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贻授权天益思想库开设专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999 次 更新时间:2007-12-03 01:31

进入专题: 当代学人  

天益思想库  

刘绪贻,1913年5月13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黄陂县,1940年清华大学学士,1947年芝加哥大学硕士。现任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兼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顾问,《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国际特约编辑。

主要研究历史(特别是美国史)和社会学,发表著译(大部分有合作者)900余万字。史学方面代表性著作有任两总编之一的六卷本《美国通史》(其中5、6两卷由本人主撰主编)和《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代表性译著有《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中古部分)》和《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社会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和《中国的儒学统治》;代表性译著有《美国社会发展趋势,1960--1990》。史学方面论著有独创性,共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次,其中有1990年中国图书奖(二等)、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和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此外还获得1995年《美国历史杂志》最佳非英语美国史著作奖(每年全世界只限一本书)提名。社会学方面论著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并对中国社会自秦至清长期处于君主专制宗法阶段(人们习称的封建阶段)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个人业绩载入的词书,现已见到的有:《民国人物大辞典》1991)、《中国当代名人录》(1991)、《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1990)、《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1994)、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1995)、《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1993)、《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名人》(第1卷,1992)、《湖北省通志》等。还有美国芝加哥大学中文版《芝加哥大学简介》(1982)杰出校友栏、乔治·华盛顿大学编《国际美国学专家名录》(1985—1986)、美国传记研究所编《世界五千人物志》(第5版)、英国国际传记中心编《国际传记词典》(第24、25版)和《国际著名知识分子名录》(第11、12版)。

------------------------------------------

刘绪贻著译总目(初稿)

(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理论著作、散文、杂文及隨笔、时论)

甲、历史学

一、专著

1.《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主编并主撰] 。

2.《美国现代史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1987年版[主编,已出版时殷弘著《尼克松主义》、韩铁著《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张红路著《麦卡锡主义》3种]。

3.《战后美国史(1945—198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主编并参加撰写,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从书》之一]。

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主编并主撰,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丛书》之一]。

5.《美国通史丛书》(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01年版 [与杨生茂共同主编]。

6.《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美国研究词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与李世洞共同主编]。

8.《战后美国史(1945—2000)》(本书为《战后美国史(1945—1986)》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主编并参加撰写,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第6卷]。

9.《美国通史》(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与杨生茂共同主编] 。

10.《美国通史》(六卷本),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与杨生茂共同主编,中国文库·史学类之一种]。

二、译著

1.《芬兰史》(上、中、下3册),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合校]。

2.《中东简史》(上、下两册),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合译、合校]。

3.《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中世纪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主译]。

4.《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中、下3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主译、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选编》摘要转载)

5.《新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1983年印行[合译,总校]。

6.《被通缉的女人》(塔布曼传),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与刘末合译]。

7.注视未来——乔治·布什自传》,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主译并校]。

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与刘末合译]。

9.《多难的旅程——4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政治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合译、总校]。

10.《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协助朱鸿恩译、校]。

11.《美国的八大冤假错案》(刘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校]。

三、论文及其他文章

1.奴隶贸易,载《读一点世界史》(一),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2. 近年来美国黑人暴力斗争理论的发展,《江汉历史学丛刊》,1979。

3.从合法斗争到非暴力群众直接行动,《美国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0。(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4.从蒙哥马利到伯明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论丛》,第1辑,1980。(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5. 日本的美国史研究机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12期。

6. 战后十年美国黑人运动的起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7.最新的美国现代史——《美国时代》,《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8. 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作用,《历史教学》,1981年第9期。(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美国史论文选》全文转载)

9.《美国政治制度史》序,载曹绍濓:《美国政治制度史》,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10.保罗·康金的《新政》——一本最优秀的对罗斯福“新政”的简明批评性著作,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译丛》,1983年第1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1.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2期。(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美国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哲学社会科学近期学术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卷》下册全文转载)

12.《美国现代史丛书》序,《历史教学》,1983年第12期。

13.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转载时,将题目改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两个新规律)

14.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寿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5.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兰州学刊》,1984年第3期。(本文较“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一文扩充篇幅近一倍,原为提交意大利贝拉焦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史”的论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4年第7期全文复印,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1984年《中国历史学年鉴》、[美]John·R.Moore,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摘要转载)

16.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4年第1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全文转载,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摘要转载)

17.开创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有效途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

18.美国史,《中国历史学年鉴·1984》,北京:三联书店。

19. 《历史的视野》,《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0.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迎代、现代史》1985年第3期全文复印)

21. 在贝拉焦学术会议上,《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22. 现代美国社会里的阶级斗争,《湖北社联通讯》,1985年第美7期。

23.试论1980年罗纳德·里根竞选的胜利,《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报刊资料选汇·外国政治、国际关系》1986年第6期和《世界迎代、现代史》1986年第8期全文转载)

24. 中国美国史研究概况,《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6年第11期全文转载。该文英文版载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Newsletter,题为American History Research in China)。

25.试论赫伯特·胡佛及其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1986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6.里根上台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研究》,1987年第1期。

27.里根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8.《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序,《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9期。

29.美国新右派初探(与胡金平合作),《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0.《战后美国史》引言,《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31. 乔治·布什的外交政策思想与中美关系的未来,湖北《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7期。

32.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四次战略调整,《兰州学刊》,199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3.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4. 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及其意义,《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5. 《多难的旅程》译者序,《多难的旅程》(1990),中译本。(同上)

36.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新政”;罗斯福,F.D.;美国民权运动;尼克松,R.M.;水门事件;里根,R.W.,《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1990)。

37. 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美国研究》,1991年第1期。(此文与以下7文俱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8. 英、美学者论“新政”的国家理论,《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2期。

39. 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看划分两次“新政”的意义,《世界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9期。

40. 田幼西河流域管理局的性质、成就及其意义,《美国研究》,1991年第4期。

41. 洛克腾堡的《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新政”》一书评介,《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期。

42. 罗斯福“新政”与黑人问题,《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43. 罗斯福“新政”、劳工运动与劳方、资方、国家间的关系,《美国研究》,1992年第2期

44. 美国1932年《反禁令法》是怎样诞生的,《历史教学》,1992年第5期。

45.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丛书》总序,《影响世界历史进程丛书》,上海:文汇出版社,1992。

46.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否有自己的经济理论,《史学月刊》,199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47. 读罗斯福“新政”史札记之一:对“新政”的评价,《世界历史》,1993年第1期。

48. 布什政府的全球战略,《美国研究》,1993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49. 在新形势下如何推动世界史学科的发展,《世界历史》,1993年第3期。

50. 小罗斯福时代美国学校教育的危机与变革,《九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此文及下一文俱由《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51. 不能这样谈历史,《美国史研究通讯》,1993年第2期。

52. 一本求真求实的《法西斯新论》(与桂立合作),《兰州学刊》,1994年第3期。

53. 罗斯福“新政”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此文及下文俱由《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54. 喜闻雏凤清声——评杨玉圣《美国历史散论》,《美国研究》,1994年第3期。

55. 罗斯福与中国抗日战争,《长江日报》长江周末版,1995年5月12日(增订版载《美国史研究通讯》,1995年第3期。

56.《女性的崛起》序,1995年8月8日《中国妇女报》(有删节),全文载《世界历史》1996年第3期和《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

57.《法西斯体制》研究的重要贡献,《世界历史》,1995年第6期。

58. 法制和“自我约束”,《读书》,1996年第3期。(此文及下文俱由《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59. 评《中国可以说不》,《今日名流》,1996年第6期。

60.《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序,《世界历史》,1998年第3期。

61. 可贵而有效的支持,《世界历史》,1998年第6期。

62. 有计划地把“再就业工程”和环保、公共等工程结合起来——罗斯福“新政”对再就业工程的借鉴,《武汉经济研究》,1998年第4期。

63. 人权的演进与我国人权的保障,1999年1月4日《长江日报》。

64. 威斯康星州历史学会的启示,武汉《文化报》,1999年7月8—14日。

65. 第一批官费留美生与中美文化交流(与林婕合作),陶文钊、陈永祥编:《中美文化交流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9月。

66. 一个苏联人心目中的小罗斯福总统,《黄河》,1999年第5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67. 美国第一个女总统候选人,《湖北日报》“世界博览”版第62期。

68. 20世纪世界史中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载2000年9月14日《太平洋学报》。(张健民主编:《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五辑全文转载)

69.《 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序,《学术界》,2001年第2期。

70. 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湖北《理论月刊》,2001年第4期。71. 罗斯福“新政”的农业政策,《史学月刊》,2001年第3期。

72. 世界遗产与爱国、爱人类、爱世界公民意识——《世界遗产》评介,2002年2月7日《中国教育报》第7版。

73. 罗斯福“新政”的货币政策,《历史教学》,2002年第10期。

74.《美国通史》总序,《博览群书》,2003年第1期。

75.中国美国史研究会诞生记,《美国史研究通讯》,2003年第2期。

76. 我看美国新经济,《读书》,2003年第3期。

77.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史学月刊》,2003年第9期。

78. 六卷本《美国通史》诞生记,《世界历史》,2004年第1期。

79. 美国宪法与宪政,《博览群书》,2004年第10期。(张健民主编:《武汉大学历史学集刊》第五辑全文转载)

80. 新时期法冶建设的成绩与问题(与陈海妮合作),《长江日报》2005年3月10日13版。

81. 中西法治观和法治体制比较及意义,《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9期(A)。

82. 《牧畜王国的兴衰》序,周钢著:《牧畜王国的兴衰:美国西部开放牧区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

83. 西方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博览群书》,2006年第5期。

84. 论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学术界》,2006年第5期。

四、译文

1. 黑人历史研究的新方向,《美国历史研究资料》,1979年第1—2合期。

2. 富兰克林·D.罗斯福与总统权力的扩张,《美国历史研究资料》1979年第1—2合期。(与陈泽伦合译)

3. 内战前美国技术与工业的发展,胡志宽译,刘绪贻校,《世界历史译丛》,1980年第5期。

4. 美国农业制度的演变及其意义,王锦瑭译,刘绪贻校,同上。

5. 日本的美国史研究概况,《美国史研究译丛》,1982年第1辑。

乙、社会学

一、专著

1.《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主编并参与撰写]。

2.《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1948年文集》,武汉出版社,2001。

3.《中国的儒学统治——既得利益抵制社会变迁的典型事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此书系刘绪贻英文著作的中译本,叶巍、王进译,刘绪贻校]

二、译著

1.《美国社会发展趋势(1960—0990)》,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主译,合校]。

三、论文及其他文章

1.人口问题与智识阶级,1941年4月26日重庆《大公报》。

2.知识生活的偏向,上海《观察》第3卷第19期,1948年1月3日。(此文及以下14篇文章俱收入刘绪贻著《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1948年文集》,武汉市:武汉出版社,2001年9月。)

3.风雅里的悲剧,上海《观察》第3卷第24期,1948年2月7日。

4.狭路相逢,上海《观察》第4卷第5期,1948年3月27日。

5.两种克服自然的方法及其冲突,上海《观察》第4卷第10期,1948年5日1日。

6. 读《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以后,南京《社会建设月刊》,1948年5月1日。

7.人性的压抑与了解,上海《观察》第4卷第13期,1948年5月22日。

8.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上海《观察》第4卷第16期,1948年6月12日。

9.退无以守,进必以战,上海《观察》第4卷第19期,1948年7月3日。

10.锦上添花的代价,上海《观察》第4卷第23、24期,1948年8月7日。

11.知识·生活·宇宙,上海《观察》第5卷第3期,1948年9月11日。

12.计划生育节制与儿童福利,上海《儿童与社会》第1卷第4期,1948年9月。

13.道德的眼镜,上海《观察》第5卷第7期,1948年10月9日。

14.富贵之道,南京《世纪评论》第4卷第16期,1948。

15.工业化的利弊,上海《观察》第5卷第10期,1948年10月30日。

16.长指甲里藏着什么?上海《观察》第5卷第16期,1948年12月11日。

17. 化整为零的研究方法,天津《益世报》社会学副刊,1948(具体日期待查)。

18. 社会学浅议,湖北《社会科学动态》第30期,1980年10月20。

19.社会学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发展,《江汉论坛》,1982年第2期。

20.建设精神文明与社会控制,上海《社会》,1982年第4期。

21.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问题,《人与社会》,1990年第1—2合期。

22、一本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农村社会学,上海《社会》,1991年第 4期。

23.《社会调查研究通论》序,《社会调查研究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

24.大力促进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4期。(《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C4《社会学》1993年第3期全文转载,题目改为:开展改革开改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改革开改的社会学研究》全文转载,题目改为:积极开展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

25. 美国社会史新著《美国社会发展趋势》,《世界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8期。(《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6.莱文·伦布克论美国社会学中马克思主义学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1993年第1期。

27.为什么要研究交际学?《长江日报》,1995年1月27日下午版。

28.社会学工作者的机遇与使命,《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全文转载)

29. 研究交际学的重大意义(《交际学丛书》总序),李元授主编《交际学丛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

30.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几个重大问题,武汉《社科信息》,1997年第2期。

31. 世纪之交中国的社会发展必须与全球化进程接轨,《长江日报》,1997年3月31日下午版。

32. 从人的两重性看妇女特性,《长江日报》,1997年4月1日。

33.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长江日报》,1997年7月17日第7版。

34.个人自律与有效监督,《长江日报》,1997年8月1日。社

35. 既得利益:新一轮改革的阻力,1997年10月23日《长江日报》第7版。

36. 大学毕业生的异化,1997年11月24日《长江日报》“社会中来”版

37.知识分子的特殊使命,1998年2月14日《长江日报》“读报观察”版。

38.再大声响应蔡特金一次,1998年3月9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版。

39.假想的社会发展趋势,1998年9月5日《长江日报》第7版。

40. 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中国优秀创新成果通报》2001年第1卷全文转载)。

41.为湖北省、武汉市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旧话重提,《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第1期。

42. 中国的儒学统治是怎样开始的,《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43. 从社会变迁到社会发展——我的社会学研究历程,《时代的回响——新中国武汉地区社会科学评述》,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44.计划经济荫庇下高校管理体制必须改革,《学术界》,2000年1月1日。(注:编者未经作者同意换了题目,现在改回来)

45. 西汉早期中国社会的重新分层,《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先秦、秦汉史》2001年第2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摘要转载)。

46.《农村社会学》序,李守经主编:《农村社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7. 必须有效监督一把手,2003年4月3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49.大学生的学习目标,2005年5月6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四、译文

1. 亲职社会学,武汉市《社科信息》,1988年第5期。

丙、文化人类学

一、论文及其他文章

1. 文化脱节与民主政治,重庆《大公报》(1941或1942年,具体日期待查)。N

2. 文化的渐变与剧变,上海《时与文》,第2卷第24期(1948年3月26日)。(此文及以下5篇文章,俱由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1948年文集》全文转载)

3. 民族性与文化,南京《世纪评论》,第3卷第3期(1948)。

4. 从“镜中自我”里看民主,南京《世纪评论》,第3卷第23期(1948年6月5日)。

5. 中国需要全盘的变迅速的变,上海《时与文》,第3卷第14期(1948年7月23日)。

6. 装饰性的文化,南京《大学评论》,第3卷第3期(1948)。

7. 看不见的牢狱,北平《自由批判》,第1卷第8期(1948年11月1日)。

8. 浅谈城市人类学,湖北《社会科学动态》,1990年第5期。

9. 一种新生的太平洋文化,2003年6月26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0.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儒学,长沙《书屋》,2006年第6期。

丁、理论著作

一、论文及其他文章

1. 人民自己做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论“民本”不是“民主”,上海:《时与文》,第3卷第20期(1948年9月3日)(武汉出版社2001年版《黎明前的沉思与憧憬——1948年文集》全文转载)

2.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原理需要发展,上海《社会科学》,1986年第8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美国史论丛》、《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当代论文选粹》、北京汉苑文化中心与世纪之光丛书编委会1999年版《世纪之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荟萃》等全文转载)

3. 美、苏学者谈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及两者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4. 论当代资本主义新特点(答魏风问),1989年2月23日《湖北日报》第4版。

5. 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正确性及时代局限性,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1年第1期。

6. 讲究唯物辩证法 防止思想僵化,1997年5月1日《长江日报》第6版。

7. 一个常被人忽略的道理,1997年12月9日《武汉晚报》“读报隨笔征文”版。

8. 改革政策的理基础,刘绪贻主编:《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9. 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看邓小平对生产力理论的贡献,《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0. 防止思想僵化需要制度保证,1998年4月5日《中国改革报》第8版。

11.打破反腐禁区,1998年5月6日《中国改革报》第6版。(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政治发展年报》全文转载)

12. 说教和强权证明不了真理,1998年9月21日《长江日报》第12版。

13. 民主,就是让人民自己作主,1998年11月24日《长江日报》“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版。

14. 假实践不能检验真理,2000年8月21日《长江日报》第14版。

15. 道德与个性,2000年9月4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6. 道德与法律,2000年9月11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7. 道德与科学,2000年9月18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8. 道德须重建,2000年9月25日《长江日报》“求知”版。

19. 解放思想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2001年9月26日《长江日报》第13版。

20. 现代新儒学评介——《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化》等读后,《学术界》,2002年第6期。

21. 继续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影响,2002年12月31日《长江日报》第14版。

22.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2003年8月21日《长江日报》第11版。

23. 分清民本与民主思想,2004年3月4日《长江日报》第11版。

24. 从宪法到宪政的有效制度保证,2004年7月22日《长江日报》第11版。

25. 儒学的精华与糟粕,2006年4月6日《长江日报》第12版。

(注:上面列入历史学的“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看划分两次‘新政’的意义”、“20世纪世界史中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重大课题”、“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列入社会学中“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等文,也都可列入理论著作)

戊、散文

1. 在社会缝隙里自得其乐的美国人,1990年7月15日《长江日报》第3版。(杨玉圣 辛逸 胡玉坤编:《我说美利坚》全文转载,但将题目改为:在生活的夹缝中逍遥)

2. 情比桃花潭水深——忆丰子恺先生,《光明日报》,1991年4月2日。(据徐以骅教授电告,有4种美国中文报纸转载此文,其中可能有纽约《侨报》,但我只接到居于纽约的表侄女王媛寄来的一份剪报,上面没有关于发表此文出版物及发表时间的记载)

3. 冰心生活情趣,1993年7月29日纽约《侨报》第35版“副刊”。(1999年3月29日《武汉晚报》全文转载)

4. 寄给大洋彼岸的思念——忆我与柏生的友谊,《长江日报》(具体发表时间待查)

5. 永恒的诺言,《长江日报》,1995年2月20日。

6. 几位清华教授轶事,1995年2月22日《武汉晚报》第6版。

7. 文坛祖母冰心与她的“傻姑爷”,1995年11月18日《楚天周末》第3版。

8. 西南联合大学的几副春联,1996年2月14日《长江日报》下午版。

9. 自称“湖北佬”的世界著名作家聂华苓,《武汉春秋》1996年第2期。

10. 马约翰教授轶事,1996年8月16日《武汉晚报》第5版。

11. 撩人的黄昏后,1996年10月26日《楚天周末》。(编者末经作者同意改过题目,现在改回来)

12. 国际书缘,1997年8月3日《长江日报》“读书”版第195期。

13. 美国教授的赠书信,1998年3月6日《长江日报》第6版。

14. 安徽白猴,《长江日报》,1998年4月19日。

15. 敢将椽笔续《离骚》——记诗人聂绀弩,《武汉春秋》1998年第4期。

16. 更有童义的纪念,1998年5月2日《长江日报》第7版。

17. 我和汉口四官殿的一段情缘,1998年6月24日《武汉晚报》第10版。

18. 与储安平缘悭一面,1998年11月9日《长江日报》“晚晴”版。

19. “黄鹤楼公园不宜企业化”之我见,1999年1月26日《武汉晚报》第2版。

20. 难忘那个野味香,1999年1月26日《武汉晚报》第9版。

21. 渡江涉水的木划子,1999年2月26日—3月4日武汉《文化报》A6版。

22. 奉命竞选教授会主席,1999年5月13日—19日武汉《文化报》A6版。

23. 86老翁缘何健?1999年5月29日《武汉晚报》第7版。(编者未经作者同意对题目有所改动,现在改了回来)

24. 灵魂给肉体加鞭——86岁感怀,1999年6月21日《长江日报》第14版。

25. 黎明前的觉醒与搏击——忆解放前夕我的地下斗争生活,《武汉文史资料》,1999年第6期。

26. 平生幸伴东湖住,1999年1月8日《长江日报》第8版。

27. 千姿百态的养生之道,1999年8月7日《武汉晚报》第7版。

28. 《十面埋伏》的魅力,《好书》杂志,1999年第7、8期。

29. 多情人不老,2000年6月21日《长江日报》第14版。

30. 白山黑水拾珠,2000年9月6日《长江日报》第14版。(编者曾改换题目,现在改回来)

31. 我谈旅游,2000年12月12日《长江日报》第15版。

32. 硝烟弥漫闯花旗,《武汉晨报》,2000年5月28日。

33. 清清的香 淡淡的甜,《武大校友通讯》,2000年第2辑。(2001年3月20日广州市《老人报》摘要转载)

34. 深切怀念丁则民教授,《美国史研究通讯》,2001年第1期。

35. 绛帐春风——忆请华大学社会系几位教授,2002年2月20日《中华读书报》第3版。(兰州市《读者》2002年第9期、纽约《侨报》[具体日期待查]全文转载)

36. 89岁断想,2002年4月24日《中华读书报》总第397期。(2002年第1期《美国史研究通讯》全文转载)

37. 年近九十学电脑,2002 年11月10日《长江日报》第6版。

38. 怀念周鲠生校长,2003年11月29日《武汉大学报》第58版。

39.桃李无言 下自成溪——忆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黄河》,2003年第2期。

40. 从“哲学王”到法治国家,2005年8月日《长江日报》第12版。

41. 著书不为稻梁谋,载2006年4月日《武汉大学报》。(2006年第3期《学术界》杂志全文转载)

42. 深切怀念密加凡同志,《江汉论坛》,2006年第10期。

己、杂文与隨笔

1. 高等教育也要打假,载1996年2月26日《长江日报》(编者曾将题目改为:“百年树人”关系民族前途,将原题目用作副标题,现在改回来。此文发表时用笔名鲍光)。(《学术界》2000年第2期全文转载,标题为:“百年树人”关系民族前途)

2. 旅居美国威州麦迪逊城礼记,《美国史研究通讯》,1997年第2期。

3. “微小暴力”掩盖下的“公地悲剧”,1997年6月23日《长江日报》第11版。

4. “天道”何时“酬勤”1997年8月25日《长江日报》“社会中来”版。(《中国改革报》全文转载,具体时间待查)

5. 白居易还应有一“愧”,1997年9月17日《武汉晚报》第6版。

6. 人民不是生来就怕“公仆”的,1997年11月日《长江日报》第4版。

7. 论“生财有道”,1997年12月日《长江日报》“专版”。

8. 冲破“帕金森定理”,1998年1月5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版。

9. 从“人狗奇缘”谈起,1998年3月日《长江日报》“人与社会”周刊。

10. 回忆不一定都能净化人的心灵——与季羡林先生商榷,1998年4月4日《长江日报》第7版。

11. 当官不是做“老爷”,1998年4月日“长江日报”第13版。

12. 谨防“利令智昏”,1998年5月18日《长江日报》第12版。

13. 怎样纪念校庆,1998年10月10日《长江日报》第7版。

14. 一曲严肃的闹剧——克林顿绯闻案之我见,1998年10月30日《长江日报》第5版。

15. 富了方丈穷了庙,1998年11月23日《长江日报》第13版。

16. 严重扭曲的亲情,2000年5月17日《长江日报》“人生百味”版。

17. 有感于母鸡的承诺,2000年11月13日《长江日报》第15版。

18. 谈谈美国,载邓丽兰:《美国!美国?美国……——世纪之交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沈阳市: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9. 论清官,《学术界》杂志,2003年第6期。

20. 商鞅的悲剧,2005年7月7日《长江日报》第12版。

21. 不要再毒害孩子了,学术批评网。(2006年2月23日《长江日报》“求知”版全文转载,但将题目改为:应该怎样看待儿童“读经”)

22. 刘绪贻教授谈大陆新儒家等问题,kttp//www.Confucius2000.com

庚、时论

1. 饲虎,武汉市《正义报》(具体日期待查)。

2. 狂澜,上海《观察》,第5卷第17期(1948)。

3. 紫荆花一定会开得更鲜艳——香港的今天与明天,1997年6月30日《长江日报》第11版。

4. 20世纪回顾与21世纪展望,2000年1月1日《长江日报》第6版。

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斗争回顾与展望,2000年12月13日《长江日报》第13版。

(实际上,在其他各类论文和文章中,有不少是为评论当时时局而写的,亦可列入此类)

(附注:1.从1949年到1964年发表的有关工会和高等学校教研工作的文章约40篇待查补;2.诗词与信札未列入;3.中学时代和在重庆工作时期5、6篇文章未查到)

2006年12月17日

    进入专题: 当代学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68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