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哲:社会科学更需注重实践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01 次 更新时间:2020-11-26 20:59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何哲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高度重视,社会科学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尤其是近几年,我国社会科学界每年都会发表大量学术论文,出版诸多专业著作。然而,目前尚有一些基本问题亟须回答:社会科学是否满足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承担了学术传承与发展的使命,是否达到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层面的预期?要解答好上述这些问题,社会科学就必须面向实践、注重实践、拓展实践。这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题中之义。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作为两大科学体系,最终都是为了解决人类的实践问题。自然科学侧重于帮助人们理解自然变化规律和改造客观环境,而社会科学则帮助人们理解人类发展规律和推动社会进步。虽然在理论上如此,但是社会科学在现实中很容易陷入一种主观上的“自体循环”。也就是说,社会科学最初通过对实践的认识形成了概念;为了更好地阐释概念,形成了研究范畴和理论体系。而后续的研究者往往从概念、理论和方法(而不是概念、理论背后的实践)出发去进一步探究,在概念表述和理论方法上追求新颖,从而形成了新的理论。如此循环往复,导致社会科学离实践越来越远,并形成了一套规模庞大、逻辑复杂、门槛较高、晦涩难懂的理论体系。这套体系看似科学系统、玄奥高深,后续的进入者只能在浩如烟海的文字表述中亦步亦趋、叠床架屋。然而,这对实践到底有何种解释、是否传承了有价值的知识、能否帮助拓展实践,都是存疑的。而从研究者的角度来看,早期的学者大多学养丰富、博览群书,无论对自然科学还是社会实践,都有较多的了解。然而,当社会科学越来越发展,一些后续的研究者则完全成为纯粹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漫长而艰辛的纯社会科学训练,使一部分人既缺乏对自然科学的充分认识,也缺乏对社会实践的足够参与。为此,我们呼吁社会科学应当更加注重实践。


首先,社会科学需要重视历史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当代某些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流派并不重视历史,而是过于重视调查数据和量化模型,认为历史没有价值或不够科学,这在价值判断和方法论上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就本质而言,人类是历史实践的产物;就人类的历史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就在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以及人类自身的实践和演化,从而塑造了今天的人类社会。当今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历史实践的基础之上。历史深刻塑造了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社群、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内在品格和外在面貌。当然,对历史的忽视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界试图解决的问题之一,而且是近现代以来西方社会科学界长期存在的典型问题。由此也产生了一个重要的命题——“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中国社会科学若想建立起实践导向的社会科学,首先要重视历史实践。通过对历史的研究,真正形成对人类社会行为的正确理解。当然,这种对历史实践的重视,绝不仅是对中国历史的重视,也包括对世界历史的重视。


其次,社会科学需要侧重现实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对客观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重视调查研究,就是要进入现实实践。社会科学的根本出发点,应当立足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也就是说,社会科学的时代意蕴在于现实实践。对于社会科学工作者而言,主要是着眼于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法律等各个方面,并从这些现实问题中寻找答案。当然,研究现实问题也可能产生另一种结果,就是这些研究未必带来所谓的理论创新。因为人们在某些领域的实践有时只是对历史的循环往复,所以对这些实践问题的研究就会显得不够新颖。这就涉及如何理解社会科学的创新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而对于大量社会实践问题的解决,即便没有提出什么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也并不等于其没有价值;相反,只要其能够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就是有重要意义的。


最后,社会科学需要关注未来实践。在重视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社会科学还要面向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艰辛探索过程。那么,谁来思考人类社会的未来之路呢?这就需要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上下求索。当然,这种思索绝不是闭门造车的冥想,而是建立在三个条件之上。一是自然科学的发展,其集中表现是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文明程度并改变了社会生活样态,这反映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因此,对未来的探索需要充分了解自然科学的发展趋势。二是对历史规律的了解。人类的社会行为在特定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以人类某些相对稳定的社会行为作为前提的。于是,理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预知未来。三是对人类现实状况的充分了解。现实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起点,拓展实践也必须立足于现实的基础上。这就要求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逆历史潮流而动。


总而言之,我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亟须进一步与实践相结合。唯其如此,社会科学才能满足发展需要、承担学术使命、符合人民期待。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

    进入专题: 社会科学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爱思想综合 > 学术活动信息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672.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