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理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635 次 更新时间:2024-02-23 09:41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现代文明  

青觉   陈林   徐欣顺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正是建立在这五个突出特性基础上,历经千年而不衰、绵延千年而不断。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始终维持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格局,究其根本,是中华文明提供了凝聚力。正是在作为一种文明理想与文明典范意义上的“文明共同体”信念的指引和感召下,各民族在历史上不断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的界限而“实现文化和民族的大融合”,凝聚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格局。可以说,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与维系的动力之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一个文明意义上的共同体。

进入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均以共同体理念推动各项工作发展进步,民族地区获得了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依此看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同于西方兜售的“民族—国家”“一族一国”范式,也不同于“想象的共同体”、征服王朝论、族群“大拼盘”等理论和话语陷阱,而是立足现代文明理路,推进现代文明共同体建设。因此,从文明共同体的角度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构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基础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相互关联、互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起源、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支撑。历史清晰地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文明史锻造而成的文明共同体,这一文明共同体又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进步。

(一)突出的连续性奠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道路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连续不间断的中华文明保障了中华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为文明发展方向奠定了坚实的特色理路。

中华文明一脉相承,历经五千多年沧海桑田绵延不断,这在世界文明史上是一个奇迹。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自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却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我国钱穆也感叹说:“罗马帝国灭亡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大题目。”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璀璨中华文明,共同培育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的根与魂,即便遭遇重大劫难,中华民族也能够在此文明精神的指引下浴火重生。

文明的连续性为共同体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统,汇集了中国人的成长智慧和集体经验。上古华夏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与统一,促进了华夏民族向天下一统方向的发展,国家凝成与民族融合得以奠基。夏商周时期已然出现国家形态,甲骨刻字占卜,青铜铭文记事。春秋战国时代,生产力发展到铁器时代,诸子百家群星闪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出现结束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来的纷争乱局,奠定中国古代文明的基本政治框架。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政权割据的混乱年代,但道统、文脉未断,即使有其他民族短时掌握政权,也终归汉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中华文明的魅力彰显。以公元589年隋统一中国为标志,后继的唐、宋王朝让中国人引以自豪,文学书法绘画及其他艺术水平达到历史高峰,政治体制日臻完善。元、清两代分别是蒙古族、满族入主中原,但皆以中华文化正统自居,统治者也都在中华文明体系下治理国家。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使得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所共同认可、推崇、敬仰的价值和观念,以“本应如此”“理所必然”的历史自觉不断延续。人格尊严、忧患意识、家国情怀、经世济民、协和万邦等一系列文明理念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中华民族突出的连续性还与处理民族文化的基本立场直接关联。无论汉族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均是以中原衣冠文物制度为正统,并将本民族文化融入到中华文化之中,共同传承发展着中华文明的血脉根系,使涓涓细流最终汇聚为奔腾江河,致文明源远流长而未曾中断。

(二)突出的创新性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进取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性既深刻昭示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根本途径,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体现在中国人如何看待“传统”这一问题上。《诗经》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强调国家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承担和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对于中国人来说,传统之为传统,只有经过作为主体的人的学习与领悟、鉴别与选择、修正与改进、损益与完善、论证与释义,它才能真正对人有意义,并构成人们有价值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传统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有一种在吸取和借鉴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同时代生存境遇要求的强大而坚韧的调适性特点。

“旧邦新命”的观念直接推动形成了中华文明因应时变、与时偕行的变通思想,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革新精神。作为一个多次面对灾难屹立不倒的民族,我们经历过阶级和民族的矛盾与斗争、国家的分裂与战争、大规模的天灾与人祸,但依然坚忍不拔而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创新进取精神为中华民族的连续性提供了重要保障,为文明与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建立在中华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同地域之间,由于环境、气候和文明进程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原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等;不同民族之间,由于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俗文化。文化多样性为中华文明的创新进取精神提供了丰富养料和强大动力,各族人民创造的文化元素在历史进程中融入中华文明之中,不同地域文化在与中原文化碰撞、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

(三)突出的统一性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交融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统一。无论古今,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和思想都会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孔子身处天下大乱、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乱世当中,他汲汲于恢复周礼,看似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实则是希望避免混乱、实现统一。孟子面对大乱之世,呼吁天下“定于一”。公元前221年,秦建立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实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度量衡,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统一的文化与制度基础。自秦之后,历史虽分合交相更替,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主流。大一统的政治体系与文化体系不断发展、扩大与成熟,一方面支配和规范着历代传统政治实践,另一方面也成为传统政治运作的至上原则和价值理念。“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由此衍生出的“兼容并包”的气魄格局、“亲仁善邻”的价值传统、“协和万邦”的和合理念等,鲜明体现中华文明的气质、气度、气派。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从现实层面必然要求政治上的一体化,统一性是这种文明格局的内在属性与必然要求。如果没有政治上的统一性,国家和民族必然分崩离析。因此,当“大一统”政治文化观念被中华民族充分接纳后,中国总是能够在分裂后重归统一。多民族不仅不是中华文明的“负担”,而是中华文明的“生机”,虽然中国历史总是在分合间来回变化,但每一次新的统一,都有新的元素吸纳进文明的共同体之中,生产力提高、社会进步、民族发展、国家领土不断拓展,最终凝聚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秦汉的统一到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再到隋唐的统一,五代宋辽金西夏的分裂,再到宋元明清的统一,多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四)突出的包容性铸就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开放胸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是中华文明赓续传承至今的宝贵精神,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

中华民族共同体从来都不是一种完全同质性的单一实体,而是包含内部多样差异的文明实体。中华民族不是由单一民族构成的,而是各民族经过长期交往交流交融逐步形成的;中华文化也不是由单一的思想文化元素构成的,而是由各种不同的思想文化汇聚而成的复杂文化体系。多元的民族、多样的文化与多彩的文明,以和谐的方式统一融合在一起。早在尧舜时代,和合思想便已产生。《尚书·尧典》曰:“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史记·五帝本纪》记述尧功绩言:“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至春秋战国时期,《国语·郑语》载:“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和合思想被人们看作是政通人和的关键。《荀子·王制》倡导“和解调通”,进而“和而不同”,追求多元融合。就精神内涵而言,这一时期的包容性理念开始强调“多元”和“不同”之间的融合与包容,和合思想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在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基础上。在中国历史上,源自国外的宗教,如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陆续传入中国,中华文明以极其开放、包容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宗教,并逐步形成了各宗教信仰多元并举的局面。除此之外,中华文明也广泛吸收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文化精华,在文明交流互鉴中使中华文明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与此同时,源自中国本土的儒家、道家思想以及器物文明等等,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便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突出载体。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华文明对国内多民族文化的包容融合以及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这是中华文明可久可大并拥有历久弥新强大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五)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和谐安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追求和平是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它塑造了中华民族不事扩张、追求安宁的价值秉性。

和平性是贯穿中华文明史的重要价值理念支撑,一方面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战争的深恶痛绝,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华民族倡导人类文明多样多彩的路向。早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就提出了一系列和平主张,《论语》曰:“礼之用,和为贵。”《中庸》载:“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易传》也指明:“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墨子深刻厌恶战争,称战争“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老子认为战争是“不祥之器”,“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即使以军事为安身立命之本的兵家学派,也主张“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制敌上策。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靠的不是穷兵黩武、压迫奴役,而是在文明感召力与文化吸引力下自主生成。从中华文明的外部层面看,文明是一种区别于蒙昧野蛮的状态,它通过文治教化来影响其他各族,促进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进行良性交流、互动和融合,进而提升文明水平。

二、在现代文明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要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需要依托现代文明方向,从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中把握主要向度。

(一)物质文明:聚焦高质量发展,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之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文明共同体,只有实现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各民族的共同富裕,才能从根本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进入新时代,民族地区加快了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党和国家在坚持现有制度的基础上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支持和帮扶力度,加快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机制;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社会事业发展等各类项目,开发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等。“十三五”期间国家累计向内蒙古、宁夏、新疆、西藏、广西、贵州、云南、青海8个省区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3800亿元、均衡性转移支付2万多亿元,有力地支持了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2022年,民族八省区生产总值12.7万亿元,占全国的10.5%。现行标准下民族地区累计减贫3000多万人,全国民族自治地方420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实现整族脱贫。一些“一步跨千年”的“直过民族”又经历了一次历史性跨越。通过脱贫奔小康,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

一系列物质文明建设举措确保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了全面小康。物质文明的共同体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表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以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精神开展对口帮扶。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广东珠海与云南怒江对口帮扶、守望相助的“江海情深”,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更是结成数不清的“亲戚”、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促进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在此基础上,我们要继续贯彻新发展理念,擘画民族地区发展的新格局,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二)政治文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

政治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在政治方面的集中反映。通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治国理政实践,我国民族工作领域的政治文明已然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民族工作也迈上崭新的发展阶段。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治文明在民族工作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这些重要论述都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以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体现。

在此指引下,民族地区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内蒙古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健康深入发展,各族干部群众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广西深化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积极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引导全区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前列。西藏锚定“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宁夏坚持“总书记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的工作原则,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新疆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民族工作,全面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学习使用,深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等等。这些实践共同打牢了坚实的政治文明基础。

(三)精神文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民族问题要同时解决好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问题,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这些重大论断,揭示了精神文化认同的关键地位。

在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工作要求下,各地区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认同,在精神文明共同体方面,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三者汇聚成当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深化了五个认同,共同构筑起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此同时,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民族地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融合性发展方面迈出新的重大步伐,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旋律。

基于共同的文化根基和价值追求,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激发出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新疆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牢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通过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作推出了《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阳光下的麦盖提》等一批优秀作品。青海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成一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打造热贡艺术等多个文化品牌,红色文化、河湟文化、丝绸之路文化、唐蕃古道文化彰显时代魅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高原儿女的共同心声。

(四)社会文明:聚焦民生福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关注民生福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进各民族认知互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人民维护国家统一、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性与日俱增,各族人民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深入。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为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确立了基本原则。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如何推进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科学部署,提出了七条具体措施。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实践指导,开创了民族工作的新模式。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保障了各族群众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有序流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1.25亿少数民族人口中,流动人口超过3700万,仅广东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就有约370万,是10年前的两倍多,而且这个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为顺应这种大流动、大融居的趋势,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制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政策。如促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帮扶政策等。二是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帮助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将他们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其所需要的各项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三是创新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抓手和载体。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等相关部委共同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3项计划,促进边疆和内地青少年之间的交流,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众到东中部地区来就业创业,推动东中部地区的企业和群众到边疆民族地区兴业发展。在此基础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都空前提升。

(五)生态文明:加强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中央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共同体是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充沛,如果科学合理地挖掘利用,不仅对破解民族地区的生态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有利于满足民族地区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调动各族人民参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深刻认识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为此,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全面推动绿色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提升环境质量。二是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及土地资源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集中力量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让人民群众拥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三是完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进行环境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护蓝增绿。四是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等专项工程,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保护生物多样性。指导民族地区开展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安排资金59亿元支持民族地区完成3.26万个行政村环境整治,整治后的村庄环境明显改善。各族群众享受越来越多的生态福祉,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践行者、推动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内蒙古在兴安林海“挂斧停锯”,对重点沙漠“锁边治理”,累计营造林1.22亿亩、种草2.86亿亩,年均防沙治沙1200万亩以上,规模均居全国第一,全区草原植被盖度和森林覆盖率分别由40.3%和20.8%提高到45%和23%,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尘暴天数由每年4.9天减少到0.6天。通过厚植“北疆绿”、增色“中国蓝”,内蒙古打造出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日益牢固。广西牢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嘱托,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水质、近岸海域水质排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丰富度稳居全国第三位。西藏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以上,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以上,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到60.8万平方公里、50.6%的区域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宁夏坚定担当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使命任务,大抓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污染防治按下“快捷键”,绿色发展步入“快车道”。青海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中华水塔”更加坚固丰沛。三江源区水源涵养量年均增幅6%以上,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实现“双缩减”,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提高11%、30%以上,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青海湖水体面积比10年前增加约22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稳居全国首位,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植被碳库占比排在全国前列,湿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全国第一。

三、在全面推进现代文明建设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五大建设”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性的互动关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蓄了无限动能与力量。

(一)经济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根基

经济文明进步表现为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变革。我国经济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忠实地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不仅具有理论和道德上的合理性,而且极为关注民族地区的内生动力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新时代的治国理政实践充分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是一种文明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战略,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经济基础。

以经济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党始终坚持实施尊重历史、符合国情、顺应人心的民族政策,在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做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造福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每个民族都会在中国式现代化中获得更加美好的生活。这种发展理念不仅充分体现了经济文明的深刻含义,而且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其次,坚持国家帮助与自力更生相结合。党和政府长期开展对口支援,有效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充分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也为各族群众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我们党充分挖掘民族地区优势,不断激发民族地区内生发展动力。民族地区具有生态、文化、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民族地区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逐步将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产业、康养产业、新能源开发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经济建设战略,无疑是经济文明的集中体现。最后,坚持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奋斗目标究竟是以资本财富来衡量,还是以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来衡量,是经济文明视域下必须回答的问题。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以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为首要目标,改革开放以来,陆续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兴边富民政策、精准扶贫工作等。在初步解决了少数民族群众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又启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等,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融入全球化潮流,带动处于战略核心地位的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共同进步,从而实现了民族地区生产力的解放和少数民族劳动力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政治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领导工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政治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载入《党章》、中华民族已经写入《宪法》,党的意志通过《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体现了党的最高政治领导。第二,思想领导。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统一,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实现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环,融入国家各类法律制度,融入国家治理各个环节,才能促进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团结和谐,凝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之力。第三,组织建设。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工作,我们党通过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全体党员和全国人民,把党的治理能力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让善于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广大干部的基本能力。党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深刻体现,为世界上其他民族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治文明典范。第四,深化认同。作为基础性认同,“五个认同”既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逻辑起点,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因此,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代文明理路而言,需要在“五个认同”的目标导向下,从加强爱国教育、强化国家认同,继承优秀传统、强化民族认同,弘扬民族思想、强化文化认同,提升执政能力、强化政党认同,完善政治制度、强化道路认同等五个方面完善政策进路。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始终重视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层面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始终注重以“五个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近代以来,在决定命运与前途的抗争中存在两个真理性的认识,一个是“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另一个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两者进一步证明了坚持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新时代唯有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根基打牢,才能有效推动党和国家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三)文化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根基

基于文化建设的文化认同使中华民族自觉形成了一体性意识和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精神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增强文化认同。”这些高屋建瓴的论述,揭示了以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机制。

文化建设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可以发挥文化认同的深层次作用。文化认同能够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内部整合和各民族大团结,使全体中华儿女以共同的观念信仰、价值规范、精神意志投身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发展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凝魂铸基,使中华儿女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强烈归属感,巩固、推动共同体的存续发展;能够将思想观念统一到伟大祖国建设当中来。以文化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我们党既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融会贯通,同时也注重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融会贯通,使传统文化中有益于当代国家治理和人民精神价值塑造的内容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增强革命文化认同,激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澎湃动力。革命文化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坚韧、顽强、自主、独立的精神气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传承和升华。革命文化能够有效激发各民族共同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斗争精神,为深化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斗争、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思想共识。第三,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同,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行动方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精神,为各族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凝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发展先进文化能够使各民族科学、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创造,为奋进新时代、展现新作为提供努力方向。

(四)社会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根基

马克思曾指出人“本身的存在就是社会的活动”,也是社会存在物。各族人民作为社会存在,身处各种现实社会结构中,不仅包括经济、政治结构,也包括上层的意识结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属于这一范畴。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转型,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也随之变化。这些历史变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明确了历史方位和主要任务。

以社会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在三个维度。第一,各民族的社会公平和社会信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实际,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更多针对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制定实施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铸就各民族对社会主义的高度信任。第二,各民族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生活体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方面。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当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生活体验不断改善,那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会成为实然具象的体验感受,这些感受能够进一步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第三,各民族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提升了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直观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在现代化建设方面,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并没有本质差异,都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

(五)生态建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根基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产物,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形态。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战略资源储备基地,但也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问题复杂多样、生态保护任务艰巨等现实挑战。一些深度贫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生态问题造成的。对此,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在高质量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惠及感召下把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永续发展结合起来,成为生态共同体构建的践行者、推动者,在此过程中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

以生态文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赋予生态文明建设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意义。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两者殊途而同归。民族地区拥有更具特色和优势的绿水青山,在发展经济、促进民生方面,发挥好生态环境方面的资源优势,形成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格局,能够有效推动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第二,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任何工作的推进都需要良好生态作支撑,如果缺少生态文明保障,其他文明也就无从谈起。第三,生态文明建设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促进和协调作用。所谓促进作用是指生态文明建设能够改变工业文明固化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制度框架,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和谐都有新的提升,进而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谓协调作用是指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净化生态而实现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进而重塑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采取的发展道路。

四、加快构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的理论话语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加快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的话语体系具有明确的方向指引和重大的思想指导意义。

(一)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符号形象体系的标识

符号和形象是人类传递信息、呈现主题、凝聚共识的重要媒介,文化符号和视觉形象是人类文化观形成的重要因素,能够“在推动文化表达交流的基础上带来文明,为特定民族共同体的团结联合提供内在关联与深层认同的意义基础”。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具有显著标识性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助于在现代文明意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深层次的意义基础,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一大批具有显著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些文化符号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增强中华民族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注重加强这些标识性文化符号的话语权建构,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凝聚力量。

第一,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话语权建构的主导权和领导权。通过符号话语权建构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话语权必须牢牢掌握在党和人民手中,特别是对文化符号的叙述方式和讲述角度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把关,避免错误甚至歪曲解释文化符号内在含义的问题,使文化符号能够从正面和积极的方向赋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二,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话语体系的文化符号资源库。确定一套系统完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选择规范体系,融入学校教育体系和思想文化宣传系统。充分挖掘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成就,从神话符号、时间符号、空间符号、艺术符号等文化宝藏中挖掘整理出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符号元素 ,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话语资源库。第三,创新中华民族共同体符号话语的表达方式和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都会改变。当前,信息传播的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相较以往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要求我们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标识中要注重话语表达方式和符号传播载体的创新,以增强符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其中,不断地重复强化和增强叙事尤为重要,使受众在反复的接收过程中强化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二)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话语叙事体系的构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血脉相连、守望相助的大家庭,梳理挖掘、阐释运用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奋斗故事中的内涵、思想与精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且长远的思想启发和现实意义,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和不竭源泉,对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在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中,第一,充分发挥故事育人教育功能,用故事凝聚认同。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历史佳话,有共御外辱赴国难的壮丽史诗,有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篇章。在故事的选择上,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谨慎、科学选择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体系、故事内容,坚持典型性、全局性、全面性、科学性与权威性的辩证统一。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立足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客观实际,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在充分把握历史发展大势的基础上以前瞻性的视野凝练有助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典故事。第二,特别注重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运用到青少年群体当中,引导青少年增强“五个认同”,树立正确的“五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要结合青少年成长发展的特殊阶段性,坚持故事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以故事为载体,在历史现实叙事中讲好民族团结进步奋斗故事、打造各族人民共融共享的精神场域、描绘中国梦蓝图、强化国家标志的仪式性象征。利用课内、课外多重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育人的实际效果,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讲好民族团结奋斗故事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中生根发芽。第三,强化故事记忆,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承发展。不论有意识或无意识,人们都会不可避免地参与到集体记忆的接受和传播中,通过接受与转述,达成内向的认同和外向的传播,完成共同体意识价值符号的再生产。因此,故事记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不断被强化的一个关键方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要针对国家叙事、革命叙事、乡土叙事等不同层面叙事、不同角度叙事的共情功能,充分发挥不同故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积极作用,使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互爱互敬互让成为思维常态。强化中华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好地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成为各族师生凝聚、建设及维护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全面、正面地促进各族师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制度认同等方面的意识,共同传承保护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共同发展创新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共同创造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三)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海外传播生态的建设

一个民族的文明影响力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的最本质的特征,是民族性格最本质的体现,把“文明共同体”作为今后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战略方向和目标,能够有效推动以“文明”的方式向世界阐释中国、展示中国。

不论是海外华人、西方民众还是西方学者,他们所生活的环境、所接触的文化都与中国有一些差别,为了能够让他们更了解中国,推动海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传播与建设,我们要以中华文明为桥梁纽带,通过“文明共同体”的理念,让他们深入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理解中华民族是以文明而凝聚在一起的共同体的基本事实。第一,以中华文明理念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更有利于理解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问题。“文明共同体”的理念可以增强全球华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效发挥海外华裔在舆论宣传方面的正面引导作用,让他们通过“文明”这一视角客观公正看待正在崛起的中国,最终有助于遏制民族分裂势力,实现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第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的理论和话语体系能够团结全球华人,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创造一个和平、友好、稳定的周边环境。第三,文明的共同体理论能够帮助中国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正面的文化价值与文明特征,展示中国良好的文明形象。第四,文明的共同体理念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形成共同的文化信仰与文明价值,有利于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要以切实可行的方法提升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实效,使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文明、更加多元、更加真实的中国。当然,还要依据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分众化”的传播方略。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所孕育的共同的文化、共同的心理是联系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这个精神纽带是割舍不掉的。海外华裔与祖国拥有共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渊源流长的中华文明是维系海外华裔与祖国人民血肉联系的精神纽带。“文明共同体”是超越地域、血缘、阶层、宗教限定的全球华人的精神家园。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同时还有千万计的海外华人,我们必须要以一个更为宏观、更为宽广的文明视野和文化理念来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的话语体系不仅能够从精神上振奋和统一多民族的中国,而且能够有效提升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四)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共同体理论发展规律的探索

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的理论和话语体系,能够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展现中国和平、可亲、文明的形象,以话语体系创新为推动世界民族问题解决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在此过程中,要注重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论发展规律的持续探索,做到世界眼光、中国特色和学术创新的辩证统一。

第一,从世界眼光来看,话语构建必须具有开放性,关注国际社会的新动态、新变化、新发展,并且密切跟踪、研究这些新的亮点与进展,加强与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对国外优秀价值观念进行批判、扬弃,丰富和发展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对外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时,应体现“继承性、民族性”,把握好三方面资源,即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以及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洋为中用”,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世界眼光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体系提出明确的时代方位,在开放的国际视野中推动文明共同体理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第二,从中国特色来看,应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又彰显时代特征。在国际局势瞬息万变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洞察中国人民发展经济、文化的独到智慧,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明内涵,形成中国价值观念对外传播话语体系。以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历史资源与当代实践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题中之意与时代要求。第三,就学术创新来说,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应以中国学界的学术底蕴为支撑,在理论研究中有意识地升华出新的范畴与术语,以具备创造性和合乎规范的科研成果打牢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理论基础。要科学认识到,“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文明共同体的理论和话语体系,就是学术创新意义层面的一种理论范式,对于新时代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 温州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释从略,完整版请参考原文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现代文明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9374.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3年第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