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永海:什么是佛法真精神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348 次 更新时间:2024-05-30 01:03

进入专题: 佛学  

赖永海 (进入专栏)  

 

这本《佛法真义》酝酿已久。

不论平时我在学校上课,或者到外面讲学,最后一般都会有一个对话、提问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大家有一个比较一致的诉求:希望可以介绍一些既全面又通俗的书籍,能够让人比较好地了解中国佛教的思想和精神。但到目前为止,这类书确实为数不多。

佛教作为我们儒释道三大思想潮流之一,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比如对诗、书、画等文化形式,影响都非常大。那究竟什么是佛教?这个问题,实际上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举例来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是一位有学问的人,他就在问:究竟什么是佛教?一直到今天,我讲课也经常有人在追问:究竟什么是佛教?

所以,如果有一本书,能够比较通俗地把佛法的一些真精神,把佛法智慧的一些最主要内容体现出来,那么,对大众,像学生、社会各阶层,想了解佛教、了解佛法的人来说,会很有帮助。

但是现在教界、学界,对佛法、佛教、佛学,经常有一些不同的观点,这里面涉及到一个概念界定的问题,甚至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论。在清末民初的时候,就有一场关于佛教的大辩论。参加辩论的都是名家大师,包括一些国学大师,乃至一些很有影响的高僧大德。他们对一些佛教常识性问题进行了一场大辩论,比如:佛教是不是宗教?

起初,章太炎在日本的一次演说中提出一个观点“佛教不是宗教”,因为佛教不拜鬼神,注重智慧,所以佛教是哲学,而不是宗教。后来支那内学院(金陵刻经处)的开创者杨仁山,针对章太炎的说法,提出一个正好相反的观点,他说:“佛教是宗教,不是哲学”。他认为佛教有“三身四智”,这是哲学所不可及的境界。所以,他认为佛教应该是宗教而不是哲学。

再者就是欧阳竞无,他也是一代大家。他说:“佛法就是佛法,既不是宗教,又不是哲学”。另外一位大师——太虚大师,他说:“佛法既是宗教又是哲学”。再后来,就是我的师公汤用彤老先生,他是任继愈先生(我的导师)的老师。汤用彤先生的说法非常好,他说:要分开讲,佛法,既是佛理的又是佛教的:从佛理的角度讲是哲学,从“教”的角度讲是宗教,不可一概而论。

所以,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这有过一场大辩论。我写这本书,为什么叫《佛法真义》而不是《佛教真义》呢?佛法应该是对佛教和佛理的统称。

佛教本身讲信仰,确实是一种宗教。但佛教区别于一般宗教的最大特点,就是佛教除了信仰外,更注重智慧,把智慧放在比信仰更高的层面上。

例如《大智度论》中讲:“般若是为诸佛母”,也就是说,整个佛法,不论是佛教还是佛学,是由般若智慧构建起来的大厦。所以我把般若智慧称之为整个佛法的细胞。它既是构建佛教义理的细胞,又是构建整个佛学佛理的细胞。这里面如果纯粹讲佛教,即使在宗教层面称之为佛教,但是因为佛教本身有非常深厚、严谨的思想体系,特别是由缘起论、般若智慧构建起来的体系作为整个佛教义理的支撑,所以必须对佛理有所了解。

佛教和佛理统称为佛法,所以我这本书——《佛法真义》,既不叫“佛教真义”,也不叫“佛理真义”,而是“佛法真义”,它既包含佛理又包含佛教,是对佛法真精神的探讨!

首先,就是尽可能地把佛教的真精神揭示出来。因为现在呈现在大众、包括信众面前的“佛教”,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的是符合佛教真精神的,有的不太符合佛教的真精神。

所以,首先界定一下,佛教的真精神究竟是什么?

有的人理解“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佛教。但这样去界定佛教就过于宽泛了。所有的正信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不单单是佛教。如果只是“劝人为善,弃恶从善”,那么,多数正信宗教都是如此,这不是佛教独有的。

实际上佛教所独有的是什么呢?如果从佛法、佛教整个体系来讲,佛教是建立在“因果律”基础上的,以“因果律”作为整个佛教思想的支撑,建构佛教作为教育的一个体系。

“因果律”即是有因必有果,什么因必定导致什么果。现在有些地方、有些信众,比较偏重于拜佛求福报、求佛保佑,这个如果要再深入探究的话,就跟佛教真精神,或者说基于“因果律”的真精神是有些违背的。

“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这句话就很能体现出佛教的真精神。为什么说“菩萨畏因”呢?因为菩萨是有大智慧的,他知道善因必定有善果,善业必定有善报。如果你想要得到善果、善报,怎么做呢?你就去种善因、做善业,(如此)必定有善的果报。善报是求不来的,善报是由善业得来的,善果是由善因得来的。因此,重要的是你去做善业、去种善因,而不是求后面的善果和善报,如果没有善业和善因,求也是求不到的。

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佛教在今后发展当中,应该提倡一种“给”的佛教,去代替一种“求”的佛教。“给”就是种善因、做善业的行动。

星云大师说过:福报不是求来的,而是做来的。人不要总是求福报,关键看怎么做。你做了好事,做了善业,有善因必定有善果、善报。

所以作为“教”,“因果律”是佛教的一个铁律,而“因果律”再进一步解释,就是说种善因、做善业,必定就有善果和善报。而单纯地求福报、求佛保佑,那是求不到的,因为它不合乎佛教的根本精神。

如果从种善因、做善业的角度,提倡“给”,这个不但符合佛教的真精神,更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甚至符合时代的价值观。所以佛教本身,是有和我们时代价值观相一致、相契合的东西。

进入 赖永海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佛学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1907.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