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债
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审计署近日公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174.91亿元。业内人士认为,目前我国的地方债仍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不会引起不良的传导效应,政府正在加大措施对地方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管,限制地方债规模的无序增长。
最新文章
- 赵燕菁:资本竞争与债务置换2023-02-13
- 刘元春:从中美中央与地方债务结构看中国破解债务软约束的新思路2022-06-01
- 张明:正确认识与妥善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22-05-05
- 李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以及防范角度思考2022-04-20
- 张明:漫谈地方政府债务: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2022-02-16
- 殷剑峰: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需要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2021-10-26
- 赵燕菁:危机及化解:以贵州独山县为例2020-08-17
- 贾康: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地方债优化管理2018-07-08
- 贾康:PPP的大发展与地方债务风险防范2018-02-01
- 曾刚:地方债务新趋势与应对2017-09-15
- 钟伟:改革几乎是中国经济的宿命2016-01-31
- 连平:中国市场总体流动性增长较为平稳 2015-06-15
- 马骏:2015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年中更新) 2015-06-15
- 黄海洲:金融系统性风险防范与对策2015-05-13
- 徐高:理解地方债定向发行的四个角度 2015-05-13
- 管清友:中国三大“放水”新工具即将来袭2015-05-01
- 邵宇:地方债市场的最后一块拼图 2015-04-26
- 厉以宁:中央不能随便兜底“地方债”2015-03-24
- 高善文:政府采取措施支持经济的意愿明显 2015-03-22
- 刘晓峰:MFI全球战略监测 中美的靠近让俄罗斯进退维谷2015-03-22
- 刘晓翠:详解中国1万亿地方债务置换路线图2015-03-15
- 王永利:大行领导谈地方债 地方领导非常紧张,只有大举国债才是解决之2015-03-12
- 彭文生:债务重组而非中国版QE 2015-03-12
- 刘煜辉:债务置换计划的意义 2015-03-12
- 朱海斌:警惕中国版财政悬崖 2015-02-15
- 汪涛:地方财政问题是投资者心中隐忧 2015-02-09
- 陆挺:央行2015年将通过各种手段向经济注入流动性 2015-01-27
- 王世涛 汤喆峰:中国地方债的宪政机理与法律控制2015-01-21
- 刘煜辉:新常态下银行业如何克服资产质量困境 2015-01-05
- 吴燕雨:37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奥秘:改革主题曲和调控平衡策2014-12-10
- 李扬:新常态下经济面临六大挑战2014-12-08
- 陆挺:2015中国经济五条主线 2014-12-08
- 祝宝良:2015年中国经济六大问题2014-12-06
- 贾康:财税配套改革重点2016年基本实现2014-12-06
-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2014-10-03
- 刘洋: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思考2014-09-24
- 胡舒立:地方债不宜匆匆放行2014-09-12
- 贾康:地方债务脱困路径:深化分税制改革2014-07-22
- 魏加宁:只有允许地方发债 才能强化市场约束2014-06-25
- 马骏:硬化地方政府预算约束具备可操作性2014-06-23
- 周天勇:地方债自发自还是开正道堵邪道2014-05-24
- 2014,地方政府如何还债?2014-02-17
- 中国地方政府普遍债台高筑2014-02-16
- 夏斌:必须用特殊办法严肃处理地方债2014-02-05
- 张连起: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与机2014-02-04
- 对中国地方性债务审计的微观解读2014-01-09
- 惠誉:债务审计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改革仍是关键2014-01-05
- 丁淑琴:中国为地方平台偿债减压 控扩张冲动任重道远2014-01-03
- 东方证券探底地方债:中国坠下债务悬崖? 2013-11-18
- 韩洪锡:地方政府的债务有那么可怕吗?2013-11-08
- 张光:中国地方债的“公共池塘”风险 2013-10-27
- 王东京:警惕地方债闯祸2013-10-24
- 柯华庆:“谁请客,谁买单” ——论建构分税制的支出责任与事权相匹配2013-10-17
- 朱宁:通过改革破解地方政府债务问题2013-10-09
- 陈斌:地方债大摸底:有限政府的契机2013-09-27
- 胡一帆:中国地方债:未雨绸缪2013-09-19
- 白重恩 马骏:地方债务管理体制改革之策2013-09-12
- 经济观察报:武汉偿债隐忧2013-09-01
- 吴红:破解地方债务困局在根治与速治2013-08-30
- 刘尚希 赵全厚:正确认识地方政府性债务 2013-08-25
- 乔新生:根治地方债顽疾寄望分税制再改革2013-08-14
- 邹至庄: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2013-08-14
- 李炜光: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的前提2013-08-06
- 余永定:对地方政府还债的意愿和能力表示怀疑2013-08-03
- 辛圆:地方债务有可能引发中国债务危机2013-06-25
- 审计署报告揭开中国地方债真实情况的一角2013-06-18
- 地方债越清理越多 或是中国经济发展定时炸弹2013-06-18
- 郎咸平:中国城镇化须防地方债积重难返2013-05-05
- 地方政府负债15万亿财政承压 土地收入大幅减少2013-04-28
- 张跃然:地方债务危机的政治制度根源2013-04-07
- 熊伟:地方发债模式与政府间财政关系2013-02-26
- 姚昌华:警惕BT项目成为地方政府债务新风险2013-01-18
- 许一力: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到了无人敢提及的地步2013-01-06
- 地方政府有多缺钱2012-08-29
- 杨国英:地方债切勿简单滚转了事2012-02-26
- 孙立坚 鲁政委 赵庆明:如何纾困地方债务?2012-02-20
- 曹建海:地方政府债务的解决之道2012-02-19
- 4.6万亿地方债成金融雷管 专家无力解爆2011-11-27
- 杨群 傅盛裕:2012,中国经济几重猜想 2011-11-24
- “输血”保障房,“减压”土地财政——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开闸”发出新2011-11-17
- 杨兴云 陈安庆 曹丹:债压乡镇:隐性债务3万亿2011-11-14
- 贾康:地方债务风险研判2011-10-29
- 许安拓:如何铲平地方政府债务风险2011-10-28
- 易宪容:着眼点在推动地方财政体制重大改革 2011-10-25
- “城投债”:中国版债务危机 2011-10-12
- 工商时报:中国经济发展的“明斯基时刻”2011-10-12
- 杨保安:中国特色的债务问题2011-10-12
- 中国式债务危机何时爆发?2011-09-25
- 风险四起:中国地方债几个月后将爆发2011-09-19
- 周子勋:解决地方债,改革是正道2011-09-19
- 中国权威部门: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2011-09-09
- 地方发债试点:棋到中盘2011-09-09
- 贾康: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需增加有效政策供给2011-09-05
- 贾康:地方债危机的体制性成因2011-09-05
- 王晶:拆解十省地方债2011-09-02
- 叶晓楠:划“红线”严禁举债泛滥2011-08-22
- 半月谈:如何消除“地方债”隐患?2011-08-22
- 刘振冬: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需要具体办法2011-08-22
- 郎咸平:我不怕猪肉涨 怕地方债务大2011-08-17
- 五问10万亿元地方债:这笔钱怎么还?2011-08-16
- 海外媒体“唱空”中国有谋利之嫌 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2011-08-16
- 人民日报:10.7万亿地方债风险有多大2011-08-16
- 财政部疏堵并举化解地方债风险 2011-08-16
- 财政部称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 部分地区存在隐患2011-08-16
- 优化结构和偿还方式是地方债问题核心 2011-08-16
- 经济日报:不应夸大“地方债”风险 2011-08-16
- 10万亿元地方债风险如何进一步防范?2011-08-16
- 张曙光:保障房或推高中国地方债2011-07-21
- 童丹:中国政府“第三方角色”难平“政府公司”债权关系2011-06-30
- 建立合理融资体系 抑制地方债肆意蔓延2011-06-30
- 马光远:化解地方债务危机不能依赖土地财政2011-06-30
- 贾康:地方债务应逐步透明化201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