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创新性探索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63 次 更新时间:2023-02-03 20:57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顾海良  


[内容提要]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上作出的“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论断,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挈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要义。两个“拥有”的思想政治特征及其所体现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根源所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特征和途径走向,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所成就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华彩乐章;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哲理,升华了“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真谛和思想精粹。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伟大建党精神 “两个结合”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这一阐释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挈要,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和哲理的要义。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阐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道理、学理和哲理的要义在于:两个“拥有”的思想政治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根本指导思想的根源所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过程特征和途径走向,彰显了“新的飞跃”所成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华彩乐章;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新的探索,丰富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哲理基础,升华了“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真谛和思想精粹。

一、两个“拥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政治特征

2022年7月,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载于202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三个月之后,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由“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坚定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凸显的两个“拥有”,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党的两大思想政治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精髓的深刻概括,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的根本所在,彰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思想性、政治性和学理性、哲理性的深切关联和深透结合。

两个“拥有”的内在统一性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整体过程和根本性质的基础,是在“归根到底”意义上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基点。

在“鲜明的政治品格”方面,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鲜明的政治品格”集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中凝练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之中,贯通于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进中锤炼而成的精神谱系之中。习近平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概括:“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要从伟大建党精神的高度来理解“鲜明的政治品格”乃至两个“拥有”全部思想的实质。

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并为实现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而奋斗的无产阶级政党,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根本特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坚定立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强意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情怀,习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这是“鲜明的政治品格”的基本特征。

在“强大的政治优势”方面,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以认识时代、认识世界、认识中国为指南,凝聚起党的最先进的政治力量。在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回溯中,《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67页。】

在“坚定信仰信念”方面,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的理论遵循。习近平在谈到坚守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时,把涵养正气、升华境界、勇于斗争、淬炼思想,作为坚持信仰信念的实践坚守,提升了“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0页。】的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

在“把握历史主动”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自觉和历史主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今天,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伟大历史”【《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2页。】。百年奋进,砥砺前行,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这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主动和历史自觉的底气的根本所在。党的二十大站在更高的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历史主动,坚守历史自信,弘扬历史自觉,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篇章。

要把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品格、政治优势、坚持信仰信念和历史主动等各方面,始终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拥有的最为宝贵的思想资源和最为强大的政治力量,使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不断升华“归根到底”意义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境界。

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凝练和升华的伟大建党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品格,也展现了其理想和追求、情怀和品质、担当和牺牲、奉献和忠诚,铸就了中国共产党红色血脉最鲜亮的底色。伟大建党精神是深透于两个“拥有”中的最宝贵的思想资源和精神财富。要赓续由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的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更好地展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和精神智慧;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要启迪思想、砥砺品格,用党的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和品质;要结合实际,深化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培育时代精神,使“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获得“归根到底”意义上的新的辉煌。

二、理论品格的创新探索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意蕴的拓新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页。】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真谛之所在,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之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的创新性探索。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在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思想特质作出了极为简明而又极为深刻的说明:“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15页。】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洋溢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时代精神。回眸《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历程、展望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前程,习近平提出:“《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是正确的,但不能要求《共产党宣言》对一百七十年后人类社会发展提出的所有具体问题都提供现成答案”【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15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的特质,最突出的就在于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的表述,是习近平对学习和实践《共产党宣言》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要义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内涵的深刻理解,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特质的内在规定的创新性探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践过程和思想过程。习近平认为,这一实践过程和思想过程的逻辑线索就是:“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46—347页。】

“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在根本上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时代变化深刻地结合起来,使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全过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当代中国实际和当今时代特征的结合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在根本上就是“把《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运用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去,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12页。】。因时而进、因时而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使中国化和时代化偕行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历史进程之中。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既是从整体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及其理论特征理解和运用的结果,也是从整体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基础。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整体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关系做了多方面的阐释,彰显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和“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的鲜明特质和发展方向。

一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中“源”和“流”的关系。在对坚守人民立场思想的阐释中,习近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源”在于:“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让人民获得解放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这一思想之“源”成就的中国化时代化之“流”就在于:“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29页。】这一“源”和“流”的关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以新的时代风范。

二是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内在关系。在对人民民主思想进行的分析中,习近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工人阶级一旦取得统治权,就不能继续运用旧的国家机器来进行管理’,必须‘以新的真正民主的国家政权来代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说的创新就在于:“不断加强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加切实、更有成效地实施人民民主”。【《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30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结晶。

三是阐明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守正创新的关系。在对世界历史思想的探讨中,习近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发展中,这一思想“已经成为现实,历史和现实日益证明这个预言的科学价值”,守正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关于“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世界建设得更加美好”的思想,【《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32页。】赋予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科学智慧与理论力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从整体上对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探索、认识和把握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主动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理论自觉提升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历史自信和理论自信升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义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7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基本原则和实现途径的科学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学理依循和学科要义的深刻凝练。“两个结合”是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思想智慧和方法遵循。

在这“两个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自觉和理论自觉的集中体现。1938年10月,毛泽东就曾深刻地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4页。】 特别应该提到的是,1943年5月,中国共产党在给即将解散的共产国际的信中,表达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革命实践和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的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对“两个结合”的初步探索中,提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的主张。【《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18—319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和文化这两个方面“深相结合”的观点,成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的初步但却深刻的阐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对新时代如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问题的探索中,既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问题作出了深刻探索,又特别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问题作出了多方面的开创性探索。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24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过程,也是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时代内涵的必然过程,还是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的必然过程。

从历史主动向文化主动跃升,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问题探讨时坚持的根本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能在思想文化形态上融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中,必须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过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激活其新时代生命活力的必然过程。要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文化指引。在这一过程中,“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第324页。】。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在对历史主动向文化主动跃升的根本原则的新的阐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

从历史自觉向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提升,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的根本理念。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相融和、历史自觉和理论自信相契合,使得蕴藏在中华民族漫长历史奋进中的文化精粹和文化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结合起来,获得新时代思想理论上的盎然生机。这种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提升,就在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和精华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贯通起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和理论力量再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想内涵和理论形态。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在对历史自觉向文化自信、理论自信提升的根本力量的新的阐释中指出:“我们必须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页。】

2019年3月,国外友人对习近平提出 “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的问题,习近平的回答是:“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44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百余年历程,从“实事求是”所概述的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意蕴,到“小康”“小康社会”所昭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夙愿,再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所激发的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境界等,使根植于中华大地的思想文化精粹和精华,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理论之中,闪射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和思想智慧。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及其阶段性的“新的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伟大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同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整体过程一样,是中国共产党立足于中国具体国情,依循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对中国实际和时代变化的实践探索中,牢牢把握和解决重大时代课题的过程,是实现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过程。党的十七大把这一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过程中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参见《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是以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所引致的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为对象和结果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的经验与教训,在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的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在着重于对“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页。】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的接续探索中,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新的探讨,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时代课题的接续探索中,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作出新的探讨,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对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不懈探索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飞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8页。】。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党的十九大把变化的社会主要矛盾概括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8页。】。从新时期向新时代的跃升,就是以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前提和根据的。党的十九大在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提出:“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13页。】“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是由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引致的新时代首要的重大时代课题。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从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在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特点新要求、在对国内和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的深刻探索中,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大时代课题。同时,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面临着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风险和考验。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久,习近平就从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入手,提出了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理论。他提出的“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20页。】等问题,聚合成“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把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重大时代课题,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正是在对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回答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代得到新的发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6页。】。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拓展,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理论内涵和核心命题上历史的和逻辑的关系。从新时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从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到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时代课题;再从新时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课题,到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课题,呈现出思想进程的螺旋式上升过程,表现为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新时期的“新的飞跃”和新时代的“新的飞跃”之间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关系的根本所在。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飞跃”作出了如下深刻的概括:“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6—17页。】

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的学理和哲理

习近平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8—19页。】要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切实理解和把握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学理和哲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在新时代丰富和发展问题的探索。2013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在主题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讲话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基础”;要“掌握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 预见性、创造性”。【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30、31页。 】

2018年5月,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时,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相应的立场观点方法作出新的系统阐释:一是从“两个坚持”上,即从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和思想特征作出概括;二是从“四大规律”上,即从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以及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规律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核心要义作出概括;三是从“五大观点”上,即从实践观、群众观、阶级观、发展观和矛盾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作出概括。这三个逻辑层次的概括,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和世界新发展意义上的科学概括,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科学概括。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的飞跃”中的道理、学理特别是哲理的深刻阐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

在“六个必须坚持”中,一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页。】。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认同、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是必须坚持自信自立。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成功道路是其领导中国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走自己的路,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7页。】。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点就是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要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新的贡献。三是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7页。】。要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不断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四是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5页。】。五是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785页。】。“要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思维”【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5页。】,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提供科学思想方法。六是必须坚持胸怀天下。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它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8页。】。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六个必须坚持”是习近平对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杰出运用和伟大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的重要内容。“六个必须坚持”不仅赋予毛泽东思想中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活的灵魂”以新的时代内涵,而且也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世界观和方法论精粹的凝练,升华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境界,彰显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辉。

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归根到底”的意义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3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在对这一论断的新的阐释中,凸显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作用和意义,对“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中国智慧和时代意蕴作出了多方面的创新性探索,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新境界。

首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由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奋斗的实践过程和历史史实证明的科学真理,特别是被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年间严峻复杂的奋斗历程检验过的科学真理。

党的十八大后,中共中央面对影响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各个方面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十年奋进、十年辉煌,习近平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对这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根源的分析中指出:“十年来,我们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略,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6页。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前夕和党的二十大上提出的两个“拥有”,从“鲜明的政治品格”和“强大的政治优势”、“坚定信仰信念”和“把握历史主动”等方面,凸显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具有“归根到底”意义上的理论力量和思想智慧。

其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焕发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力量和真理魅力的结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不懈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在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探索中,中国共产党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这些显示了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战略和方略、道理和学理,成为中国共产党“能”的指导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行动指南,也在“归根到底”意义上,成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行”的缘由。

再次,“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不仅是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百余年发展特质和作用进行探讨的理论成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实现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的结晶,深透着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和时代意蕴。

“在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上,全党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作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回答,他坚定地指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的底气和底蕴。

马克思主义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在根本上就是要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守正创新,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在“归根到底”意义上作出的概括是:“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2—13页。】

最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深刻地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理。

2015年1月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20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在以“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主题的讲话中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有几门学问,但基础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4页。】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主张:“如果头脑里没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就不可能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来认识纷繁复杂的客观事物,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1页。】,“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2页。】。习近平强调:“要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努力提高探索解决新时期基本问题的本领”,“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25页。】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出了科学阐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新的飞跃”中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面运用和由此进行的理论创新,对这一“新的飞跃”同时也是对这一“新的飞跃”中凸显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学理特别是哲理的深刻阐释。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456.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