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奇:社会转型期的阶层研究

——评介《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0 次 更新时间:2016-12-12 15:25

进入专题: 社会转型  

高志奇  


高志奇,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师。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主题之一,依据不同的标准社会上的人被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属于同一个阶层的人,具有很多共同的属性,而不同的阶层则有着相对较大的差异。社会分层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人存在着差异,更意味着他们在获取机会、财富、地位、权利等方面是不平等的。当然,即便是属于同一个群体,或者说是同属一个阶层,也存在着内部不平等的差异,比如都是高校教师,大家之间的差异依然清晰可见。也就是说,在同一层次内部,依然可以再进行细分层次。为什么要研究阶层?因为阶层对于社会发展很重要。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和问题比较多,而群体性事件的增长,就是一个最突出和最明显的直接反映。应该说,阶层研究并不是一个新问题,马克思、韦伯等学者就对社会阶层进行过深入研究,然而时代在发展变化,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往,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过经济的快速增长期之后,社会阶层可以说是进行了一次重新洗牌和归类,致使社会结构呈现阶层化状态。不同的阶层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或群体,他们之间会为自己的利益而选择合作或争斗。无论是阶层之间的合作或是争斗,都会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甚至有不少负面影响,现在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说明新的阶层状况对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就需要关注和研究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需要强调的是,现在对中国阶层进行研究,绝不是简单的回顾经典研究,而是要用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进行研究,李路路、秦广强的《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就是这样问世的。《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是一个长期积累研究的成果,更在理论和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分层研究,必须立足于理论上的创新”。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是社会学文库里的一本重要著作,除引言和代结语外,有十二章内容,27万多字。粗略来看,本书至少有这样四个特性:


第一,立足当代中国社会实际,进行研究创新。当代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经济有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中国人民正在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但是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大量产生,阶层的重新洗牌和归类,使得阶层内部和阶层之间都存在着不少问题,要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对当代的中国社会阶层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作者“通过对当代西方社会学以及中国社会学中阶级理论范式和分析逻辑的梳理、讨论,重点提出了一个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机构的新视角——权力/权威阶级体系”。《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的第二章至第六章都是在探讨和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占到本研究篇幅的近一半,可见这个新视角是作者选择研究的切入点。


第二,以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进行全方位分析。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到底是什么样的,它不是谁说出来的,而是经过调查,用事实和数据予以证明。为使研究结论更加准确,作者“以大规模社会调查所提供的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的结构、性质和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当代中国社会不同领域中社会不平等的基本状况及演变趋势”。揭示基本状况和演变趋势,是研究的落脚点,揭示状况是为了认识和发现问题,而推测演变趋势则有助于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提供解决思路。


第三,关注社会阶层变化突出点,重点研究中间阶层。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间阶层也在中国开始崛起。中间阶层主要由“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私营企业主、自雇佣者”组成,可以看出,中间阶层行业众多、群体规模庞大,而且中间阶层不仅与其它阶层之间有着显著差异,就是其内部也存在着不小差异,因为中间阶层的职业差别相对较大。作者主要从中间阶层的“内部构成类型、基本生存状态、社会—政治功能”等角度进行了重点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从第七章开始至第十章着重探讨和分析了中间阶层的热点问题,诸如中间阶层的类型化分析、社会政治功能分析等。在进行类型化分析时,作者发现“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仍然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这与中国经济的变化趋势有关,而由于研究的数据有限,不能进行深入讨论。同时作者也提出了研究思路和方法,就是需要进行长时段的历史性分析,期待作者或其他研究者能在中间阶层的长时段分析上有所突破。


第四,除了客观的社会不平等研究外,更加关注主观不平等研究。最常用和最常见的不平等研究方法是客观法,诸如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等,客观法能看到数据变化,这是它的积极作用,但是它不能反映出公众的主观感受,更看不到公众的价值判断。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单纯依靠客观方法进行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难免有失偏颇,因为其无法得知公众的主观感受,所以,在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方面的研究就迫切需要采用主观法,即在分析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时,需要主客观方法相结合。“主观社会分层和社会公平感研究涉及公众的主观感受和价值判断”,所以通过主观方法研究得出的结论比较具体。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公众的主观感受是否准确呢?如果说一个人的主观感受可能存在问题,或者说一部分的人的主观感受也未必就是事实,但是大部分人的主观感受就需要重视,因为它反映的是民意。现在之所以强调主观研究方法,就是要打破唯客观法,不能只看数据,因为数据存在不准确或失实的可能,而且客观方法只能看到一面,无法了解到具体的复杂情况。如此,通过主观研究,就能知晓公众为什么会产生与数据不符的感受,所以,主观法的真实度也是比较高的。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是一本最新研究中国社会分层的著作,其不仅在研究理论和研究视角上进行了创新,而且对社会结构阶层化及其所带来的问题进行了重点关注,作者尤其看到社会结构阶层化和利益关系市场化等所带来的挑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因此,无论是要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状况,尤其是阶层状况,还是从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的的角度来看,本书都是一本必选和必读的著作。阅读本书,对中国社会阶层状况定会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阅读本书,对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定会有更加准确的认识;阅读本书,对中国社会管理方法的创新定会有更加明确的认识;阅读本书,对中国社会发展定会有更加坚定的认识。

(《当代中国的阶层结构分析》,李路路、秦广强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版)


    进入专题: 社会转型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252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