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朴民:理想人格的塑造:《论语·公冶长》释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31 次 更新时间:2022-12-24 10:51

进入专题: 理想人格   论语   公冶长  

黄朴民 (进入专栏)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他人是自己的镜子,自己可以从他人的身上看到自己的优点或缺点,提醒自己坚持对的,警示自己避免错的。故老子有云:“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道德经》第二十七章)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在中国古代,品题人物、评骘人物成为了人们普遍热衷的做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品藻人物,更是盛极一时的社会风尚,“月旦评”风靡天下,刘劭《人物志》洛阳纸贵,就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象征。然而穷本溯源,开启品题人物时代风气的,乃是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而《论语·公冶长》篇,则是孔子品评人物的言论荟萃,它不但反映了孔子知人识人的睿智而独到的眼光,更体现了孔子有关做人的基本原则、价值取向的理性立场与主张。

《公冶长》篇共计二十八章,皆在品题人物。其所评说的人物,除了孔子本人和未具体指名的所谓“吾党之小子”之外,一共有二十四人。这其中孔门弟子十二人,其他古今人物十二人,正好一半对一半。在这些评说中,孔子注入了自己的道德追求与伦理主张,鲜明地宣示了自己的爱憎喜怒,即多层次、多侧面地表达了孔子自己完善人格之理想及其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

在孔子那里,“仁”是道德伦理中的最高范畴,这一点,在人物品题问题上也有非常突出的体现。孔子充分肯定品题对象的优点,但是他却从不轻易地许人为“仁”。这一点,无论对自己的门徒,还是其他古今人物均是如此。如自己的学生子路、冉求、公西赤等人,虽然各自具有“治其赋”“为之宰”“与宾客言”等突出才能,但是,依然是“不知其仁”。又如,他可以表彰尽忠于楚国公室的令尹子文为“忠”,不与逆臣为伍、不与浊俗同流的陈文子为“清”,但当弟子询问此两人“仁矣乎”时,他的回答却是“未知,焉得仁”。由此可见,孔子是把“仁”高标为人格完善上的最高境界的,以这种最高的标准衡量,绝大多数的人,尽管有种种优点与美德,但毕竟尚与“仁”隔有一线,只是得“仁”之一隅——如忠、清、刚、真,“内自讼”而终究非“仁”之全体,更非“仁”之本质。

应该说,孔子这么说,是有其深意存焉:人格完善、品行修养决非寻常,它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过程,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这样,个人在道德修养上才不会浅尝辄止,稍有进步就自鸣得意,稍有成绩就固步自封,而永远保持谦虚的态度,永远致力于对“仁”的追求,活到老学到老,不敢有丝毫的满足,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此即所谓“取法其上”,方可以“得乎其中”。

在孔子看来,自己的学生中,比较近“仁”的是颜渊,他虽然没有突出的才华、过人的能力,卓越的功业,以富(经济上的成功)和贵(政治上的顺遂)为标志来衡估,颜渊可谓是“落伍者”,是被“边缘化”的人物。但是,由于其敏而好学、修德不辍,因此,在人格的塑造上,在德性的养成上,在品行的完善上,颜渊都几乎达到“仁”的要求,在这一点上,连孔子都谦逊地表示自己尚有不如其之处:“弗如也,吾与女(子贡)弗如也。”

在古今人物中,孔子则认为郑国的子产要高于一般人,已可谓近“仁”。理由是,子产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做到了几乎尽善尽美的地步:“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这种恭、敬、惠、义之美德懿行,无不通于“仁”。若这是发乎内心,而非刻意造作的话,则就是“仁”的完美体现,故孔子许可子产为“仁”:“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在“仁”这个最高原则的统辖、指导之下,孔子通过对人物的品题评说,表达了践行道义,完善人格的具体努力方向:

首先,要虚心好学,博容兼取。“生也有涯,学也无涯”,一个人再是优秀,也有他的不足,也有他的软肋。要健全人格,要升华道德,一步步走近“仁者”的境界,首要之务,是乐于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为此,孔子高度评价孔文子,认为他被谥称为“文”,关键在于孔文子做到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一点。孔子还认为自己有所造就、略有虚名,并非是简单地做到“忠信”这一点,而是自己的“好学”精神要稍胜普通人一筹:“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第二,见贤思齐,包容宽厚。理想人格的造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中间自身的好学不倦固然是前提条件,但如何学之有效、事半功倍,却是大有讲究的。善于学习的人,总能“近取譬”,能够虚心向他人学习,见贤而思齐,立懦而警顽。孔子自己就在这方面做出了榜样,“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强调,这种“见贤思齐”的努力,不可以虚应故事,而必须是真正发乎内心。这就要求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基本道理,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精神,能够宽容对待一切人与事,包括曾伤害过自己的人。孔子高度认同伯夷、叔齐的完美人格,将他们引为自己终身心仪的人物,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伯夷、叔齐能够做到包容宽恕,“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当然,孔子认为,要做到包容宽厚是非常不容易的,知易而行难,非仁者不能为之,故其弟子子贡振振有辞表示“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时,孔子他不客气指出子贡“无加诸人”的宣示是空口说说而已,在实际生活中根本做不到:“赐也,非尔所及也。”孔子的清醒,于此可见一斑。

第三,志存高远,进退得宜。“仁”不是虚幻的范畴,而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内涵。孔子曾明志自勉,这就是“颜渊、季路侍”章所载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孔子由衷抒发了自己的远大志向,愿老者养之以安,朋友相与以信,少者感怀以恩。这其实全面体现了孔子仁民爱物、天下为公之博大胸襟。后世张载所道的“民胞物与”,可谓是对孔子这一精神的异代传承。当然,江湖风波恶,始信行路难。这个志向在现实面前会遇上种种磨难与阻碍,这时就要善于用智慧规避风险,“以迂为直,以患为利”,避免做无谓的牺牲,防止出意外的情况。孔子肯定弟子南容,推重卫国大夫宁武子,就是因为前者能够做到“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而后者则可以达到进退有度、大智若愚的境界:“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两人政治智慧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

由此可见,孔子品题人物只是形式,其真实的涵义是揭示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抒发自己关于造就完美人格的理念与方法,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其仁者之襟怀,实令人高山仰止!


来源:中华读书报


进入 黄朴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理想人格   论语   公冶长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中国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9474.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