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康宁:鲁迅、郑振铎与有正本《芥子园画谱》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475 次 更新时间:2018-11-30 00:52

进入专题: 鲁迅   郑振铎   《芥子园画谱》  

叶康宁  

《芥子园画谱》,又名《芥子园画传》,自清康熙十八年间世以来,三百多年间,不断再版,在中国和日本的美术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谓孕育名家,施惠无涯。本文所要论及的是鲁迅、郑振铎与这部画谱的一段因缘。


一 有正书局与《芥子园画谱》

1924年,中国最为轰动的文化事件是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他在四十八天的行程中,有一天(4月18日)和中国的美术出版息息相关。据《申报》所记:泰戈尔在商务印书馆欢迎会讲演后,“已薄暮七时矣。当即乘车偕友人至四马路有正书局参观,将该局所印之中国美术品,详加披览。泰氏深为叹赏,拣选最惬意者,购买多种。”①

泰戈尔光顾的这家有正书局以印刷出版画册闻名遐迩。他们较早引进先进的机器和技工,出版的画册大都印刷精良,获得了普遍的社会认可。谢菊曾说:“由于《时报》老板狄平子的有正书局崛起,出版许多石印的唐宋名家法帖,与佳本不差毫厘,价廉物美,受到全国教育界的广泛欢迎,遂使商务出版的各种字帖黯然失色。后来商务也曾出版了一些法帖,但不是价格昂贵,便是质量不高,因为这方面的生意终敌不过有正书局。”②包天笑说:“用珂罗版印名画集,由他(指有正书局老板狄平子)创始发起,是精心结构之作,不惜向收藏书画名家,征集发行,这个颇足以嘉惠于一般艺术之林的。”③朱联保说:“有正书局用珂罗版印刷书画碑帖,搜罗宏富,选择精审,印刷之工,较原件丝毫不爽,古今珍品得以流传,其功不可没。”④林语堂说:甚至连德国的学校也“购买有正书局翻印古画为学生图画蓝本者。”⑤

《芥子园画谱》是习画者必备的案头书,需求量很大,有正书局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赚钱的机会。在1934年1月17日的《申报》上,有正书局刊发了《芥子园画谱》三集广告,云:“本局费二十年心力经营木刻,不惜工本,将三集依式刊印,彩色鲜艳活泼,与宋元真迹无异,且多超过原本之处,诚为美术之绝品。”

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定价也很高,据丰子恺说:“我所有的书中,价最贵的要算去年向有正书局买来的一部《芥子园画谱》。这部书共分三集,第一集四册,定价六元。第二集又四册,定价又六元。第三集也是四册,定价却是三十二元。全书一共定价四十四元。我托书店代卖,照同行打九折,实出大洋三十九元六角。在我所有书中,这部要算最贵的了。次贵的书,其价不及此书之半。”⑥

那么有正本《芥子园谱》三集社会反响如何呢?1934年11月5日,《申报》刊发陈静生的《谈谈木刻》,中间一段论及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可以代表大多数读者对这部书的看法:“有正书局出版了一部木刻的《芥子园画谱》,是鸰毛花卉的全函,分装对页四册,后二册是图,前二册是字。序上说是据前人作的翻本。全书由百余幅十三色套版刻成,十分精美,刀法之成就与彩色之了无斧凿痕,即使比拟于德国现代印刷亦绝不肯稍让。其他有诸比丘尼、诸大干佛像,亦极富丽动人。所遗憾的是《芥子园集》中重要的部分的山水与人物却付诸缺如。但是我们在这儿可以认识木刻是能够表现现代人生活的美妙的艺术。至少是可以说它能成一种美妙的现代艺术。”

陈静生们的遗憾马上有了反馈,有正书局很快推出了木刻《芥子园画谱》初集。在1936年梓行的《日用常识便览》上,有正书局发布了《木刻芥子园初集》的广告,云:“此书为中国木版最精之品,凡山水、人物、草木、宫室均全。兹觅得初印真正原本,与前次石印者迥异。其用笔着色,充满宋元气韵,兹用木板彩色精印,定价二十元。有正书局发行。”⑦

这则广告还告诉我们,有正书局出版过石印本的《芥子园画谱》。丰子恺所说的“第一集四册,定价六元。第二集又四册,定价又六元”,就是石印本的定价。


二 鲁迅与有正本《芥子园画谱》

在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出版的当年,鲁迅就关注到了这部书。

据《鲁迅日记》1934年2月3日所记:“晚蕴如及三弟来,并为豫约得重雕《芥子园画谱》三集一部,二十四元。”又3月31日有记:“下午蕴如携阿菩、阿玉来,并为取得豫约之《芥子园画传》三集一部四本。”当时各个书店在印刷书籍之前会在报刊打出预约广告并发送《预约样本》,预约者可以享受打折购书的优惠,所以,鲁迅购书的价格比书的定价便宜了八元。

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似乎勾起了鲁迅对《芥子园画谱》的兴趣。4月20日,鲁迅“下午往来青阁买《范声山杂著》四本,又《芥子园画传》初集五本,共泉四元。又往有正书局买《芥子园画传》二集四本,六元”⑧。

7月6日夜,鲁迅致书郑振铎,云:“有正书局之《芥子园画谱》三集,定价实也太贵;广告虽云木刻,而有许多却是玻璃板,以木板著色,日本人有此印法,盖有正即托彼国印之,而自谓已研究木刻十余年,真是欺妄。”⑨

1934年12月9日,他将这部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送给了许广平,并题记其上:“此上海有正书局翻造本。其广告谓研究木刻十余年,始雕是书。实则兼用木版,石版,波黎版及人工著色,乃日本成法,非尽木刻也。广告夸耳!然原刻难得,翻本亦无胜于此者。因致一部,以赠广平,有诗为证: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戌年冬十二月九日之夜,鲁迅记。”⑩

鲁迅一直关注木刻艺术,对中国传统的木刻也颇多致意。他的理想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11)。为此,他还和郑振铎合作择取传统木刻艺术中的佳作,刊刻了《北平笺谱》。他对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的认识是客观的。

韦力说:“(关于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鲁迅的说法极为正确”,“从此可以窥见鲁迅对于版画研究之细。”又说:“有正书局还用这种木刻、玻璃版及人工着色相结合的办法,印了一些古名画。1925年出版的《中国名画集》内第二十六集,其中就有一幅木刻、玻璃版、人工着色相结合的作品《新年接喜图》,其他还有《放牧图》等。在当时看来,这既是先进的刻版画,也可作为艺术品给读者以欣赏。在版画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作品,可谓别具一格。”(12)


三 郑振铎与有正本《芥子园画谱》

如前所述,鲁迅曾经致书郑振铎,论及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郑振铎不仅关注到这本书,而且给了很差评价。他在《中国版画史序》中说:“尝见狄平子重印《芥子园画谱》三集,以珂罗版作图底,而以木版套印彩色于上,或竟加以手绘,狼狈徘徊,无一是处。”(13)

郑振铎为什么对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如此不满意?原因在于他收藏有《芥子园画谱》的初版本——康熙芥子园刊本。《西谛书目》列郑振铎所藏《芥子园画谱》,有《初集》一套,存五卷,为康熙刊本;有《二集》四套,三套是康熙四十年芥子园甥馆刊套印本,为残帙,一套为乾隆四十七年金阊书业堂刊本,是全本;有《三集》二套,一为全本,一为残帙,皆是康熙芥子园刊彩色套印本;有《四集》两套,一为残帙,一为全本,皆是清刊本;此外,还有三套残帙,两套是康熙刊套印本,一套是清刊套印本。(14)

郑振铎还在自藏《芥子园画谱》三集康熙芥子园刊彩色套印本残帙上题跋,云:“余于劫中先后得彩印本《程氏墨苑》、《十竹斋笺谱》、《画谱》,今又收得此本,共是四种。二十余年间,求其一而不能得,不意于此二、三载中,乃并获之,不可谓非奇缘也。收异书于兵荒马乱之世,守文献于秦火鲁壁之际,其责至重,却亦书生至乐之事也。彩印版画尚有《风流绝畅图》、《殷氏笺谱》、《萝轩变古笺谱》诸书,均流落扶桑,何时能获一睹欤!大地黑暗,圭月孤悬,蛰居斗室,一灯如豆。披卷吟赏,斗酒自劳,人间何世,斯处何地,均姑不闻问矣。”(15)

有正书局的这种珂罗版加木板套印的《芥子园画谱》三集固然远胜坊间的石印本,但是与康熙原版比起来,就相形见绌了。有这么多原刻本可供把玩的郑振铎,看到有正本,自然会觉得“狼狈徘徊,无一是处”。

否定有正本《芥子园画谱》,并不意味郑振铎对有正书局的出版物不满意。对有正书局的另一种木刻产品——笺纸,郑振铎就溢美有加。在《访笺杂记》中,他说:“约在六年前,偶于上海有正书局得诗笺数十幅,颇为之心动;想不到今日的刻工,尚能有那样精丽细腻的成绩。仿佛记得那时所得的笺画,刻的是罗两峰的小幅山水,和若干从十竹斋画谱描摹下来的折枝花卉和蔬果。这些笺纸,终于舍不得用,都分赠给友人们当作案头清供了。”(16)


四 余论

与鲁迅和郑振铎不同,画家丰子恺特别认可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他说:“我闻知有正书局有精印的本子发卖,就决心去买一部。”而且他还“发见些好处:这里有两本全是花卉翎毛的彩色画,而且人工木板套印的。一幅上多至五六套颜色,而且每一色又有浓淡之不同。说这是人工印的,几乎不能使人相信。后来我听人说,才知道印的工夫的确很大,那些浓淡全靠用手在版子上做出来的。我没有看见过这种印刷工场,但凭想象,恐怕印一张所费工夫,同照样临摹一张相差不远。不过难得这样正确而敏捷的临手,所以还是用模子印。”(17)1940年11月12日,丰子恺写信给刘模良“介绍关于国画的书及画本”时,还特别推荐有正书局的出版物,说:“有正书局有许多古人画集刊行。不能看到真本,印本看看也好。”(18)

丰子恺与鲁迅、郑振铎对有正本《芥子园画谱》三集评价的差异,体现了他们视觉经验上的差异。鲁迅和郑振铎对木刻都有浓厚的兴趣,对传统木刻艺术有着更为丰富的视觉经验,所以,他们很快发现有正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木刻本,而是木刻、珂罗版、人工手绘的结合。

注释:

①《泰戈尔参观有正书局》,《申报》,1924年4月19日。

②谢菊曾:《十里洋场的侧影》,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57页。

③包天笑著、刘幼生点校:《钏影楼回忆录》,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48页。

④朱联保:《近现代上海出版业印象记》,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⑤林语堂:《论中西画》,载寇晓伟编《林语堂文集》第九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58页。

⑥(17)丰子恺:《子恺书话》,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年,第108页,第114-115页。

⑦有正书局编:《日用常识便览》,上海:有正书局,1936年,第80页。

⑧鲁迅:《鲁迅日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883页

⑨鲁迅:《鲁迅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594页。

⑩(11)鲁迅:《鲁迅全集》(编年版)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第339页,第167页。

(12)韦力:《鲁迅古籍藏书漫谈》上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08页。

(13)(16)郑振铎:《西谛书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86页,第29页。

(14)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编:《西谛藏书善本图录(附西谛书目)》,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8-39页。

(15)郑振铎撰、吴晓铃整理:《西谛书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131页。

(18)丰子恺:《子恺书信》,北京:海豚出版社,2013年,第72页。



    进入专题: 鲁迅   郑振铎   《芥子园画谱》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1374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新文学史料》 2017年04期,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