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905 次 更新时间:2012-09-27 07:43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刘丹  

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和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彰显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品质、创新品质、与时俱进品质是新时期、新阶段党的建设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变成人民大众的物质力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

(一)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首先,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思维水平;有助于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并以正确且科学的理论代替错误的思想观念,实现主观世界的完善和人的全面发展。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各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必须看到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成为对全党全社会的要求。只有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更为广泛而深入地根植于人民大众之中,才能取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胜利,才能使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引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使社会主义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最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康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建立起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市场经济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导致社会出现价值理念偏离和价值规律泛化等现象,从而带来社会的加剧分化等负面影响。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积极发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全面和协调发展理念和思想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规避市场经济体制下价值趋向的偏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当今时代,世界政治趋向多极化,全球经济逐渐一体化,思想文化呈现多元化,整个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思想文化格局起伏不定,国家安全越来越被各国所重视,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通过各种方式向中国渗透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侵蚀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头脑,人们的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现时代面临着信仰竞争与多元文化的挑战。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中国的绝对领导地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们的头脑,维护国家安全和政局稳定就变得十分必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同时也滋生了不少问题:拜金主义严重、集体主义缺失、社会信仰和认同性低、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等。因此,面对严峻的形式,我们有必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轨道上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能够更好的适应国际国内形式变化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一百六十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时代背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只有在不断地大众化,在指导全国各族人民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不断地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真理,是开放的学说。它系统揭示了人类自身思维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及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其科学性为大众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提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新理论,是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的理论,“以人为本”是其理论本身的应有之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作为治党治国治军的指导思想,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从根本上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我们有必要使人民群众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从而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做好理论上的准备。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为大众化奠定了实践基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日益深化和不断完善。历史雄辩的证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实践性。胡锦涛同志曾指出: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教科书;是一部最丰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科书。三十年的改革实践,凝结了几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群众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为大众化奠定了现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强社会主义意识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高度,突出强调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鲜明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其灵魂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好,关键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信念问题。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多元化,一些人在精神追求上出现了空虚和迷茫,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也产生了动摇。面对此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密切关注当今国际和国内社会变化,推陈出新,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力和吸引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以先进的理论成果来武装和教育人民,用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坚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现实基础。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我们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巩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的途径和方法给予重新的认识和思考。因此,笔者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力求内容的大众化,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以新的特色

现阶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形而上”的抽象理论形态说教,而应该转向对人民群众生活世界的普遍关注,把马克思主义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普及活动必须克服从理论到理论,从说教到说教的不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和解决广大群众所关心的民生问题。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各种矛盾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这些问题和矛盾,作出了较有成效的回应,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理论转化为国家政策。而这些方针政策,正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中,我们要紧密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突出对当前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和讲解,从而使书本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我们观察一切社会现象、处理一切社会问题的武器。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在当前就是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分析和解决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矛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从而接受并将其自觉的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当中,由被宣传到自觉的了解学习,由被灌输到自觉的运用掌握。因此我们党必须密切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在保证社会公平正义的前提下不断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深化,意识文化的升华,社会建设的进步。在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接受和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途径之一。

(二)力求形式的大众化,不断创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式

马克思主义既是意识形态,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要实现其大众化就必须在理论表述方式上摒弃过于烦琐的逻辑论证,创造出具有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的,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新鲜的、活泼的宣传形式。力求形式大众化,首先,要在语言形式上符合群众习惯,在语言表述上做到生动感人,要善于对他们经常使用的格言、谚语和历史典故、文学故事等加以引申和发挥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某些重要原理,以百姓能听懂的话语,入眼入心的宣传教育形式,以符合百姓口味的传播途径,符合百姓生活实际的组织活动,保证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愿意接受,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增强其自觉运用理论的能力,使理论内化为人民群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要善于运用大众化的宣传载体。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渐突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和普及要运用好这一传播媒介和载体。在社会思想泛滥的今天,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统一广大群众的认识,凝聚社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积极发挥网络优势,以网络为平台引领舆论导向,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争取思想空间。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加强舆论监督,扩大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覆盖面。同时,还要运用好其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变授课内容教条式的填鸭式教育,使课程更生动、活泼,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另一方面,运用好其他传媒手段,在乡村普及电视,建立书屋,拓宽文化传播的途径,使主流价值观念得以顺利推广。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媒体要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不断实现媒体全覆盖,信息全公开,从而不断推进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力求主体的大众化,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够真正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

力求主体的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能够被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运用,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知识分子和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需要为其提供学理支撑,加强对知识分子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的工作者的引导,使其充分认识主流意识形态,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探索,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会遇到更多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更棘手的矛盾,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就显得日益重要。同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以百姓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施的根本保障力量。为此,党提出建立学习型党组织,以加强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坚定其理想信念。只有党员干部做到了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好的对广大群众宣传和普及,才能更好的引领和武装广大人民群众。加强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让广大群众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巨大作用,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主体大众化还要力求受众数量广泛,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及与推广要跨越不同的阶层,不受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个人素质等影响,针对不同的人群因地制宜。使广大人民群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运用到自己的生活、言论、行动和工作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大众所共有的文化。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

    进入专题: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7721.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