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惠柱:我们怎样借鉴西方的“理想范本”?

——《社会表演中的理想范本》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15 次 更新时间:2013-01-05 09:50

进入专题: 社会表演   理想范本  

孙惠柱 (进入专栏)  

沈嘉熠博士写《社会表演中的理想范本》这本书用了比较长的时间,原因之一是,她找了个很不容易研究的题目,一个远在美国还在不断播映中的电视节目,既很难在图书馆找到材料,又不是看看片子就能评的,因为是个真人秀,还必须研究它的“后台”。原因之二则是,在她写作的时候我这个导师还常和她有争论,焦点是应该如何看、如何用西方理论。不同于许多用西方的时髦理论来阐释中国案例的学者,嘉熠研究的真人秀节目《学徒》本来就出自美国人唐纳德•创普(Trump,英文发音极接近“创普”,而不是有人译的像法文发音的“特朗普”),用西方理论来分析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我的问题是,用什么西方理论?

嘉熠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在英国读了硕士回来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任教,她十分熟悉西方的传播学理论,还有就是那些西方大学里无所不在的新的“主义”,大多和批判理论(Critical Theory)有关,批判资本主义的商业文化,批判迎合市场的大众传媒。她的初稿中有不少这方面的内容,我认为不怎么必要,但她也有道理:写论文总要写点理论吧?一次争论中我问她,你这论文写给谁看?如果是写给美国人西欧人看,那么这个课题也许是应该这样研究。创普是个极会作秀的大商人,西方知识分子经常在批判这样的人——最近一次美国大选中创普扬言要出马竞选挑战奥巴马,被很多人讥为是个“笑话候选人”(joke candidate),没过多久他果然宣布作罢。但他这《学徒》做得怎么样呢?我们还没法不服:节目既中规中矩——真人秀就是完全“真人”,又“秀”得漂亮——人家的真人可真会表演。写《学徒》是为了批它吗?中国传媒界的悖论是,有很多在西方被他们的知识分子批得都听烦了的东西,我们的电视人还刚刚在摹仿;是应该听那些学者老师们的话放弃学习呢,还是看得仔细些,根据我们的需要,学其所长、避其所短?嘉熠的回答当然是后者,因为她慧眼选中了这个课题,就是想给中国电视业界的同行们提供一点借鉴——也就是说,她这论文主要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也就是说,应该归纳出中国人所需要的理论来。

对中国媒体人来说,创普的《学徒》有些什么意义?和国人后来做的两个山寨式《学徒》相比,纽约的这个《学徒》绝对可圈可点——我在听嘉熠说了这个选题以后,去美国时就留心看了好几集。创普的策划、演技、制作,他那些学徒准学徒们的生意头脑和表演技巧,全都不亚于我们所谓的“专业”演员,也不亚于“专业”白领。创普这样的集传统企业家和新锐媒体人于一身的人才,对中国媒体未来的发展可以起到极大的启示作用。所以我对嘉熠说,这是一个对中国电视人极有价值的案例,一定要跳出那些现成的当代西方批判理论的套子,寻找新的独特理论,甚至创建你自己的理论,来为中国人解释《学徒》这样独特的真人秀节目。

她找到的核心理论是“理想范本”,也来自一位西方的思想家,只是早已不时髦,因为他出生于三百年前的法国,名叫丹尼斯•狄德罗。此君可能从来也没梦到过电视这样的新媒体,但这位主编百科全书的大师为当时最重要的大众媒体——戏剧——提出了两个最为关键的理论概念:“第四堵墙”和“理想范本”。前者指的是横亘于舞台和观众之间的一堵虚拟的墙,后者是演员为了在这个墙后面塑造舞台形象而在头脑中虚构的角色的理想模板。今天的大众传媒把剧场里的“第四堵墙”变成了客厅里电视机的屏幕,而“理想范本”倒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那本来就是作为创作之原点的虚构形象,其实也就是柏拉图心目中“摹仿”的起点。看起来仿佛是一个纯粹西方的理论模式,其实不尽然。理性主义哲学家兼戏剧家狄德罗反对演员表演从自我的情绪出发,要求冷静地用身体这一第二自我来摹仿外在的理想范本;这倒和中国传统儒家的“礼”的规范不谋而合,恰恰可以用来解释中国传统舞蹈和戏曲演员的训练方法。因此可以说,狄德罗的“理想范本”和孔子的“礼”的理论都是新兴学科社会表演学的理论基石——一个聚焦于舞台上的艺术表演,一个聚焦于舞台外的社会表演,但两者的理念是相通的。

社会表演学是我在纽约大学的理查•谢克纳教授那里学了人类表演学以后,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学科。为什么西方没有社会表演学呢?因为他们那里最主要的社会表演活动——诸如布道、诉讼、竞选、竞标、营销等等,在现代社会几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建成了各自的行规,无需一个综合性的学科——他们只有在出现戏剧性的意外变故时才会引起谢克纳们的兴趣。而中国不一样,我们是用跑步速度进入现代社会的市场经济的,很多职业几乎在一夜之间从无到有建立起来,缺乏相关表演的行规。在匆匆模仿外国同行的表面现象的时候,不少领域里都出现了很多两个极端的问题:一是不会表演,一是虚假表演。电视界情况更明显,有的就像《创智赢家》里的一些人,不会在规定情境中表演,只会对着镜头呆板地讲话;而有些打着非虚构旗号的谈话节目、相亲节目、真人秀等,偷偷地依靠虚构的编剧和专业演员来冒充“真人”作秀。

正是在和这两种在中国十分常见的例子的比较当中,《学徒》显出了创普的高明之处。他既是企业的老板,又是节目的制片人,他真的利用这个节目来选人并真的录用最出色的表演者;他自己能上镜,在镜头前如鱼得水,同时又把自己的模样作为他选人的理想范本,也向千千万万电视观众推销了这个理想范本。如果说这个资本家(他还是知本家、自本家、制本家)的表演有欺骗性,至少他是在遵守行规的前提下来传递他的理念的——他一点也没有隐瞒他的理念,就是教人学他的样来帮他挣钱,同时也学着给自己挣钱。比起我们的市场上那些用“假人”打假招牌卖假货的商人——也包括各种文化商人,创普的表演模式太值得我们学习了。我们有没有待遇优厚的单位或公司,能通过类似的电视真人秀来海选“竞演者”,完全不看背景和关系,只凭能力和表现来录用胜出的“学徒”?

这就是沈嘉熠的这个研究对读者提出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给电视人看的,它对各行各业的管理人员都会有很大的启发——希望这种启发会导向行动。而对学术圈来说,这本博士论文给那些喜欢套用西方理论的人提供了一个我心目中的“理想范本”:研究者必须把西方的案例和理论放在中国的语境中来审视,为我所用,最后一定要得出自己的结论。绝不要像山寨版《学徒》的中国制片人那样,只满足于扒点人家的新东西过来,永远做人家的“学徒”。

嘉熠是位导演出身的学者,希望她还会把这个课题继续做下去,进一步把学术研究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超过《学徒》的节目来,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从“学徒”上升到“师傅”。

进入 孙惠柱 的专栏     进入专题: 社会表演   理想范本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语言学和文学专栏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0419.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