自性本具的般若为所皈依的法。

六祖如何理解僧?他认为僧就是自性的清净性。“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六祖反对一直向外求善知识,以为其他善知识能让自己解脱,殊不知根本的善知识是自性本具的清净无染的性质,其他善知识只有开示引导凡夫回归这根本善知识的作用。这样的僧自然不假外求。

六祖从自性具有的不同特性界定三宝,与前面所说法身层面的三宝完全一样,因此由他开创的禅宗践行的皈依,可以说属于法身三宝意义上的皈依,六祖称为自性三皈依或无相三皈依。

我们进一步看六祖如何授自性三皈依。他授皈依时讲过这么一段话:“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去,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用自性三宝来证明自己的皈依,皈依自性本具的觉悟性、中道性、清净性这三宝,这确实完全是根据三宝一体而从法身三宝的根本层面来讲三皈依。

六祖还讲到了自性三皈依的具体修法:如果要皈依自性本具的清净性,就要常常提起般若观照,让邪见和迷执不要生起,尽量减少欲望,随遇而安,远离以财色为代表的五欲,这就是皈依佛。皈依法就是要念念没有邪见。什么叫邪见?马祖道一禅师有个很好的解释,凡是二元对立的见解都是邪见,把一切二元对立的见解破掉,就没有邪见了。这就是六祖为什么要求弟子用三十六对法来教化众生,来人执著明就说暗,来人执著长就说短,总用与对方偏执相反的另一端破掉他的执著,最后归于中道。《楞伽经》里,大慧菩萨曾向佛发一百八问,佛用一百八句来回答他,六祖这三十六对法与佛的一百八句同一意趣,无非是任运破除佛子任何执著,把他们从二元对立中拔出来,归于不著二边的中道。这就是皈依法。如何做到“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呢?这就要求弟子知道,我们的自性“本来无一物”,任何染污和烦恼和都沾不上去。如果弟子皈依时念念回到这清净无染的自性上,那就是真正皈依了僧宝。

禅宗为什么强调自性三皈依呢?万法皆因缘而起,六祖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坛经》里有一段话说出了他提倡自性三皈依的因缘:“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若言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归,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在六祖时代,佛教各派提倡的皈依,都是从化身三宝、报身三宝到法身三宝的次第皈依,但许多人舍本逐末,仅仅在报身甚至化身三宝层面修行皈依。这样的皈依,套用《金刚经》的经文说,是“以色见三宝,以音声求三宝,是人行邪道,不能见三宝”的皈依,迷失了皈依法门的旨趣。六祖和禅宗提倡的自性三皈依,正是为了对治那些停留在化报二身意义上皈依三宝的信仰者的良药,让他们知道只有自性三皈依才是彻底的皈依。

我们该怎么理解禅宗的自性三皈依呢?作为一个修行法门,传统的皈依是渐修法门,是从化身、报身到法身三宝的渐次皈依,只有最后皈依了法身三宝,才称得上圆满了皈依;而禅宗的皈依是顿悟法门,当下超越化报二身层面的三宝,直接皈依究竟的法身三宝或自性三宝。六祖的顿悟式皈依法门并不像有些学者所说,是变了味甚至是反佛教的修行法,相反我倒觉得,六祖从来没有离开过三世诸佛的经典来讲皈依法门,他与佛陀所说之法乃是一脉相承的妙法。我愿意再次引用《大般涅槃经》经文来强调一点:“善男子!汝今不应如诸声闻、凡夫之人分别三宝,于此大乘无有三皈分别之相。所以者何?于佛性中即有法僧。善男子!若欲随顺世间法者,则应分别有三皈依。”建立有差别性相的佛法僧三宝,令众生皈依具有差别性相的三宝,那是随顺世间法(包括二乘)而说的方便皈依,大乘的三宝是没有差别性相的一体三宝,佛宝中具足法僧二宝,法宝中具足佛僧二宝,僧宝中也具足佛法二宝,因此皈依也没有皈依佛、法或僧的差别相,是一体三皈依。这与六祖所说如一鼻孔出气,只是六祖更多用“自性”指称《大般涅槃经》所说的“佛性”罢了。

第二,禅宗的皈依必然包含传统皈依的内容,否则容易流于浮浅狂妄;传统的皈依必定趣向禅宗的皈依,否则难免得少为足、半途而废。禅宗虽然以皈依法身三宝为核心,但是它没有舍弃报身三宝和化身三宝的内容,因为无论我们从一即三、三即一的横向关系,还是从其性相一体的纵向关系来讲,三宝都不可分割,禅宗只是重点提持了法身三宝而已。如果参禅者认为自己只须皈依法身三宝,那就难免割裂三身三宝、流于浮浅狂妄,并且得到的实际利益肯定是很少的。如果一个人只皈依法身三宝或自性三宝,我们有理由怀疑他是否真正理解什么是自性三宝,因为根本就不存在离开化报二身三宝的法身或自性三宝。这种狂妄的言行在知识分子当中相当有力量,尤其是自认为很聪明的知识分子,他们以为,佛是人,僧是人,自己也是人,只要遵从他们说的道理就行了,不必遵从说这道理的人。今天禅宗寺院举行皈依仪式,大多从化报二身层面的三宝开始说皈依,或许正是为了避免佛教徒陷入浮浅狂妄的对治法。

最后,什么是圆满的皈依?我认为应依照《普贤行愿品》的教理来理解,只有在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皆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法僧三宝的见地上来受行皈依,才是圆满的三皈依。这种皈依的典范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行愿品》的第一愿讲礼敬诸佛。如何礼尽?修普贤法门的人知道,我们在礼敬诸佛的时候,一方面要观想有无量个礼敬者在礼敬佛,另一方面要观想有无量诸佛在接受礼敬者礼敬,同时观能礼所礼圆融无碍。同样,如果我们将礼敬诸佛理解为皈依佛法僧三宝,这样受行皈依,当下就进入了法法平等不二、诸法相即相入、重重无尽的华严境界,归到了禅宗皈依法门的本怀。

问答

问:您说佛教信众皈依的是贤圣僧,这不是有违佛教“万法平等”的道理吗?

答:佛教说法,有理有事,有因有果,从理体与果位来说,自然如《金刚经》教示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从这个层面来理解僧,任何一个僧众都是我们要皈依的善知识。不仅如此,甚至任何一法莫不如此。例如,唐代有位云门宗的师父,方丈叫他去化缘,但他对此不是很擅长,所以他对师父分派的任务不太高兴。师父是不是故意为难他呢?当然不是。师父这样安排,就是要调理他讨厌这个活儿的心态。这位化主虽然心里非常不乐意,但师父安排的活儿还是要做,就依言出去了。他出去很久,一分钱、一斤米都没化到,结果只能继续走。由于心思不集中,他突然被石头绊了一跤,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旁边有两个人不知为何吵起架来,有第三者过来劝架。经过规劝,其中一人很快歇声不言,另一人依然唠唠叨叨骂个不休。劝架者对他说:“他都歇了,你为何还不歇呢?”摔跤的师父还未起身,听到这句话就恍然大悟了。你说这劝架者是不是他的善知识呢?就是嘛。从更广的意义说,一花一草都是我们应皈依的善知识。虽然如此,有些经典还是明确说佛教信众应“皈依贤圣僧”,因为没有明心见性的佛教信众,如果不能得到贤圣僧的化导,便很难建立起正确见地、找到相应法门、超越途中障碍、达成成佛的目标。但困难在于,没有明心见性的佛弟子根本没有能力分清那位师父是贤圣僧,如果他动辄进行这样的分判,他要么是佛菩萨,要么是大痴人。因此,佛门认为,佛教信众应皈依整个僧伽,而不是皈依某个僧人。

◊               ◊              ◊

问:如何皈依?皈依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答:佛教徒虽然皈依的是整个僧伽,但必须礼请一位与其相应的师父作为代表来授皈依仪式,藏传佛教称这师父为上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上师,因为弟子是依上师才知道有佛法僧三宝、才能够觉悟佛法的,如果依上师皈依了三宝,就要以上师为尊,要绝对恭敬上师。这在经典中是有依据的。据《华严经》记载,善才童子所参的善知识中,就有严刑峻法的无厌足王。这个无厌足王像商纣王一样搞了很多酷刑,如炮烙、沸水、铁床等,用来调治治下的众生,一般人看来就是个魔王。善财童子来到他的国土,看到很多人抱着铜柱呼天抢地,很多人在沸腾的水锅中翻滚,还有很多人在铁床上哭爹喊娘,一开也怀疑他是魔王,还怪前面的菩萨介绍他来此地参访。不过,善财童子很有福报,在他犹豫不决时,很多天神告诉他:莫生疑惑,若起疑心,难有成就。善财童子听完,打消疑惑,奋不顾身前往参访,结果是当然是增上了他的智慧。这个故事告诉所有佛教信众,若真选定了一位师父,便须将自己的全部身心都交付于他。有人说,我担心自己会被骗。这当然很有可能,我不能为你打保票,因为骗子就是要借没有开慧眼的人来增加名闻利养,有的甚至会骗色;而且骗子是跨行业的,他们甚至会装成出家人。怎么办呢?这个问题,除了涉及法律的问题需要法律解决,恐怕要这样看:从佛教的人生观来讲,只能看当事人自己的福报,你吃什么样的饭,遇到什么样的朋友,见到什么样的老师,都是由你过去世积累的福报决定的。这就是为何有些人总是遇到良师益友,而另一些人总是遇到邪师恶友。当然,这福报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本身由自己为主因形成,也由自己为主因改变。具体的皈依仪式,因为时间问题,现在没法讲。至于皈依的意义,一个人如果能够皈依佛法僧三宝,则意味着他决定走上了破无明、开智慧之路,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问:如何相信自己就是佛呢?相信自己是佛就是佛了吗?

答:虽然众生皆有佛性,众生自性是佛,但是要对这个事实产生信心,确实需要非常大的因缘,这既与一个人的信根有关,也与他的家庭、师友、教育有关。信根就是信仰佛法僧三宝的根器。佛教认为,好行善者,他积累的善德多,信根相对较深厚,相应地也能生到贞良的家庭、结交善良的朋友、遇到仁厚的老师、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信仰三宝的机缘就比较好;反之,不好行善、甚至喜好行恶者,他积累的善德少,信根相对较差,相应地只能生到不良的家庭、结交不良的朋友、遇到不好的老师、受到不好的教育,他信仰三宝的机缘就比较差。纵然信仰了三宝,要相信自己是佛,还必须相信“教外别传”的禅宗,如果不相信禅宗一门,也不能具足这样的信仰。最后还要知道,相信自己是佛,只是建立起了成佛的见地,并不意味着自己已经是佛,只有通过参禅明心见性之后才是佛。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97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