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奇:浅谈“大师”与“大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823 次 更新时间:2015-11-26 01:07

高志奇  


“大师”与“大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或者说这二者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应该在哪里,为什么有些人被称为“大师”,而有些人最多只能算是”大家”。中国是一个产“大家”的国度,但却是一个缺乏“大师”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可能与教育制度、人的观念和价值追求有着紧密关系。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大师”,为什么现在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大师”,除了学术造诣上的差距外,可能还缺乏“大师”的精神和气质。要成为”大师”,至少应该具备这样三个条件:一是有丰厚的学术著作,作为“大师”级的人物,没有高产的作品,是不可能的,所以丰厚的学术著作是成为“大师”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一个条件,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但凡”大师”级的人物,没有一个没有大部头成体系的著作。二是要有追求学术的可贵精神,有些学者虽然也有不少作品,但这些作品之所以会出现,主要是因为急功近利的目的使然。现行的评价体系和评职称制度,需要有相应的作品作支撑,如果没有这些作品,职称肯定上不去,但是有质量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短时间内出的东西,质量自然难以保证。“大师”写东西,少则十几二十年,甚至有些学者把一辈子的心血都放在了写作研究上,所以这种追求学术的精神,不是谁都能有的。三是要有自己独立的成体系的理论和学术思想。是否有自己独立的成体系的理论和学术思想,这可能是“大师”与“大家”最根本的区别,“大师”是一人辛勤耕耘最终的名誉,而“大家”是集体思想的集合,“大师”出东西都是高质量的,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大家”出东西则很快,甚至有些东西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而是学生或其他人的,这便成了学术腐败,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产业链。


“大师”写东西就是为写东西,他不追求物质,不追求利益,也不想着出名,他写东西完全是处于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可“大家”就不一样了,属于“大家”的学者,依然为尘世所羁绊,他追求的东西既有物质,又有利益,还有名誉。每年中国都会出很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大多属于多人作品的合集,而完全属于个人独立思想的著作则相对较少。要成为“大师”级人物,需要长时间的学习,需要多年坐冷板的精神,需要顽强的毅力,需要拼搏的精神,需要耐得住寂寞,需要守得住清贫。在当下这样一个浮躁的环境,在大家追求美好享受生活的时代,又有几人能够做到。所以,“大师”没有了,有的只是急功近利,有的只是尽快出成果,而不论成果的质量。现在通行的做法,是项目管理,有项目,就有资金,但是项目申报并不容易,尤其是对年轻人来讲,项目申报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另外,无论是什么项目,其填写的形式、内容和要求基本一样,其实对于一项研究,要有新的突破是非常难的,短时间内只要能有一点新意都已经算是不错了,千篇一律的填写要求,只能使填写内容过于笼统,而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对于一些小项目,与其进行繁琐的申请,不如拿现成的成果报项目。


相信,中国上世纪30年代的“大师”,没有多少人填写过所谓的项目申报表,虽然当时的实际情况与现在有很大不同,但做学问的精神和要求与现在应该没有多大差异。现在条件好了,但是“大师”却没有了,是应该反思一下导致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个人浅显认为,之所以没有“大师”级的学者,可能有这样四个原因:


第一,大学教师的待遇偏低。“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节”。这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真理,但是现行的大学教师的工资待遇,尤其是年轻人连正常的生活都存在困难,更不要说其它。按理来讲,奢侈性消费不敢奢望,住房问题总该给解决,但是很多年轻人没有住房,整天为生计而忙碌。另外,年轻教师的课业负担也比较重,他们没有精力和心思去做科研。年轻的时候没有努力,等到老的时候只能是徒伤悲,这样又怎能出大师级的学者。除此之外,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浮躁,急功近利,笑贫不笑娼,使得大学老师这个职业与其它职业有了很大落差,老师做科研,越做越穷,要等熬到有成就的一天,太过困难。与其这样,还不如顺应社会要求,及早享受。如此,便不会有太多的学者投入学术写作和科研,又怎敢奢望“大师”的出现。


第二,科研评价机制存在问题。除了项目之外,再就是看文章刊发的杂志级别,级别高的杂志难发表,级别低的杂志又没有含金量,要有高质量的成果,就必须要想尽办法将论文发到级别高的杂志上,而这对于没有影响力的学者来讲,是非常难的。如此,就只能想其它办法来刊发论文,所以发表论文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产业追求的是产出和效益,于是追求学术真理,就变成了追求金钱,追求名利。评职称既是老师科研的动力,也是消磨老师科研积极性的工具,为了评职称,大师会想尽办法做科研,等职称评上之后,就将科研抛之脑后,如果要做,也会找其他人做,不可能是自己一个人做,所以“大家”就有了,而“大师”则彻底没有了。


第三,大学考评机制不合理。对于大学来讲,不仅要有好的办学条件,更要有思想的碰撞,所以大学教育与基础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要做科研,要有思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但是现实的情况则不容乐观,一方面老师要完成繁重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还要在短时间内出高质量的成果,老师的工作基本变成了工匠,而不是思想家。这样,何来“大师”产生。现在流行一种错误的理念,甚至在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这就是评职称分三类进行:一是科研类,二是教学类,三是教学科研类,这样做,无非是给没有科研能力的人在找出路。诚然,教学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个老师只会照本学科,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老师不能算作合格的大学老师,这样的教育也不能算作大学教育,只能是高中教育的延续,或者叫“后高中时代”。而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应该拿什来衡量呢?简单的仅是学生的好评是否就是好老师呢?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如果老师连基本的科研都做不了,又何来“大家”,更不要说“大师”。因此,大学混乱的考评机制,不仅丧失了大学教育的理念,更埋没了人才,甚至铲除了“大师”产生的土壤。


第四,学术腐败监管不力。“大家”有资历,有资源,很快就能将大家的成果汇集出版,但是这个成果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而“大师”要出成果,需要自己一个人长时间的辛勤劳作。为了有更多的成果出来,“大家”就可能走上学术腐败的道路,利用他人成果为自己所用,如此,又怎能出“大师”。现在有不少老师盗用学生的成果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学生虽不愿意,可也没有好办法,只能服从老师的安排。老师自己不出成果,让学生替自己做,学生的水平有限,再加上不同人的思想见解不同,所以不可能形成系统的理论和思想,这样,又怎么可能有“大师”。“大家”的思想只能是大家的,“大师”的思想是大师的,所以“大家”的思想凌乱,不成体系,而“大师”的著作就成为经典。中国何时再能出一些大师级的学者,可能还需要对学术进行有效监管,以防止学术腐败造成学术窒息。学术窒息,一方面使老学者没有动力,所以职称评了之后,就不愿意做科研做学术;另一方面使年轻学者看不到希望,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年轻学者的成果要么不被人肯定,要么被别人盗用。如此,又怎么能够产生“大师”呢?


“大师”的培养要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中国目前重基础教育,轻高等教育,使得学生上大学后,都放松了学习,再加上其它条件的制约,使得“大师”级学者非常缺乏。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给年轻人提供足够的科研环境,比如提高工资待遇,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只要能做出东西来,就不怕花钱”,尤其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讲,要出高质量的成果,绝不是短时间就可以搞出来的,需要长时间的读书和思考,急功近利式的追求科研,只能产生学术垃圾,而不会有高质量的成果,更不会有经典的著作面世。因此,要改变“大家”满地跑,“大师”如麟角的现状,还真的需要多下一番功夫,为“大师”的出现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高志奇,作者系延安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本文责编:川先生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时评与杂文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94309.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