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2日,是邓小平同志120周年诞辰。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和孙中山、毛泽东并称为20世纪“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邓小平领导开创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被誉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确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实现了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而这种转折的引擎和发动机,当之无愧属于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理论支撑。而邓小平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做的十个方面方面历史性贡献,丰富了邓小平理论,成为亿万人民实践行动。
一、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并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这篇讲话以鲜明的观点、深邃的思考、精辟的论断著称于世,堪称改革开放的宣言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邓小平讲话中的经典语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同志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也正是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邓小平同志指引下,中国人民做出了“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的全新的事业,并以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思想观点,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邓小平重新确立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当下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强烈现实意义。面对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仍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记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国情,把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到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只有思想解放了,我们才能解决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特别是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以及严重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严重的脱离群众等问题。
二、恢复高考
恢复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是1977年邓小平重新走上党和国家领导岗位后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这个重大决策,是实行全面拨乱反正的突破口,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恢复高考决策,是邓小平在1977年8月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拍板确定的。但恢复高考的一些想法,早在“文化大革命”中后期,就开始在他心中酝酿了。
1975年,邓小平领导开展全面整顿。在多次谈话中对改变当时的大学招生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问题发表意见。
邓小平复出工作后主动请缨,郑重地向中央提出分管科技、教育工作的请求。 1977年8月4日至8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办。8月8日,邓小平明确宣布:“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不要再搞群众推荐。从高中直接招生,我看可能是早出人才、早出成果的一个好办法。”1977年10月5日,中央政治局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规定从1977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恢复统一考试制度。
恢复高考,是中国走向常态国家的必经环节。历史将永远铭记邓小平为恢复高考所做的贡献。
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邓小平看来,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关键要发展经济。他深刻总结过去工作重点未能及时转移到经济建设或一有干扰就不能坚持的教训,突出强调“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
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硬道理,硬就硬在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是必须服从和服务的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发展过去是、今后仍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
在今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聚精会神搞好经济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让创造社会财富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让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更加强劲。特别是在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压力巨大,更需要尊重经济规律,善待民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四、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这段讲话石破天惊。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只与资本主义划等号,与社会主义毫不相干。邓小平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划上等式,就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增长动力,也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做的重要贡献。
实际上,早在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出版公司副总裁弗兰克·吉布尼,就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他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
1992年10月,在邓小平上述讲话精神指引下,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而中国民营经济,原本就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几乎从零起步,用了30多年时间,终于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和主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和主要支撑。
在今天,重要的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尊重民营经济发展,创建法治的平等的市场环境,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五、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
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是邓小平为党所做的历史性贡献。
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对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危害极大。它造成了权力过分集中,妨碍党的集体领导制度的贯彻执行;造成了领导班子老化,不利于新生力量的选拔和成长;更不利于人民对党的领导实行有效的监督。
很长时期以来,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实际上存在着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这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许多共产党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重大制度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为废除这种存在严重弊端的制度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1989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务,第二年再辞去国家军委主席的职务,正式退休,以行动废除了领导人终身制。 由此带动了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包括陈云、杨尚昆、薄一波、习仲勋等,随后也卸任领导职务,退出中国政坛。
1989年11 月13 日,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正式会见了最后一批外宾。站在屏风旁边的邓小平容光焕发,同来访的中日经济协会访华团的日本客人 一一握手。邓小平向他们、也向全中国、全世界宣布:“中日经济协会代表团将是我会见的最后一个正式的代表团,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正式向政治生涯告别。”
六、创建好的国际环境
中国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邓小平指出: “只有创造一个较长时期的国际和平环境,我们才能发展自己,摆脱落后。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同一些重要国家的关系”,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迅速调整了中国对外发展战略,停止输出革命。
1978 年 8 月12 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订;1979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建交;1989年5月16日, 邓小平在北京与戈尔巴乔夫会面,中苏宣布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1992年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在着重调整大国关系的同时,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中国外交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新局面。
由于与主要大国和周边邻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为中国充分发挥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作用奠定坚实基础,为中国改革开放创造了非常好的国际环境。正因为此,才有了2001年之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井喷式的增长。并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如果中国发达了怎么办,邓小平的回答是,“中国永远不会称霸,永远不会欺负别人”。“不同于一些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这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付诸实实在在的行动。特别是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有清晰的是非观。对违背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做法,例如对他国赤裸裸的侵略行为,必须进行严厉的谴责和采取相应的行为,这样才能够赢得全球各国人民的尊重。
只有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在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创建好的国际环境,仍然是当下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
七、推进奥林匹克事业在中国发展
为推进奥林匹克主义和运动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开展,邓小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队获得40块金牌,取得了中国队在境外比赛最好成绩。由此联想到100年前,1924年巴黎奥运会,只有中国网球运动员出现在预赛名单中。当时不到二十岁的邓小平,花了一天的伙食费买了一张最便宜的门票,看了奥运会的一场足球比赛。由此,开始了他与奥林匹克一生的情缘。
1974年,邓小平恢复工作以后分管体育。在这一年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他就提出了要恢复,包括国际奥委会,我国在国际体育组织合法席位的问题。
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邓小平当时就有了中国要申办奥运会的想法。1984年,当中国运动员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时,邓小平兴奋不已。
1985年11月27日,邓小平在同来访的外国领导人会谈时说:“我们准备申请举办2000年奥运会。”邓小平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第一个提出申奥的领导人。
5年后,1990年7月3日上午,在北京亚运会筹备最紧张的日子,86岁高龄的邓小平来到刚刚为亚运会建好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听汇报的时候,邓小平突然问:“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申办奥运会啊?” 从那一刻起,申办奥运就成为中国的奋斗目标。
1993年9月,北京在蒙特卡洛仅以两票之差申奥失利。这年的10月1日,邓小平对国家体委负责人说:“申办不成,没有关系,总结经验。”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中国人的“申奥梦”终于实现了。
邓小平不仅关注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关心群众性体育活动,他曾多次指示要加强体育工作,他说:“体育运动搞得好不好,影响太大了,是一个国家经济、文明的表现。它鼓舞了这么多人,吸引了这么多观众、听众,要把体育搞起来。”
2008年和2022年,北京顺利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和第24届冬季奥运会。奥林匹克主义和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和开展,不应忘记邓小平为此做出的卓越贡献。
八、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邓小平一贯重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早在1975年,他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邓小平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中国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88年9月5日,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谈到科学技术发展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92年初,他在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时,再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
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得到了以后几任中央领导很好的传承。这对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推动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并在一些领域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对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九、一国两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于 1982 年 1 月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这一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被运用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
在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中,他对这一构想做了更深入完整的阐释。1984年10月,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他进一步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括为“一国两制”。并提出“ 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现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等政策。 其中“一国两制”与“五十年不变”,被写进《中英联合声明》第三条及附件一。
“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为和平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国际争端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
1987年10 月,这一构想首次写入党的十三大报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成新时期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
邓小平不但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而且亲自指导了按照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全过程。
现在问题是,一国两制如何在香港和澳门更好地实施?如果从1997年香港回归算起,已经过去了27年,如何理解五十年不变?50年后,变还是不变?
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邓小平未尽的事业。
邓小平认为,“我们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
邓小平所说的政治体制改革,笔者概括为以下5点内容:
1、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
在这方面,邓小平自己带了一个好头。
2、党政分开
按照邓小平理解,党政分开是政治体制改革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关键”。邓小平系统论述了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指出,要“真正建立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政府从上到下的强有力的工作系统。今后凡属政府职权范围内的工作,都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讨论、决定和发布文件,不再由党中央和地方党委发指示、作决定。”
3、制度文明。
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其经典的论断:“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提出的实际是制度文明建设问题。
4、人民民主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指出,在民主实践方面,我们过去做得不够,并且犯过错误。现在我们已经坚决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并且采取各种措施继续努力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他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的阐述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实际上,民主是党的生命,更是共和国的生命。
5、推进党的现代化
随着改革推进和社会的发展,党也要与时俱进,推进自身现代化建设。邓小平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我们的党”。他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了“执政党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执政党的党员应该怎样才合格,党怎样才叫善于领导”的问题。
在邓小平指导下,1986年9月,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入议程,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蓝图。十三大报告提出: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
邓小平有关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实际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政治现代化重要内容。而政治体制改革,即政治现代化,则是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且最核心的内容,也是当下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邓小平提出了问题,如何推进,考验党的政治智慧和改革的勇气。
邓小平上述十个方面的贡献,是邓小平留给中国人民的丰厚遗产。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传承,如何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