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赖正维: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的形成与转变探析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9369 次 更新时间:2023-09-08 13:01

进入专题: 伊波普猷   琉球   日琉同祖论  

刘丹   赖正维  

 

【内容摘要】琉球近代启蒙思想家伊波普猷一生致力于冲绳史的研究,并创立了“冲绳学”,对后世的影响极大,因此被誉为“近代冲绳学之父”。他运用历史学、民俗学、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论述了琉球王国和琉球民族的存在。但另一方面,他又主张“日琉同祖论”,认为琉球人与日本人为同一祖先,琉球语与日语为姐妹语,1879年的废藩置县是一种奴隶解放。不过,伊波普猷在晚年对其观点进行了修正。他认为日本只不过是继萨摩藩岛津氏之后又一支配琉球的帝国主义势力。冲绳要想真正解放,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可以看出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观点与日本明治政府的殖民同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

 

目前,中国学界对琉球近代启蒙思想家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論”的研究非常薄弱,没有专门的论文和书籍。只有张崇根、徐勇在论述琉球方面的论文和书籍中有所涉及。张崇根在著作《万国津梁——大历史中的琉球》(2015)中提到“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的初衷是想让琉球民族与日本人(大和民族)拉上‘姐妹关系’,主张琉球人作为日本国民的平等权利;另一方面,他又将琉球人描绘成拥有高等文明和独特文化的民族,主张琉球人在日本国内的特殊地位。他希望明治政府能尊重琉球人的民族主体性,争取公正平等的待遇。”①徐勇在著作《琉球史论》(2016)和论文《关于琉球学研究的几点思考》(2018)中提出:“对于伊波等本土学者群来说,面对日本的殖民同化政策,无力正面否定日本提出的‘琉球人是日本民族之一部分、琉球文化是为日本文化之一部分’的强权逻辑,所以伊波普猷也提出了日琉同祖论等论述。但更重要的是,伊波以更多、更重要的研究成果,客观描述了琉球的历史存在,为近代琉球学的复兴奠定了成功的学术基础。所以从本质上说,伊波学问的笔底春秋,是要脱出日本的殖民文化,保存和发展琉球的固有政治文化。”②③虽然张崇根、徐勇都提到了伊波普猷提出“日琉同祖论”的初衷和目的,但却仅将其作为将来的一个课题一笔带过,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剖析。

相比之下,日本学界有关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论”的研究则更加丰富和深刻。鹿野政直在《冲绳之渊:伊波普猷及其时代》(1993)中根据伊波普猷一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折时期对伊波普猷的一生进行了论述。④伊佐真一在《伊波普猷批判序说》(2007)介绍了史学界对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的几种批判观点。[伊佐真一:《伊波普猷批判序説》,東京:影書房,2007年。]石田正治在《爱乡者伊波普猷:作为战略的“日琉同祖论”》(2010)中提出伊波普猷具有浓厚的爱乡情怀,他提出“日琉同祖论”是为了将其作为一种希望促使琉球进步的战略。石田正治:《愛郷者伊波普猷:戦略としての日琉同祖論》,沖縄:沖縄タイムス社,2010年。金城正笃和高良仓吉则在《“冲绳学”之父伊波普猷》(2017)中介绍了伊波普猷的冲绳史观以及历史思想,并对伊波普猷与近代“琉球学”的复兴与发展贡献进行了评价,但同时亦对其“日琉同祖论”展开了激烈的批判。金城正篤、高良倉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東京:清水書院,2017年。

本论文在对伊波普猷主要著作的研读基础上,对其“日琉同祖论”的形成及主要内容,以及他晚年的转变进行梳理,分析伊波普猷提出这一观点的目的和实质,探究其晚年观点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的形成

目前史学界对伊波普猷明确提出“日琉同祖论”的时间尚无定论,金城正笃和高良仓吉认为伊波普猷是在1900年入学京都第三高中(今京都大学的前身)后至1903年在东京帝国大学求学期间内逐渐形成其“日琉同祖论”观点的。而1911出版的处女作《琉球人种论》则是首次系统地概括了“日琉同祖论”。[ 金城正篤、高良倉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第64頁。]小熊英二认为伊波普猷发表“日琉同祖论”的雏形并非他在1901年3月发表的《琉球的历史和语言》一文,而是1901年10月21、23日刊载在《琉球新报》上的《琉球史之瞥见》一文。[ 小熊英二:《「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1998年,第294頁。]与那霸润则认为伊波普猷提出“日琉同祖论”是在1904、1905年左右。他认为“伊波普猷自从1900年进入第三高中之后所投的稿件中虽然曾多处论述琉球人起源的相关观点,但仍有感到迷惑的地方”。[ 與那覇潤:《「日琉同祖論」と「民族統一論」——その系譜と琉球の近代》,日本思想史学会編:《日本思想史学》第36号,2004年,第150頁。]

通过年谱,可知1900年伊波普猷考入京都第三高中后学习了语言学知识,并立志研究琉球的古语。1901年3月他在该校发行的《岳水会杂志》第9号上发表了《琉球的历史和语言》一文,文中首次出现了“日琉同祖论”的观点。“此处也是自称天神后裔的人所居住的地方,他们使用的语言与《古事记》中的语言类似,他们流传的神话也与《古事记》中的神话类似。他们热切希望世界上的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来探查他们的历史,研究他们的语言。他们难道不是两千多年前,在天孙人种渡来途中分道扬镳之后残留下来的子孙吗?”[ 服部四郎、仲宗根政善、外間守善編:《伊波普猷全集》第11巻,東京:平凡社,1974年,第225頁。]从中可以看出伊波普猷关于“日琉同祖论”的最初想法。不过,此处使用了疑问句,语气看似不太肯定。并且此时,伊波普猷刚刚进入高中,没有充分的理论根据和成熟的思想体系。况且伊波普猷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并没有对琉球史进行具体的、深入的论述,也没有对“日琉同祖论”展开详细的讨论。因此,可以看出此时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思想尚不成熟。虽然伊波普猷在这篇文章中写道:“琉球自古以来在许多方面与日本的思想相通”,但紧接着又写道“我之所以这么认为,仅仅依据琉球的历史和语言”。[ 服部四郎、仲宗根政善、外間守善編:《伊波普猷全集》第11巻,第236頁。]从“仅仅”二字可以看出伊波普猷认为仅依据琉球史和语言来判定是不够全面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根据“世界上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以及人类学家”的研究进一步论证此说法的准确性。但是,从另一方面又可以看出伊波普猷在就读高中时期就已经对琉球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下决心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伊波普猷于1901年3月在《琉球的历史和语言》中首次提出“日琉同祖”的观点后,又于同年10月21、23日在《琉球新报》上发表了另一篇文章《琉球史之瞥见》。同年,伊波普猷还发表了《沉睡的巨人》和《关于“琉球”的名称》一文;1902年发表了文章《琉球的三种人》。从文章的题目就可以看出伊波普猷对琉球的历史、语言和文化持有浓厚的兴趣。1903年,伊波普猷高中毕业,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语言学专业,主要研究琉球语与日语的关系,同时,他还旁听了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物学等讲座。1906年7月伊波普猷毕业回到冲绳后仍积极收集与琉球有关的各种文献、民俗资料。同年12月5日至9日的《琉球新报》连载了伊波普猷的《关于冲绳人的祖先》一文。伊波普猷在文章中除了运用语言学的观点,还运用了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日琉同祖”的观点,认为琉球人和日本人属于同一人种,琉球语是日语的姐妹语。之后,伊波普猷于1907年8月在《冲绳新闻》上刊载了《琉球史的趋势》一文,1909年2月伊波普猷修改了论文《关于冲绳人的祖先》,并改名为《关于琉球人的祖先》,刊登于2月3日至17日的《冲绳每日新闻》上。此外,《冲绳新闻》在2月11日和12月12日也分别刊载了伊波普猷的《冲绳人最大的缺点》和《从进化论看冲绳的废藩置县》。其中,伊波普猷论述了琉球民族在萨摩岛津氏两百多年的殖民统治下,经历了严重的民族衰退,日本明治政府的废藩置县是一种奴隶解放。可以说此时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观点基本形成。

1911年对伊波普猷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伊波普猷在这一年内共出版了3本著作:3月,伊波普猷将其之前的论文《关于琉球人的祖先》改名为《琉球人种论》并发行成单行本,作为他的处女作;7月5日,伊波普猷将《琉球史的趋势》一文修改后也出版为单行本《琉球史的趨势》;之后又于12月出版《古琉球》,收录了前两本著作及其他几篇论文。

综上所述,通过查阅伊波普猷发表的论文和书籍,可以判断出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观点大致形成于1901年至1911年这10年间。伊波普猷1901年发表的论文《琉球的历史和语言》中首次出现了“日琉同祖论”的观点。1906年大学毕业后至1909年间,伊波普猷发表了大量论文,运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民俗学的知识进一步阐述了“日琉同祖论”的观点,可以说其“日琉同祖论”观点此时已经基本形成。而1911年出版的《古琉球》一书则收录了1901年至1911年间发表的多篇论文,可谓是他关于琉球研究的集大成,此书被称为“冲绳学的经典之作”,他也因此被誉为“冲绳学之父”。

二、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观点的主要内容

伊波普猷在《古琉球》一书中的多篇文章如《关于琉球人的祖先》《琉球史的趋势》《冲绳人最大的缺点》《从进化论看冲绳的废藩置县》等都直接论述了其“日琉同祖论”的观点。

(一)同文同种论

所有版本的《古琉球》中的第1篇文章都是《关于琉球人的祖先》,在这篇文章的开头部分,伊波普猷引用了向象贤《羽地仕置》的内容:“死于二百三十一年前的琉球经世家羽地王子向象贤在其《仕置》中写道:在我看来,此国人的祖先无疑是由日本渡来的。因此,迄今为止,天地、山川、五形、五伦、鸟兽、草木之名皆与日本共通。虽然现在语言有所不同,这是由于两国相隔甚远,并且久未交流之故。五谷和人都是同时从日本渡来的。他是从语言上提出琉球人的祖先来自日本的第一人。”[ 伊波普猷:《古琉球》,東京:岩波書店,2017年,第3頁。]在此,伊波普猷称赞向象贤为“经世家”,所谓“经世家”指的是拥有治理国家才能的政治家。可见“经世家”的评价高于“政治家”。尤其可从“第一人”三个字看出伊波普猷对向象贤历史地位的高度评价,并且他还把向象贤《羽地仕置》中的这部分内容作为“日琉同祖论”的根据。

与此同时,伊波普猷使用了大量篇幅列举出许多在日本本土已成为死语,但至今仍在琉球群岛上使用的单词,指出:“想来这些单词确实是琉球人祖先与大和民族分开后移住南方时语言的遗物。可以说琉球的单词十有八九与日语是同语根的。只不过由于音韵和词尾的变化,看上去有点像外语,但认真听的话,就可以知道它是日语的姐妹语。”[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36頁。]伊波普猷通过琉球语与日语的对比,认为古琉球语与日语是“姐妹语”,并以其为论证“日琉同祖论”的一个有力依据。

伊波普猷在论证琉球语时,还引用了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张伯伦的观点。“仔细比较这两种语言,可以发现它们不管在词语论上还是在措辞论上都是根本一致的。并且这种一致性就好比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关系。可以说即使在单词方面也是一样的。如果说这两种语言都有祖语,那么日语则忠实地保存了祖语的某些部分,而琉球语则忠实地保存了祖语的其他部分。与其说现代日本语代表着古代日本语,还不如说琉球语代表着古代日本语,特别是在动词变化方面表现得更为显著。”[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37頁。]伊波普猷引用张伯伦的观点,把日语和琉球语的关系比作“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关系,并且认为琉球语比现代日语更像古日语。最后,伊波普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通过以上证明可大致知道日语与琉球语是姐妹语。”[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42頁。]这也可以看作是伊波普猷从语言方面论证“日琉同祖论”的依据之一。

接着,伊波普猷还从民俗学、宗教学方面论证“日琉同祖论”。民俗学方面,在冲绳,若家中有孕妇,就有不修葺屋顶的习俗。而日本内地的某些地方也有与之类似的风俗。宗教方面,伊波普猷指出:“现在冲绳人的宗教思想非常复杂,但从中除去儒教、佛教、道教等内容,剩下的与日本的神道教几乎相同。”[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48頁。]试图从中寻找“日琉同祖”的根据。伊波普猷还对日本与冲绳的俚歌、童谣和神话传说等一一进行了比较。通过比较,都可以找到冲绳与日本的相似之处,进而证实“日琉同祖论”。

(二)奴隶解放论

伊波普猷在《古琉球》第1篇文章《关于琉球人的祖先》的末尾写道:“我认为明治初年国民统一的结果是,半死的琉球王国虽然灭亡,但琉球民族却复活了,与两千年前分手的同胞邂逅,在同一政治体制下过着幸福的生活。”[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67頁。]在这段话中,伊波普猷对“日本国民”“琉球王国”和“琉球民族”进行了区分,认为琉球处分和废藩置县是将琉球人统一到“日本国民”中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一过程中,虽然“琉球王国”灭亡了,但“琉球民族”却重生了。这句话说明伊波普猷选择抛弃封建的琉球王国,接受加入近代的日本国家,成为日本国民的一员。不过,这一选择的目的不是要放弃民族主体性,而是要寻求琉球民族的重生。

伊波普猷最关心的是琉球民族的重生,他认为能使琉球民族重生的,不是落后的封建王国,而是进步的近代国家。而此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跻身于资本主义列强,走上了近代化之路。在伊波普猷看来,日本就是那个能够拯救琉球的进步国家。因此,他为了保存民族,不惜放弃母国,选择新的国家。而伊波普猷所说的“国民统一促使琉球民族的重生”,虽然看似谬论,但据此可以推断出伊波普猷所认为的日本新国家的形式,应该近似于“统一的国民之中包含复数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以及相应于此种国家的高度地方分权自治体制。冲绳思想史学者比屋根照夫将伊波普猷这种“统派主张”称为“分权的统合”或“多元的统合”。[ 比屋根照夫:《近代日本と伊波普猷》,東京:三一書房,1981年,第169—200頁。]

伊波普猷在《古琉球》第2篇文章《琉球史的趋势》中写道:“日本人和琉球人是由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姐妹关系。……琉球处分实际上是将迷路的儿童带回父母的膝下”。[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85頁。]可以看出,伊波普猷对“琉球处分”的看法是建立在“日琉同祖论”的前提之下的。在他看来,日本人和琉球人是由同一个母亲所生的姐妹关系,同一祖先的人在同一个国家中生活是理所当然的,“琉球处分”只不过是促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契机,将迷失走丢的琉球人带回家。

之后,伊波普猷在《古琉球》第3篇文章《冲绳人的最大缺点》中写道:“冲绳人的最大缺点是容易忘恩。我想这是数百年来的境遇使然吧。冲绳自古以来由于主权者更迭频繁,为了生存而变得善于迅速忘记旧主人的恩情,转而歌颂新主人之德行吧。不仅如此,因为长期处在日中两帝国之间,自然不得不采取脚踏两只船的策略……这样的机会主义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冲绳人的第二天性,深深潜伏在他们的潜意识中。”[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88頁。]接着,伊波普猷继续在《古琉球》第4篇文章《从进化论看冲绳的废藩置县》中写道:“明治十二年以前的冲绳人仿佛是甲克类生物。事实上冲绳人从庆长十四年被征服以来,在强大的政治压迫下,为了安全地生存下去而丧失了天生的禀赋,终于成为懦夫。”[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95頁。]在这两篇文章中,虽然伊波普猷指出冲绳人容易忘恩和懦弱的缺点,但同时也明确指出这并非冲绳人的本性。容易忘恩是主权不断更迭而产生的不安全感所导致的,懦弱则是萨摩长期的政治压迫而导致的。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依靠外界的进步力量。由于此时日本本土经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近代化道路。因此,看上去像是一股符合历史进化趋势的外部进步力量。如果明治国家兼并琉球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那么“日琉同祖”的事实或主张可以使颓废的琉球进入新兴的日本显得合理且自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伊波普猷才试图利用“日琉同祖论”寻求日本的扶助,使琉球摆脱萨摩藩的压迫统治。

伊波普猷在《古琉球》第4篇文章《从进化论看冲绳的废藩置县》中论述了冲绳人的性格之后,继续写道:“欢迎废藩置县,讴歌明治政府”。[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94頁。]这篇文章曾被1909年12月12日的《冲绳新闻》转载,1910年5月31日至6月1日又被改名为《从进化学看冲绳的废藩置县》进行连载,1911年伊波普猷又将文章名称改为《从进化论看冲绳的废藩置县》收录于《古琉球》初版中。根据年谱可知最初伊波普猷受佛教学者松本文三郎和生物学家秋浅次郎的影响较多,但在这一时期接触了美国优生学和优生运动倡导人达文波特的《人种改良论》之后,逐渐受到进化论、优生学等各种思想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废藩置县是一种进化。此外,伊波普猷还根据鸟居龙藏的人类学调查结果,指出与日本其他地方的人相比,冲绳人的平均身高较矮,其主要原因在于“久居绝海孤岛,不怎么混有其他血液”。但是,废藩置县后“冲绳混入了(其他血液)”。最终“随着旧制度的瓦解,冲绳摆脱了长时间的压迫,一直以来蜷缩的冲绳人身高增长了。”[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92頁。]从中也可以看出伊波普猷认为冲绳人“蜷缩”的原因在于萨摩藩的压迫。而冲绳人“摆脱压迫”后身体增高了,这可以看作是一种体格上的进化。

1916年、1922年版的《古琉球》第5篇文章为《琉球处分是一种奴隶解放》。顾名思义,伊波普猷把1879年日本兼并琉球王国看作是“一种奴隶解放”。换言之,就是萨摩藩统治下的琉球人像是奴隶一般的存在。伊波普猷在文章中提到萨摩入侵后的琉球人“沉沦在奴隶的境遇中,无法发挥他们的秉性……我认为琉球处分是一种奴隶解放。”[ 伊波普猷:《古琉球》再版,沖縄:糖業研究会出版部,1916年,第131—133頁。]伊波普猷之所以认为琉球处分是一种奴隶解放,是因为他认为萨摩藩试图将琉球作为秘密贸易的据点,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确,萨摩入侵琉球之后先是严密控制琉球,进行疯狂的经济榨取,之后虽然放松了对琉球的控制,但却成为琉明贸易利润的盘剥者。[ 李宏伟:《东亚社会变迁史中的琉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9年,第107页。]琉球人处于一种被奴隶、被剥削的境地。同时伊波普猷認为,琉球人与日本人既为同一祖先,那么理所当然就应该在同一国家之下幸福地生活,因此他才会觉得琉球处分是促使琉球人摆脱奴隶地位、获得自由生活权利的契机,才会“欢迎废藩置县,讴歌明治政府”,主张废藩置县是一种进化,认为琉球处分是一种奴隶解放。

(三)民族个性论

伊波普猷在《古琉球》第2篇文章《琉球史的趋势》中还指出:“琉球民族并非像阿伊努人或生番那样以一种缺乏自觉性的民族存在,而是以近代国民的形态共生。他们以首里为中心经营政治生活,也留下了足以与《万叶集》相媲美的古典民谣集《心愿集》,其活动足迹甚至远至马六甲海峡。此外,他们甚至还用国语在石碑上书写了金石文,这是北方同胞都不曾做过的事情。事实上,不管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他们都具备了形成一个国家社会的能量。”[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85、86頁。]可以看出,伊波普猷认为16世纪出现的琉球民族已经是一个有能力建立国家的民族,冲绳人具有不输于大和人的政治能力和文化素质,这是对日本明治政府以“民度低”为由歧视冲绳人的辩驳。他不仅要求日本政府对琉球平等对待,摆脱琉球二等公民的地位,同时还要求尊重琉球人的民族性。

伊波普猷对琉球民族的称赞还可以从著名学者比嘉春潮1911年4月29日的日记中得到证实。日记写道:“伊波老师一直具有民族自尊心。他认为琉球人作为文明人是不应以此为耻辱的人种,不,而是一个创造了特种文明、并在将来也能继续创造文明的人种。这是我佩服老师的地方。”[ 崎浜秀明編:《比嘉春潮全集》第5巻,沖縄:沖縄タイムス社,1973年,第295頁。]从中可以看出伊波普猷认为,琉球人不仅过去能创造出文明,将来也能够继续创造文明。这也充分表现出伊波普猷对琉球民族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此外,在1911年出版的《古琉球》收录的《琉球史的趋势》一文中,伊波普猷还写道:“发挥冲绳人与大和人一致的地方是十分必要的,但也有必要发挥不一致的地方……也许说不一致的地方有些语病,但我的意思是指不能一味地模仿他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他人无法模仿的特质。每个人所拥有的个性是无双绝伦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确实且无双绝伦地发现神意。换言之,就是每个人在这个宇宙之中都拥有他人无法占据的位置,都会发现他人无法重复获得的神意。由此可知冲绳人可发现其他非冲绳人所发现不了的地方。所谓个性就是如此。如果冲绳人丧失个性,就相当于精神自杀。”[ 伊波普猷:《古琉球》初版,沖縄:沖縄公論社,1911年,第100—101頁。]从此处可看出伊波普猷认为冲绳人存在的意义以及冲绳人的个性是“无双绝伦的”,这也充分表现出了伊波普猷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他将冲绳人的“个性”看作是不能磨灭且必须发挥的,并且提出“如果冲绳人丧失个性,就相当于精神自杀”,等同于“国家的损失”,因此,伊波普猷呼吁日本不能剥夺冲绳的“国性”,而必须加以尊重。

因此,从伊波普猷的“民族个性论”可以断定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与日本政府所提出的以殖民同化为目的的同化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目的性。伊波普猷在《古琉球》中写道:“明治十二年的废藩置县,是改造变得衰弱的冲绳人的好时机”,[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93頁。]但紧接着又指出:“尽管废藩置县去除了政治压迫,冲绳人却像是被冲到岸上,不再受浪潮冲击的贝类一样受困。虽然经过三十年生出了双足,睁开了双眼,却感到更加不自由。我认为,对这三百年来逆来顺受的人民施以产生自主意愿的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吧。”[ 伊波普猷:《古琉球》,第95—96頁。]可以看出,虽然伊波普猷一开始认为废藩置县是改造已经变得衰弱的冲绳人的好时机,但事实上日本政府在废藩置县后并没有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冲绳进步,还处处歧视冲绳人,推行皇民化运动,对冲绳进行残酷的殖民统治。经历了废藩置县后的琉球“却感到更加不自由”,暗示冲绳的個性遭到扼杀。因此,对于日本政府所推行的“同化”政策,伊波普猷是不认同的。要想让琉球人民进步,就应该“施以产生自主自愿的教育”,即依靠自身的力量,使冲绳人摆脱二等公民的地位,争取公正平等的待遇,让日本政府尊重冲绳人的民族性。

三、伊波普猷晚年对其“日琉同祖论”的修正

虽然伊波普猷提出“日琉同祖论”观点,极力论证日本与琉球为同一祖先,日语与琉球语为姐妹语,琉球处分是一种奴隶解放,但是,他晚年又对这一观点进行了修正。这一点从伊波普猷于1947年出版的《冲绳历史物语——日本的缩图》一书中可以看出。此书收录了他1926年出版的《孤岛苦的琉球史》以及1928年至1929年间在美国夏威夷演讲时的演讲稿《冲绳啊,你要去何处》。《冲绳历史物语——日本的缩图》中明确提出日本只不过是继萨摩藩岛津氏之后的又一支配琉球的帝国主义。只有当帝国主义在地球上宣告终结之时,冲绳人才能够从“苦世”获得解放,享受“甘世”,并充分发挥其个性,为世界文化做贡献。这可以看成是伊波普猷晚年的核心观点。

伊波普猷之所以这么说,是有一定原因的。日本吞并琉球后,并没有满足琉球民族的期待。琉球民族非但没有获得国家的扶助,还处处遭到歧视,冲绳比日本内地各县晚了三十年才获得参政权。特别是在昭和初期,人们经常用“苏铁地狱”来形容当时的经济窘况。[ 豊見山和行:《琉球·沖縄史の世界》,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年,第267—271頁。]所有的银行、保险公司都是日本本土的分店,多余的钱都被拿到本土去。贫穷的民众没有粮食果腹,只能吃野生的苏铁,即铁树的树干。冲绳不仅民族语言文化受到摧残,甚至被日本本土的军国主义动员卷入战争,最终更遭遇了几近灭族的惨祸。如果说伊波普猷初期把“日琉同祖论”作为一个要求日本政府扶助、解放琉球民族的途径,那么大正、昭和时期所发生的一切,足以证明这条道路是行不通的,琉球人所期待的来自日本政府的扶助迟迟没有实现。目睹了这一切的伊波普猷自然而然就对日本政府失望透顶,于是对自己之前所提出的“欢迎废藩置县,讴歌明治政府”观点进行了自我修正,甚至进行了强烈的批判和否定。因此,伊波普猷才会在1926年出版的《孤岛苦的琉球史》中对“琉球史”冠以“孤岛苦”之名,表现出伊波普猷对琉球所遭受的一切深表痛惜,同时表现出对明治政府的失望。而1928年至1929年间在美国夏威夷演讲时的演讲稿《冲绳啊,你要去何处》则表现出伊波普猷对冲绳的将来感到担忧和迷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冲绳战役中惨败,冲绳被视为“弃子”,沦为了美国军事基地,民不聊生。此时,伊波普猷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演变成了废藩置县否定论。伊波普猷在1947年出版的《冲绳历史物语——日本的缩图》中写道:“在什么样的政治下重生,人才会变得幸福呢?这个问题在冲绳史的范围之外,所以我决定完全不去碰触,在此谨以一语附记并搁笔:只有当帝国主义在地球上宣告终结之时,冲绳人才能够从‘苦世’获得解放,享受‘甘世’,并充分发挥其个性,为世界文化做贡献。”[ 伊波普猷:《沖縄歴史物語——日本の縮図》,東京:平凡社,1998年,第457頁。]可以看出,伊波普猷认清了冲绳一直处于无法自己决定命运的处境,一直被外界的其他力量所支配。即使是明治以后的日本近代国家,也只不过是继萨摩岛津氏之后的又一支配琉球的帝国主义罢了。只有等待某一天当帝国主义消失,冲绳人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至此,伊波普猷对日本明治政府已经彻底失望,并且放弃了之前对外来力量的期待。但即便如此,伊波普猷也没能指明琉球今后的道路,他认为:“我们是处在自己无法决定自己命运的境遇之中的。……除了将一切委之于后来者的意志之外别无出路。”[ 伊波普猷:《沖縄歴史物語——日本の縮図》,第458頁。]从此话可以看出伊波普猷的失望、无奈的消极态度,他无法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冲绳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后来者身上。

四、对伊波普猷“日琉同祖论”的评价

自20世纪初伊波普猷提出“日琉同祖论”之后,社会各界对其予以了极大的关注。琉球和日本本土报纸纷纷转载其文章。有些学者赞同并沿用其观点,比如,记者横山健堂把《大阪每日新闻》从1913年7月29日开始连载的文章《萨摩与琉球》转载在《冲绳每日新闻》上,同年9月19日《冲绳每日新闻》刊载的《萨摩与琉球(39)日琉同祖说(上)》写道:“琉球人的祖先究竟是谁?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此问题可以说在今日几乎得到了解决。答案就是日琉同祖。自古以来关于日琉同祖之说,日本、琉球的学者看法都一致。日琉同祖说是日本废藩置县后快速设立冲绳县,将其与其他府县同化的最有利条件”。[ 横山健堂:《薩摩と琉球(39)日琉同祖説(上)》,《沖縄毎日新聞》1913年9月19日。]可以看出,此文章肯定“日琉同祖论”,并将其放置在“成功废藩置县,将其与其他府县同化的最有利条件”的重要地位。

但也有许多学者对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提出质疑和批判。早在1932年6月4日《琉球新报》上,志贺进就指出伊波普猷的观点缺乏阶级立场:“伊波在为琉球逃离萨摩藩残酷的剥削和严苛的监视而欢欣鼓舞之余,却未注意到随之而来的资本压榨,反而对冲绳民族落入资本之手大加讴歌。”[志賀進:《古琉球を読んで》,《琉球新報》1932年6月4日。]1934年,岸谷诚一指出《保元物语》中并未提到源为朝渡琉一事,其后裔被称为琉球舜天王朝始祖的记述缺乏历史依据。[ 岸谷誠一校訂:《保元物語》,東京:岩波書店,1934年,第119頁。]新里惠二在1961年发表的论文《对冲绳历史的思考》中评价伊波普猷的“琉球处分”观无视或未正确把握“琉球王国内部的阶级矛盾”。[ 金城正篤、高良倉吉:《「沖縄学」の父——伊波普猷》,第182頁。]

中国著名地理学者陈桥驿认为,琉球人是百越的后裔,百越分为“内越”和“外越”,秦朝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东海外越不服,乘船出海另谋出路。东海外越中的一部分可能到达台湾、琉球和日本九州岛南部,成为那些地区民族的祖先。陈桥驿:《吴越文化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596页。袁家冬在《关于琉球群岛人类起源的研究综述》中从考古學、群体遗传学、文化人类学等角度论证琉球群岛人类起源问题,表明琉球人与日本人的亲缘关系密切,都保留着阿依努人的生物学遗传特征。14世纪以后,随着中国与琉球王国宗藩关系的建立,“闽人三十六姓”移居琉球,并与当地人通婚,因此,琉球人中也保留了来自中国大陆的血统。[袁家冬、刘绍峰:《关于琉球群岛人类起源的研究综述》,《地理科学》2014年第8期。]

笔者认为,伊波普猷作为学者,一生都致力于冲绳史的研究,并著有300多篇论文和20多本书。他将冲绳的研究领域扩展到语言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多个方面,尤其对琉歌大集《心愿集》研究颇深。他在《古琉球》和《冲绳历史物语——日本的缩图》中介绍了琉球王国的历史和发展,向世人证实了琉球王国的存在,证明了琉球民族“无比绝伦”的个性,对后世的影响颇大。此外,他还创立了一门新的科学——冲绳学。

同时伊波普猷还是爱乡者。他自始至终都深爱着自己的故乡和民族,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1903年1月13日《琉球新报》刊载了伊波普猷题为《海上的冲绳人》的文章。伊波普猷在文章中叙述了萨摩藩支配琉球及其建立的海上王国,写道:“推测一下祖父时代的冲绳,可见海上停靠着暹罗、婆罗洲、菲律宾的商船和那霸市内频繁往来的南方商人。放眼望去,南方马六甲海峡附近,可见几艘琉球的船只正在扬帆向本国驶来,上面满载金、银、绢、磁器、胡椒、香料、象牙、檀香等物品。”[ 伊波普猷:《海上の沖縄人》,《琉球新報》1903年1月13日。]此处伊波普猷不仅只是单纯追忆过去,更是对琉球王国时代的繁荣景象充满了赞美。此时的伊波普猷怀着作为冲绳人的骄傲自豪感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要求日本政府对冲绳平等对待,试图改变冲绳人二等公民的地位。

可以看出,伊波普猷的“日琉同祖论”与日本政府推行的同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目的性。伊波普猷早期关于“日琉同祖”的观点可以看作是他在当时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为使琉球摆脱萨摩藩的压迫、谋求民族解放和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方法。特别是伊波普猷既想借外力谋求琉球民族解放,又想保持琉球民族特性,可谓是一种“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的策略。但既然是一种方法策略,那就有随时改变的可能。连伊波普猷自己都曾说“不管怎样,这是以事实为根据的人种论。如果他日有许多相反的事实,我也会毫不犹豫地放弃这一论点。”[ 鹿野政直:《沖縄の淵——伊波普猷とその時代》,第117頁。]可见伊波普猷的出发点和目的始终是为了琉球的发展。

当事实证明这条道路行不通时,伊波普猷就立即对自己早期的观点进行了修正,认为日本只不过是继萨摩藩岛津氏之后的又一个帝国主义。琉球民族想要真正解放和发展,就不能依靠外力,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但是,伊波普猷晚期的观点又透露着弱小民族的一种无奈的消极思想——“只有将一切委之于后来者”,即等待有一天,帝国主义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结语

综上所述,伊波普猷虽然早期在其代表作《古琉球》中提出“日琉同祖论”,认为琉球人和日本人属于同一人种,琉球语是日语的姐妹语。1609年萨摩岛津氏入侵琉球后使琉球民族经历了严重的民族衰退,原本积极进取的民族性格也变得保守、退缩、胆怯、善变与投机。明治政府1879年废藩置县是一种奴隶解放,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就轻易地将其观点等同于明治政府的同化策略。因为伊波普猷自始至终都认为冲绳人的个性是无双绝伦的,即使废藩置县,也绝不能因“同化”而丧失个性。迄今为止,许多学者在评价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论”时,不仅忽略了这一点,还忽视了他提出此观点的背景,即当时琉球正遭受萨摩藩的压迫,为了促进琉球的解放,以伊波普猷为首的琉球知识分子迫切希望先进的日本政府能够给予帮助。当伊波普猷意识到日本吞并琉球并没有使琉球得到真正的解放时,就在其晚年著作《冲绳历史物语——日本的缩图》中对其“日琉同祖论”观点进行了自我修正,强烈抨击日本只不过是继萨摩岛津氏之后的又一个帝国主义。

近年来,伊波普猷创立的“冲绳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但史学界对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论”的评价争论仍在继续当中。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各国学者对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论”的评价也日趋全面、客观。在此过程中,中国学者也应重视对伊波普猷及其“日琉同祖论”的研究,在学术讨论中提升话语权,发出自己的声音。

 

注释:

① 张崇根:《万国津梁——大历史中的琉球》,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第237页。

② 徐勇、汤重南:《琉球史论》,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第323页。

③ 徐勇:《关于琉球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徐勇、郭琼虎主编:《万国津梁》,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第57页。

④ 鹿野政直:《沖縄の淵——伊波普猷とその時代》,東京:岩波書店,1993年。

 

来源:《外国问题研究》2021年01期

    进入专题: 伊波普猷   琉球   日琉同祖论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专题研究 > 琉球研究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594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