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慕樊:杨子琳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28 次 更新时间:2022-12-10 00:17

进入专题: 杜甫  

曹慕樊  
《舟中苦热遣怀奉呈杨中丞,通简台省诸公》,钱注谓诗中“偏裨表三上,卤莽同一贯,始谋谁其间,回首增愤惋”的“三上”,是通计前后三叛说的(一、崔旰杀郭英义;二、杨子琳为旰所败,纵兵涪、夔;三、臧玠杀崔瓘)。姚鼐《惜抱轩笔记》八说:“按公(杜)呈聂令诗自注:‘杨中丞琳将士,自澧上达长沙。’此题所云杨中丞者,未知是澧州刺史琳,或衡州刺史济。似当时刺史率称‘中丞’也。‘偏裨’,指臧玠乱时,长沙城中偏裨也。《通鉴》大历五年载:‘澧州刺史杨子琳起兵讨玠,取赂而还。’(按见《通鉴》卷二百二十四)《通鉴》‘子琳’是字,当以杜(集)名琳为正。钱注合蜀中讨旰者为一人,已误。又谓‘偏裨表三上’等语,即指子琳(取赂而还)之咎,若子美于其(琳)伐叛时,预知其助恶(取赂)者,无是理也。”按《通鉴》在姚引文下,胡三省注:“杨子琳自陕州迁澧州。”(按其为陕州团练使,在大历四年二月)又检《旧唐书·代宗纪》,大历五年七月,以澧州刺史崔瓘为潭州刺史。那么,子琳迁灃州,当是这一年。《旧唐书》又在六年书“澧州刺史杨子琳来朝,赐名猷”。据这几条资料,可知子琳由泸州而陕州而澧州,历历可考。怎么说在蜀在湘不是一个人呢?杜诗自注作琳,或系传抄误夺“子”字,或杜用古,名中省“子”。不能据以疑《通鉴》《唐书》。至诗题中“杨中丞”,疑是衡州刺史杨济。诗中“似闻上游兵,稍逼长沙馆”,上游兵即指子琳之兵,与致聂令诗合。此诗说到子琳用叙述第三者口气,可知此诗所“奉呈”者非彼,则此题之杨中丞为杨济可知。诗又说:“驱驰数公子,咸愿同伐叛。”可知此时杨子琳尚未取赂回兵。钱解“偏裨表三上”语以为含有讥子琳“取赂而还”的用意,证以致杨济及聂令诗均不合,诚未免粗疏。

    进入专题: 杜甫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990.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杜诗杂说全编/曹慕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