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钰民:以教师科研能力提高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37 次 更新时间:2020-02-09 17:52


【摘 要】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为重点,党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的要求,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为重点,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习近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提出的目标改革建设,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关键词】科研能力;中国化时代化;队伍建设;改革创新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面临新的机遇,同时在发展中也面对着诸多的挑战和困难。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是我们广大教师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姿态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投入于改革创新的发展过程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更新

新时代,“两办”印发的《若干意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特别要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我们的根本要求。

《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切实提高包括科研能力在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特别指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不仅包括对教师建立激励机制,而且还包括实行退出机制,“两办”第一次把退出机制列入文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不再是光进不出,而是一个有进有出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使这支队伍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坚强队伍。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思想观念要更新,观念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出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新时代我们以怎样的思想观念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以怎样的精神状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际上是一种理念,也是基本的态度。党中央和国家的各个部门包括各个学校都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改革创新,大环境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但是,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展主体的教师,就越要沉得住气,不能浮躁,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问题,深入研究问题,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加大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这就需要有宁静的态度,宁静才能致远,才能在不断提高教师各种能力包括科研能力的基础上,脚踏实地做好改革创新的每一件事情。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跟上实践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围绕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更新理论内容。习近平在纪念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正是这个伟大觉醒,使我们回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轨道上,实现了我们事业的伟大发展。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指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就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观念不更新、不统一就没有共同语言。要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的重要讲话和中央文件上来。 今年党中央和习近平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和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的主旨演讲。是党中央和习近平关于改革开放的最新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必须遵循和把握的基本思想。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按照习近平提出的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要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必须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必须突出科研能力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有教师具有的共性,也有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特殊性,从共性看,作为研究人员科研能力是基础,是内功。缺乏科研能力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具有这样的共性。

从特殊性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公共课,是所有专业都要上的课程,是铸魂育人的课程,针对这样的特点,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更好地提高科研能力。

以前由于历史和其他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是按传统专业培养的,由此产生的问题是原来的专业划分难以适应现在时代发展的要求,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按课程进行了调整。但问题是综合性发展的要求远快于专业的调整。要解决这样的矛盾,不少高校采取的措施是淡化专业划分,强化问题导向和意识,这既是对目前队伍存在问题的反思,也是对当前状况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提出的努力方向,不少高校在学科建设上已经考虑在硕士、博士专业学生的培养上如何拓宽专业面,采取一级学科招生,二级学科培养,或者是一级学科招生,一级学科培养的试点,这也许需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断完善,但是这是一个趋势和方向,因为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越来越综合,现实中的问题不是按专业出现的,也不是哪一个专业能够独自解决的,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必须落实到教师个人,把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质量作为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尤其要把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着力点。教师对解决现实问题有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要能够说出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决定了解决教学问题的主体也必然是教师,实现二者的统一,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现实问题是不能预料和预设的,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建设是可以通过培养和把握的,要解决目前不相适应的现状,必须以主动建设的积极姿态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不断提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去应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才是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良策。

另一方面,实践发展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必须突出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实践是理论之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随实践而发展的,今天的实践是百年未遇的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总结,在今天中国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现实的马克思主义,这就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在第二届中国进口博览会上的主旨演讲中体现的思想,就是我们所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也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能回避一个问题,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二者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是源,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流,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发展的具体体现。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赋予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内涵才能指导我们今天的实践,解决我们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开了中国的实践就没有生命力,同样也解决不了中国的现实问题,当然也不能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大量思想问题。把实践发展中形成的重要思想不断化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脱离中国的实际、时代的特征,使人民群众真正能够感受到马克思主义始终就在身边,始终和我们面对的各种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和习近平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上的演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如果不能把这些思想成果充分反映到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就是我们最大的脱离实际,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也就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提高科研能力,在一段时间中把这些理论成果作为学科建设和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学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各种能力的集合,包括教学形式、教学组织、教学投入、教学硬件、教学调研、教学实践等各个环节,这些环节要做好都需要持续地进行研究,以提高科研能力为条件。这是从扩大的范围上来思考研究能力的提高。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科研能力的提高就不仅局限于教学内容的理论研究,而是包括了整个队伍的教学、科研整体能力的提高。特别是习近平在 2019 年“3.18”讲话中提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做到“八个统一”的思想,每一个都需要以提高科研能力为前提,实践的发展和学生的要求、党中央提出的目标都要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来实现。

三、提高科研能力要突出中国化时代化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才具有生命力。把握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为新时代必须融入中国化时代化的特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就是立足中国的实际,以时代化为依据对改革开放提出的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2]时代是产生新思想的母体,要使思想符合时代的变化,必须认识时代的特征,今天的时代进入了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彰显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具体需要把握好时代和实践发展来进行科研并提高科研能力。这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改革创新能力的关键,要把掌握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紧密地联系时代的特征和当今的实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和实践中实现科研能力的提高。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现实中我们必须把握好经典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由于时代的不同,二者之间的内容不完全一样。经典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立足之本。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的革命、建设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更是证明了我们不断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本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时代特征相结合,特别是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时代发展的观念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就这一点来说,中国化和时代化是统一的,中国化从时代发展角度看,就是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时代要求,时代化从国别的角度看就是中国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要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发展就是各国各有特色,这才是现实的世界。各国的发展又同处于一个世界,一国的发展不等于世界的发展,各国的发展必然存在着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把各国的利益在发展中能够实现合作和共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进行科学研究的问题。如果始终把一国的利益在世界发展中都看做是第一的,把别国的利益看做是可以任意制裁的,这就是典型的不平等,不平等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世界发展的共同利益,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尊重各国不同的国情与发展利益的不同特点。因此,今天学习经典马克思主义必须融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时代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把握这一最本质的特征,对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其他特征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对我们提出的新的研究课题,对于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意义重大。现实需要研究的新课题非常多,还会不断有新课题出现,提高科研能力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是队伍建设的永恒课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7.

本文原载《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1期

作者简介:顾钰民(1952-),男(汉),上海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分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问题、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

进入 顾钰民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科研能力;中国化时代化;队伍建设;改革创新  

本文责编:xiaoro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0074.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