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莎士比亚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472 次 更新时间:2008-05-30 11:24

进入专题: 莎士比亚  

孙惠柱 (进入专栏)  

莎士比亚对我们今天有些什么意义?近年来因为《百家讲坛》,我们从中国的古典里找到了很多对文化界以外的人也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莎士比亚的著作也可以这样来看,莎剧是人类社会的百科全书,西方人甚至认为是世俗的圣经。中国还没有这样的说法,要说“经”的话,到底是四书五经还是四大名著更经典?有趣的是,四书五经教导我们应该和谐,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而《三国》却告诉我们如何勾心斗角。大概这就是辩证法,和谐和勾心斗角综合成了中国的文化。莎士比亚的著作可以说两面都有。莎士比亚太丰富了,有37个剧本,有人说还不止,也有人说其实这个天才根本就不存在,但有一点大家是公认的,莎剧中的词汇量是古往今来所有英文作家中词汇量最大的。在西方戏剧乃至整个西方文学艺术中,作为一个作家,莎士比亚可以给我们提供的东西是最多的。

莎士比亚和我们的四大名著在社会功能方面很相似,如果我们全都钻到《三国》《水浒》勾心斗角的权术里面,对中国人现代精神的构建未必是一件好事;中国小说当然要学,但最好还有另外一种思想营养的平衡,莎士比亚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起到这种作用。莎士比亚也写了很多宫廷斗法的故事,但他又很有现代性,这一点他和同时代的汤显祖很不一样。《牡丹亭》是中国戏曲中最好的剧本,是博物馆里非常精美的艺术品,我们不可能用现代性来要求它。但是我们来看看莎士比亚最有名的《哈姆雷特》,它的现代性不少人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因为最有名的中文翻译叫《王子复仇记》。这个名字很成问题。这个最长的莎剧不删的话要演五个小时;如果仅仅是复仇的话,根本不用那么长。哈姆雷特在外国留学,家里出事赶回国来,很快就看到了父亲的鬼魂,鬼魂告诉他——按我们的说法,是父亲托梦给他,非常明确地说:我是被你的叔叔害的,你要为我报仇。如果哈姆雷特马上去报仇的话,这个戏15分钟就可以结束了。因为他并没有障碍,他叔叔没有防备他,没有不准他带凶器。真要复仇很简单,走过去一剑就可以刺死他了,然后就宣布为什么杀他。因为哈姆雷特是正宗的儿子,继承王位也顺理成章,那就不会有悲剧了。但是,莎士比亚完全不是这样写的,他写哈姆雷特犹豫再犹豫。而戏剧非常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舞台上必须有积极的行动,不能表现一个角色就是犹豫。犹豫干什么?导演一定会说,你回去想好了做什么再来。也有人会问,你犹豫什么啊?你父亲和你说得那么清楚了,你为什么还不行动?他到底为什么不动手呢?因为他对于人的生命的理念跟中国古人不一样,他觉得要杀一个人来报仇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对他父亲托的梦,对那个鬼魂说的话,他必须反复求证,才能决定是不是要相信他的话去杀一个人。所以他先要装疯来隐蔽自己的怀疑,他要去试探他的母亲,还要请戏班子来演一个谋杀戏给叔叔克劳狄斯看,这是他发明的“测谎仪”。可惜的是,他“测谎”一成功,克劳狄斯也就看穿了他,先发制人向他动手了。这就导致了最后的悲剧。

可以来比较一下中国的一个真正讲复仇的戏《赵氏孤儿大报仇》,这个元杂剧比《哈姆雷特》写得早,但故事非常像,都是孤儿,哈姆雷特十七、八岁,赵氏孤儿才半个月。他们同样的遭遇是,父亲都在政变当中被政敌杀死了,这个政敌还装作一副和善的样子要认这个孤儿为义子。赵氏孤儿长到哈姆雷特的年龄以后明白了真相,马上就报仇。哈姆雷特是很快就知道了真相,但是不敢或者不想报仇。《赵氏孤儿》的主要动作是一连串的人为了保护这个孤儿,或者自杀,或者把自己的儿子交出去送死。剧中死了那么多人,全是为了保护这个皇室后裔,没有一个人有半秒钟的犹豫,现在我们说这叫愚忠,所有人的生命都比不上那个还没有思维能力的皇室后裔。

《赵氏孤儿》是第一个传到西方的中国剧本,法国的伏尔泰读了这个剧本的译本很感兴趣,改写成《中国孤儿》,里面有一个非常重大的改动。他在写到程婴要把自己的也是半个月大的婴儿调包作为皇室孩子交出去送死的时候,他的妻子不同意了。程妻说的话不像中国的传统女子的话,而是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她说,为什么要把我儿子的命送掉去保他们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这个概念古代中国人是不应该有的,怎么能说有同样的价值呢?他是皇家的孩子,我们家的孩子算什么?当然应该死了。伏尔泰用人文主义质疑了中国经典的一个根本的主题。《哈姆雷特》里面有一段台词大家经常引用,把它看成文艺复兴时期人的意识的觉醒的典范,他说,“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崇高的意识、无限的能力、优美的仪表,举止好像天使、灵性可媲神仙,他是天之骄子,他是万物之灵。”这句话反映了走出中世纪以后,神权压抑下的人得到了解放。这段话正可以回答前面的问题,为什么哈姆雷特迟迟不采取行动?就因为“人是多么美妙的杰作”,不仅他自己是这样,所有人都是这样,因此任何人在可能要终结他人的生命之前,必须三思而行,必须找到足够的证据。

这个理念近年来在中国社会中也开始被广泛接受了,现在我们对死刑的判决越来越慎重,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收回了死刑复核权,因为放在下面容易给不该死的人判死刑。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有时候误判难免会发生。欧洲很多国家干脆取消了死刑,美国还有死刑,但要处决一个人,哪怕判了死刑也可能要等上十年,让他不断地上诉。我们以前常常是一判马上拉出去,当场杀一儆百,现在这样不行了。两三年前广东发生了大学生在收容所被打死的事件,历史上第一次因为网民的反应使政府立刻做出重大的政策改变,把收容所取消了。这就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尊重,和《哈姆雷特》的精神是一致的,跟《赵氏孤儿》的精神倒是相左的。所以,莎士比亚的著作虽然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它的现代性到现在还可以警示我们。我们现在很多方面的改革,特别是法律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反映出我们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改变了。

再来看喜剧《威尼斯商人》,这个剧是因为一磅肉的故事而闻名的: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夏洛克借钱给基督徒商人安东尼奥,在合同上写明,如果到时候不还钱的话,你就得割下一磅肉给我。人们往往认为这个戏嘲讽了犹太人,犹太人就是坏。但这个解读就像把《哈姆雷特》译成《王子复仇记》一样,也是简单化了,《威尼斯商人》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丑化犹太人的戏。

丑化放高利贷者、丑化吝啬鬼的戏很多,莫里哀写过一个喜剧就叫《吝啬鬼》。那个主人公阿巴贡纯粹是个讽刺的对象,而夏洛克却有他一定的道理。犹太人受基督徒迫害,经常流离失所。基督教规定借钱给人不可以收一分一厘的利息,所以基督徒都不肯放债;而犹太教徒没有这个限制,所以可以放债做金融业。而且犹太人经常被驱逐,完全没法拥有不动产,只能在身上带着钱,放点债收点利息。放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赚很多钱,因为政府都是基督徒的,政府宽容一点,他就能赚一点钱,什么时候驱逐你,转眼就能叫你破产。此剧中有一段台词非常重要,夏洛克对基督徒说:

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性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他不是被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被同样的药品可以治疗,冬天同样要冷、夏天同样要热,跟一般的基督徒一样的吗?你要是用刀来刺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出血,你要挠我们痒痒我们不是照样要发笑,你要是用毒药来害我们,我们不是照样要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

他之所以立下一磅肉的契约,是安东尼奥自己来找他,并不是他去找人兜售贷款。这个安东尼奥平时从来不正眼看他,看到他走过还要往地上吐口水,把他当狗一样,今天倒要来求他了,夏洛克为什么不可以抓住这机会来治一治他?可没想到法庭上来了个伶牙俐齿的律师,两句话就把他驳倒了,律师、法官全是基督徒,没一个人帮他,所以他最后是家破人亡,连女儿也被基督徒拐跑了。看到这个戏的结局,我们是应该大家欢笑,骂犹太人活该呢,还是应该对犹太人表示一点同情?

莎士比亚写这个戏可算煞费苦心。他自己是基督徒,也不能完全站在犹太人那边来控诉基督徒,那样戏就不可能上演了。事实上那时候英国的犹太人已经全被驱逐出境了,但他觉得,像原来的故事素材那样对待犹太人是不对的,他必须为弱势群体说点话。欧洲舞台上的犹太人历来有一套丑化的程式,演员要装一个漫画式的鹰勾鼻子。但莎士比亚还是要为夏洛克写下那些富有同情心的话,这一点也是他的现代性,也应该对我们很有启发。

悲剧《李尔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李尔好像很傻,自己毁了自己的国家。1980年代上海有过一个演出,看后有人说,莎士比亚这是在告诉我们,老干部就是不能退。这样的评论当然也很傻,任何领导人都不可能永远不退,因为没人能长生不死,问题是怎么退?李尔是把国土全都分给了两个不肖的女儿,唯一的好女儿考狄莉亚却没得到,当面劝诫他的忠臣肯特也被当场罢官流放。因为李尔只听信人们嘴上说的话,看不透他们的心。这显然是个沉痛的教训。美国有位大公司的CEO惠特尼和莎剧导演帕克合写了一本《权力剧场:莎士比亚的领导课》,书中就分析了这个现象,可以让那些公司老总、CEO们从《李尔王》里学到很多关于如何选拔、培养接班人的经验教训。

以上是从内容来看莎士比亚对于我们的意义,从形式方面来看,事实上莎士比亚的剧本现在并不怎么适合中国演出,莎剧人多、场景多、投资大,表面上故事离我们又比较远,浮躁的中国观众未必会喜欢。因此莎士比亚对于我们今天的意义可以说更多是在精神实质上,我们可以读剧本,就像《品三国》一样来品。歌德就说过莎士比亚只适合阅读,不适合演出,这话本来有点极端,也不是对中国人说的,不过恰好符合中国现在的情况。但另一方面,从欧美人对莎剧的做法中,我们倒是可以学学如何对待我们自己的文学经典。莎士比亚是全世界演出率最高的剧作家,在英语国家还有一个特别的现象,每年夏天,许多城市都在公园里推出免费的莎士比亚演出,谁都可以来看。他们认为莎士比亚是世俗圣经,这笔精神财富应该由人类共享。因此,政府、基金会还有私人都捐钱给剧团,让他们演莎剧,让穷人和富人都能享受这一精神财富。

莎剧演出数不胜数,现在已经很少所谓原汁原味,穿莎翁时代的服装来演的了。多数莎剧演出是穿近现代的服装,甚至穿未来服装,每个导演在排莎剧之前首先要决定的就是,故事放在什么地方,穿什么服装?但是他们只做删节,并不不大改剧本,这也可以证明莎士比亚的现代性——几百年前写的台词就是穿上现代服装来说,观众也绝不会笑,感觉还是挺真实。还有一种专门为中小学生演出的莎剧,对政府和基金会来说,这是一箭双雕的事。美国有一千好几百个大学戏剧院系,每年大量戏剧专业大学生毕业,最多3%能在戏剧、影视、广告行业谋生,97%以上进入各行各业,很多当老师教戏剧,有些在公司工作,但还是热爱戏剧,业余时间来排戏。政府和有些基金会也会支持一些半职业的剧团,排出简缩版的莎剧到中小学演出,例如50分钟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剪去枝蔓,七八个演员,相当于一节课。我们是不是也能到中小学里去演一演经典剧作的简缩版呢?演莎士比亚和中国经典都会很有意义。

还有一种简缩版是全职艺术家搞的,如《全本莎士比亚简缩本》,这是普及莎士比亚的更好玩的办法,最早由几个美国人编创,两小时把37个剧本全演一遍,只要四个男演员,跳进跳出演所有的角色,所有的戏包括悲剧、历史剧都变成了喜剧。后来还有了各国的版本,因为很符合快餐文化的需要。现在的白领流行看简缩版,如果一个晚上能让人看到全部莎士比亚,当然很有吸引力。上戏学生搞过一个课堂版,妙趣横生,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两个男的演的,要不要接吻呢?非常好玩。但中国还没有搞过整台的演出。我们以前还不大适应这种做法,经过胡戈解构《无极》之后,说不定哪天网上会先搞出来。莎剧不但有那些沉重的意义,同时还是很好玩的,那么多故事可以给有兴趣的人提供无穷无尽的素材。

莎剧之所以生机勃勃,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欧美国家已经进入了“体验业”的时代。我们虽然还没有完全进入,但也踏进了一只脚。1999年我刚回到上海的时候,中国戏剧走到了谷底,很多来访的外国朋友不解地说,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怎么会连一台戏也看不到?现在就不同了,每天晚上都有几台戏,艺术节的时候甚至有十几台。表演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向上的,这是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一定会发展体验业。制造业、硬件建设有很多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而戏剧和各种各样的体验业都是虚拟的,所以发展可以是无限的。现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不能只看GDP,要全面发展,一定要有文化的内涵。上海提出要建设“文化大都市”,也要包括教育部门的配合。近年来艺术教育大发展,也引起不少批评,好像没有那么多艺术的职业,将来毕业生就业有问题。其实,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艺术教育不应和就业率直接挂钩,社会发展到了全面温饱以后,一定会有越来越多职业或半职业的艺术家,完全可以白天在电脑公司上班,晚上和周末搞艺术,这就离马克思、恩格斯的理想社会更近了。马恩早就说过,在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里,人们将可以做各种各样的工作,不必固定在某一专业上。当然大城市都应该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团体,但都市文化光靠专业团体肯定是不够的,应该还要有更多的有专业水准,但身份上属于半职业的艺术团体,包括乐团、舞团、剧团。到那时候,莎士比亚也好,戏曲也好,音乐剧也好,话剧也好,还有我们自己创作的、用西方人搞全本莎士比亚的方法来创作的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真正百花齐放,我们的文化生活就会真正地丰富起来。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莎士比亚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8987.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文景》2008年第1-2合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