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焕珍:禅宗的无相戒行

——《参禅有道——<坛经>与禅宗十二讲》第九章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69 次 更新时间:2021-02-04 21:45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冯焕珍 (进入专栏)  


一个佛教信徒要成佛,便一定要修学戒定慧三学。这三学可以称作三门学问,但他们并非相互独立,而是存在着微妙关系的学问。古人说: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戒定慧三学的修学方法大分有两种,即渐修顿悟与顿悟渐修。依渐修顿悟的方法修学三学,则戒定慧构成由一个浅到深的次第升进过程,即由戒生定、因定发慧、开慧成佛;依顿悟渐修的方法则未必要采取前面所说的次第,而可以从戒定慧三学中的任一学直接修学成佛,并且是顿悟成佛。为何会有这样两种修学三学的方法?它的理据在哪里?又有着怎样的可行性?两种修学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今天我们先探讨一下其中的戒学。

探讨戒学,首要的当然是了解什么是戒律,以及戒律有什么作用。戒律又称戒,是梵文Śila的意译,音译尸罗,为三学、六波罗蜜或十波罗蜜之一,特指佛教信众持守的戒规。在佛教中,戒律是一个防非止恶、圆满善行的规范体系,防非止恶是从禁止一面说,圆满善行是从提倡实践一面说。如果要进一步区分,戒与律又各有其内涵,戒主要是指佛教信众个人持守的戒条,而律主要是指共修团体(最典型的就是出家僧团)共守的规范,如维系僧团和谐存在与发展的六和敬法。由于出家人拥有成佛这个完全一致的最高目标,所以相对社会上的单位来说,出家僧团比较好管,不需要那么多律仪;社会上的单位中,一起工作的很多人,不仅终极目标大异其趣,甚至中级目标也各不相同,只有低级目标大同小异,所以比较难管理,集体律仪(规范)自然就比较繁琐。

佛教信众个人持守的戒律是比律仪更根本、更严格的规范,如果佛教徒不持守戒律,那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增一阿含经》就说:“诸释迦文佛弟子之中,戒德、智慧成就者皆依戒律,于此正法中而得长养。”前面说顿悟渐修者不按渐修顿悟的次第修习三学,并非指他们可以不持守戒律,他们依然需要持守戒律,只是不按循序渐进的方式去持守而已。

戒律对于佛弟子而言具有基础地位,据《大般涅槃经》记载,佛陀圆寂前,阿难向佛陀问了两个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佛经前应该加什么字才能让后人生起信心,第二个问题就是戒律问题,即佛陀圆寂后众生以谁为师的问题。佛陀回答说:“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佛陀明确说,戒律如佛,是佛教信众的大师,若能奉戒修持,则与佛住世无异。《华严经》也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于此可见,戒律对佛教徒来说何等重要。

佛教的戒律不是平面的,而是有层次的。佛陀深观众生根器有三六九等的差异,此生能达到的目标也有高低偏圆之异,不能在一个平面上对众生进行教化,因此制定了具有层次性的教法。与此相应,戒律也具有层次性,修学人天乘佛法则持守三归五戒,修学二乘佛法则持守声闻戒,修学大乘佛法则持守菩萨戒。

佛教信众受持的基本戒律是三归五戒。三皈依是戒律,五戒是三皈依基础上的戒律,若不受三皈则不可受五戒。如果要在佛教的信仰与修行中得到最起码的利益,一定要受三皈五戒。有些没有皈依三宝的人说:“我一天到晚念经打坐,却没有任何利益,觉得佛法不灵验。”这就是不明了修学佛法的根本前提是受三皈五戒,而不是盲目地去打坐、开智慧。举水电为例,没有筑坝蓄水,如何装机发电呢?持守戒律便如修筑水坝。

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是四不坏信里的前三种。其实,四不坏信可以被三皈依统摄,因为佛、法、僧、戒这四不坏信中的戒属于法。皈依是信仰佛教的实践活动。何为皈依?即将全副身心都交付给能够令自己远离烦恼、获得智慧的处所,不对自己所皈投的对象有所怀疑,所以受皈依后还要时常反省自己皈依是否成就。有人说,我只皈依佛,因为我觉得那些师父还不如我,不必皈依僧;有人说,我只皈依法,因为佛陀也是依法成就的,所以不必皈依佛;只皈依僧的也不少,他们往往是依人不依法,师父来了就五体投地,心理没有一个念头,身心一下子很清净,师父离开后又变得云里雾里。这些都是不圆满的皈依,只有同时皈依佛法僧三宝才是具足的皈依。

为何佛法僧三宝都要皈依呢?佛是觉悟者,并且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悟者,也就是说佛陀的生命没有任何欠缺,我们一定要相信这一点,不相信的话就无法真正皈依佛。为何要皈依法?佛是依法修学成就的,如果不皈依法,则不明修学之道。此处的法有两个层次的含义,最根本层次的法是众生本具的佛性,或《坛经》所谓“清净自性”,佛陀也是因为彻悟这个自性成佛的;另外一个层次的法是佛陀教法,它是佛陀宣说出来的法,这两种法都要皈依。为何要皈依僧?对一般人而言,成佛这个目标是很好,依法修学好像也切实可行,但一开始我们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理解佛法呢?佛法中有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哪个是适合自己修学的法门呢?我的程度如何,情感状态如何?这些自己都没法判断,谁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呢?依法修学的僧。那么什么是僧?僧是僧伽的缩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的僧指已明心见性的贤圣僧,广义的僧指四个以上出家僧众结成的团体。佛教信众皈依的是贤圣僧,但因为在家菩萨僧难闻难见,而住持佛法的僧伽中必定有贤圣僧,所以佛教徒应该皈依僧伽。佛是佛教徒效法的典范,法是佛教徒依以成佛的方法,僧是引领佛教徒成佛的善知识,三者各有功用,不可偏废,都要皈依。

三皈依即将整个身心交给佛法僧,随他怎么裁决都没有意见,要有这种心才叫皈依。具体说,皈依了佛就不能皈依天魔外道,不能今天觉得佛讲得好就皈依佛,明天觉得基督讲得好就皈依基督,这不能称作皈依;皈依法就不能皈依外道典籍,不能以外道典籍作为根本的精神指南;皈依僧就不能皈依外道眷属,不能受外道眷属的种种诱惑。还有必要解释一下,所谓不皈依天魔外道、外道典籍、外道眷属,并不是说不跟外道接触、不学习和了解他们的学问,而是不依他们作为佛弟子生命的皈依处。

皈依后要受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不杀生我们都比较清楚,就是不伤害生命,但佛教所说的生命包括六道众生,尽管在五戒这个层次主要指的是人(即不要有意杀人)。佛教的杀生,亲手杀害生命固然是杀生,给杀生者提供方便也是杀生。比如说,人家杀生需要绳子,你送上一根绳子,人家要刀子,你给一把刀子,这叫做助杀,也是杀生。同时,赞叹杀生也是杀生。何为叹杀?有人杀人了,你说:“杀得好!”这便是赞叹杀生。所以,不杀生戒持守起来是比较细微的。佛教为何讲不杀生?六道众生生生世世互为亲友,杀任何生命都是杀自己的亲人,我们怎么能做这种事情呢?佛教的很多思想都是建立在戒杀上的,佛教认为一个善于或乐于杀生的人要生起慈悲心是很难的,因为他始终没有等视众生的平等心,没有平等心就很难生起慈悲心,而没有慈悲心连菩萨都成不了,如何能成佛?其次是不偷盗。佛教称偷盗为不与取,别人不给你,你就拿走,这便是偷盗。譬如朋友的东西,即使朋友在场,你没有经过他允许就拿走了,这在佛教看来也是偷盗。佛教为何这样要求佛教徒呢?因为这种做法很容易养成偷盗的习气。第三是不邪淫。不邪淫指在家信众不在合法夫妻关系外保持任何性关系。即使是夫妻,不按佛教戒律规定过夫妻生活,例如在不当的时间(女方情绪不好、处于经期或怀孕期等)、不当的地点(比如六斋日、圣贤墓地、烈士纪念塔、佛塔等地)行淫,也是犯戒之举。第四是不妄语。不妄语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假话;二、两舌;三、绮语;四、恶口。假话我们都很清楚,两舌即两面三刀,绮语指无义语或戏论,恶口是粗言秽语,这一切佛教信众都要禁绝。第五是不饮酒。饮酒本身不是一种严重罪过,但由于饮酒令人神志不清,容易导致前四条戒律无法持守,所以佛陀也将其定为五戒之一。其实,中国传统儒道两家也不提倡饮酒。不知道现在的中国怎么会成为这样,天南地北,到处都是“烟搭桥,酒开路”,好像没有烟酒交情就淡了一半似的,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酒的确是让人糊涂的东西,佛经说饮酒有三十六种过失,若人信仰佛教并发心修行佛法,不可不断酒,否则很难修行。五戒跟人的生命品质直接相关,佛教徒只有守住这五条戒律,才算是保住了在人道生活的底线,否则就会转生到三恶道去。三恶道指地狱、恶鬼和畜生,地狱道的众生要受五无间罪,饿鬼道的众生整天饥肠辘辘、有求不得,畜生道的众生只能依傍人类生活,其生活境况比人类苦很多。若要保持人道的生活品质,最基本的修行内容便是受持三归五戒。

比三皈五戒高一层次的戒律是八关斋戒。为何叫八关斋戒?因为它总共有八条戒律,其中有一条是关于吃斋的戒律,所以称为八关斋戒。八关斋戒的要求在五戒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为什么呢?佛教没有世间哲学所谓“人是万物之灵”的思想,它认为人道苦乐参半,快乐时觉得活下去有意义,痛苦时则是痛不欲生,中山大学昨天有一个人就因痛苦而上吊了。因此,佛教认为佛教徒不能满足于来世再获人身,应当提高追求的目标,而持守八戒则是走向更高目标的第一步。八戒的内容如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比五戒的不邪淫更严格);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坐卧高广床(指容易让人产生我执的床座);七、不著香花璎珞,不以香涂身,不歌舞妓乐,不故往观听(不参加或欣赏刺激淫欲的歌舞等活动);八、不非时食(一天只吃早午两餐,日头偏西一筷子间隔则不能再进食)。相对五戒,八关斋戒的提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三条戒律,二是将五戒中的不邪淫变成了不淫。八关斋戒是为在家信众制定的趋向出家的戒律,考虑到一般佛教徒从在家到出家有一个过程,所以佛陀规定每次持守八关斋戒的时间是一天一夜。从佛教信众的构成来看,现在的在家信众不断增多,而且已经占了多数,所以持守八关斋戒的佛教信众将越来越多。

接下来就是出家人的戒律,首先是沙弥和沙弥尼的十种戒律。何谓沙弥、沙弥尼?沙弥是未受比丘戒的出家男众,沙弥尼是未受比丘尼戒的出家女众,两类出家众持守的戒律相同。成为出家人首先也要受三皈依:“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随如来出家,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如是第二第三说:我某甲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随如来出家,某甲为和尚,如来、至真、等正觉是我世尊。”说完三皈依后,就开始受沙弥戒和沙弥尼戒。此戒有十条,内容与八关斋戒大同小异:一、尽形寿不杀生;二、尽形寿不盗;三、尽形寿不淫;四、尽形寿不妄语;五、尽形寿不饮酒;六、尽形寿不得著花鬘、香涂身;七、尽形寿不得歌舞倡伎及往观听;八、尽形寿不得高广大床上坐;九、尽形寿不得非时食;十、尽形寿不得执持生像金银宝物。我们看到,沙弥沙弥尼戒的要求比八关斋戒更高,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持守戒律的时间是一生(尽形寿),而不是持守一天一夜;二是“不得执持生像金银宝物”一条为八关斋戒所没有。“不得执持生像金银宝物”即不能随身携带黄金、白银和宝物之类,这叫金钱戒。兰卡、泰国、缅甸等国的僧人,直到现在仍然保持这种生活方式,他们靠托钵乞食为生,随身不带任何钱财。他们身边有一个居士,这个居士被称作“净人”,生活中实在需要钱财交易时,就由“净人”来完成。在中国,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为什么呢?中国自古以来受儒家影响太深太广,儒家主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不能融通儒释的人认为出家是不孝,将出家人归到三教九流之外,很看不起出家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僧人要保持托钵乞食的生活方式非常困难,所以佛教传入中国汉地后,僧团大部分都是自力更生。这是因缘导致的改变,不能理解为不遵佛制。

按照佛教规定,一般人出家后,要持守一段时间的沙弥或沙弥尼戒,年满二十岁才受具足戒。何为具足戒?具足是具备满足的意思,即相对沙弥、沙弥尼戒来说,比丘、比丘尼戒是具足戒品的戒律,受了具足戒则成为比丘或比丘尼。具足戒有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两种,汉传佛教比丘戒有250条,比丘尼戒有348条,较比丘戒多了将近100条。

具足戒从重到轻有很多种类,宛如一部法律,其中最重者有四波罗夷戒。波罗夷就是断头的意思,犯此四戒等同断绝出家寿命,是从性质上讲就应持守的戒律,所以叫做性戒。这四重戒是淫、盗、杀、妄,不过这里的妄语特指大妄语,即未得道谎称得道、未证果谎称证果这类妄语。这里分别给大家举一个出家人持守盗戒和犯大妄语戒的例子:我们出版一套佛源禅师的著作,并寄给了全国各地的寺院。不久,我接到甘肃拉卜楞寺一个师父打来电话,说我们那套书寄过去时没有写明收件人,他们不能收,如果收下就犯戒了。我就说,我是这套书的经手人,只要我同意了,就不算犯戒,请您将书送你们寺院图书馆吧。他说:“有你这句话就可以收下了。”这是严持盗戒的典型。佛说过去世有五个叫扇提罗的沙弥(扇提罗指不具生殖功能者),他们本来没有觉悟,却想增加钱财供养,于是每天装模作样打坐念经,搞得很庄严,还派其中一人到处去宣传另外四个已经得道,说得天花乱坠。人们听说后,纷纷来皈依供养,钱财源源不断。当时,国王夫人也是他们的大护法,经常供养他们,并向他们求法,结果可想而知。王后与五人往生投胎后再次相遇,他们的果报就来了:其中四个人天天为王后抬轿子,另一个则给她扫厕所。王后去问释迦牟尼佛,想知道他们这几个人的因缘如何?佛告诉王后说,他们以前都是你的师父,而且是出家师父。王后对三宝非常虔诚,听后就觉得这样不好,觉得不应该让自己前世的师父做这种事情。释迦牟尼佛告诉王后,您但受无妨,这是他们前世业因带来的果报,他们前世骗了你,今生应当还这笔债。这是破大妄语戒的案例。从这些例子可见,佛门之所以严持戒律,其依据是因果报应,其目的则是不昧因果。

除了四重戒,余下的是遮戒。何为遮戒?遮,防护之义,指对轻罪的防护,是相对于性戒而说的戒律。遮戒的内容非常多,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重到轻分为僧残(犯此类戒者如命被残)、舍堕(犯此类戒者堕入寒热地狱)、波罗提提舍尼(犯此类戒者须向其他比丘忏悔)、突吉罗(恶作)四类,如果将突吉罗开分为二不定、众学、灭诤三类,与性戒一起就够成戒律的“五篇七聚”。因为犯了这类戒会受世人讥嫌,又称为息世讥嫌戒,僧人都会持守这类戒律。但这类戒律很微细,非常难持守。例如僧残中的不能手淫、不能心存欲念与女人身体接触等戒,都相当严格。这说明一个具德出家人是非常不容易成就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应依这些戒律要求出家人呢?我认为不应该这样,理由如下:第一,出家出离生死、求证菩提世间罕有,不管任何出家人,他在走向最高目标的过程中,有所反复或起伏都是很正常的,他能以戒律来要求自己已很难得,这点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不容易;第二,从更高层面的无相戒来讲,如《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若是我们偏执戒律外相,反而会被戒相所迷,看到的可能是假相。佛教虽然要借助戒律来修行,但其目的是开智慧,只有开智慧后才能真持好戒,如果将持戒视为目的,那就将佛法等同于一般善法了。

到目前为止,我们讲的都是有相戒。什么是有相戒?就是前述种种有戒律形象的戒。佛教规定,犯了戒必须忏悔,只有通过忏悔才能除罪。犯了有相戒要进行相应的有相忏悔,即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通过一定的仪式和方法来忏悔。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如果佛教徒修习的是声闻乘以下的佛法,犯了根本戒是不能忏悔的。

与有相戒相对的戒是无相戒。何谓无相戒?法本无相,以无相妙心受持的戒法便是无相戒,即“若佛在世,若不在世,一切时有”的“禅无漏戒”,(《大方便佛报恩经》),这实际上指菩萨戒。所谓菩萨戒,指修习菩萨道者持守的戒律,是成就菩萨与佛的戒律。汉传佛教中主要有三个菩萨戒本,一个是《梵网经菩萨戒本》,一个是《优婆塞戒经》,一个是《瑜伽菩萨戒本》,汉传佛教授菩萨戒就依这三个戒本,前一个是出家众所依戒本,后两个是在家众所依戒本。我们看《梵网经菩萨戒本》如何描述菩萨的根本戒:“(释迦牟尼)复从天王宫,下至阎浮提菩提树下,为此地上一切众生,凡夫痴暗之人,说我本卢舍那佛心地中初发心中常所诵一戒——光明金刚宝戒,是一切佛本源,一切菩萨本源,佛性种子。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性戒中。”这里很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菩萨与佛所受持的戒律是佛性戒,即以佛性本身为戒。何谓佛性?佛性是一切众生心的根本性质,即六祖所谓自性。也就是说,修习菩萨道者要以自性为戒,只要起了遮蔽这个自性的念头便是犯戒。这里的自性又是什么呢?众生心本具的灵明觉照性,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随时都在发挥作用,从戒律角度可称之为无相戒,从禅定角度可称之为无念定,从智慧角度可称之为无住心,六祖的“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这种无相戒其他佛经也曾有讲到,如《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就说:“善男子!汝系念故,见诸佛光。诸佛光中,说无相施,说无相戒,说无相忍,说无相精进,说无相定,说无相慧。”经中不仅说无相戒,甚至完全从无相实相中建立起六波罗蜜。

无相戒与有相戒之间是什么关系呢?首先,无相戒是有相戒之体,有相戒是无相戒之相与用。自性具足一切戒,一切有相戒皆由自性随缘开出,体现为比丘戒是250戒,体现为比丘尼戒是348戒,体现为沙弥、沙弥尼戒是十戒,体现为在家众的戒律是八关斋戒或三归五戒。反过来,一切有相戒都归本于自性。另一方面,持有相戒必归于无相戒,持无相戒必圆满有相戒。无论持守哪个层面的有相戒,最后一定要归到无相戒才算圆满持戒;若真正圆满地持守了无相戒,必然圆满所有有相戒。

讲清楚有相戒与无相戒的关系,我们就比较容易明白六祖在《坛经》中提持的禅宗戒律了。无相戒虽然是六祖为在家信徒授的戒律,但从禅宗的宗旨来看,说该宗信众持守的戒律是无相戒,其有相戒也是受无相戒统摄的有相戒,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北宋契嵩禅师在赞叹禅宗的无相戒时说,“‘无相为体’者,尊大戒也”,这大戒就是无相戒。我们具体看看《坛经》如何说无相戒吧。禅宗的无相戒,是六祖一次向弟子授三皈依时说出来的,《坛经》说:“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皈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六祖把三宝都收归每个众生的自性中了:佛宝是众生自性本具的觉悟性,“佛者,觉也”讲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皈依自性的觉悟性,就“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就是“两足尊”;法是众生自性本具的中道性,“法者,正也”讲得很清楚,只要我们皈依自性的中道性,就“念念无邪见”、“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就是“离欲尊”;僧是众生自性本具的清净性,只要我们皈依自性的清净性,则“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就是“众中尊”。可见,六祖从自性中点出佛法僧三宝,这样的戒确实是无相戒。

禅宗既然为弟子授的是无相戒,弟子犯了戒自然主要也是依无相忏悔法来忏罪。关于这个问题,《六祖坛经》明确说:“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愆不灭,后过又生。前愆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什么是“前愆”呢?愆义为罪愆、过失,指从前犯的罪过。什么叫做“悔”呢?悔就是指今后不再犯这样的罪过了。简单说,忏悔即“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具体忏悔法,《坛经》明文说:“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销灭,永不复起。”这是说禅宗信徒需要通过般若观照,将“愚迷”、“憍诳”、“嫉妒”等恶念恶行忏除,令其以后不再生起,这是典型的无相忏悔。

这种忏法并不只有《六祖坛经》中才讲,还有好几部经典都开示过同样的忏法。首先,《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应至心,忏悔六情根!”“端坐念实相”即令心回到无相实相,通过观照妄想、罪业本空,信众所犯的一切罪恶就会像太阳照耀下的霜露一样消解殆尽。《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也说:“言忏除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一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是普贤菩萨第四大行愿“忏除业障”的内容。凡夫没有明心见性前,在无量劫的生命历程中造就了无量无边的罪业,《地藏菩萨本愿经》甚至说“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如果这罪业实在的话,岂不是尽虚空遍法界都装不下?实际上不过是凡夫没有看见贪嗔痴三毒心的空性,才造了这么多恶业,受了这么多痛苦。既然如此,忏除业障的核心就不是忏悔一个个罪业,而是深观“恶业”和造恶业的三毒心本来空寂,才称得上彻底忏悔,才不会再造业受苦。这也是侧重无相忏悔。

禅宗提倡的无相忏悔,最重要的一点是依般若观照所犯诸罪本性皆空。若能观所犯诸罪本性皆空,当下即见清净自性,这确实比有相忏悔的效果更为彻底和清净,现实效果也更为强大。从佛教的空观而言,众生造作恶业都是因为执幻相为“真实”,且想要永久占有这种“真实”,结果造成种种罪业。若能观自心所执种种相空不可得,便不会再有执取的念头了。这种忏悔比有相忏悔能更深刻彻底地断除罪业,因为有相忏悔是据身口二业设戒,对未犯者不作规定,较难忏除心业层次的罪业。无相忏悔因在观空的意义上见到了自性,所以是一断一切断,非常彻底。如果我们了解有相戒律,就会发现,要为犯戒的信徒忏悔出罪,需要时间、地点、场合等等因素具足才能实现,有时甚至很久都找不到具足的条件,这对虔诚的佛教徒来说心理压力是很大的。相比之下,如果能够通过无相忏悔来出罪,当下就可以把心理压力缓解下来,甚至消解殆尽。我觉得,这对从事心理咨询、精神治疗工作的老师来说也是一个很有实际意义的法门。向心理咨询师或精神治疗师求助的人,心理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他之所以有心理问题,根本是他的攀援心和执著心太重了,总是执著于其贪爱或嗔恨的对象不可自拔。如果咨询师或治疗师掌握了无相忏悔法门,找准机会告诉他,他所贪著的东西如梦幻泡影,毕竟了不可得,他便能较快走出执著、解消压力,说不定还可因此觉悟呢。

其次,要做到六祖所说的念念不被“愚迷”、“憍诳”和“嫉妒”污染。愚迷、憍狂和嫉妒是贪嗔痴三毒心的代表,实际上只要起了任何贪嗔痴三毒心念,都要以般若观照来忏悔。禅师形象地将这过程称为“牧牛”。石巩慧藏禅师一天在厨房干活,马祖问他:“干什么?”石巩禅师回答:“牧牛。”马祖问:“作么生牧?”石巩禅师答:“一回入草去,便把鼻孔拽来。”马祖赞叹说:“子真牧牛。”(《马祖道一禅师广录》)这则公案可以从无相忏悔来理解:牛譬喻众生自性,草譬喻此心攀缘、执著的种种外境,牛钻到草里指起了攀缘外境的三毒心念,将牛拽回来指用般若空掉三毒心念;只要一起三毒心念,就用般若将它观空,如此不断修习,攀缘心就会越来越少;练到水到渠成,连三毒心都没有了,就进入了六祖所谓“心地无非自性戒”的圣境,此时修行者虽然没有持戒的念头,而举心动念无不在戒律中。

禅宗提倡的无相戒并不废弃有相戒,若将有相戒视为妙有,无相戒就是真空,“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如何能够分得开呢?那么,为何有的参禅者最后走到了忽视戒律(慢戒)的地步,有的日本参禅者甚至认为持无相戒就是不必持守任何戒?我认为,撇开其他因素不说,这是没有真正领会无相戒与有相戒不一不二关系的结果,其过错在人而不在禅。

问答

问:既然忏悔是工具,如果我老是忏悔还是没有悟到自性,有没有什么经验性的方法可以参考?

答:刚才我们讲忏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有相忏悔,即持守有相戒的人犯了戒,要按佛教规定的方法一步步完成忏悔的程序,这些程序都有明确的要求。譬如,按净土宗集大成者善导大师要求,佛教徒犯了戒可通过拜佛来忏悔,其成就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忏悔成要求拜到全身充血,中品忏悔成要求拜到七窍充血,下品忏悔成要求拜到全身出汗。另一种是无相忏悔,即在自己起心动念处做功夫,这是禅宗的法门。我们刚才讲过,这种法门就像放牛一样,这头牛要吃庄稼,表示自己起了犯戒的念头。每逢此时,参禅者就要用般若看住这个念头,把这个念头收回来,就像拉着绳子把牛拽回来一样。不过,这种功夫要得力有一个过程,初修者慧力微弱,而犯戒的念头则像野牛般强壮,往往拽都拽不回头。但我们不能停下来,必须坚持继续用这种方法来忏悔,因为这是禅宗的根本忏悔法,也是佛教的根本忏悔法,只有将心念的野牛杀掉,自性这头白牛才能得活;如果只是保护牛要吃的庄稼,这种做法不究竟,不是禅宗提持的忏悔方法。我的建议是:参禅者忏悔时,不能把自己观照的力量看得太高,最好是将有相忏悔和无相忏悔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在心念上做无相忏悔的功夫,另一方面以有相忏悔来辅助,这样效果会更好。

◊               ◊              ◊

问:我觉得您所讲的无相戒是以明了自性清净心为前提的,只有明了自性清净心的人才能真正持守无相戒。自性清净心虽然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但它并不是自动呈现出来的,如果人的自性清净心受到了蒙蔽,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所持的无相戒是否符合这个自性清净心呢?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要解决这个问题,唯有亲近善友、听闻佛法、如理思惟、依教奉行。从禅宗教法来讲,我们要亲近能够令我们“先立乎其大者”的大善知识,以确立起对自性的正确见地。同时,也只有佛法和大善知识才能让我们知道哪些念头是犯戒的念头。依《维摩诘经》《六祖坛经》以及马祖、百丈等禅师的开示,我们知道一切二元对立的念头都是犯戒的念头,例如主客、美丑、善恶、真假、长短、宽窄、染净、凡圣等等念头,莫非犯戒的心念。因此,参禅者只要起了这类念头,就应知道自己的自性清净心已被蒙蔽,当下就要将这个念头观空。如果能够亲近到具德善知识最好,他可以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可以和我们交流,可以随时提撕我们;如果说没有这种福报,学习禅宗史上那些大成就者的经验之谈也不失为很好的入手处,比如大珠慧海禅师的《顿悟入道要门论》就是一篇很好的禅法开示;还有马祖、赵州、临济、云门等禅师的语录等。

◊               ◊              ◊

问:您上课时提到智慧心就是无分别心,但是有智慧的人不是石头,他还是要分别事项、识别万事万物,请问这里的两个“分别”有什么分别?

答:智慧心现前后所具有的明辨一切事物性相的能力,佛经有时也叫“分别”,比如《维摩诘经》就有“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的开示。但是,这个“分别”不是分别心意义上的“分别”,而是明了、明辨、洞察或《心经》所谓“照见”的意思,这其实是佛菩萨的差别智;凡夫的分别心是始终在主客对立的世界中分别、执著、造业、受苦之心,两者根本就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心。为了形象地表达我的意思,我举一个亲身经历的例子来说明吧。有一天,我正在弹古琴,一个师父对我说:“弹得好听,但你听到过一刀斩断七条弦后琴声吗?”我当时脑袋一震,随即恍然大悟:师父用绷紧的弦譬喻凡夫紧紧执著外境的分别心,而斩断琴弦则象征除破分别心,只有破除此心才能显现无分别的智慧心。

◊               ◊              ◊

问:您能不能说说《六祖坛经》里的“无”与道教的“无”?

答:你看可能不一样,我看没什么不同。

问:能不能讲得具体一点?

答:两个“无”,无非就是假名而已,所以是一样的。从性质来讲,无非是空性,所以也是一样的。六祖所说的“无”,从修行过程来看是动词,意思是空掉妄念;从修行达到的目标看是名词,指自心的本性。道家的“无”,虽然没有像六祖那样明确讲无相或者说空性,但这不等于说依道家法门修行的人不能现证空性。张良是西汉人,那时佛法还未传到中国来,他是通过修习《周易》觉悟的,而我们知道《周易》在理论上不如佛法讲得透彻。因此,理论上是否很透彻,跟依此理论修行是否能觉悟,并不是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具体情况非常复杂。不过,我们反过来说一句:如果我们慧力不够,福报资粮不够,还是依讲得更加透彻更圆满的法门来修行比较稳妥,从佛法进入修行之门无疑是你非常好的选择。


进入 冯焕珍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禅宗   坛经   佛学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98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