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楷:信息时代的国家安全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959 次 更新时间:2007-05-01 23:58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熊光楷  

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存在安全的隐患。随着信息化进程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国家安全问题。维护信息安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努力构建互利平等、互信共享的国际信息安全秩序。

一、信息安全是信息化的保证

维护信息安全,就是要保证己方信息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同时有效遏制对己方信息系统的攻击和破坏行为,确保信息流通的完整、可靠和保密性。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国家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改变着当今社会。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开始运行,至今不过六十多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暂一瞬,但信息技术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2006年,美国的超级计算机“蓝色基因/L”系统创造了每秒运算280.6万亿次的峰值纪录,是迄今为止运算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假设人脑每秒计算一次的话,那么一台“蓝色基因/L”计算机一秒钟的最高运算量就相当于人脑不停地运算870多万年。信息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另一个重大改变是互联网的诞生。近年,互联网正在呈加速发展之势,全球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据有关国际机构的统计,至2007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可能将突破13亿。到2006年底,中国互联网的用户已达1.37亿。事实证明,信息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全面而深刻地改变着世界,使人类不断超越自己,将人类文明推向光辉灿烂的未来。

信息技术“双刃剑”效应使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技术发展以及网络社会的到来,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安全观念,并使国家安全乃至国际安全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一方面,信息领域的争夺日益激烈,制信息权成为新的战略制高点。信息技术革命催生的新型作战方式正在极大地改变着战争形态,信息化战争正悄然登上人类战争舞台。另一方面,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等大量信息时代的“怪胎”应时而生,对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银行、交通、商业、医疗、通信、电力等重要国家基础设施造成极大破坏,成为影响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的新威胁。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任何国家不能不认真思考、不能不严肃对待的现实问题。

信息化进程需要以确保信息安全为重要前提。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既依赖信息技术发展所提供的强劲动力,更亟待强有力的信息安全保障。早在2000年8月,世界科学家联合会首次将信息安全威胁列入了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威胁之中。2000年1月,美国政府发布了《保卫美国的计算机空间――保护信息系统的国家计划》。同年,俄罗斯政府颁布了《俄罗斯联邦信息安全学说》,将信息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日本政府也强调“信息安全保障是日本综合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我国早在2001年就将“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纳入了国家十五规划。经过几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信息安全保障的政策框架,初步建立了国家信息安全协调机制,明确了政府各部门信息安全职责。目前,我国信息安全基础性工作明显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很大改善。

二、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以军事安全为中心的传统安全观,正在被包括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在内的新的综合安全观所取代,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着信息安全威胁的挑战。

首先,信息网络的滥用将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国际互联网是个畅通无阻的虚拟世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传统的地缘疆域与政治界线在网络空间发生了变化。网络空间的开放与便利,为一些寻求非法扩散政治影响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了机会。以“基地”组织为代表的各类恐怖组织,利用网络空间招募人员并组织恐怖活动,甚至公然发布袭击号令。花样迭出的邪教组织利用网络散布各种歪理邪说,蛊惑大量受害者无辜殉道,并极力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其政治影响。一些民族分离主义、宗教极端势力也大肆利用网络传媒蓄意挑起事端,严重危害地区安全稳定。一些在网络空间游荡的“黑客”将攻击各国政府、国防、安全、金融信息系统作为“显示实力”的方式,各国政府部门网站动辄受到黑客攻击,轻则遭到涂鸦污损,重则被迫关闭。如何应对信息网络犯罪的冲击,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其次,信息技术进步将改变未来战争形态和作战样式。军事领域是信息需求较为广泛、信息技术应用较为集中的领域之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战争形态出现新的变化。从军事理论到作战样式,从武器装备到编制体制都在发生深刻变革。在信息时代,军事领域的各种信息攻防手段快速发展,信息系统与网络成为新的作战要素,网络空间正在成为攸关国家安全的重要战场。美国著名军事学家詹姆斯·亚当斯在其所著的《下一场世界战争》中预言:“在未来战争中,计算机本身就是武器,前线无处不在,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不是炮弹和子弹,而是计算机网络流动的比特和字节。”冷战后世界上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均显露出信息化战争的明显特征。在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进攻一方都是首先通过控制战场的制电磁权而对防御一方实施信息压制。未来随着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更广泛运用,各国在维护国家军事安全方面将会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中国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已经作出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战略决策,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

第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将会使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信息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全球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一荣共荣、一损俱损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一国经济或金融秩序遭受打击,很快就能波及世界其他国家,上个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风暴就是典型例证。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世界经济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特征日趋明显。商务活动的电子化和资本运作的虚拟化在为各类金融活动提供史无前例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经济活动特别是金融活动的风险性。去年底,中国台湾近海发生强烈地震,导致6条国际海底电缆断裂,造成中国、东南亚以及美洲地区通信网络中断,有关国家金融交易受到严重影响。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为各种经济犯罪分子提供了更为先进、隐蔽的作案手段。1999年3月6日爆发的“Melissa”病毒,致使欧美300多家大型公司的服务器瘫痪。2003年爆发的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席卷欧、美、亚三大洲,在短短的几天内给世界各国造成12亿美元的损失,仅美国的美洲银行就有1.3万台自动提款机瘫痪。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信息犯罪导致的损失高达约2000亿美元。维护信息化时代的全球经济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第四,信息传播模式的深刻变化将对文化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互联网、光缆和卫星传送等新的信息传输技术的广泛运用,BBS、Email、博客等网络交流工具的相继涌现并日益普及,带来了信息传播模式的重大变化,使信息流动更加便捷和畅通,加速了各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但信息传播广度和深度的变化也使一些国家面临维护本国文化安全的问题。全球范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很不平衡,联合国贸易开发会议(UNCTAD)的报告显示,当前发达国家每100个人中有54.4个互联网用户,而发展中国家只有8.5个,2/3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宽带连接普及率不足1%。一些信息强国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技术优势操纵文化传播媒介,试图将其价值观强加于人,对其他国家倾销其文化产品。这使一些国家文化产业遭受严重冲击,本土传统文化有的甚至面临被“空心化”和“边缘化”的危险。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充分运用信息手段的优势,传承和发展各种优秀文化传统,推动和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维护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应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三、信息安全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当前,全球化进程不可避免地把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国相互依存增强。在维护信息安全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单枪匹马地肩负起维护信息安全的重任。在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下,加强国际信息安全合作将是大势所趋。

第一,推动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信息安全新秩序”。随着社会信息化趋势的快速发展,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一些发展中国家在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立“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倡议。当前,面对信息安全领域的共同威胁,互利双赢观念已经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通过合作而不是冲突、协商而不是对抗、多边而不是单边的途径,共同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信息安全新秩序”,应成为确保国际信息安全的有效出路。

第二,推动制定广泛适用的信息安全国际法规。随着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快速推进,日益国际化的信息安全问题,已非各国仅凭自身的信息安全法规和一国之力所能解决。制定国际性法规和政策的呼声日渐高涨,这反映了国际信息安全合作与协调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早在1985年,世界经合组织就发布了《跨国数据流宣言》;1998年,世贸组织会议通过了《全球电子商务宣言》;同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有关决议,提出“有必要阻止以犯罪或恐怖活动为目的的信息资源技术使用及开发”,呼吁各国在多边层面关注信息安全领域现有和潜在的威胁。国际社会的不断努力,为制定信息安全国际法规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我们认为,各国应就信息安全国际立法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良好互信,维护共同利益,明确责任义务,达成共同打击和制裁国际信息犯罪的共识,为开展国际信息合作提供规范的法律框架,为实施国际联合行动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第三,推动构建长远有效的国际信息安全合作机制。近年,随着信息安全挑战的日益严峻,世界各国在维护信息网络稳定、开发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资源等方面有着越来越多的共同利益和广阔的合作前景。各国应着眼现实威胁与长远发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共同防范和打击信息犯罪活动,提高危机管理能力;进一步就有关技术、政策和法规等问题进行对话和交流;积极推动信息安全危机预警通报、信息安全灾害救援协作以及联合打击信息犯罪等一系列国际信息安全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随着信息化进程的继续深入发展,我们期待各国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旨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务实合作。(作者为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会长,学习时报)

    进入专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68.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