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力:“书是我永远的情人”——记出版界“浙东才子”李东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4878 次 更新时间:2023-03-17 09:55

进入专题: 李东  

江力 (进入专栏)  


李东老师是出版人,是读书人,也是北大人。他读书、编书,发书,买书,藏书,出版书,以书为业,爱书如命。“书是我永远的情人”——这是他曾经面对业界同行公开的戏言,也是宣言。

近来,浙东家乡传来消息,这个读书,编书,出书,一辈子离不开书的“北大才子”、“浙东才子”,因病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准确时间是2023年2月10日上午十时,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亲爱的兄长、北京大学出版社前副社长兼副总编辑、中文系八五级学长李东先生在浙江奉化,在妻女亲人以及北京大学出版社同事们的簇拥下安葬。

年前知道他已住进ICU,没想到这样的快。在我上午联系到李媛姐姐知此噩耗后,我马上电话联系了北京大学出版社马建钧社长,以及李东哥哥的老领导张文定老师,获得了学校出版社准确的官方发布消息。以下就是我根据官方发布整理的较为详尽李东老师简历——

李东,出版人,北京大学出版社编审。1967年7月4日出生,籍贯为浙江奉化。1985年9月至1989年7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1989年8月进入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出版社发行部副主任、主任、社长助理、投资合作部主任、副总编兼副社长等职务。在职期间,于1995年获得北京大学在职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8月和2014年8月分别晋升副编审、编审。

看到学校出版社官宣以及李媛姐姐告知的消息,事实上也宣告了我敬爱的李东哥哥,与我们就此永别。我怀着沉痛的无法描述的情绪,试图回忆一下那个鲜活的李东学长,回望一下李东哥哥如梦如烟的历史往事。

自古江浙以出状元、出才子而知名,尤其浙江。近代民国时期,浙江几乎包揽了教育界以及革命界的半壁江山。其宁波奉化,也是一个伟人辈出的地方。李东,就出生在这个浙东之地。八十年代中期,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北大中文之门。

此前看到同是北大中文出身、出版界郭力老师一篇文章《老弟李东》(又名《爱书成癖的北大社副社长李东》),谈到“李东爱书”,并说李东其本人声称,“书是我永远的情人”。读到这个细节,让我惊奇而感动不已。读到此文,我当即发给了远在宁波奉化的李媛姐姐。据她说,此文流行多时,多地转发。

李东老师是198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专业(北大中文系1985年、1988年曾招编辑专业)后毕业留校,进入北京大学出版社工作的。在校期间曾攻读在职研究生(导师不知道是中文系王岳川老师,还是新闻与传播学院谢新洲老师),毕业后继续在出版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

李东老师,典型的南人北相,健硕的身材,温和而略显威严。短短的头发,圆脸,很有福气的模样,书生气十足。李东话很少,沉默寡言,不太像中文出身那些出口成章的“才子”。平时的状态很平静,波澜不兴,不动声色,更像一个思想者,结合大家口碑里的人好,仁义,厚道, “刚毅木讷近仁”。

多年前,适逢北京大学出版社社庆,读过一篇李东写的文章,说他毕业后去出版社干发行,爬上去库房拉书的汽车,坐在车斗里通过燕园校园时狼狈的样子。此情此情,与郭力文章里说李东在校园里骑三轮车,看到同学躲起来,等同学过去再出来的细节,非常吻合。郭力老师的说法,李东是读书人,有文人气,害羞,好面子。我觉得,以李东哥哥的性格情势,非常能够理解他的囧态。因为我在北大有一段时间也有同样的经历,可以说感同深受。

后来李东执掌北大社发行部时,北京大学出版社在国内发行界已是名声鹊起,他本人也荣膺国家出版总署十大发行先进个人称号。他业务名声在发行界可以说很有影响,当然了,他不喝酒也是大家周知的(据说当年干发行的很少有不喝酒的)。一次某高校出版社的新朋友,在聚合场合不停的劝酒。后来李东实在不耐烦了,就问,“您干发行几年了?”回答说干了五年。李东说,我看你不合格。他惊讶的问,为什么?李东说,你连我不喝酒这个常识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干发行合格呢?一是说明李东在业界的确是不能喝酒的,另外也能看出李东读书人的个性来。

我和李东老师结识于1996年,是我来北大服务之后。自1996年至2007年,我担任坐落在北大校内三角地的北大东奥文化服务公司(北大书屋)负责人,与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众多出版社有十年的合作,这里有我的青春岁月十年的岁月留痕,也有李东老师经常性午后踱步来校攀谈的熟悉而亲切的身影。可以说,与他结缘于书,结缘于出版,结缘于北大,结缘于著名的北大文化地标“三角地”。

2002年,曾经作为文学青年的我,开始操持大型文化活动。4月份,在我作为发行人实践独立渠道发行《季羡林藏书票》(北大社)《二十世纪北大名人手迹》(国图出版)后,作为总策划,开始和郭琼虎校友联合,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时任系主任温儒敏老师,教研室主任曹文轩老师支持下,联合北大在线,中国散文学会,举办了首届北京大学中国散文论坛。著名学者季羡林,林非,温儒敏,陈平原,曹文轩,王岳川,余秋雨,贾平凹,王充闾,卞毓方等海内外学者、专家出席,2000余位师生参与,《羊城晚报》开设整版专栏热议“论坛”,张颐武,李晓虹,王剑冰等专文专题评论。此活动倍受关注,被评为“2002年中国散文十大事件”之一,可以说名家云集,轰动一时。

此活动动议之初,李东哥哥去三角地与我讨论,不仅给予了方案讨论的意见,而且多次去现场支持。后来,我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时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先生,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老师支持下,把首届北京大学中国散文论坛嘉宾讲演以及作品结集为《中国散文论坛:讲演、作品及评析》。李东老师并不计较我们的学术资历,大胆的支持我们牵头主编。在李东老师的主持支持下,此书在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并向海内外学界、散文界名家寄赠交流了百余人次。持续一个多月大型活动的举办,以及此书的出版,众多媒体的参与,可以说对于推动中国散文界学术交流与北京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李东老师甘居幕后,居功甚伟,做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2008年——2009年,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做访问学者,同时想在出版界谋一个岗位职位。于是李东老师支持鼓励我,直接报考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编辑中级职称考试。李东老师以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手册》辅导我,耐心的给我讲解难题(尤其是计算题),并且鼓励我一定要考上,“不要给北大丢脸”。可惜因为复习方法不得当,虽然顺利过了一科,另外一科失分过多,因而失去了直接快速拿中级编辑职称的机会,真是辜负了李东老师的培养与厚望。也许,我失去的不仅是一次机会,也许是就如季羡林先生所言,是终生的“永久的悔”。

李东老师爱看书,爱买书,我们在一起谈的,都是北大故事、往事、今事,讨论先生学问,学界动态,新书情况。我个人以及家庭,李东老师也是倍加关注关爱。他既是出版界的前辈,也是我们北大人里的学长学兄,因此以兄相称,格外亲近。

他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期间,与张文定老师共同策划编辑的“未名文丛”,涵盖谢冕,乐黛云,曹文轩,佘树森等很多名家,在校园内外影响很大;在哲学家冯友兰先生120周年诞辰之际,在他的推动与支持下,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李中华老师和我策划,善品堂出品的线装版《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并联合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国学院,中国文化书院等机构,召开了冯友兰先生120周年诞辰学术讨论会暨新书发布会。此书系列出版以及活动得到了冯友兰先生女儿、著名作家宗璞老师的高度认可。时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现任北京大副校长王博老师,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中国文化书院)所长李中华老师,副所长魏常海、王守常老师,新闻出版研究所所长肖东发教授,北京社科院哲学所所长陈占国老师,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中央党校乔清举教授等学界师友以及冯友兰先生孙女冯珏,出品人何德益参加了座谈会。可以说,此书系的出版,此会议的筹备,北京大学出版社时任副社长兼副总编李东老师给予了充分的信任,热情的参与推动,北京大学出版社做了很多扎实的工作,和李东老师支持与助力的分不开的。事情过去很多年了,我还是想说,谢谢敬爱的李东老师,谢谢母校北京大学以及出版社,谢谢我的北大学长,我心目中永远的浙东才子!

除了工作以及业务的接触,平时没事时,我也经常去北大东门外出版社大楼去找他。谈工作,谈读书,内容涉及工作的,生活的,学校的,校外的,可以说信息量非常大。通常的状态是我非常自我的叙述,他非常安静的倾听,从来没有打断过我。可见他为人之内敛,厚道,对于我们的包容与宽容。他每一次给予我的,都是热情的回应与支持,鼓励甚至是激励。作为出版人,他的端庄守正的气质气象,最能体现北大“学术的尊严,精神的魅力”。

从工作、学业、学问上,他是我的学长,老师,从私人生活上,我们更像兄弟,亲戚,或者家人。过年过节,我们几乎保持一种世俗性的象征性往来,更多的是情感方面的。他之于我,以及我的家庭的关心,关注与关爱,是我终生难忘的,是我不折不扣的兄长。

想到了这里,我又想起每一次路过北京大学出版社灰楼时,我都会下意识的想一想,李东哥哥在不在啊?如今,想一想兄长已去,今世永别,我去哪里才能找到他?去商量,去请教,结伴而行,且行且珍惜?惜别北大“浙东才子”李东老师,祈福兄长一路走好,如来世有缘,一定再叙再会!


江力2023年2月18日陆续写就。

(作者江力,现任中国文化书院监事等职,2008年—2009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进修,访问学者)。



进入 江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李东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人风范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1571.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