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大师:人生佛教开题

——1944年秋讲于汉藏教理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03 次 更新时间:2022-01-01 23:59

进入专题: 人生佛教   佛学  

太虚大师  


一、人生佛教之意趣

佛法是佛所证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同时,在佛亲证的方面为证法,就佛对众生说的方面为教法;前者是契理的,后者亦兼契机的,这是佛法大概的性质。

佛以所证的法应机宣说,佛在世时佛为法本,一切皆依佛说;佛灭度后,佛弟子结集佛法而流传于世,始有佛教。初为迦叶阿难等尊者综合整理为《阿含经》,古译为“法归”,即一切佛法的汇归。

后经几百年流分为各种部派,至五六百年间部派相争,不能见佛法的真相,于是龙树菩萨起而破斥,抉择各派,以般若义造《大智度论》、《中论》等,为第二次之综合整理。自后学人又以不得其中真义而起纷争,至八九百年无著菩萨又以《瑜伽论》等为第三次之综合整理。此为印度佛法流传之情形。

然此后大小乘之纷争,仍日盛不已,因再无综合之研究及全面之整理者,故渐由纷争而至于灭亡。至佛法流传之地,则锡兰有佛音长老之综合整理,中国有天台智者、贤首法藏等大师之综合整理,西藏则有著《菩提道次第论》之宗喀巴大师为之综合整理,此皆一方根据佛法真理,一方适应时代机宜,以综合整理而能昌行一方域者也。

时至今日,则须依于全般佛陀真理而适应全世界人类时机,更抉择以前各时域佛法中之精要,综合而整理之,故有“人生佛教”之集说。学佛法的人,读尽千经万论,若不深解人生佛教,也等于“买椟还珠”!

二、何谓人生

“人生”一词,消极方面为针对向来佛法之流弊,人生亦可说“生人”。向来之佛法,可分为“死的佛教”与“鬼的佛教”。

向来学佛法的,以为只要死的时候死得好,同时也要死了之后好,这并非佛法的真义,不过是流布上的一种演变罢了。还有说:佛法重在离开人世的精神;但死后不灭的精神,具体的说即为灵魂,更具体的说,则为神鬼。

由此,有些信佛者竟希望死后要做个享福的鬼,如上海某居士说“学佛法先要明鬼”,故即为鬼本位论。然吾人以为若要死得好,只要生得好;若要作好鬼,只要作好人,所以与其重“死鬼”,不如重“人生”。何以言之?

因为人和鬼,都是众生,至于死,特为生之变化耳。我们现在是众生中之人,即应依人生去作,去了解;了解此生,作好此人,而了死了鬼亦自在其中,此所以对向来死鬼的佛教而讲人生的佛教也。此似与孔子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未知人焉知鬼”之义相混,然此犹是消极的方面,还有积极方面的意义,就不限于儒家所讲的了。

因为我们要把人生扩大起来,人只是众生之一类,在人言人,即以代表众生;因为现在居于人类,故今切近一点来讲人,亦即是讲一切众生。而一切众生,有惑业流转的六道凡夫,有了脱生死证得涅槃的二乘圣人,也有觉悟向上而不退转的菩萨,还有福智圆满的佛陀;故人即众生──轮回六道的为苦缚众生,二乘为超苦众生,菩萨为觉悟众生,佛陀为究竟众生。

所以这里所说的人,回不同儒家狭义之人。生者,所谓生之缘起,生之变易,生之转化等,皆包括于佛法之“生”义中。讲到生之缘起,即缘起而有生,是即生而无生之因缘本空义,更有无生而生之妙生义,则断非儒家之生义所能及也。由此说来,所谓死,实即生之一部分;我们要能了生,才能了死。

相反的,若只了死,非唯不能了生,而且也不能了死。所以,基于上述之消极意义,既可革除向来佛教之弊习,改善现实人生;而由扩大之积极意义,尤能由人生以通达一切众生法界,缘生无生、无生妙生之真义,此为据理发挥应机宣扬之人生佛教真义,学佛法者先应对此有正确认识。

三、人生佛教之目的及其效果

就依佛法发心预期说,即为目的;就修行成功说,即为效果。此其效果,可略分为四:

一、人生改善:一般佛经皆说到此义,即人民五戒之行,轮王十善之化。改善人间,即是目的;人生改善成功,即是效果。

二、后世增胜:依业果流转而修行者,每希望后世增胜,即希望将来比现在之人作得好。过去有句话:“山中无衲子,朝中无宰相”,此为基于后世增胜为目的之修道观,信佛人多是如此。唯此并不限于人间,乃可由人增进而至于欲、色、无色等天。

三、生死解脱:此因看到后世增胜仍不免于三界轮回,若不修到生死澈底之解脱,终必流转;依于此种目的所获得之效果,即为罗汉。

四、法界圆明:此为大乘特有者,二乘圣者虽了生死,然有所知障,不知一切法实相;纵略知法空,亦不究竟,故于一切法不能圆满通达而仍有障碍。此即二乘未得法界圆明之缺点,亦即菩萨成佛之特点也。

法界,即一切法;圆明,即离了所知障所成之智。此智即一切种智。或无上菩提,或妙觉佛果。复次、法界者,即是《法华》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圆明者,亦即所谓“佛之知见”。如是大乘以通达法界为目的而圆满明证后,即为大乘特有之效果。

这四种,大概言之,通常五乘中之人乘,即此中第一人生改善;天乘即通第二后世增胜;至于二乘,则综合前二加上生死解脱之第三种;大乘又可综合前三而加上第四法界圆明。

不过中国向来所重。大概为偏重于此中第二及第三,即浅近的求后世胜进,高尚的求生死解脱。向来佛法缘此以为目的,则更于修道之方便法门,综合之而有如净土宗密宗等,此为向来流传之佛法也。

然今之所讲人生佛教,为对治向来偏重于如上二者,故特重于人生改善而直接法界圆明。

换言之,今之人生佛教,侧重于人生之改善,特出者即能依之发菩提心而趣于大乘之佛果,即于此上,消极的则对治佛法向来之流弊,积极的则依人生之改善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此中自亦含摄后世胜进与生死解脱,故第二第三,亦即融摄其中。故人生佛教云者,即为综合全部佛法而适应时机之佛教也。

(弘悲记)(见《海潮音》二十六卷第一期)


附:人生佛教之目的

录自《人生佛教》第一章四节

全部佛教之目的与效果,可分四种:

一、人间改善

以佛教五乘共法中之五戒等善法净化人间。从家庭伦常,社会经济、教育、法律、政治乃至国际之正义公法,若各能本佛法之精神以从事,则均可臻于至善,减少人生之缺憾与痛苦。故现实人生可依佛法而改善净化之也。此虽一般科学、哲学及儒家等学术之所共,而佛教亦有详明发挥与其不共之特质者在;本此特质,进以融摄科、哲、儒学等所长,则佛教对此改善人生之目的,自可发挥其无尽之效力也。

二、后世胜进

生命乃无穷尽之长流,循业力以受报,生死死生,此界他趣,轮回无已;故不惟图现生之改善,且应进求后世之胜进也。修十善业及诸禅定、可获上生天界,持佛号、仗他力、可往生他方清净佛土;虽生死未了,而可得胜进优美之依正二报,免四趣苦,且可超出人道之上。是依佛法可达之目的与效果也。此在净土及密法,亦所注重;而世间之高等宗教,如耶教之求生天国等,皆同有此种目的。

三、生死解脱

后世胜进非不善;然诸行无常,有漏皆苦,生而不能不死,住而不能不灭,终不澈底。然则如何可断苦本而灭诸漏耶?生必死则求离于生,住必灭则诸有不住;截生死流,拔度苦海,而登涅槃寂灭之彼岸;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生死魔军其奈何哉!是佛法又进一层之出世目的,乃三乘行者共达之效果,而为世间一般教学所不逮。

四、法界圆明

涅槃解脱、美则美矣,然尚不尽诸习气,不断所知障,不得一切智,于一切法界犹不能圆明。且一切有情皆我无始来之六亲眷属,奈何自求寂灭而不之或问耶?是故菩萨摩诃萨,摄一切众生为己体,痛等切肤,大悲充溢而度尽为誓。历经时劫,广求无边福智,尽断二障习气,终乃圆明法界而融遍无碍矣。是大乘至极之效果,亦佛法究竟之目的也。

是四重为全部佛法所包容之目的。然以言终极,惟法界圆明之佛果始为究竟,亦可谓此乃全部佛教之真正目的;前三层皆为达此之方便也。

旧行之佛教,厌离现实人生之心切,每重求后世之胜进或智生之寂灭,净土、密法,即应此希求之方便门也。然专以来世或寂灭为务,每与现实脱节,不能圆显佛法之功效。

今倡人生佛教,旨在从现实人生为基础,改善之,净化之,以实践人乘行果,而圆解佛法真理,引发大菩提心,学修菩萨胜行,而隐摄天乘二乘在菩萨中,直达法界圆明之极果。即人即菩萨而进至于成佛,是人生佛教之不共行果也。表如下 ——


附1:人生佛学的说明

(太虚大师1928年夏在上海俭德储蓄会讲稿)

一、佛学之名义

对于宇宙万有之真相(或法界诸法之实相),成功最究竟最圆满之知觉者(或无上正遍觉者),谓之佛陀。由此先觉之佛陀,对于我们人类及其馀一切含生有情等类之后觉未知者,用言音形仪开发显示其所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并道令解悟修入而同得成佛之种种理法、行律,谓之佛学。

二、佛学之二大原则

佛学、由佛陀圆觉之真理群生各别之时机所构成,故佛学有二大原则:一曰契真理,二曰协时机。非契真理则失佛学之体,非协时机则失佛学之用。真理即佛陀所究竟圆满觉知之“宇宙万有真相”,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必协时机而有佛陀之现身说法,故曰“佛陀以世界有情为依”;又曰“佛陀有依他心,无自依心”。

三、佛学之历史迁变

现行今此地球人类间之佛学,乃发源于二千馀年前现身印度之释迦牟尼佛者。当时印度民族之文化思想,则承袭或反动于婆罗门教之“各求个人解脱”之心习也。虽不无文殊、弥勒、维摩、善财等少数大乘之士,能领受探求佛陀圆觉之真理,而一般束于民族心习者,则格格不入。佛陀以之只能依外道之有我个人解脱,而易之以小乘之无我个人解脱,使真能得到个人之解脱(涅盘)。佛示寂后,虽文殊、弥勒等所闻大乘法,亦同结集傅持,而形成为教团以住持当时之佛教者,则为小乘众。

历四五百年,以小乘诸部分裂,传大乘思想者乃乘隙兴起。历五六百年,性、相代与;后至密宗盛行,始渐成大乘教团,而印度之佛教即衰亡矣。佛教之来中国,以先有轨范人生之儒教,兴祭天、祀鬼、求神仙之道教。故承受发挥者虽在大乘思想,然以人生社会已为儒化所专有,故佛法应乎少数儒道之玄学者,则为禅宗兴天台、贤首,游之之外;应乎一般民众之习俗者,则由净土、密宗而流为专度亡灵及鬼神祸福之迷信。随俗之习,而真正之佛法未能成中国之人群化也。且反受中国宗法社会、家族制度之影响;而将原来六和僧众之僧团,亦化成变态之家族制。观此印、中佛史之沿革,可知大乘佛学在印度与中国,皆未当成立教团及成为民众化矣。

四、现代之人世与中国

现代的人间之思想生活,虽各民族各有其特殊之处,然以世界交通之故,已成为普遍之世界文化者,则为三事:一、现实的人生化,二、证据的科学化,三、组织的群众化。今为中国民族之文化中心者,则为三民主义之文化,此三民主义文化,则从承国族五千年文化之精华,而横吸现代普遍世界之文化,经过选择改革以构成者也;而尤以现代普遍的世界文化为要素。观此,可知施设现代协契时机之佛学,当何从矣。

五、人生佛学之大旨

佛法虽普为一切有情类,而以适应现代之文化故,当以“人类”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佛法虽无间生死存亡,而以适应现代之现实的人生化故;当以“求人类生存发达”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一义。佛法虽亦容无我的个人解脱之小乘佛学,今以适应现代人生之组织的群众化故,当以大悲大智普为群众之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二义。大乘佛法,虽为令一切有情普皆成佛之究竟圆满法,然大乘法有圆渐、圆顿之别,今以适应重徵验、重秩序、重证据之现代科学化故,当以圆渐的大乘法为中心而施设契时机之佛学,是为人生佛学之第三义。故“人生佛学”者,当暂置“天”、“鬼”等于不论。且从“人生”求其完成以至于发达为超人生、超超人生,洗除一切近于“天教”、“鬼教”等迷信;依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于此基础上建设趋向无上正遍觉之圆渐的大乘佛学。

其道、当先从大乘经论研求得正确之圆解,发菩提心,学菩萨行。先修习大乘十信位菩萨之善根,获得初步之证验,完成人生,成为孔丘、五守仁一般之人圣,然后再渐趋入于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等三无数劫之长劫修证,由超人、超超人以至于佛。而其建立,则当有专以修学及宣传与辩理于佛学为职业之僧团,及普收全民众之学会,使皆成为大乘的组织化与纪律化,涤除旧染,湛发新光。

——见海刊九卷六期


附:崔参笔记

此行由印赴欧,有两目的:一以锡兰、缅甸人士思发起“释迦教会议”,而印度亦来缄邀请,故欲赴印发起此会议。一、“人生佛学”,为佛学上之一题,而此题所讨论者,最为今世人士所要求,宜特别提倡;因思赴欧一行,藉察此部分佛学真理是否的确契机焉。

甲、佛学之名义“佛”旧译“佛图”,从Buddha一字译音,其义训则为觉者;觉者犹言学者,谓有觉悟之人也。然此所谓觉,非寻常一部分的觉,乃普遍的、正确的觉也,谓之“正遍觉”。正遍觉者,其觉最遍、最正、最高、无上,故又称“无上觉”。合言之,为“无上正遍觉”。佛典之“诸法实相”,即普通所谓“宇宙万有真相”。佛学与通常科学、哲学不同:科学家以五官感觉为工具,根据其所得之经验而归纳之,其所得结论为种种之学问,此种学问恒确而不遍,属部份的。

至哲学家,则以一种假设为根据而论宇宙事物,其结论为普遍的,然恒患不确。盖确而遍,惟佛学为能;而又有超常之觉者,所谓“无上正遍觉”彼于事事物物万有之相,皆能体妙入微,人得此觉即为无上正遍觉者,即“佛图”也。然万有皆有真相,相亦皆有变迁,处处变迁、时时变迁,而在佛识大有之中,其变其住、其有其无、其实其虚,自佛察之皆是真相,此之察觉谓之“无上正遍觉”。夫一切学问必有对相,必承认此对相为真,而后结论可以成立。宇宙万物无不有真相,惟微察之乃能认识,乃能无上遍觉,释迦即能得此觉者也。然则佛学非科学之确定一物一事而不移,亦非其他哲学之超人生而恒不切实际者也。佛学以为一切真相,皆在寻常万有之中,日用事物之内,故无上正遍觉非惟佛能得之,人皆能得之;非惟人能得之,一切有情生物盖能得之。

人能觉悟宇宙万有之真相,即能最高无上,即能成佛,此佛教之所以异于群教者也。彼佛以其无上正遍觉觉乎宇宙万有,谈佛学者即从而导人将何以若是,将何以成佛?他教未有能令尽人为耶苏、为谟罕默德者,而佛学独令尽人而佛之;以是成教。佛教者,教人以无上正遍觉,觉万有真相者也。一部份之哲学、科学,据数理、论理,谈宇宙之相,如天空无垠,地球造成无限亿载,此固理可推断而不可见闻。佛教于寻常万有之内推论大理,自匹夫匹妇皆获觉之。佛与人人同,与今世之人同,唯佛已得此觉悟,详明其所以得觉之轨,令人循轨而皆得之,盖可以验诸行非徒载诸言而已也。故佛教有二部分:一、佛以无上正遍觉觉察万有真相;一、佛更详此所以察悟之法以教人:一则谈理、一则实验也。

乙、佛学的两大原则佛教之目的,为道人以“无上正遍觉”觉“万有真相”,即述释迦已履之成法,非凭空撰作者也,又非释迦以理想推论比照者也。若此教为释迦个人的,则释迦自己已成就而获正果,正不必更设此种学问;其所以创立此教者,盖欲觉夫世间欲觉而未觉之人。故佛教、为佛之所以自觉与佛之所以觉人,由此两方之关系以构成者。

学问固必先经先觉之提倡,而其施教亦必顾及学之者之境地若何,其必易入而后易行,由是佛教之两大原则生焉。原则维何?“合真理”、“契时机”是也。真理者,万有之实相,而佛学之成立,在察兹相,故不可不相合。契时机者,今语所谓合“世界潮流,符群众心理”也。佛教目的在觉人,故被觉者之心理与环境,不可不注意也。抑徒合时机,则近投机事业;徒切真理不问世界潮流,则真理至高宜若登天,然欲令常人骤觉之不可也,故兼及之尤为急务。喻若造铁道于京沪间,以数理言,令成直线最省最短,然计及交通,则必委曲转折,弯无锡,贴常州,临镇江以达南京,站站令人止之,令人登之,终至南京而后已。佛教亦然,须委曲周折,贴受者心理,令随程度之差而受教,随其差而造就。至一站即得一站结果,站站落实,而抵达正遍之觉,乃为最后目的。其抵南京,登真理境也;其委曲周折委随城镇者,契时机也。求人人能成佛觉,故须契时机,而时机与世代地方殊异,故佛教有历史之变迁。

丙、佛教历史的变迁

丁、现代之人世与中国交通阻塞之时,思想为国家的、民族的,交通既辟,思想互相流通、互相传播,成世界化、普遍化。昔之宗教,皆以一理想之超人神物为教本,或以古帝王贤圣为标准而有所谓圣道王道者,令则降一切神圣于吾人之身,非超物之思想而为人本之思想。所谓人本主义者,言吾人生命之存在,就其生活上言之,即谓之神、即谓之圣。

以人生为起点,以生存为准则,一切学术思想、社会行为因之成就也。生存无限进变,自中山先生所谓民生进以至人类生存,以至一切众生之生存,至于超生存,至于妙微,皆以人生为起点:所以今世思想,曰“人生的”是也。又今世之人类生活观,亦非昔比,今世为群众的、组织的而非个体的。从前,自己作自己之行为,发明自己之道理;今世之思想行为,则非扩大言之与社会群众息息相关弗可,故曰今世之潮流为“群众的”是也。

又今世之科学,皆取五官之感觉的可见可闻信而有徵者为根据,推论发明,步步研究累积而成,感觉之所不到者弗确,非经积累而成者不真,惟真确的、步骤的于是乎取,故今世之潮流,曰“科学的”是也。然则欲顺今世之潮流而契时机以行教,则其必含“人生的”、“群众的”与“科学的”意味矣。故居今而欲契时机以行真理,造成现代之佛学者,则佛学中之人生的佛学最宜。

戍、人生佛学之大旨论人生的佛学,所以冀培养现代之人生,发展现代之人生,至于超人、至于微妙、至于无穷。夫佛本所觉悟众生者也,动植万有无不有生,然其精义可取归之人;而能谭佛说、能听佛说者唯人,故虽专为人说亦无不可也。

按佛说,穷全人生之生存,故既及吾人之生存,亦及吾人之物故;而言佛者不能及自己个人之物故,则于大生存之中取吾个人有始有终之一段生活为发端,即以是推论全人之生存。故现代人生,可以推全人生存;人之生存,可以推之万物生存。佛教以现代人生为起点,此合于今世之潮流者一也。

发展人生至于正遍觉,至于超超人,为大乘之本而契时机必经之途。佛非为消灭人生而为发展人生,盖为积极非消极者也。小乘欲解脱个人,大乘欲超度众生,故大乘为“群众的”,此合于今世之潮流者二也。佛教教人修行,最先达到完全之人格,然后发展至于超人,至于超超人,至于微妙,至于无穷境:故人而上有菩萨焉,有诸多菩萨焉而后成佛。夫以步骤的发展,合于科学之有次序性也。修行一步即成果一步,步步成绩,显著可观,此合于科学之有真确性也。是人生的佛学,亦为“科学的”,此合于今世之潮流者三也。

故人生的佛学者,以现代人生为起点,以发展生存至于微妙,导人至于正觉为目的,为“人生的”、“群众的”而又“科学的”者也。今兹所言,特具梗概,详其深造,实有赖于诸君!(见太虚丛书哲学)


附2:太虚大师《人生佛教》一书结构目次(注一)

(1945年春在汉藏教理院编)

人生佛教开题(代序)

笫一章 总叙

第一节 人生佛教名辞的提出甲、中国从前……十善文化的人世。(注二)

附录 对于中国佛教革命僧的训词

第二节 人生佛教学理的说明(注三)

附录

十七年在法国东方博物院,讲“佛学之源流及其新运动”文中,对人生佛学亦有一则简略提示,兹摘录于次:

一、人生之佛学……圆满福慧的无上菩提。

第三节 从人乘行果进趣大乘行

一 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堕世年复年……是名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二 判摄一切佛法在民国八九年后……普遍全球。(注四)

第四节 人生佛教之目的

第五节 旁录

一、兹录民国十年“评梁漱溟君之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梁君以生活意欲……余则谓须昌明五乘的共佛法以达到之耳。

二、录民国十三年章君太炎一信(见人生观的科学后序),及李君正刚“余之佛教复兴论”于次:章太炎先生书。

李正刚居士“余之佛教复兴论”。

第六节 人生佛教之层系(注五)

第二章 无始终无边终之宇宙事变

“事变”,亦可曰现变实事,亦曰现实,亦曰真现实。以无始终无边终中之宇宙显其义相,兹分三节明之。

第一节 因缘所生法

一 略叙

因缘所生法……都打破之。(注六)

二 能知所知关系概论

能知所知及其关系……故为胜也。(注七)

三 因缘生果之三要则

因缘生果……亦无所用其怨祷矣。(注八)

四 亲因生果之因缘法界

法界之广义……皆依此因果而立。(注九)

第二节 世间

一 何谓世间

甲、世间之名义……为时不太促乎?(注一○)

二 所知现实之成事

所知现实之成事者……故随顺中仍加以修改也。(注一一)

三 所知之器界

器界与根身一切种……世间相违之过也。(注一二)

四 所知之情器

有情与器之世间相……植矿之异,应更研究。(注一三)

第三节 大蕴处界(注一四)

第三章  事变中之有情众生业果相续

宇宙一切现变实事中之有情众生,即为一切变化之主动力,玆亦分三节明之。

第一节 十二缘起

一 世间之因缘情器论

因缘所生之果法……乃示以因缘所生之正义。(注一五)

二 情器之十二缘起

正因生果……三世业感之生死说明之。(注一六)

三 生活与生死

四 有情为本之世间

佛法无他事……附表(注一七)

第二节 有情

一 何谓有情

有情,具云有情众生……殊不足怪也。(注一八)

二 有情之分类

于有情类略分为六生……二十五有情众生类也。(注一九)

三 有情类之流转与进化

有情类强烈之意识与行动……可以观有情之进化矣。(注二○)

四 情器之生命由来问题

有情及植物之生命……人生亦有互助与进化之可期矣。(注二一)

五 有情类之生起

前言每一有情……生起为各类类似之身命耳。(注二二)

六 有情众生之决择

有情众生,前已广说……第五非狂似狂所作。(注二三)

第三节 业与界趣

一 总论业与界趣

业谓行为造作之义……大略如此。(注二四)

二 三界五趣九地

“ 三界表”……皆无主宰故皆是苦。(注二五)

三 福非福不动业及三世生死流转

福业应得福报……无有已时。(注二六)

四 因缘生果与业力

佛法以因果律……庶能进化为优良也。(注二七)

五 二世缘起之业力说

业通有漏无漏……可了然于因缘所生之情器果矣。(注二八)

第四章 有情业果相续流转中之人生

第一节 人生世界

一 此一人间之器界

此人间之器界……可见天人之关系。(注二九)

二 动植矿之关系与区别

凡动植矿物……遂成物本论等。(注三○)

三 人间情器与非人间情器

依人间情器之现实……三类之分别。(注三一)

四 人间之有情器界

依上述区别与关系……可知人生世界为何状矣。(注三二)

五 人生世界之我与非我

常俗以自身谓之我……缘起无碍之现实矣。(注三三)

六 切近之人生宇宙观

以人生为本位……亦通于器世间也。(注三四)

第二节 人生之特性

一 人生之特性与即人成佛

古锥就因明果……即人即佛,如是如是。(注三五)

二 有情类之教育

教化之能发育……曰天人师,如是如是。(注三六)

三 人间之上中下士

中国自孔仲尼说……后名上士。(注三七)

思惟义大者……岂不哀哉!(注三八)

四 人性之研究

异生性或改称个性……言性命者之所知也。(注三九)

第三节 人与器界及一切有情

一 人生于器界之依资

兹再就资人生所依持受用之器界……可衣食住行康乐于天地。(注四○)

二 有情与有情之相处

瑜伽第二……乃皆归仰。(注四一)

第五章 有情流转中继善成性之人生

第一节 人乘正法(注四二)

第二节 家庭之男女道德

一 男子

居士子!若有人善别六方……若人尊奉沙门梵志者,必有增益,则无衰耗。(注四三)

二 女子

佛语玉耶:世间有七辈妇……是名夺命妇。(注四四)

三 优婆夷教育与佛化家庭

附录 一 异性与女性

男女之性别……仍不能平等。(注四五)

二 女子宗教心理学之解剖(注四六)

第三节 国与国际道德

一 模范政治家

佛言:宿命无数世时……上下和乐,遂致太平。(注四七)

二 人间政治领袖之德失

佛法施行于人间世……则庶几矣。(注四八)

第四节 人生世界之净化

一 人类之净化

净化之功……乐意喜故。(注四九)

二 世间之净化(注五○)

第六章 人生向上胜进中之超人

第一节 佛法与人天

一 六种 情众

人众,为有情众之一类……是为出世之众。(注五一)

二 佛乘与人世的关系

谓先观察佛法流行于世……而后人天善法之为用大也。(注五二)

第二节 由人而菩萨

一 进化的人生(注五三)

二 生活之量的扩充与度的提高

王化中评王国维思想云:盖生生主义之所以不能充其量者,……而必由解脱之道达其目的也。

三 人生观的科学(注五四)

四 修行信心。(注五五)

第三节 菩萨学处

入中论第一颂:声闻中佛能王生,诸佛复从菩萨生,大悲心与无二慧,菩提心是佛子因。悲心于佛广大果,初犹种子长如水,常时受用若成熟,故我先赞大悲心!

一 建立菩萨学处的计划

在佛教戒律中……附表三。(注五六)

二 瑜伽菩萨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又一切处无违犯者,谓若彼心增上狂乱,若重苦受之所逼切,若未曾受净戒律仪,常知一切皆无违犯。(注五七)

第七章 人生向上进化不退之菩萨

第一节 法界众

法界犹云宇宙……如华严教义之所明。(注五八)

第二节 三乘共十地

经云:须菩提!是中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般若波罗密……具足是十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论云:此中佛更解得无上道因缘……以是故言十地具足故,得无上道。(注五九)

第三节 境行果与三祗五位

佛学通说境行果三……大菩提之二转依。(注六○)

第四节 分别发趣道相(注六一)

第八章 无始终边中之宇宙完美人生

第一节 由菩萨而佛

甲、建大心……是故第十一说名佛地。(注六二)

第二节 教育圆满之人生

教育新见分教育为二……备有前三者之长而无其弊矣。(注六三)

第三节 重重无尽之法界

兹以华严之周遍含容观,以明此法界之重重无尽义。

事如理融,遍摄无碍……深思之令现在前也。(注六四)

按古德准此十义开为十玄门,玆录五教仪文以明之:

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当成无所畏。

(注一) 本书系大师述意而命人编录者。文悉重出,今但存目以见编篡之体系。(注二) 录“对佛教革命僧训词”文中三“要建设的方面”。

(注三) 原题“人生佛学的说明”。

(注四) 录“我怎样判摄一切佛法”之“第三期我对于一切佛法的看法”。(注五) 原题“人生佛教与层创进化论”。

(注六) 录佛学概论“学理”之第一章第一节。

(注七) 录真现实论宗依编第五章第五节第一目。

(注八)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一节第一目。

(注九)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四节第一目。

(注十○) 录佛乘宗要论“序论”第一章第一节。

(注十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之叙言。

(注十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十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一目。

(注十四) 录宗依编第三章第一节全。

(注十五)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十六)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二目。

(注十七) 录印顺之“印度之佛教”“佛理要略”章第一节。

(注十八)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一目。

(注十九)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三目。

(注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六目。

(注二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五节第六目。

(注二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五目。

(注二三)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一目。

(注二四) 录佛学概论“学理”之第一章第三节。

(注二五) 录佛乘宗要论本论第二章第二节。

(注二六) 录佛乘宗要论本论第二章第二节。

(注二七)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一节第二目。

(注二八)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二节第九目。

(注二九)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二目。

(注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二目。

(注三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目。

(注三二)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五目。

(注三三)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三节第六目。

(注三四) 录佛乘宗要论“序论”第一章。

(注三五) 录“佛教讲演集序”。

(注三六)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十八目。

(注三七)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目。

(注三八) 录菩提道次第略论。

(注三九) 录宗依编第三章第五节第六目。

(注四○)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二节第十二目。

(注四一) 录宗依编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二目。

(注四二) 录人乘正法论全部。

(注四三) 录“善生经”。

(注四四) 录“玉耶女经”。

(注四五) 录福善之“唯性论”第四章第六节。

(注四六) 录张圣慧之“女子宗教心理学之解剖”。

(注四七) 录“孛经”。

(注四八) 录宗依编第五章第二节第七目。

(注四九)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人类第一”。

(注五○) 录印顺“印度之佛教”“佛理”要略章第三节。

(注五一)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有情第二”。

(注五二) 录佛乘宗要论下篇第二章。

(注五三) 录芝峰之“进化的人生”。

(注五四) 录人生观的科学三至六,共四节。

(注五五) 录起信论“修行信心分”。

(注五六) 节录“我的佛教改进运动略史”。

(注五七) 节录瑜伽师地论本分中菩萨地之戒品。

(注五八) 录佛教救世主义“众的净化”之“法界第三”。

(注五九) 节录大智度论七十五卷。

(注六○) 录宗依编第四章第三节第四目。

(注六一) 录起信论“分别发趣道相”。

(注六二) 录佛教救世主义“心的净化”之“成德第三”。

(注六三) 节录自由史观第五章第二节。

(注六四) 录华严法界玄镜卷三



    进入专题: 人生佛教   佛学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065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