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思考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55 次 更新时间:2024-11-24 23:50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金彦超   裴圣愚   陈天瑶  

 

【内容摘要】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对于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实现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交叉学科门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相关领域深厚的理论基础、高水平的研究机构、丰富的学术成果、扎实的工作积累,已经为试点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做好了准备。按照交叉学科定位,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当代世界等重点方向,积极培育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将极大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中华民族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示要求,近年来,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2021年以来,国家民委直属高校突破单一学科的知识局限,按照交叉学科范式培育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构建,在教学科研、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例如,中央民族大学按程序自主开展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二级交叉学科建设工作。尽管学界在20世纪九十年代就有过关于中华民族文化学、中华民族学、中华学,以及中华民族凝聚力学的讨论,但与当前立足中华民族共同体优化学科设置有着本质不同。所以,进一步回答好为什么要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进一步厘清这个新学科的内涵、范围,进一步探讨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对于凝聚社会共识,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和人才培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时代背景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创党的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大力培养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2018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中华民族”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2020年8月的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9月的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治疆方略。2021年8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同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研究。特别是,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把准研究方向,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重大议题,也是一项兼具学理性和实践性的时代课题。各国学术界历来都重视思考自身的民族问题。从拿破仑时代开始,民族问题就成为西学的核心议题之一,范围覆盖了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哲学、语言学和思想史研究等诸多学科领域。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美战略博弈日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必然“投射”到国内民族领域,西方对我打“民族牌”的挑战与日俱增,国际消极思潮“倒灌”风险不断加剧,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对国家安全的威胁不断上升。这些现实情况都对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纵观国内国际,审时度势,我们需要尽快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及其人才培养体系,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把握历史叙述权和话语权,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二、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必要性

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需要

作为一个开放的理论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提出了很多重大原创性论断,包括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树立“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等,都是理论界亟待深化研究的重要问题。只有从学理上阐释这一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发展,才能更加深刻领会其重大理论意义;只有着眼于民族工作新的历史方位深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充分肯定民族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勇于直面民族领域存在的现实问题,才能准确地把握其重大实践意义;只有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等不同维度,统筹研究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重点任务,才能实现民族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说,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为深刻阐释这一重要思想提供学理支撑和理论支撑的关键环节。

(二)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叙事体系的需要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我国发展进程中的独特现象。近年来,西方借所谓民族议题在国际上抹黑我国的行径愈演愈烈,一些西方学者炮制“征服王朝论”“内亚史观”“新清史观”等错误史观,在解构中国与中华民族的同时,利用多元文化主义冲击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和主体性,企图遏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如果学科设置主体不明、学术体系割裂分散,就会造成话语体系缺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我国在民族事务的国际话语权。因此,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体系,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着力解决我国民族学研究中存在的被西方民族理论思想和话语体系所左右的问题,既是一项紧迫的学术任务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在学科交叉融合基础上,探索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独立理论和概念体系,提炼出中国自主、学界公认、影响世界的标识性学术概念来填补我国当前学科体系中的空白,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为依托,构建中华民族叙事体系、叙史体系、话语体系。

(三)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实践的需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而推进建设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实现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最终目标。当前,制约我国民族团结的矛盾和难点长期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艰巨。所以,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可以在理论研究、实践分析、智力支持、人才保障等方面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从而有效应对和解决国内外复杂的挑战。

(四)实现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通过深化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点实践路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但是,当前民族工作中存在着理论滞后于实践发展,缺少主体学科等薄弱环节;其他学科囿于传统认识,欠缺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和学术担当,致使研究队伍难以聚力;在推进重大项目中整合学科力量更多依赖行政手段,各学科缺少经常性自主性深度沟通的长效机制,尚未实现有效的交叉融合,难以发挥交叉学科优势;没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位授权点,后继乏人等。因此,通过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实现多种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五)提升交叉学科门类高层次人才培养水平的需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人才队伍是基础、是关键。民族工作政治性、政策性极强,理论实践要求高,涉及领域范围广,对人才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无论是培养从事民族领域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的学术队伍,还是建设“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都迫切需要大批具有中华民族共同体专业知识的人才。从近期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校和其他研究机构缺乏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人才,各级党政部门下属的政策研究机构,尤其是统战、民族工作部门等缺少具有相关理论基础的行政管理人员;从长远看,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后,师资供需矛盾将进一步突出,人才需求的缺口将呈扩大趋势。所以,在有关高校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可以不断满足稳定的成规模的人才需求,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三、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可行性

截至目前,我国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教学、科研进行了积极探索,成立了一批国家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批准了一批相应的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开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系列课程,为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共同体和民族融合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是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共同体学说的创造性交会,是马列主义关于共同体和民族融合理论的中国实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理论根基。同时,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丰厚文化给养,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延绵几千年从不中断,是我们构建学科体系、做好学术研究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所在。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民族工作规律认识的历史性飞跃,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的深刻内涵,从而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引和理论依据。

(二)具有高水平的研究机构

2020年,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文,确定设立首批10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级研究基地和5家研究培育基地。2023年,第二批中央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增加至28家。这些研究基地和培育基地的设立,奠定了开展高水平科研的基础。此外,国家民委在有关单位设立了31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涵盖了高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了科研布局。特别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都成立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整合多学科师资和学术力量,持续深化相关教学科研工作。

(三)具有丰富的学术成果

近年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围绕“共同性”和“融合性”,组织一大批学者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展开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国家社科基金立项了一批重大研究项目,比如“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研究”“明代少数民族诗文文献辑录与文学交融研究及其资料库建设”“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维吾尔文、哈萨克文译本的接受、影响研究及其数据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策略研究”“中华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研究”等,从不同领域支持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不断涌现的最新理论成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注入了学术活力。

(四)具有扎实的工作积累

目前,《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工程,已产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国家民委围绕“三交史”编纂整合了一批高水平学者集中攻关,对相关教学科研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国家民委直属高校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进行积极探索,依托相关教学、科研机构,率先组织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校本讲义,面向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同时,相关高校还深度参与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编纂工程,创办《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期刊,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课程群,凝练学科定位和研究方向。2024年2月,具有显著交叉学科特点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国家统编教材正式出版发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科建设的奠基之作,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四、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基本方案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的设置,需要基于我国学科体系现状,综合考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高层次人才的现实需求。

(一)目标定位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考察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的现象、本质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为研究重点,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性问题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领域。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中国史、世界史、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考古学、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融合发展而成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该学科设置硕士、博士培养层次,着眼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

(二)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通过对搜集到的有关中华民族共同体档案资料、文献古籍、公开出版书籍刊物等资料进行研究,从中提炼共同体思想,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相关问题的理论内涵。

历史研究法:通过搜集有关中华民族历史资料,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从整体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演变进行系统分析,深刻剖析其发展规律。

田野调查法:学习借鉴相关学科研究范式,把田野调查作为重要研究方法。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真实情境中,以参与观察、访谈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从而准确把握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

比较研究法:梳理比较不同的理论资源,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实践,是中华文明大一统理念的现代转型,是对西方传统民族国家理论的全面超越。

(三)学科范围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按照交叉学科范式构建,主要包括5个方向。

1.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本方向聚焦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自然共同体”“虚幻共同体”和“自由人联合体”等共同体概念之内涵、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实践反思,以及构建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探析马克思主义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及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指导价值,从学理层面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与时代化;聚焦中外民族共同体理论的比较,重点以西方民族国家理论作为反面参照,阐释“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理论根源。

2.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本方向聚焦整体视角,重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史论,遵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科学揭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聚焦“四个共同”,研究大一统历史传统,阐明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对团结统一的价值追求;聚焦各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的交往交流交融史,全面搜集整理考古、古迹、文物及多民族历史文献中蕴含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料,全面完整地展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聚焦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通过比较研究形成对西方“征服王朝论”“内亚史观”“新清史”等错误史观的批判。

3.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本方向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结构、特点、演进规律等,探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机制与实践路径;聚焦厘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价值、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聚焦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总结其在中华民族独立解放和繁荣发展过程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和经验;聚焦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五大重点任务”和需要正确处理的“四对关系”;聚焦各民族人口的大流动、大融居格局,构建全方位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4.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本方向聚焦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探索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聚焦深入挖掘阐释中华文化的内涵、意义,以及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探究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内在关联;聚焦如何处理整体性和多样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探索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理论和路径,关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聚焦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提炼反映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

5.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当代世界。本方向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逻辑关系,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世界意义,表达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国际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增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与互鉴;聚焦讲好中国故事和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服务民族外宣工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外部挑战,对当前和将来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全面分析,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聚焦当代世界主要国家的民族共同体建设,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比较分析。

(四)课程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课程体系由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专业方向课构成。主要课程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概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概论、中华民族史纲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纲要、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概论、中外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比较、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究范式与方法等,以及作为交叉学科应开设的各相关学科重要课程。

(五)招生培养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政治引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培养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一流人才为目标,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与当代世界等5个方向,逐步构建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政治素质高、历史使命感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学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各类学术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交叉学科人才。

(六)学位授予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显著特点,可设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获得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授予权的培养单位,综合考虑专业人才需求和人才知识要求,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政治学、中国史、世界史、教育学、哲学等相关一级学科基础,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方向,依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培养环节,按照交叉学科门类学位授予办法可授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等学位。

(七)就业去向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主要为高等院校、研究机构、智库、党政机关等单位和基层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人才,主要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在各类研究机构和智库中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专门人才,在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中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分领域行政管理工作的管理人才。

五、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相关一级学科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作为交叉学科,在学科研究领域和方向、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等方面,与相关学科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和清晰界限,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和特色。根据2024年1月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官网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密切相关的一级学科主要有民族学(0304)、中国史(0602)、世界史(0603)、政治学(0302)和社会学(0303)。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民族学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和民族学是交互共生、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离不开民族学为其提供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但传统的民族学更侧重于单一民族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则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为研究对象,更侧重于从“共同性”和“融”的视角探讨民族共同体新形态。而且,民族学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研究领域和主题,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则强调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从多学科、跨学科视角进行全方位综合性研究。当然,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建设也将有力推动民族学在学科目标、对象、属性、内部结构上的调整建构。民族学现设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华民族学、人类学与世界民族3个二级学科。就实际情况看,许多院校可依托民族学下中华民族学二级学科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中国史、世界史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对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的回溯研究,离不开历史学特别是中国民族史、世界民族史。但两者有着显著区别,中国史和世界史研究人类既往的历史,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不仅研究历史经验,更重要的是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使命的学科,有强烈的现实关怀;历史学中的民族史研究往往以单一民族历史为主,侧重少数民族史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究的是大陆各族同胞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历史;历史学研究以实证研究为主,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更加注重宏观理论研究和叙事体系构建。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政治学的关系

政治学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提供了部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路径有着指导意义。特别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重大问题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目标一致。但两者也有明显区别,政治学议题比较广泛,包括中国政治、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等,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着重关注的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认同问题。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学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其下设的人类学二级学科。社会学主要研究社会问题,比较偏重于应用,其中的人类学主要关注“文化”,重点在于提供一套认识和理解文化的方法与视野,建立一套看待和研究人类文化的知识体系、理论和思想观念。而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研究的是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问题,并不局限于社会问题、民族问题或者文化问题之中。

六、结语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重塑具有高度自主性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知识体系。这不是某一个学科可以独立完成的。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设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民族共同体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以中华民族共同体为观照、以新时代为观照,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将极大推动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作者简介】金彦超,男,讲师,主要从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裴圣愚,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陈天瑶,女,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章来源】《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实践教学”(项目编号:23005)。原文编发时略有删节调整,注释从略。

    进入专题: 中华民族共同体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民族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5687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