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在专制条件下,迷信也是一种进步》
我小时候生活在民风淳朴的乡村,经常接受老人的教导:千万不要危害他人,老天爷看着呢!所以“老天爷”这个东西在我心里一直挺让人犯怵的,唯恐得罪了他老人家遭受什么惩罚。后来长大了,开始蹚社会的浑水了,突然发现很多人根本不在乎老天爷,说话做事简直等于在说:“什么他妈老天爷?我还想打丫的呢!”所以就无遮无拦,谎话连篇,连中国历史都敢去编造;谋不义之财,动辄贪污攫取数以亿计的民脂民膏;道德堕落到畜生界,利用权力满处糟蹋幼女……我经常写文章谴责这些人和这些事,难免使用到政治学、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却很少从老辈人的训导中想到——要是我们这个社会仍然处在迷信状态该多好啊,他们就不敢如此胡作非为了吧?
古人的很多训诫确实挺好的,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如“人在做,天在看”,比如“头顶三尺有神明”,比如“人可欺,天不可欺”……多好啊!如果人人都信奉这个东西,我们这个世界不是就会安宁洁净许多了么?
唉!这不过都是一些无用的愿望啊!
132.《慎独》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魔鬼,谓之“心魔”。中国古人有“慎独”的训诫,警告的就是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心魔会驱使你想平时不敢想的事,做平时不敢做的事,所以在这样的时候一定得格外谨慎,应当觉得有很多人看着你,遵从于社会道德和习俗,循规蹈矩,温良恭俭让,这样你才不至于行为失检,辱没了一个好人的名声。倘若有一天深更半夜你被心魔咒住,辗转反侧不能入睡,一心要把邻居家的大公鸡从人家的鸡窝里拉出来弄死,然后剁成块儿放锅里垮炖,并且不断想象着鸡肉的香味儿,那么到最后你就真的有可能悄悄溜出去把这件缺德事给干了,尽管这件事在你自己看来都是匪夷所思的。
由此可知,自己经常会成为自己的阻碍,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应当是能够突破这种阻碍的人。
133.《遥远的道德箴言:不畏人知畏己知》
清朝乾隆年间,河南巡抚叶存仁是一个清官,为官数十载,廉洁自律,堪称高级领导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典范。某日,这位省委书记办理了离休手续,准备告老返乡,船却迟迟不起锚开行,叶书记就有些纳闷,问随从人员:“怎么不开船哪?”随行人员说:“牛书记要来为您送行,还是等等吧?”结果就等等,一直等到银盘一般的月亮高高升起,才见到一叶小舟从芦苇荡划出来,牛书记登上大船,到船舱拜谒了叶书记。
寒暄礼毕,牛书记道:“叶书记只在此间过了,属下供奉着你,多少是好!”叶存仁道:“牛啊,多蒙你好心。你年轻有为,任重道远,在此十之好,只恐时间久了,倒负累了你,不当稳便。我一心要去老家青山绿水处勾当,也算叶落归根,颐养天年,甚好。”牛书记苦留不住,自怀中取出银行卡,曰:“这是五百万两纹银,我秘密存在瑞士一家银行了,算作属下报答提拔之恩,晚辈唯恐白天耳目混杂,特意晚间送来,请恩人务必笑纳。”叶书记朗声曰:“噫吁戏!岂可!”决然推拒。牛书记面有囧色,叶存仁赋诗曰:“月白风清夜半时,扁舟相送故迟迟。感君情重还君赠,不畏人知畏己知。”牛书记悻悻而退。
我觉得“不畏人知畏己知”这句话甚好,这是有良心的人说的良心话。遗憾的是,现在有良心的官员如叶存仁者犹如凤毛麟角,莫说五百万两纹银,就是五百亿两、五千亿两,不是照样从暗处被转手、被转移了么?否则怎么会有五百户之说呢?
叶存仁,叶存仁啊!你离我们有多么遥远了啊!我们连你的背影都看不到了啊!
134.《民主其实只是一个窝头》
说到普世价值,似乎总要说到自由、民主以及由此延伸的多党制、选举权以及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结社自由之类,这固然不错,因为人类发展到今天,正是依靠符号(语言、概念)系统来维系对世界和自身认识的,无论谈论什么事物,我们首先必须赋予那个事物必要的名称(哲学甚至把对概念的追索视为自己最重要的职能),普世价值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毕竟不是哲学家,民主和自由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体现为概念意义,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对于我们这些“屁民”来说,所谓民主其实就是一个窝头的问题:在民主状态下,窝头很少缺斤少两,很少被掺杂进冒充玉米面的物质,很少把去年卖剩下的窝头经过重新打磨作为刚出锅的窝头贩售,原因很简单,倘若出现上述任何方面的问题,人民能够找到责任者——政府,并且能够通过必要的程序和手段让政府承担责任,它甚至还会产生更为严重的政治后果:推翻政府,让那些尸位素餐者让位给能够给人民提供能够安全食用的窝头的人。
可见,呼唤普世价值不是呼唤某种主义,也不是什么选择“走西方那条邪路”,我们不过是想吃一个干净整洁没有掺杂使假、有可能夺去我们性命的窝头,仅此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最低限度的愿望和要求,真正实现起来何其难哉!
135.《丧失网络信息自由意味着什么?》
丧失网络信息自由关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呢?
关乎网络信息流动是否能够有自由的保障;关乎中国网民是否能够按照内心愿望接受自认为值得接受的信息;关乎我们是否能够独立判断世界的黑白颜色;关乎即使作为“屁民”是否也能够享有作为尊严标志的思想的权利;关乎网络这片唯一透气的天空会不会被乌云遮蔽;关乎我们每一天的生活是否能够为我们自己所主张;关乎大量贪官携巨款外逃的丑闻能否被人民知晓;关乎令人乍舌的腐败案件能否从权力者的本能遮掩中透露一二;关乎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权力团伙翻云覆雨巧取豪夺欺行霸市为非作歹是否能够被公意遏止;关乎民众的房屋是否可以避免在风高月黑之夜被人野蛮强拆;关乎有人为了保护自己房屋不被强拆而焚身的画面能否被公众看到;关乎有人在派出所“躲猫猫”死掉能否被公众质疑;关乎我们的孩子死于有毒食品能不能找到造孽者;关乎那些强奸猥亵我们的女儿的官员能否得到惩处……如果所有这些事情都无法被“关乎”的时候,这个世界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腐烂,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
136.《不要对老百姓动枪》
你可以编造弥天谎言,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强行代表民意,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鲸吞民脂民膏,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逮捕思想罪犯,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监视异己人士,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遮挡民众眼睛,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过滤敏感词汇,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掩盖卑劣罪行,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转移巨额资产,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野蛮强拆民居,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强奸猥亵民女,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追打小商小贩,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可以恣意纸醉金迷,只是不要对老百姓动枪;你不要动枪,你千万不要动枪。
137.《孤独是一种权利》
孤独是一种权利,并且是极为重要的权利。孤独很容易被打扰和伤害,仇恨会伤害它,爱情也会伤害它;冷漠会伤害它,热烈也会伤害它。即使在最亲密的人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隔膜,所谓“同床异梦”实际上是对人生常态的一种真实描述,而不是文学夸张。人生是一片幽静的海面,你不知道究竟有什么东西隐藏其中。马斯洛在构筑健康人格的时候,一定是看到了这片海面, 所以他才把“渴望独处”作为其中的一项标准,他是有道理的。
在强大的社会面前,人太轻微太渺小了,人需要—种东西来支撑。我们之所以无法否认宗教对于人的迷醉(这里无任何贬意),就是因为只有这种超然于现世的东西为我们的苦难灵魂提供着信仰和情感寄托。当我们在这个范围省察内心的时候,我们需要孤独,一个人倘若连孤独也不能享受,他在人生另一些方面的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
一个不懂得享受孤独的人,一定是没有洞悉生存之道的人,没有享受最可珍贵的东西的人。藏学大师索甲仁波切在讲述藏传佛教佛法要义的伟大著作《西藏生死之书》中说,我们的身体是一种客体,我们的心性只是寄身其间,到时候就会离开,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最要紧的是要保持心性不乱,简化我们的生活,不要被世俗事务分心……这当然是极高的境界,一般人很难达到,但是,我们至少能够做到让自己享受孤独,在孤独中证悟自己的心。
138.《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即使理解我的那个人也把我理解错了》
我记得这是康德的话。
139.《心灵的辩证法》
既然没有一个人理解我,失去一个人的理解,也不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140.《个人自由的必要代价》
自由是一个好东西,即使坏蛋也不会认为自由不是好东西。坏蛋或许比一般人更认为自由是好东西:自由是坏蛋作恶的条件,如果没有坏蛋的自由,人世间哪里会有罪恶呢?同样,自由也是好人成为好人的条件,如果没有好人的自由,人世间的善又将置身何处呢?所以我们说,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是正义和良知的保证,也有可能是邪恶和堕落的帮凶,全看什么人获得了何种程度的自由。
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家不仅呼唤自由,同时也时刻警觉无知、愚昧和心怀恶意的人滥用自由,以极端化的个人主义给他人和社会制造灾难。在美国的政治理论和道德思想中,上个世纪80年代就曾经兴起一种被称之为社群主义的思潮(代表人物为麦金泰尔、泰勒、桑德尔、昂格尔、瓦尔泽等),力图抵制个人主义绝对化,强调社群主义价值观和个人自由价值观的相互协调,任何人都不能以牺牲他人的自由而享受自由。仔细观察会发现,社群主义有很深的政治哲学渊源,甚至可以说它与自由主义同样古老,现在重新强调它,不过是自由主义河流在向前奔涌中的自我调节罢了。
让我们感动的是,在皇权专制主义传统极为深厚的中国,竟然也可以看到类似表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卫灵公》)自己不想要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与之对应的还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论语·雍也》),自己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行得通也得让别人行得通,强调要以他人为尺度约束自己。孔子的思想当然不像社群主义那样以自由主义河床作为依托,相反,他以“克己”式的压抑个人和“复礼”式的维护皇权作为出发点,就其本质来讲与自由主义思想中的社群主义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也必须注意到,正是这种东西构成了中国人传统道德的基础,在社会伦理层面显现出一种东方社会独有的温润、敦厚的文化特征。
如果我们珍重地认为自由和民主是普世的,那么,在东西方文化极为难得地交汇的地方——认为任何个人的自由都应当不妨碍他人,不给他人带来不快,更不能让他人遭受利益损失——我们更有理由将它们珍重为值得发扬光大的普世价值观,这在今天尤其显得重要。
值得警惕的倒是那种被称之为国家的力量,总是不能从善意和宽容的角度看问题,草木皆兵,到处都是不稳定因素,到处都是敌情,稍有违拗,就用恶招治理,弄得人噤若寒蝉,表面上看似稳定了,某种内在的东西却在一天天绷紧,长此下去,真的是好事么?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这种无可奈何的状况似乎格外在意,有很多论述,或者作为警诫,或者作为忠告,说得都很好。我们上面列举孔老人家的那些话,实乃“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都是对人真诚地宽以待人的警诫和忠告,对我们极为有用,尤其是在这些宝贵的东西都被革命革掉了的时候。
20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