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爱思想网
>
思想库
>
学术
> 阮炜
所有专栏
阮炜,1955年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市,1978年8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1983年10月获曼彻斯特大学语言学系硕士学位;1986年10月获爱丁堡大学英国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深圳大学教授,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英国文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外国文学学会理事。1980年代后期以来出版专著六部、学术译著三部,学术译文多篇,在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八十来篇。
191
推荐
中华文明为何得以延续?
中国人的集体主义精神来自何方?
犹太文化的亚兰语渊源
公投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主形式?
为什么要推行非普选民主?
古希腊文学的东方化革命
好民主要有好国家
不走形式普选的基层民主
雅典民主的真相
民主对于大国意味着什么?
世俗世界中的黑暗与光亮——评《黑暗昭昭》
理性为什么被邪恶击败?——评《蝇王》
从“大团圆”看现代人性——再评《尤利西斯》
中国人已是否自由太多?——《另一个希腊》导言
告别革命,还是告别童稚?
要什么样的“贵族精神”?
东亚共同体
“文明”的两个含义
舶来的“怪力乱神”
文明运动中的边缘与中心
尧舜以降的华夏民主
“自由”的民主,抑或“隐微”的笔法?
超级文明“叙利亚”
文明与文化
文明与宗教
文明的空间运动
文明的多元性与历史的统一性
文明的规模
文明的同一性
文明的性格
文明的规模和同一性
古希腊的东方化革命
地理希腊
“是”与“在”
“历史”化内的叙利亚文明
中国文化的危机?
在散居”中成长犹太文明
中国文化的危机?
特里林:非意识形态的想象
“边缘”非边缘, “畸形”非畸形
价值冲突中的《圣经》翻译
“历史”化内的叙利亚文明
翻译与基督教的兴起
民族主义类型论
当包容的印度文明不再包容,暴力和流血便愈演愈烈
“外国使团”与孔子学院
日本“奇迹”何以可能?
古希腊人的“封建迷信”
用新思维来迎接“中国秩序”
当自由遭遇禁忌——对巴黎恐袭等文明冲突事件的思考
好国家要有好民主——如何看待近年来福山的思想转变?[1]
中华文明基于地缘因素的强大包容力
常识告诉我们,好民主要有好国家
人文学科而项目至上:全世界最恶劣的学术管理
放纵英语热岂不是加强英语霸权?
非理性英语热必须降温
大政府主义危害巨大
钓鱼岛:把战术得分转变为战略得分
中日关系不能因小失大,而要有长远眼光
大学官僚化:比学术腐败更严重的腐败
学而不优则仕:比学术腐败更严重的腐败
用政策和立法降温变态的英语热
学外语的人为什么“没文化”?
英国环保面面观
中印劳动生产率之比较
中日物价比较——基于购买力平价
中日国民“素质”比较
被官欲阉割了的中国学术
全民医保:难圆的美国梦
小恶换大恶,得不偿失
文明多样性与历史统一性
要实质的合理,还是形式的合理?
印度:赌的是一个理念?
“世界”语,抑或“希望”语?
我赌故我在:赌球还是踢球?
“世界”语,抑或“希望”语?
我国现行英语学术体制弊端种种
“文明”与“文化”概念的起源
从文明“对话”到全球文明
古埃及文明何以未能延续至今
作为奇迹的印度
脱欧不脱欧,“合众国”都渐行渐远
罗马帝国的禁卫军之祸
犹太人:“离散”还是“散播”
文明的毒瘤
中国文明对印度文明的吸纳
二战爆发的地缘格局和文明性格原因
转基因不是恶魔,我们都是转基因人
2045:当人类获得永生
孔子像立而后废,儒家“花果飘零”了吗?
如何看待福山的转变
郑和为何没猴急地去“发现”新大陆?
中华古典文明的现代气质
欧洲历史上的迫害和屠杀
希腊文明何以更精致?
文明复兴与大国命运
向东亚大家庭迈进
印度的宗教与种姓
印度的基本国情——发表于印度独立六十周年之际
中国的小脚与西方的巨乳
剑桥情场的弱肉强食
解构西方中心主义的戴安娜
剑桥大学英语系“激情自然”学术研讨会实录
历史上西方人对犹太人、穆斯林的迫害
西方历史上因思想抵牾而杀人之事例
17世纪的基督徒士大夫
17世纪的基督徒士大夫
非黑即白的老美思维——写在伊拉克战争四周年之际
无“祚”的罗马帝国
马
QQ
价值冲突中的文化包容
三大亚伯拉罕宗教的上帝观
叙利亚文明是西方、伊斯兰和犹太文明的共同源头
遭遇杀毒软件
中国文明对佛教的吸纳
当希腊人遇到希腊人
拉什迪事件与“文明的冲突”
从拳击角力到太极拳
查尔斯王子的实验
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与西方文学研究
人文学、科学、分科之学
“英语族”的悲哀
英语霸权与变态的英语热
在“散居”中繁荣昌盛的犹太文明
苏格拉底因何牺牲?
现代“英雄”拟或“反英雄”?——评《尤利西斯》
从“艺术家”到广告兜揽商——评《艺术家青年时期的肖像》和《尤利西斯》
贪婪的代价——评《莱西蒙台阶》
罪的现代景观——评《黑暗的心》
文化与生意能否“连接”?——评《霍华兹别墅》
“咒骂”甚于“洞见”——评《恋爱中的女人》
《地缘文明》绪论
读《地缘文明》
文明的融合?——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引起的思考
严肃的艾米斯与“恶心的快乐”
罗马缘何能发展成帝国?
兴旺发达的犹太人
边缘至中心的权力更替
也谈古典学在中国的“是是非非”
致校长信
Nike,还是Nkie?
寒竹 关于文明与国家关系问题的对话(上)
关于“暴民政治”、雅典民主与现代民主的起源等的访谈
关于“贵族”和“贵族精神”的书面采访
关于“伊斯兰社会主义”的问答
从中国文明的角度看西方霸权
文明互动中的民族主义
春节的传统仍然很强大
用地缘眼光审视中国文明
期待中国文明的卓越表现
关于文明及其他议题的对话
阮炜 寒竹:作为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理论的“新欧亚主义”
本专栏经作者授权。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获得书面许可。
Copyright since 2010,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爱思想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0786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