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据着无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而其中的《颂》,又独具奇异的风格与内涵。《颂》诗三部诸多篇章与宗庙典礼有关,描绘记录了祭祀场景、祈愿祷词、信仰特征等,展示祭奠氛围,渲染神圣精神;歌颂先祖伟绩、阐述创业艰辛;祈求福泽灵佑,祝愿丰年安宁等,成为诗篇的主题内容。这些与政治、经济及宗教、哲学息息相关,说明“诗颂”非唯普通意义的文学作品,实乃古代华夏民族社会生活、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的诗意映照。诵读《诗经》三颂,实可领略精神“考古” 的幽趣,倾听古韵三昧的深意。
《颂》是《诗经》中的重要部分,具体涵括《商颂》《周颂》《鲁颂》三部分。《商颂》5篇,关于《商颂》作者,有称为商代后期史官,或为周代殷商遗族宋人。《周颂》31篇,属记录西周宗庙祭祀的重要诗章,辑录年代为西周,反映周王朝早期政治、经济及文化理念。作者约为西周时与祭祀活动有关的史官、乐师。
周代列国中鲁国因周公于王室有特殊功德而封于鲁,故使鲁国虽位为诸侯,而得有《颂》。《鲁颂》传为春秋时鲁人所作,时在鲁僖公(公元前659-前627年)时期。
《颂》诗叙述商周两代盛大祭祀的场景、宗庙社稷的庄重、参祭君臣的虔敬,反映中国古代有关宗教理念奠基、精神秩序维持的情况,并体现祭祀活动对于凝聚族群、巩固统治的突出作用。
诗中写道:“猗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我烈祖。汤孙奏假,绥我思成。”(《诗经·商颂·那》)盛大的典礼呵!敲响我的皮鼓。鼓声咚咚,让先祖感到快乐。商汤的后代奏乐祭奠,祈祷先祖,愿他的子孙心想事成。
“鞉鼓渊渊,嘒嘒管声。既和且平,依我磬声。于赫汤孙!穆穆厥声。” ( 《诗经·商颂·那》)鼓声咚咚,管乐齐鸣。乐音平和而又悠扬,配合着玉磬舒缓的节律。伟大的汤王子孙呵!倾听那壮美的乐声。
《诗经》有诗记载周代列国诸侯朝见的隆重场面。“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诗经·周颂·载见)诸侯来朝,求赐典章。龙旗飘扬,车铃叮当。马缰饰品美盛,闪烁耀眼光芒。诸侯步入宗庙,奉献祭品尽孝。
以下诗篇记录的是助祭公卿在祭祀仪式上的表现。“于穆清庙,肃雍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诗经·周颂·清庙》)宗庙庄严肃静啊,公卿端庄典雅。贤士济济一堂,秉持文王的德业。面对在天之灵,忙于祭祀,奔走在堂上。先王盛德,显赫永承,不弃不忘。
《颂》诗中有不少篇幅记录祭祀时的祷词,祈愿上苍先祖赐予福祉,保佑平安。如诗云:“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寿考且宁,以保我后生。”(《诗经·商颂·殷武》 )商都繁荣昌盛,成为四方楷模。声名赫赫,灵光闪闪。保我子孙,长寿安福。
以上诗歌属《商颂》《周颂》中也有同样的内容。“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chún gǔ)。”(《诗经·周颂·载见》)周成王即位,周公辅佐成王。周公带领诸侯祭祀武王,唱出以下的颂歌:祈求高寿,永葆安康,谢祖洪恩。诸侯建功,获赐多福,俾使光大。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中写道:恭献牛羊,以祈上天的保佑。遵文王之典范不逾,盼四方之安定有期。英明的文王啊,上天享用了祭品,并且保佑我们。日夕勤勉,敬畏天威,虔诚的心意,时刻保持守。
下面这首诗表达诸侯们在祭祀先王时诚敬惶恐的心念,既是对周王恩惠的感激,又是对自己的警戒与勉励。诗歌写道:“烈文辟公,锡兹福祉。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 (《诗经·周颂·烈文》)诸侯建勋,受赐如此的福祉。予我永久的恩惠,保佑世代子孙。不在自己的封国自大奢靡,唯周王之命遵从不违。铭记先王功业,不忘继承发扬。
《诗经》三颂中含有许多赞颂先祖功业的诗章。如有歌颂周太王古公亶父开拓岐山创建基业及周文王继承遗愿,立志有为的美好诗章。“作天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诗经·周颂·天作》)岐山高耸,先王筚路蓝缕。文王继业,建国事业辉煌。庶民同往,岐山道路通畅。子孙永葆安康。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时迈》)恭献牛羊,以祈上天的保佑。遵文王之典范不逾,盼四方之安定有期。文王英明,愿上天赐福予他,让他安然享受。我亦日夕勤勉,敬畏天威,虔诚的心意,时刻持守。
周成王即位后祭祀祖先,有诗戒勉诸侯,说到当继承先祖业,集聚与培养人才,此对于周代兴国具有重大意义。“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诗经·周颂·烈文》)诗说:唯得人才,四方归顺。呜呼!先王遗志,信守不忘。
《诗经》予武王以虔诚的颂词。《诗经·周颂·武》写道:“于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武王武功,伟烈无比。文王文德,开天辟地。武王继文王之先业,战胜殷周,遏制战争,底定大业。
“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诗经·周颂·时迈》)武王崇德施治,恩泽遍于当时的华夏,保天下者,唯有武王。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诗经·周颂·时迈》)武王巡视各邦,皇天视为己子,为他护卫周朝的秩序。武王严词震慑,外敌莫不惊惧。武王安抚众神,及至山河之魂。武王威武贤明,荣耀当之无愧。
《鲁颂》有诗表达对先祖的虔敬,对鲁王的称颂,及对鲁国的忠诚。如诗云:“閟宫有侐,实实枚枚。赫赫姜嫄,其德不回。上帝是依,无灾无害。弥月不迟,是生后稷。”(《诗经·鲁颂·閟宫》)閟宫庄严静谧,结构严实整齐。伟大的先祖姜嫄,品德端庄高尚。依靠上帝神灵的护佑,消灾除害平安。怀胎足月,后稷诞生。后稷,帝喾与姜嫄所生。名弃,周族先祖。因善农耕而具“农神”尊号。鲁人因周人后代,尊崇后稷。《诗经·鲁颂·閟宫》歌颂后稷,以此彰显鲁国正统,地位尊崇。
《诗经》又有诗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诗经·鲁颂·泮水》)在那泮北之滨,人们快乐地采芹。鲁国公侯驾到,人们争睹彩旗。彩旗飘扬,车铃叮当。大小众官,跟随公侯前往。
以下一篇借赞美骏马,叙述鲁国的强盛。“駉駉牡马,在垧之野。薄言駉者:有驈有皇,有骊有黄,以车彭彭。思无疆,思马斯臧。” (《诗经·鲁颂·駉》)公马健硕,在城郊的旷野。看它们的颜色,或白马而黑鬣黑尾,又或黄白相间、纯为黑色,红黄混色。驾车奔驰,嘭嘭有声。一往无前,气势雄壮。
人们也注意到有一首诗说的是饮酒,却隐喻鲁国官员日夕为公,尽力而为的心情。“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振振鹭,鹭于下。鼓咽咽,醉言舞。于胥乐兮。夙夜在公,在公饮酒。鼓咽咽,醉言归。”(《诗经·鲁颂·有駜》) 日夕为公,竭尽心力。舞姿美妙,如白鹭振翅,上下翻飞。鼓声咚咚,且醉且舞。一起歌舞吧!日夕为公,完成公事,饮酒为庆。鼓声咚咚,一醉方休。
综上,《诗经》中的《颂》包含《商颂》《周颂》《鲁颂》,其内容涵盖祭祀场景的描述、祭奠先祖的颂歌、诸侯来朝的纪录、祈愿安福的祷词等多方面。《诗经》三颂,不仅具有珍贵的文学价值,且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尤其是民族信仰,精神特征的首选资料,能为深入探究商周古史的文化底蕴,考察中国文明的历史源起与精神原貌提供重要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