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烈:弘扬国学,重在培植传统文化之“根”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346 次 更新时间:2022-03-17 15:16

进入专题: 国学   传统文化  

楼宇烈 (进入专栏)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文化之光。那么在如今复兴国学、重振传统文化雄风的热潮中,我们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传统文化?记者就此采访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楼宇烈教授。

重新审视传统文化

记者:目前社会上有很多组织,包括企业,都在相继发起复兴国学、重读经典的活动。在我们探讨所谓的“读经热”之前,应该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评判与认识。您认为长期以来形成的这样一种观念,认为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规范是对人性的一种压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糟粕”而全盘否定它,是否正确?

楼宇烈:这样的认识不尽正确。善用者无弃材,我们不必产生糟粕或精华“必取其一”的态度。任何事物都有糟粕有精华,而这也在于自身如何把握。

我们可能也听传说里有“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话,好像下对上只能是绝对地服从。其实从它的原意上来讲不是这样的。君主要讲仁义,臣下才能尽忠。这是相互的作用,而不是单向的。《礼记》里面曾经讲到“父慈子孝”,孝也是双向的。但另一方面,对父母的服从实际上也是家庭亲情需要。魏晋时期即有“自然亲爱为孝”之说。作为子女,面对父母的错误行为,应用什么方法解决,是顶撞还是化解?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身份,将来子女也要为人父母,那么将心比心,应该用以柔化刚的方式化解矛盾。为了避免顶撞对父母的亲情带来的破坏,我们自然会理解“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说。

当然不能说我们的历史上没有愚忠,没有三纲五常,但是从思想本身来讲,并没有要求你去这样做,因此我们的历史上才有很多连赴死都不怕的谏臣,这些谏臣遵循的就是这种从道不从君的理念。

记者: 如果说道德伦理是社会运转的基础,社会伦理的建立又要从家庭伦理开始。那么中国的家庭伦理文化有哪些特点?

楼宇烈: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家庭伦理除了讲求“礼”,还讲求“乐”。有了“乐”的配合,一家便有了和谐的气氛,既严肃又有轻松,才能在长久的历史中发展下来。而实际上,当你真正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这些“礼”、“乐”,你会获得愉悦与亲和之感。

其实一定的自律并不是要让我们做道德的奴隶,而恰恰是让我们做道德的主人。这就是哲学里面的自由,只有认识了“必然”才会有真正的“自由”,如果你处处要跟必然斗争,那就永远得不到自由。

儒家修养身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让人安身立命。所谓的安身立命就是使人能够在社会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达到孔子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记者:的确,所谓“道法自然”,道德本身并不是人为的框架,而是随顺自然的产物;而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那些恒久不变的人性之美。

经典中有人生

记者:今天有人站出来提出要“回到孔子”。从废除文言文的历史遗迹中走来,如今“读经”似乎成了一股热潮,但我们重拾传统智慧一定要从经本入手吗?有人提倡将经典改成白话本更利于传播。

楼宇烈:首先,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文言文的历史作用。中国历史上“语”、“文”是分开的,“语”是口语,古人说话并不像如今有些电视剧中的那样之乎者也;“文”是书面用语,指文言文。口语和文言文的这种分离是有意义的。通过将口语的地方发音规范,在文字上进行统一,中国的文化才得以保存如此长久,并始终保持一统。所以不管“语”怎么变化,文不变,我们今天仍能读懂古人的意思。

经过久远年代的变更,一些词意字义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只要下功夫加以了解便能理解文言文。书面语言简意赅、优美有韵律,并不与口语矛盾。如今也依然存在口才与文采的两种训练方法。那么我们理应对文化多加接触,即使不求全部弄懂,但也不能全然不会。

其次,中国文化经典让人从内容中体会精神境界的升华。以中国诗词为例,不同于西方文化背景下对诗的理解,中国的诗词并不是事实简单的再现;它利用对韵来寄托情感与理想,简单的自然的现象也会包含深刻的哲理。比如“未出土时已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这句诗,说的就是竹子。简单的两句话,便是对人生的比喻,寄寓着人生的准则与道理。

树立文化本体意识

记者:从这些源头性的典籍入手,慢慢地对中国本有的文化的精神,有一个重新的体悟和认识,那么看来读经的确是有必要的。现在一些面向幼童的“读经班”,便是将古时的四书五经、童蒙养正的书籍,比如《弟子规》,直接拿来作为教材来让小孩子读甚至背诵。但是,学经典就等于背经典吗?您怎么看待学习经典和背诵经典的关系?

楼宇烈:读经是一种形式,学经典也不应只落实在读经上面,而根本目的在于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自觉。在与强势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清醒的文化主体意识,知道我们文化的“根”在何方,懂得如何既汲取对方的营养,又不丧失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维持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立性。否则如果不懂得自身文化最根本的要义,便无法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也没有资格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一旦在文化交流中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我们便有可能不加甄别地将别的文化中的糟粕加以盲目吸收,变成自己文化的成份,导致文化之根益发浅薄,以致变成其他文化的附庸。所以这需要精英人士来潜心研究,将传统与现代文化连接起来。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圣经》在两千年中,通过后人对它意义的诠释而持久保持生命力,但是我们的文化中断百余年后却缺少了新鲜的血液。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解构效果并不理想。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从源头性的典籍入手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而不应该直接从现代人的诠释中去追寻它。

记者:在这种从源头出发的诠释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便是常新的,也并不过时,可以这样理解吗?

楼宇烈:是这样的。例如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我们今天要重视对感恩心的培养。感恩可以从五个角度来讲:感恩天地,因为天地是一切生命的来源;感恩父母,因为没有父母的养育也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感谢师长的教诲,因为没有师长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没有自身的成长,这里指成长为真正的“人”;感恩同胞,因为我们相互不能分开;感恩同学,这里不是指狭义上的同学,而是泛指一切可相互学习的对象。同学有缘才会相聚,一起互相勉励,共同进步。我作为教师,也很感激学生,是他们触发了我的思考,所谓“教学相长”。那么中国传统观念里的“尽忠”可看作对社会同胞的感恩。

读经重在落实

记者:这种传统文化的复兴从具体说来,我们在今天究竟应该怎么学习老祖宗的智慧呢?

楼宇烈:不一定非得强调多读,而是要在生活中实践,有所体会。就算是只是读一些警言名句,也要对其意义加以深刻理解,并去落实。比如,在现实生活的巨大压力之下,人们对刺激追求的层次越来越高,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都处于紧张、高度刺激的状态,那么传统中的“有张有弛,文武之道”便是对现代人的一个很好的调节。所以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以身作则地去建立起传统的德行,践行传统的礼仪。

记者:这会不会和现实生活矛盾呢?有些礼仪比如小孩子对家长的跪拜、磕头在今天看来并不适用。

楼宇烈:我们现在常常是这样,家里来了客人,就会让自己的孩子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过年甚至还会让孩子给长辈磕头什么的。这时,受礼的人肯定会说,“不用了,不用了”。这大概和中国传统的谦虚的习惯有一定关系,但这样一种谦虚的习惯恰恰会让这些孩子们忘掉这个传统,忘掉人与人之间的这种长幼关系。所以我常常讲,该接受的礼就不要推辞,别人对你这样恭敬,那么你就要对他爱护,要还过去。这样他就知道了,慢慢地习惯后,社会的人伦关系也就能建立起来了。

在中国的礼仪文化里,确实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关于“礼”,儒家强调修养是一个自觉、自律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克己复礼的过程。如果我们不把这个“礼”局限在所谓的封建礼仪上,而是把它扩展到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的层面,那么我想在任何时候“礼”都是需要的。

礼仪规范大人小孩都要学,这并不会给现实生活带来紧张呆板的状态,反而会使现实生活活泼充实,更加美好、更有意义。

记者:国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已经在积极地推动着这种传统与现实的结合。而在多媒体时代,实现方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有人将《弟子规》拍成动画片搬上银幕。您对于这种科技带来的新教育方法怎么看待?

楼宇烈:电视、电脑终归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应采取互动的形式加强亲身体验。

复兴传统文化,当代人的责任

记者: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地域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国家已经在很好地传承着中国的文化传统。韩国就是运用儒家文化立国育民的成功范例。

楼宇烈:1993年我到韩国去做了一个考察,就是想看看儒家思想在现代韩国还有什么影响。我从韩国的民法和刑法里面发现了一个针对窝藏罪的条文。窝藏罪就是你偷了东西,或抢了东西我给你窝藏起来,最后发现我是窝主,那是一定要治罪的。不仅偷的人要治罪,窝藏的人也要治罪,这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这个窝藏者是他的父母,或者是他的子女呢,则可以从轻发落,如果本来是判10年的话,可能就只判5年了。这个条文马上让我想到了《论语》里面的一句话,“子为父隐,父为子隐,直在其中也”。父亲要为子女隐,子女要为父亲隐,而且讲“直在其中也”。我又想到我们自己是怎么做的呢?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人都知道,父母要揭发子女,子女要揭发父母,这个阶级立场要坚定,哪能互相包庇?

反过来在韩国的刑法当中又发现了另外一条,伤害罪。如果是不相干的两个人,或者一般的朋友,你伤害了我,我伤害了你,当然要判刑了。父母伤害子女,子女伤害父母,则不仅要判罪,而且要重判。同样的伤害罪不相干的人判5年,父母伤害了子女,或子女伤害了父母,那就要判10年。这样一来,法律中亦有情,有利于社会基本细胞的巩固。

记者:传统中的很多东西可以对今天起到相应的规范作用。

楼宇烈:我想我们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规定我们只能这样去理解,而不能那样去理解,也没有规定我们只能取这些,不能取那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主动权全部在我们现代人手里。所以如果我们说,我们今天所以会如此,都是祖先造成的,是他们留下的传统使得我们这样,我想这就是在推卸责任。我们也要自己警醒自己,积极自觉发扬传统中的精华,使其变为一种动力,才能增强自身的自尊与自信。

记者: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这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如果让您对有心推广中国文化,立志从事文化教育的同学说几句,您最希望告诉他们什么呢?

楼宇烈:中华文化要能重新自立于世界,并为世界所真正认同,实在是需要一批人的付出。同学们不要要求轰轰烈烈,只求做的事对社会有益。推广美好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处处可行,知行相互依赖,相互促进。不以善小而不为,要从自己做起,从本分做起。

同时,我们还要时刻怀抱感恩的心,感恩天地、父母、师长、同胞、同学。让别人认识到社会上仍然有真诚的存在,慢慢培养起人们对社会真诚的信念。在儒家,这叫君子有成人之美。

如若真能做到,当是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文化的根培植起来,将根扎到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地延续中华文化的血脉!


本文的采编者是高虹、徐静泊

来源:净莲花


进入 楼宇烈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国学   传统文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204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