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俊:革命、改良和恐怖主义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56 次 更新时间:2012-10-09 10:59

进入专题: 革命   改良   恐怖主义  

梁立俊  

“改良”不论从哪个角度——逻辑和社会实践——看,都是成本最小,社会获益最大的一种社会、政治建设方式,也是最人本主义的方式,因为,改良不会死人,或者死很少的人。但是,“改良”一词在中国被误解至深,过去是恶谥,现在也常常被起哄、嘲弄和攻讦。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历史证明:中国人的思维不是中庸,而是极端——喜欢推倒重来。改良主义在西方是具有现实性、实用性和政治性的行动方式,在中国却仅仅是理想的、空洞的和哲学的,有时是幼稚的思维方式。结果,在中国,改良派没有一个好的下场。比如,商鞅、王莽、王安石,还有近代的康梁,不是被车裂,就是被放逐。这些人至今没有好名声。为什么“改良”在中国,仅仅是思维方式而引发思辨,而甚少成为行动的方案而带来实惠呢?这和中国的社会环境相关。中国的社会环境,历史上形成对立的阶级,一直处于高度对抗和紧张之中,互相不给对方缓冲的地带,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长期以往,宽容、妥协和共和的行动智慧泯灭,代之而起的是一元思维和暴力倾向。这是体制的原因,凡是集权的体制,“改良”都是“政治幼稚病”,大多没有市场;凡是专制的传统,中庸哲学仅仅是文化意淫,不会成为真正的内在精神。

“革命”(这里特指暴力革命)在西方被人为是获得自由的方式,这是主动的方面,但是,在别的地方,别的时候,革命可能是循环报应,从被动的方面解释,就是解除暂时压迫的鸦片烟。从英国光荣革命到法国的红色恐怖,再到美国的“有限”革命,“革命”在西方已经式微,甚至绝迹。但是,在中国,不论是革命的“思维”和革命“行动”一直没有被终结——改朝换代是革命的一种,文革也是革命的一种,甚至,经济发展思路也是革命的一种。其实,“革命”虽然暴虐,但在一定环境下有其合理性。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革命是作为弱势的一方:有责无权的百姓,对强势的一方:有权无责的皇权,唯一的、也是最后的威胁。这是使社会博弈趋向长期化,进而使社会利益最大化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集权政治下社会进化中的制衡机制——不可或缺。这样,“汤武革命”在中国的政制思维中被合理化而成为臣民手中神圣的权利,就一点不难理解。同理,中国历史上,民间暴力不断,改朝换代频繁,也就是正常现象(但是,历朝统治时间不是越来越长,暴力不是越来越少,似乎不合博弈分析原理)。这样,从人道的角度——革命是要死人的——看,革命不能提倡,但是,从权利制衡的角度讲,有效的威胁不能去除,革命的权利不能放弃。

“恐怖主义”现在是瘟疫,是人类的灾难。但是,历史上,恐怖主义是革命的一种,或者是革命的一种有效方式。问题是对谁的恐怖——对统治者的袭击叫革命,对平民的袭击叫恐怖。过去,西方对恐怖主义时有支持,为自己种下祸根,原因就是恐怖主义和民族解放、百姓反抗不好区分。革命变为恐怖,对上层,或者霸权的反抗变成对同类的袭击,对平民的杀戮,这是现代社会的“现代性”所决定的。因为,现代社会,交通、通信、信息技术和军事技术高度发达,使统治者(特别是集权式统治)对国家的统治已经不留死角,使政权的触角延伸到草根,革命者,或者反抗者失去了足够的生存空间,无法纠集在一起,形成正规的政治和军事组织,但是,革命的环境——集权统治仍然存在,引发革命的因素仍然存在,社会中的暴力思维和暴力行动仍然活跃。在上述环境压力下,这些暴力行为在缺乏政治理念和道德约束的条件下(这是现代性对传统的解构造成的),退化、变种而形成非正规的武装力量,因其势力无法与政府对抗,转而向平民施暴,以此要挟政府,或者打击政府,于是,革命从理念和行动上彻底堕落成恐怖和邪恶。上述分析向我们提醒:要坚决地谴责恐怖,同时要严肃地反省恐怖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在某种环境中,革命思维和行为是一种现实主义和利己主义选择,有可能因为底层民意的支持而成功,而改良理念则是理想主义,或者政治幼稚的选择,可能的结局是因为被底层和当政者两个方面同时抛弃而彻底失败。但是,问题是:革命成功肯定是少数人独享成果,而革命失败则天下生灵遭受涂炭;改良失败一定是少数改良者牺牲个人,而改良成功则是社会整体,甚至子孙百代享受福祉。革命行动在社会矛盾激烈对抗的形势下,在汹涌的民意裹胁下,成为社会、历史的焦点,能够满足大多人英雄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虚荣心,而改良主义则要在寂寞中,甚至要在天下滔滔的谴责声中,坚守信念和理想,而且也不大可能被中国的文化道统所认同而成为历史上的思想典范。因此,坚持改良,拒绝革命是少数人的,即使在当今也是不合时宜的选择。改良主义者不是没有看到这些身前、身后的结局!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努力实践,但并不期望理想一定变成现实。真正的改良主义是坚持一种高贵的思想和行动(当然也是代价昂贵),追求一种至善的境界——他们选择放下自己手中的利器,而用柔弱的思想和倔强的精神在充满仇恨和暴力的荒野上,为自己、为别人、为子孙后代开辟一条通往尊严、宽容和民主的途路!

2007年8月5日

(这是一篇旧文。目前,恐怖主义正在向我们走近,回顾当时写这篇文章时的心情,对比今天重读这篇文章时的心情,有诸多感慨。这篇文章在很多地方已经被删掉,重贴出来,供大家批评)

    进入专题: 革命   改良   恐怖主义  

本文责编:jiangxl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政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927.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