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公众号|微博|手机版

进入专题: 当代学人
刘绪贻,1913年5月13日出生于中国湖北省黄陂县,1940年清华大学学士,1947年芝加哥大学硕士。现任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兼任研究员,兼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中国美国史研究会、天津市社会科学院顾问,《美国历史杂志》(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国际特约编辑。
主要研究历史(特别是美国史)和社会学,发表著译(大部分有合作者)900余万字。史学方面代表性著作有任两总编之一的六卷本《美国通史》(其中5、6两卷由本人主撰主编)和《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代表性译著有《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中古部分)》和《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社会学方面的代表性著作有《改革开放的社会学研究》(武汉大学学术丛书之一)和《中国的儒学统治》;代表性译著有《美国社会发展趋势,1960--1990》。史学方面论著有独创性,共获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4次,其中有1990年中国图书奖(二等)、199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和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此外还获得1995年《美国历史杂志》最佳非英语美国史著作奖(每年全世界只限一本书)提名。社会学方面论著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几条规律,并对中国社会自秦至清长期处于君主专制宗法阶段(人们习称的封建阶段)提出了自己的独到看法。个人业绩载入的词书,现已见到的有:《民国人物大辞典》1991)、《中国当代名人录》(1991)、《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学者大辞典》(1990)、《中国现代社会科学家大辞典》(1994)、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1995)、《中国当代历史学学者辞典》(1993)、《湖北省社会科学界名人》(第1卷,1992)、《湖北省通志》等。还有美国芝加哥大学中文版《芝加哥大学简介》(1982)杰出校友栏、乔治·华盛顿大学编《国际美国学专家名录》(1985—1986)、美国传记研究所编《世界五千人物志》(第5版)、英国国际传记中心编《国际传记词典》(第24、25版)和《国际著名知识分子名录》(第11、12版)。
------------------------------------------
刘绪贻著译总目(初稿)
(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理论著作、散文、杂文及隨笔、时论)
甲、历史学
一、专著
1.《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主编并主撰] 。
2.《美国现代史丛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84—1987年版[主编,已出版时殷弘著《尼克松主义》、韩铁著《艾森豪威尔的现代共和党主义》、张红路著《麦卡锡主义》3种]。
3.《战后美国史(1945—1986)》,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主编并参加撰写,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从书》之一]。
4.《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主编并主撰,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丛书》之一]。
5.《美国通史丛书》(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01年版 [与杨生茂共同主编]。
6.《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美国研究词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与李世洞共同主编]。
8.《战后美国史(1945—2000)》(本书为《战后美国史(1945—1986)》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主编并参加撰写,刘绪贻、杨生茂任总主编的《美国通史》第6卷]。
9.《美国通史》(六卷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与杨生茂共同主编] 。
10.《美国通史》(六卷本),北京:中国出版集团·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与杨生茂共同主编,中国文库·史学类之一种]。
二、译著
1.《芬兰史》(上、中、下3册),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合校]。
2.《中东简史》(上、下两册),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合译、合校]。
3.《世界史编年手册》(古代中世纪部分),北京:三联书店,1981年版 [主译]。
4.《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上、中、下3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主译、校]。(《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选编》摘要转载)
5.《新政》,中国美国史研究会,1983年印行[合译,总校]。
6.《被通缉的女人》(塔布曼传),长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与刘末合译]。
7.注视未来——乔治·布什自传》,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主译并校]。
8..《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和平共处》,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与刘末合译]。
9.《多难的旅程——40年代至80年代初美国政治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合译、总校]。
10.《富兰克林·罗斯福与新政(1932—1940)》,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协助朱鸿恩译、校]。
11.《美国的八大冤假错案》(刘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校]。
三、论文及其他文章
1.奴隶贸易,载《读一点世界史》(一),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1972。
2. 近年来美国黑人暴力斗争理论的发展,《江汉历史学丛刊》,1979。
3.从合法斗争到非暴力群众直接行动,《美国史论文集》,北京:三联书店,1980。(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4.从蒙哥马利到伯明翰,《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论丛》,第1辑,1980。(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5. 日本的美国史研究机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12期。
6. 战后十年美国黑人运动的起伏,《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2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7.最新的美国现代史——《美国时代》,《世界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3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8. 罗斯福“新政”对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作用,《历史教学》,1981年第9期。(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美国史论文选》全文转载)
9.《美国政治制度史》序,载曹绍濓:《美国政治制度史》,兰州市: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10.保罗·康金的《新政》——一本最优秀的对罗斯福“新政”的简明批评性著作,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编:《美国史译丛》,1983年第1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1. 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世界历史》,1983年第2期。(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美国史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哲学社会科学近期学术论文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0世纪中华学术经典文库·史学卷》下册全文转载)
12.《美国现代史丛书》序,《历史教学》,1983年第12期。
13.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上海《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转载时,将题目改为: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两个新规律)
14. 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寿命问题,《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刘绪贻著:《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15. 美国垄断资本主义与马列主义,《兰州学刊》,1984年第3期。(本文较“美国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史与马列主义”一文扩充篇幅近一倍,原为提交意大利贝拉焦国际学术会议“外国人心目中的美国史”的论文,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4年第7期全文复印,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1984年《中国历史学年鉴》、[美]John·R.Moore,The State of American History Stud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摘要转载)
16.世界现代史体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世界历史》,1984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4年第11期、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当代美国总统与社会》全文转载,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摘要转载)
17.开创美国史研究新局面的有效途径,《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5期。
18.美国史,《中国历史学年鉴·1984》,北京:三联书店。
19. 《历史的视野》,《世界史研究动态》,1984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0. 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几个问题,《世界历史》,1985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迎代、现代史》1985年第3期全文复印)
21. 在贝拉焦学术会议上,《世界史研究动态》,1985年第2期。
22. 现代美国社会里的阶级斗争,《湖北社联通讯》,1985年第美7期。
23.试论1980年罗纳德·里根竞选的胜利,《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报刊资料选汇·外国政治、国际关系》1986年第6期和《世界迎代、现代史》1986年第8期全文转载)
24. 中国美国史研究概况,《史学月刊》,1986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世界近代、现代史》1986年第11期全文转载。该文英文版载Organization of American Historians Newsletter,题为American History Research in China)。
25.试论赫伯特·胡佛及其政府对付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政策,《历史教学》,1986年第1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6.里根上台执政的社会历史背景,《美国研究》,1987年第1期。
27.里根经济学与经济政策,《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28.《现代美国社会发展简史》序,《世界史研究动态》,1987年第9期。
29.美国新右派初探(与胡金平合作),《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0.《战后美国史》引言,《世界历史》,1988年第5期。
31. 乔治·布什的外交政策思想与中美关系的未来,湖北《社会科学动态》,1989年第7期。
32.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四次战略调整,《兰州学刊》,1990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3. 富兰克林·罗斯福与联邦最高法院斗争的性质,《历史研究》,199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4. 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及其意义,《世界历史》,1990年第5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史论丛》全文转载)
35. 《多难的旅程》译者序,《多难的旅程》(1990),中译本。(同上)
36. 美国1929-1933年经济危机;“新政”;罗斯福,F.D.;美国民权运动;尼克松,R.M.;水门事件;里根,R.W.,《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1990)。
37.(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进入专题: 当代学人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www.aisixiang.com),栏目:天益综合 > 学人风范 > 当代学人 本文链接:http://www.aisixiang.com/data/16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