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知常:涂鸦:另类的青春话语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9 次 更新时间:2014-11-07 11:39

进入专题: 涂鸦   文化  

潘知常 (进入专栏)  

城市就像一本生活的笔记,五味具全,声色俱茂。"涂鸦",就是这本笔记里一页另类的插画。

涂鸦(Graffiti),是指在墙壁上涂写的图像或文字。一般认为,它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与奇装异服、街舞、HIP&HOP(街头说唱)、MC(唱白)、滑板、街头篮球等并列为"街头文化"的几大元素。而其中,涂鸦又尤为特别:它诞生于城市社会边缘青年之手,经过多年的发展,竟然走出了名不见经传的街头巷尾,不仅开始逐渐摆脱它游荡于法律边缘的"地下"身份,而且登堂入室地进入了公共社会的视野,开始跻身于拍卖行和艺术画廊,甚至走向世界,成为一种先锋艺术的形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所接受。

在涂鸦文化蓬勃发展的近几十年中,最负盛名的作品当数柏林墙涂鸦了。"柏林墙"本是上世纪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政治产物,但同时,它还见证了一段璀璨多姿的涂鸦艺术史。因为柏林墙建成后,墙外的东德居民被严禁靠近它,墙内的西德政府却毫不设防,西德公民与外国观光客却可以任意与之"亲密接触"。于是,当这一面交织着压抑与渴望,承载着历史与未来的长墙静穆地肃立在世人面前时,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起人们心中关于自由、民主、和平、尊严与爱的思考,因而,在"柏林墙"伫立的几十年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将自己的种种美好愿景投射在这面一度堪称"世界之最"的长墙上,他们之中既有国际知名的涂鸦大师,也有笔迹青涩的青年学生,还有更多置身墙外,却心系墙里的普通市民。经年累月,在冰冷的高墙上竟辐射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大众艺术风情画,成为了20世纪现代艺术的代表作。而涂鸦艺术正式成为现代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其中,柏林墙涂鸦也功不可没。

最终,钢筋混凝土修筑的柏林墙没能成为某些人以为的钢铁防线,在历史滚滚的车轮面前,作为政治壁垒的"柏林墙"倒掉了,可是,作为涂鸦艺术里程碑的柏林墙却是永恒的。

即便如此,长久以来,关于"涂鸦是不是艺术?"的争论却从未停息过。其实,这与人们对"涂鸦"现象的文化定位不够明朗有关。严格地来说,"涂鸦"所代表的,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文化;涂鸦文化是一种青年亚文化现象。所谓亚文化,是指一种反叛或背离主流文化的文化。它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并不全盘否定主流文化,或者说,它并不去实际地反抗主流文化,只是在符号象征的层面上夸张它与主流文化的差异;并且蓄意让这种夸张通过故意忽略主流文化的某些方面同时又刻意突出另一些方面的方式去完成。其结果往往是对社会主流文化采取一种虚拟反叛的立场,但又不是实际反抗的立场。无疑,"涂鸦"就是这类青年亚文化"反叛"但不"反抗"行为的典范。

而"涂鸦"作为青年人另类的"反叛"表达方式,它最重要的特征则可以概括为:与城市争空间和与主流文化争夺话语权。

所谓与城市争空间,也就是说它无所不用地抢占着最典型也最廉价的城市空间---无所不在的"墙",最初的涂鸦,只出没于偏僻的街巷和废弃房屋的断壁残垣上;后来,发展到一切城市建筑物的墙体;再后来,"涂鸦"深入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正式的与隐形的"墙"都成为了"涂鸦"的乐土,比如地铁车厢,比如汽车内壁,甚至高档轿车的车体、车窗,等等。而这也恰恰是"涂鸦"最过激以及招致公共社会最激烈否定声音的地方。其实,自从"涂鸦"诞生的那一天起,关于"涂鸦是不是污染?"的争论就和它是不是"艺术"一样备受关注。美国报界曾经形容纽约的涂鸦密集地带布朗克斯"就像原始人的聚居地";英国国会曾在2003年通过一项反社会行为法案以对付"涂鸦";而至今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未经墙体所有人批准的"涂鸦"行为,仍然是不被法律所宽待的。不过,即便如此,"涂鸦"仍然是城市青年乐此不疲的表达方式,那么,为什么城市的青少年非如此"另类"地表达不可呢?

事实上,"涂鸦"与城市争夺空间的本质就是青年向社会争取话语权。在城市中,青年往往因为自己在政治、经济或在公共权利上的暂居弱势感到压抑或焦虑,快节奏、高效能、模式化运作的城市对于困惑越来越多、被关注却越来越少的青年人来说,是太冷漠了。而这,也就是城市青年不惜徘徊在社会法律与道德边缘也要铤而走险,把"涂鸦"进行到底的原动力。空间就是权力。这些富于表达欲望,急切期待被倾听和被关注的年轻人或年轻的艺术家,正是希望借助"涂鸦"这种与城市激烈争夺空间的极端表达方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并且,宣泄自己压抑已久的情绪。因此,对于"涂鸦"爱好者来说,"墙=话语权"。

由此看来,武断地将"涂鸦"判定为城市污染或者精神垃圾,毫不客气地宣布"是垃圾就必须清除"的观点实际上是一种成人社会的自私偏见,在这一点上,如何在不影响市容的情况下,给予涂鸦爱好者以适当的张扬个性,表达美好理想或愿景的空间,才是城市的管理者应该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此外,"涂鸦"文化的另一大特征就是与主流文化争出位。与各国政府对"涂鸦"管束严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涂鸦"文化不仅没有从此在人类的文化中销声匿迹,反而愈挫愈勇,漂洋过海,乃至风行全球,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涂鸦,已经成为了城市青年追逐的时尚焦点。它张扬,张扬得甚至有一点儿放肆;它叛逆,叛逆得敢于当面嘲笑主流文化;它躁动,所有的"涂鸦"无一例外地告诉你它是多么地不安于壁,跃跃欲出;它奔放,每每你看到墙有多大,字就有多大的炫目。"涂鸦"时,你会觉得,画它的那颗心,一定比墙更大,比色彩更热烈。虽然"涂鸦"的形式是安静的,可是"涂鸦"的表现绝不安静,那些夸张的、变形的、炫目的、怪诞的图像与字母无一不在声嘶力竭的呐喊,虽然你可能看不懂它画的是什么,虽然你可能听不清它究竟在喊些什么,可是,你一定懂得它的情绪,焦躁的、愤怒的、忧郁的、百无聊赖的、无可奈何的、激情飞扬的、狂飙突进的……而且,你一定会被"涂鸦"的情绪所感染。而事实上,涂鸦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它代表青春的声音,传递青春的情绪:它并不准确,甚至指向不明;它并不高深,甚至流于浅薄;就像男孩子暧昧的口哨,就像女孩子怪异的尖叫。可是,其实它们并不想告诉你什么,而只想用这种与成人的、成熟的主流文化截然相反直至挑衅权威的方式来宣喻自己青春生命的真实存在。显然,"涂鸦"是青年的自我展现,它们展现的不是能力,也不是思想,而是肆无忌惮的青春本身。

因此,在城市这本生活的笔记里,在它庄重简单的底色上,每一天都会记满许多故事,长短不一,笔迹各端,有的细密齐整,有的信手拈来,而"涂鸦"则是笔记中一帧另类的插画。而在我看来,开放的现代城市就应该是这样一本"笔记",也应该宽容不同风格、鼓励公众参与,兼容并包,兼收并蓄,致力于打造文化表达和情感沟通的最佳公共空间。也因此,如何把"争议"变成"创意",让"涂鸦"成为风景,这对于现代城市的管理者来说,是课题,也是机遇。

读城亦如读书,惟有精彩不止一处,美丽不止一页,才能令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仔细想想,在"涂鸦"的背后所蕴含的,难道不应该是这个道理?

进入 潘知常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涂鸦   文化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79763.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