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历史不仅仅只有胜者书写——胡耀邦与西沙收复纪念碑立碑人张君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190 次 更新时间:2024-06-18 15:08

进入专题: 胡耀邦  

陈剑 (进入专栏)  

今年11月20日是胡耀邦总书记诞辰106周年。当天早晨的微信收到中央党校沈宝祥老师转发的王可人先生纪念胡耀邦总书记的作品“天山瀚海寄深情  ”,同时收到千里罗宵群友一篇回忆胡耀邦文章,读这篇文章引发一些感慨。

一、事由

这篇文章是回忆胡耀邦总书记 1985年31日来西沙群岛考察。这也是建国以来第一位登上西沙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胡耀邦总书记刚下飞机,视察完阵地,就来到某高炮连食堂和水兵们一起就餐。当天下午,胡总书记一行赶到西沙永兴岛。看到当年的西沙收复纪念碑,当即询问:这个张君然,现在在哪儿?部队领导可能认为张君然是国民党海军,也不知道张君然具体情况,就如实汇报不太清楚。胡耀邦立即指示,一定要找到张君然的下落。半年后,为落实胡耀邦总书记指示精神,部队找到张君然,并邀请他回到西沙参加西沙收复40周年纪念活动。

二、西沙收复背景

上段回忆,需要对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历史背景作一介绍。

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又叫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它位于距离永兴岛上港口300米远的树林里,碑高1.49m,宽0.92m,镌刻“南海屏藩”四个大字。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决定,台湾、西沙和南沙群岛回归祖国。1946年,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在派人巡查南海后向当时的行政院报告,反映南海诸岛无人驻守。不久,法新社西贡专电称:“法国海军陆战队于1946年5月曾在西沙登陆,逗留15天。”同年8月又有消息传来,菲律宾外交部长季里诺表示要将“新南群岛”(即我南沙群岛)并入菲律宾版图。在此情形下,民国政府的海军总司令部迅速调集护航驱逐舰太平号、驱潜舰永兴号、坦克登陆舰中建号及中业号组成编队南下收复西沙、南沙主权(后来,西沙部分岛屿及南海太平岛即以这些军舰名命名)。编队指挥官、副指挥官分别由海军上校林遵为和海军上校科长

姚汝钰担任,时任海军总司令部上尉参谋张君然任编队参谋。

张君然,191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祖籍安徽寿县。十七岁考入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管理学院。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张君然进入青岛海校求学,成为第五期航海科学员。1946年夏天,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成立,张君然任海事处参谋员。1946年9月奉命参与海军司令部筹备接收西沙、南沙群岛的工作, 先后三下南海,四进西沙。并于11月23日乘“永兴号”驱逐舰登临永兴岛,使永兴岛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岛名也因此而得。张君然从1947年5月起奉命担任首任“海军西沙群岛管理处主任”,于1948年3月赴西沙群岛永兴岛驻守,负责岛上的大小事宜,直至1949年6月换防离岛。

张君然驻守永兴岛期间,曾撰文精制一座“海军收复西沙群岛纪念碑”,记述收复的经过,并附有参加工作及驻岛人员的名录(该铝质的纪念碑在1955年8月南越军队入侵该岛时被毁),又用水泥制作了一座纪念碑,这就是前述胡耀邦总书记看见过的那座纪念碑。

1950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海南岛以后,张君然在香港起义,参加了人民海军。退休后担任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委员。1986年11月24日张君然重返永兴岛参与收复西沙、南沙40周年纪念大会。2003年,张在上海去世。

三、三点启示

胡耀邦视察西沙,对待历史态度,给人以下三点启示:

1、历史不应只有胜利者书写

历史是一个流淌的河,是有传承的。改朝换代,或许有些必然性,但不应是一个朝代对另一个朝代的全盘否定。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说的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是怎样的气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都值得尊重和缅怀。14年抗战,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这个胜利,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胜利,是全民族的胜利,而不是一党一派的胜利。胡耀邦是一个把国家和人民始终放在首位的国家领导人。在胡耀邦看来,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历史的传承者,应有着宽广的胸怀,不能因为以后国共两党内战,而否定为抗战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军将士的贡献。历史不应只有胜利者书写,而应当是由胜者和负者共同书写。退一步说,即使有胜者书写历史,也应当是比较全面的历史或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2、只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贡献,就值得缅怀和尊敬

历史不应只有胜利者书写,还包含的意思是,只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贡献,就值得缅怀和尊敬。这样一种历史观,应当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观,也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人的胸襟和气度,不是局限与一党一派,而是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只有这样一种历史观,才会提升全国人民的凝聚力,提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威望和向心力。

3、缅怀和尊重需要落到实处

近代中国历史,无数英烈为了国家独立英勇牺牲。他们威武不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超越党派、超越意识形态,应当得到人们永远缅怀和尊重。但仅有缅怀和尊重还不够,还应当把这种缅怀和尊重落到实处。当胡耀邦了解到西沙立碑人是张君然时,立即指示,一定要找到张君然的下落。为什么要找到,就是要把这种尊重落到实处。联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牺牲和贡献的英烈,例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虽然承认他们的事迹,但一些大历史事件发生地至今没有可缅怀凭吊之处,目前一些仍然健在的国军抗日老兵,至今仍缺少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仅仅如此,还不能认为是尊重。


进入 陈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胡耀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大浪淘沙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9810.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