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大行领导谈地方债 地方领导非常紧张,只有大举国债才是解决之途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70 次 更新时间:2015-03-12 23:43

进入专题: 地方债   PPP   金融市场   货币   财政  

王永利  

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既要解决眼前的到期债务问题,同时还要从长远角度,深化推进改革。政府到底该怎么定位?未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什么关系?大家其实可以看到,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里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央财政的负债控制得非常好,到去年底,国债只有十万亿,这个在主要经济体里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我也一直认为应该加大国债规模,而不是国债控制非常好,加大了地方债务,加大了国有企业债务,往下延伸,实际上延伸下去,从成本的角度来讲,可能也不一定便宜。第二就是管理起来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其实43号文的内容,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是要理清现有的地方债务到底是多少,这些年地方债务增长得非常快,尽管经过几轮的摸查,做过一些审计,但这个数字到底是多少,还不是很清晰,要彻底地排查。再一个对地方融资平台进行摸底,地方政府未来不能再让地方融资平台替政府融资,地方融资平台要向企业方向转型,与地方政府剥离开来。地方政府需要发债的去发债,但是不是说所有的发债都要自发自还,还有一些债务要区分哪些是公益性的,哪些是专项性的,公益性的要纳入预算,专项性的要由配套的资金来偿还。

问:在大量的地方政府城投债,在2015年会集中到期,按照各个省级政府的文件,没有提出一个当下解决城投债偿还的方法,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大量解决城投债存在的问题,地方政府发债又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地方政府有大量的债务需要偿还,现阶段大部分融资平台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债务,但在43号文限制借新还旧的思路下,我们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偿还这些即将到期的城投债、地方政府债务呢?

王永利: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因为前几十年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地方政府确实积累了大量的债务,现在首先是要清理,摸清到底有多少,然后怎么解决?现在只是说不允许融资平台再去替政府融资,并没有说融资平台到底怎么样,现在还是摸底,报上来数据以后还会研究这些问题到底怎么办?

我相信这里面确实有几个问题:一个是,大概2010年到2011年,有关监管部门已经严格控制银行贷款直接进入到融资平台,一控制以后,大量影子银行就进去了,相对于银行来说,地方政府融资成本提高了,现在整个摊子铺大了,还本付息的压力也在加大。完全靠现在马上推出的地方债,目前来看,很难解决问题。

地方债是十个省市才刚刚试点,如果不控制,这个利率都跟同期的国债相平,甚至越来越低,大家觉得这个不合理,其实也没什么不合理,你仔细去看一看,现在地方政府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体?它有没有一个一般评级主体对象的条件?

刚才有人谈到了,规范的政府资产负债表还差得很远呢。这种情况下,我的观点,第一个,地方政府要发债的话,能不能简化一下手续,别再评级了,因为不具备评级的条件。第二个向谁发?如果还是大银行承诺包销,地方政府的控制力是非常强的,他肯定能发出去。我们强调,在中国谁是你最大的客户,政府真是最大的客户,这跟西方的小政府不是一个概念,这种情况下,地方债下一步到底怎么做,是不是还像现在卡得那么死?整个地方债务的数字出来以后可能要考虑。

第二个现在大力推PPP模式,但是上热下冷,我跟一些地方领导交流的时候,第一他们感觉压力很大,钱不知道怎么来。第二拿什么项目出来?如果好的项目为什么要拿出去?拿一些不好的项目谁来投?大家知道政府还是那么强势的话,如果把好项目拿出来,未来有没有被认为国有资产流失的嫌疑?上午贾康所长也谈到整个配套法律还没有跟上来,这个也不要寄希望太大,不可能一下子几万亿就能出来,我相信这要有一个过程。

现实的问题是,这个数字出来以后,国家肯定会组织相关方面认真地去探讨,中国的事情没关系,都会找到这个顶点。确实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会实事求是地拿出解决的办法来。包括前边讲的发债、PPP,还有国有资产的清理,包括债务的重组,甚至开发性金融,或者是政策性金融会不会要做一些支持?甚至中央转移支付会不会加大力度,甚至包括给“一带一路”一些政策,甚至还有其他的一些做法。

现在地方政府领导非常紧张,地方债务到期了之后怎么办?我知道这个数还在弄,弄上来以后还得回复,在这个过程里面,可能会找出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简单概括一下,第一,地方债务问题像前几年那样迅猛增长肯定不行,第二,要摸清底数,区别对待。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讲,不管怎么清理,已经承诺的东西还是尽可能地去兑现,不能说借着一次清理承诺的东西全部不管了,重新开始。

另外,不管采取什么方式,既要解决眼前的到期债务问题,同时还要从长远角度,深化推进改革。政府到底该怎么定位?未来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什么关系?大家其实可以看到,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里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央财政的负债控制得非常好,到去年底,国债只有十万亿,这个在主要经济体里是非常非常低的,所以我也一直认为应该加大国债规模,而不是国债控制非常好,加大了地方债务,加大了国有企业债务,往下延伸,实际上延伸下去,从成本的角度来讲,可能也不一定便宜。第二就是管理起来也会带来很多的麻烦。

另外从长远来看,未来金融市场如果再不改革,主要靠银行贷款也是不行的,如果国债的量很小,国债市场的深度不够充分,国债收益率没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利率市场化也会受影响,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从这些角度来讲,地方政府的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的体制改革,以及进一步的预算体制改革都要配套进行。

    进入专题: 地方债   PPP   金融市场   货币   财政  

本文责编:郑雷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经济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500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