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龙:260字《心经》讲什么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0734 次 更新时间:2023-06-06 11:19

进入专题: 佛学   心经  

李四龙  

 

今天我们讲解的《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 》)是唐僧玄奘翻译的译本,一共260字,简明扼要。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佛教徒、居士每天都要背诵这部《心经》,被佛教徒誉为“成佛之指南、利生之法宝”。因为它实在是太伟大了,它以佛教最基本的概念,如五蕴、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缘、四谛,说明佛法最深奥的“般若”思想,以佛教的视角剖析人生的意义,涤除一切苦患,迈向生命圆满,所以它的影响非常大。

目前保留下来的《心经》至少有22种译本。译本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意译本,就像玄奘的这个译本一样,多少能看明白说的是什么,这类有六七种。另一类是译音本,是用汉字按着梵文的声音标注来的,那些你根本看不懂,念也很困难。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大家对《心经》的理解不同,有的认为《心经》是一个咒语,只要一念就有一种神奇的作用,所以重要的是把这个音翻译出来,这就导致了历史上有多种注音本出现。

对于一些佛教徒来说,这部《心经》主要的功能就是消灾解难,所以历史上流通量非常大。

众多译本里玄奘这译本是最简洁的,他把佛经里面啰哩啰嗦的话全部去掉了。

佛经从根本上来说其实就是一次次讲经大会的“会议纪要”,一般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分”,讲一个故事的来龙去脉(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物、主要议程);第二部分讲“正宗分”(会议形成的共识、决议);第三部分讲“流通分”,表示大家听完了之后很高兴,表示要照此执行,所以佛经最后八个字结尾:“皆大欢喜,信受奉行”(类似现在会议纪要的结束语“望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

这部《心经》把“序分”、“流通分”都去掉了,只剩下“本次会议”的核心要点。开门见山、简洁明了是玄奘译本的特点。经过历史的选择,最后玄奘的这个译本是流通最广的。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的“心”,字面意思是心脏,引申为“纲领、核心”。指《心经》是整个大乘佛教里称之为般若类经典里的核心纲领。般若类经典很多很多,玄奘从印度回来翻译了六百卷共四百八十万字的般若类经典,玄奘说这部《心经》提纲挈领,可以作为那四百八十万字的纲领,读了这两百六十字,它的作用和读四百八十万字是一样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思想就把握住了。

“经”是佛典的一种,佛典有经、律、论三藏(三大类),所以,形容一个法师很有学问时称之为“三藏法师”。唐僧被称为唐三藏就是因为这三类经典他都很精通。

“波罗密多”这个词,在别的经里经常被翻译成“波罗密”。但玄奘这个人比较朴实,他喜欢直译,如果按照梵文的音节翻译,是四个音节,所以他就翻译成“波罗密多”,意思是一样的。

“波罗”指的是“彼岸”,“密多”指的是“到达”,连起来是“到达彼岸”的意思(印度语动词在后面)。到达彼岸就是解脱。

我们在此岸,经常痛苦、烦恼,希望不痛苦、没烦恼,那个世界就是彼岸的世界,你认为无比美好的彼岸世界。

“般若”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理解“空”这个道理的智慧,所以也叫空性智慧。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连在一起就是“关于能到达彼岸的智慧的核心经典”,也就是解脱的智慧。

“般若”智慧

但是怎么才算解脱呢?怎么样才能到达彼岸呢?彼岸在哪里?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理解。我们一般常规的理解“彼岸”在哪里?在此岸的那一头。

但大乘佛教讲了一个平常人不怎么说的道理:彼岸就在此岸。你不要东忙西忙找来找去了,其实彼岸就在这里,彼岸就在当下。

就好像我们很多人对待烦恼的方式,有人就认为要把烦恼全部清理掉,才是没有烦恼,所以他做事很着急,很痛苦。殊不知你刚把这件很烦的事解决了,比这件更烦的事又来了。

其实人在世上是不可能通过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来找到清静的。所以大乘佛法就讲这么一个道理:去除烦恼的方法就在烦恼里面,烦恼怎么来,就让烦恼怎么去。

烦恼即菩提(“菩提”意即“觉悟”,印度语),一个真实的彼岸世界就在你的烦恼里面,面对芸芸众生,面对你的日常生活,有烦恼、有困难、有问题,关键是你怎么去转化。

这部《心经》要给我们讲的,就是一种转化的智慧,怎么把烦恼直接转化为觉悟,这是摆脱烦恼最好的方式。把问题转化成进步的动力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就是《心经》要讲的“彼岸即此岸”的方法。这种方法、这种智慧,佛经里面讲就是“般若”,这就是《心经》的智慧。

“般若”(古音bo re)这是梵文的音译,意思就是智慧,就是用大乘佛法的智慧来让我们解脱,来让我们了解“彼岸即此岸”的道理。

但这个“智慧”跟我们平常所讲的聪明智慧是不一样的,我们平常理解的智慧是聪明,别人做不到事情你做到了,别人办不成的事情,你办成了,说明你聪明。我们能掌握原子弹技术、航天技术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有智慧。

但“般若”智慧的含义非常丰富,古人很难找到一个中国字来翻译,所以就用了这个音译的词。这个词是我们了解探讨宇宙、人生根本道理的大智慧。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这些问题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甚至每个个体都会有自觉或不自觉的回答。

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过的生活,你总想要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总想给出一个意义,给出一个解释。

我们解释世界的方式也很多,宗教的方式、艺术的方式、文学的方式、哲学的方式、科学的方式,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是相通的,都是希望给我们周围的世界做出一个清楚的说明。

弄清人生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你忙活了半天总要思考这个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到退休的时候,会想更多人生意义的问题。

领导干部在位时大家都很重视你,一旦退休突然发现没人来找你了,一下子就很失落,那时候你人生的意义在哪里?一下子就觉得很虚幻,什么毛病都来了。所以这问题看上去很玄,实际上我们确实要慎重对待。

这个世界上宗教是做什么用的?为什么要有佛教、基督教、道教、伊斯兰教等这些宗教?其实就是要给我们每个人确立一种人生的价值观,帮你明确在这个世界上究竟哪些东西是有意义的。

因为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每个人都要死,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的脚步会越来越快。你怎么去面对它?你死了什么都没有了,你怎么去面对?所以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在想尽办法地给我们必死的人生一种人生意义的解释。

基督教告诉我们人死了之后要上天堂,如果你不好好做人,要下地狱,你自己选吧。

如果你接受它的信仰,你只能选择好好做人;佛教也一样,强调因果报应,如果你成天为非作歹,那么你将来就到地狱去做恶鬼,好好干,来世还可以做人,甚至可以摆脱六道轮回去往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传统中国文化尤其相信这一套,有一句古话:“生而为英,死而为神。”

你活着的时候是英雄豪杰,为老百姓做了很多贡献,死了以后就成为神,受大家的敬仰、祭礼,关公、诸葛亮等等,我们历史上现实中这样的“神”很多很多,这是古代中国人对生命的理解,对人生的意义的理解。

佛教也在探讨宇宙人生的意义和真相。用什么去探讨?就是用“般若”,就是要理解生命的本质、世界的本质,我们称之为“诸法四相”。

“诸法”就是一切法,世界、人生全包在里面了。这个真实情况用什么去理解?就要用“般若”去理解,“般若”的智慧就是让我们把握这些道理:一个“空”的道理、一个“无我”的道理、一个“中道”的道理。

佛教认为诸法都是因缘所生的,它的本质是“空”的,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要让我们明白所有的现象、所有的烦恼都是虚幻的,只是一个此时此刻因缘的暂时聚合。

因缘可以聚集,也可以分离开,缘聚缘散。条件具备了就聚在一起,它可以是成功,可以是失败;可以是烦恼,可以是觉悟。可一旦缘散了,一切都化成空了。

所以,佛教从“性空”这个角度去理解世界、理解人生,去叫你“放下”,不要太在乎眼前的东西。比如说你觉得权力是归你掌控的,你牢牢地抓着,别人希望你放的时候你坚决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呢?

会有人来跟你夺权,你本来还可以有点权力,结果却变得一点权力也没了。如果你善于放权,恐怕你的权利会越来越大;如果你不善于放权,你的权利会变得越来越小,因为本来是你的朋友,最后却变成了你的敌人。

它就是这样教你如何善于放权,如何放下,从“空”、从“中道”的角度让你去放下对于自我的执着。不要时时刻刻以自我为中心,如果你走不出自我的空间,那么就很难打开走向天下的通道,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要把自己的空间放大。

《心经》的主要内容:调摄身心、放下自我、生命圆满

《心经》的主要内容就是观自在菩萨与一个名叫舍利子(又译为“舍利弗”)的佛祖弟子的对话。

佛祖有很多弟子,其中十大弟子非常突出,舍利子(舍利弗),被公认为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大弟子。他年纪比佛陀大,也比佛陀早涅槃。这《心经》里观自在菩萨找的听众就是舍利子,因为舍利子号称“智慧第一”,现在观自在菩萨就专门找舍利子来讲智慧。

讲什么智慧?就是“般若”,如何到达彼岸的智慧。他专门找这个“智慧第一”的人来讲大乘佛教的智慧跟小乘佛教的智慧的区别。所以,《心经》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一场对话,是大乘佛教对小乘佛教关于智慧的一场对话,全面阐述大乘佛教对于智慧的理解,阐述什么是智慧,什么是一种“空性”的智慧。

我们怎么去理解这个世界和人生的意义?要从大乘佛教的角度去理解,从“空”的角度找到人生的积极意义。所以,这部《心经》的主要内容,我给它概括为是:调摄身心、放下自我、生命圆满。

《心经》中观自在菩萨首先教我们去观照自己、认识自己。

我们老祖宗讲“人贵有自知之明”,每个人做任何事情首先要了解自己,你几斤几两,你是谁,要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这就是调摄身心。在这部《心经》里,调摄身心的方法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认识到“五蕴皆空”。

“五蕴”(色、受、想、行、识)简单地理解就是“身心”,就是身体和心灵都是空的。这个“空”,不是说一无所有,而是说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心灵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没有不变的本质,总是在变化之中的。身体过去很健康不等于今后也很健康,所以做事要悠着点。

你现在不健康,也不见得永远生病,或者说生病对你来说是个天大的障碍。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身体要有一个变化的理解,对于心灵也是这样。这部《心经》就是首先让我们正确地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正确地去理解自己。

《心经》最关键的就是讲清楚了“五蕴皆空”的道理,这是我们理解整部《心经》、理解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的一个关键。

认识自我的本性是“空”的以后,就是要放下自我。既然你的身体是空的,你自以为是的那些感觉也是空的,你还剩下什么?还有什么放不下的?所以教你放下自我。

而且《心经》里讲,只有你放下自我,生命才有可能获得圆满,才有可能心想事成。现在社会讲究实现自我的价值,人类社会从来就是希望大家实现自我的价值,就像李白说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你一定要把你的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但是,你怎么来发挥自己的才能来实现自我?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哲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大乘佛教的理解,《心经》的理解就是叫你放下自我,你只有善于放下自我,你才能够实现自我。

我们总讲实现自我,实际上“自我”有很多层次,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个体自我、社会自我、时间自我以及神圣自我。

第一个层次是“五蕴和合”的个体自我。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孤零零的自我。你关起门来谁都不见时想一想:我是谁?你不用骗任何人,扪心自问,不用顾忌,自己说“我是谁?”

儒家也特别强调“君子慎独”,一个人的时候要谨慎,实际上就要反省,你对自己的理解是什么样的。老子也讲“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个体的自我,我们很多人都放不下这个“自我”。

《心经》就告诉我们要放下自我。如果你放不下,你很难进行社会交往,甚至于家庭生活都难以实现,因为你始终在以自我个人为中心,老婆孩子都不顾。

第二个层次就是社会自我。你在社会上有一个身份,我称之为“社会自我”。我们每个人希望成功。什么是成功?很简单的一个定义就是:你在你所希望的一个社会圈子里面获得了你所希望的身份和角色。

但事实上,如果你沾沾自喜于这种成功,执着于这种身份,很有可能这种成功很快就没了。任何一个级别的领导都是处于夹心层里面,“当领导”永远是相对的。

所以你要放下自我,如果你放不下,久而久之养成了作威作福的习惯,恐怕你这领导也当不下去了,再大的抱负也实现不了。《心经》里面讲你要实现在社会上越来越成功,该怎么办?就是要学会放下社会自我,所以几乎所有的领导都希望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平易近人的形象。

第三个层次就是时间自我。对于一般人来说,放下自我也就是到放下社会自我这个层次为止了。

但有不少人,特别是很多社会精英,还有进一步的企求,想要从时间的角度、历史的角度,在某一个企业、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甚至某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上一笔,给自己塑造一个历史地位。

这样就会多有很多很多的麻烦,你的历史地位这么塑造了,那么你前面的人、你边上人的历史地位该怎么塑造?一堆的麻烦就会一个接着一个地来了。一个人的历史地位该怎么塑造?

很简单,只要把你手上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该有你的历史地位自然就会有历史地位的,千万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多想,太执着。这就要放下第三层次的自我——时间自我。

还有一些人,他们想得还要更远一些。他想要塑造一种不可颠覆的神圣性,这就是第四层次的自我——神圣自我。

有这样想法的人不多,往往是那些出类拔萃的人杰,而恰恰又是这种想法,往往让历史上很多建有丰功伟绩的杰出人物最后身败名裂。

所以,《心经》就讲了,只有你把这几个层次的自我都放下了,最后才有可能走向生命的圆满,像菩萨一样圆满,像佛一样圆满。

《心经》就是告诉大家你所执着的那些不同层级的自我其实都是虚幻的、空的,从放下个体自我开始,一层一层地放下自我,这个放下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成功的过程,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最后达到生命的圆满。这个圆满指的是什么?没有烦恼。

如果你放下了自我,你所做所思都是为了利益众生,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你肯定就没有烦恼了,这样你的生命就很圆满了,这样用中国的价值观来讲,就有可能“生而为英,死而为神”了。

《心经》解读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是《心经》的总起句,《心经》的意思实际上全在这里了,后面就是一些具体的展开说明。

观自在菩萨是《心经》里的主角,观自在菩萨不是我们平常说的观世音菩萨。“观自在”就是指通过禅修观想达到自在的状态。眼睛似闭非闭,端身正坐专心致志地想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观想。

通过观想,什么杂念都没有了,佛教里就称之为“自在”,自由自在很舒适的状态。观自在菩萨就是通过禅观达到了一种自在的状态,这个菩萨可能在这个方面很有修为,所以叫“观自在”。

这个菩萨修行出现了一种行观,运行了一种很深奥深邃的波罗密多,一种能到彼岸的解脱的智慧,用这种智慧,他“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跟“看见”是有区别的,看见是有盲点的,但“照见”是全面彻底地了解。

他“照见”的这个秘密是什么?是“五蕴皆空”的道理。“五蕴”指的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某一种类的东西聚集在一起称之为“一蕴”,色蕴,指的是人身体上物质性的东西,身体、头发、皮肤、骨头、血液等等;受蕴、想蕴、行蕴是人的感受、想象、判断、推理;再加上识蕴,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五蕴”简单地理解就是人的身、心两个方面。

观自在菩萨运用这种般若智慧发现“五蕴皆空”,人身心的这五个方面都是空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五个方面都是因缘所生的。这就是大乘佛教的智慧。在小乘佛教那边,在舍利子(舍利弗)那边,他们认为人是因缘和合的,哪些因缘和合?

五蕴的组合,所以人是空的,不断经历六道轮回,但组成人的五蕴是不空的。现在,观自在菩萨就跟以舍利子为代表的小乘佛教的教徒说,对不起,你们听好了,现在给你讲“五蕴皆空”的道理。

你们过去虽然认识到人是空的,现在要进一步告诉你,组成人的五蕴本身也是空的,每一个都是空的,本身也都是因缘所生。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就能度一切苦厄。观自在菩萨因为能理解这一点,所以能超脱一切苦难。

关于“苦厄”,佛教说人生有“八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有那么多苦的根源就是对五蕴太执着了,拿着放不下。

现在你如果能够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那所有的痛苦也就放下了。我们有的时候为什么千难万难,想不出方法来,就是因为有一句难言之隐:“我们的利益谁来维护?”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不是没有办法,而是因为在想办法的时候总是想自己的利益或者我们部门的利益怎么来维护?

如果你要时刻想着维护自己的利益,可供腾挪的空间就变得非常局促了。如果能够“放得下”,那什么苦难就都能过得去,即“有佛法就有办法”。

所以只要你能够放下自我,认识到“五蕴皆空”,你身体心灵的任何一个方面、任何一个想法都是有原因、有条件的,不执着,那你就可以得到解脱了。

如果你执着了,固执于某个想法,觉得这是“天条”不能碰,你的生活就会有无尽的烦恼。其实任何领域都没有天条,都是可以改变的。

佛法也不过像一艘渡河的船,你渡过这个河,这个船就没有用了,佛法就没用了。所以,没有不变的教条,一切都可以放得下。

要从“中道”的角度辩证理解“空”与“色”的关系

接下来观自在菩萨就跟舍利子讲,我要跟你具体解释什么是“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这是从否定的角度讲“色”和“空”没有差别。“色”与“空”是没有分别的,这是对小乘佛教讲的。小乘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为什么都是“空”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要毁灭的。

现在大乘佛教提出“色不异空”的观点。色,狭义的理解是你的身体,是色蕴;广义的理解是万事万物。色为什么是空的?因为我们身体的任何部分、任何东西都是由各种各样的元素在特定原因、特定条件下组成的,总是处在变化之中,所以它的本性是空的。

色和空是没有区别的,在你身体很好的时候就要明白身体迟早要归于空,这是必然的。

有人会想,既然一切都是空的,那我什么都不要了,孩子也不要生了。但是,请记住后面半句:“空不异色”。

“空”这个道理不会孤零零存在的,这世界上找不出一件叫“空”的东西,“空”一定是依附于具体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有着相对的稳定性,需要我们好好地对待。

你不能认为既然是空的,那我什么都不要,人也不要了,都死光了算了。这是错误的理解,这很容易走向邪教。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就从两个方面,让我们不偏不倚地理解“空”的概念,这就是中道。

不要认为“空”没有价值,“空”很有价值。打个比方,什么是健康?健康就是人身上该空的地方都是空的,别给胃里长点东西、肠里长点东西。

但是孤零零的“空”又是没有意义的,这个“空”一定要依附于我们身体具体的器官。

我们鼻孔为什么有价值,因为有这个空你才能呼吸,如果不依附于具体器官,这个“空”就与自然界的虚空没有区别了。所以,“空”的价值必须建立在“色”这个基础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说的是身体、万事万物是非有的,不是恒常不变的;“空即是色”,是说万事万物你还是要认识它,是非无的。没有孤立的“空”,也没有孤立的“色”,要让我们承认、面对现实。

所以,这句的意思就是非有非无,就是要从中道的角度去理解,而不要走极端。不要理解佛教就是讲“空”,“空”就是什么都没有。

事实上佛教讲“空”,“空”是应有尽有,但是什么都能放弃。你拥有东西不是为了你自己,是为了天下众生。这就是从中道的角度,说清了“色蕴即空”之道。

观自在菩萨接着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四个蕴也是这样的。精神性的心灵,我们的观念就更容易受外在观念的影响,外部环境稍作改变你的观念就会改变,所以“受、想、行、识”这四蕴也是空的。

这就具体解释了“五蕴皆空”的道理,就是怎么用般若智慧理解身心,要从空、从中道的角度来理解人生的价值。

接下来他要把对人的认识,引申到对世界的认识,从伦理的高度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刚才所讲到的诸法空相,是万事万物的空相,也就是世界的空相。整个世界就是一个空相。这个空相是不生不灭的,不可能孤立存在,这个“空”的道理,依附于万事万物之中体现出来的。

没有不变的本质,所谓的本性都是虚幻的,人为加上去的、想象出来的。空相从来没有独立地出现过,也就永远不会消失,即“不生不灭”。

言外之意,从时间的角度讲佛教的空,就是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没有开始,没有结束,这个道理才是永恒的。这个世界上没有永恒的本质,但是“空”这个道理恰恰是永恒的,适用于一切地方。

“不垢不净”是没有空间性,“空”这个道理适用于一切地方,不管这个地方是干净的还是肮脏的,没有区别的,都会变的。

“不增不减”,不会因为是佛而多一点,也不会因为我们是凡夫而少一点。不会因为你地位高就多一点,地位低就少一点,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空相是不增不减的不会因人而异的。

世界的真相就是一个“空”的道理,是没有时间性、没有空间性、不会因人而异,是永恒不变的。

讲到这里,实际上《心经》的理论就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空”的道理,怎么去体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就是中道,这不仅仅是人生的真相,也是世界的真相。

认识到自己的身体、心灵都是空的,都是因缘和合所生的,没有什么本质。现在我们普通人总是给自己增加很多的“本性”:“我这个人就这样”,这样就会很多束缚、很多的局限性。

所以佛教讲放下自我,讲无我,就是让你打开自己的局限性,不断地开拓自我的心胸,尽可能地去包容别人的东西。就是要包容异己,包容不同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要一层一层放下自我的道理。

最关键也最难的一步:明白“五蕴皆空”,放下“个体自我”

《心经》里“五蕴皆空”的道理,是让你认识到身体与心灵都是因缘所生,你想知足都是没有用的。你说我就一直这个年龄好了,身强力壮,年轻貌美。做得到吗?

做不到,过两年一定会衰老,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延缓一下衰老的进程而已。所以,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总是在变的,你想不变都是不可能的,这就是“空”的道理。

既然是这样,我们就要正确地面对我们的烦恼、我们的疾病、我们的成功、我们的失败。失败不足惧,成功也不足喜。

讲完“空”的道理,《心经》就要用到人的生活里面。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如果理解了“空”的道理以后,我们对于“色”,对于“受、想、行、识”就不能执著。“无”指的是“没有”,但并不是一无所有,而是说我有五蕴,但是我对五蕴是不执著的,我是以一种无常的眼光来看待我的身体、我的思想观念,也就是中道的精神。

这个引申出来的就是对个体的自我也不执著。五蕴组成的就是每个孤零零的具体的事物,我们每个人从娘胎里钻出来就是由五蕴和合而生的,这是没有经过社会化而出现的一个人,只要是一个人,就是由五蕴和合而生的。

要放下个体自我,这是最难的也是最基础的。每个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医药费要花在延缓死亡进程上呢?因为我们是真的不甘心死去的。这是人之常情,别人希望活下去的时候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尽可能地延缓他们的生命,不能拿你的智慧去强求别人。所以认识“五蕴皆空”,放下个体自我是很难做到的,但又是非常根本的一点。

如果你能体会到“五蕴皆空”,对你的身心都能放下,那么接下来就顺理成章了,实际上一下子就可以上升到“十八界皆空”、“十二因缘皆空”、“四圣谛皆空”,这些都是直接相通的,实际上是可以顿悟的,瞬间体会到,只要你理解了“五蕴皆空”的道理。

“无眼耳鼻舌身意。”

如果你对“空”有中道的理解,你就不会执着于眼耳鼻舌身意根。“眼耳鼻舌身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六根清净”的“六根”。

“六根”其实是人的六种感觉器官(“意根”指的是神经系统)。释迦摩尼佛在菩提树下觉悟的时候,觉悟到十二因缘,把我们的人生理解成从前生到今生再到来世这十二个环节。这些环节中,“名色”指的就是“五蕴”,“六路”就是六根。

我们人是五蕴和合,然后逐步在娘胎里发育就成了一个六根齐全的胎儿。发育齐全了就要从娘胎里出世,就叫“触”。

前面我们讲了“五蕴皆空”,不执著于五蕴了,把受想行识统称为“名”,这些精神性的东西,没有具体的可见的东西,只是有个名称。这个“名色”具体发育就可以发育成一个具有“六根”的胎儿,用我们现在的话,“名色”相当于受精卵。

既然认识到五蕴是空的,那么由五蕴而生发出来的这六种感觉器官当然也是空的,你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呢?

“无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是六种认识的对象。眼睛看到的是“色”,耳朵听到的是“声”,鼻子闻到的是“香”,舌头尝到的是“味”,身体能接触感觉到的就是“触”,“法”是我们的意根,神经系统能够认识到的,既可以是意识性的,也可以是物质性的。一言以蔽之,“色声香味触法”,是我们的六种认识对象,我们在专业上称之为“六境”也叫“六尘”。

六根是我们的认识主体,六境是我们的认识对象、认识客体。因为你的认识主体是空的,不能执著的,相应地认识的对象本性自然也是空的,是不能执著的。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个“界”是一类的意思,这个地方省略了“耳鼻舌身意”,就是“六识”,眼识乃至意识。这个“六识”是怎么来的,是认识主体去认识客体得到的认识。

我眼睛去看那些事物,这是红的、黄的,属于眼睛的认识。意根的认识,意识就是用我的神经系统去认识我的对象。六种基本认识分别属于六种感觉系统。

既然没有“六根”,没有“六境”,那还有什么“六识”呢?这在逻辑上也是顺理成章的。“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实际上就是说不要被我们的眼界乃至意识界所束缚,千万不要作茧自缚。

无六根、无六境、无六识,加在一起就是无十八界,也就是“十八界皆空”。

明白“十八界皆空”有什么意义?“十八界”是什么?佛教里面所讲的是指我们每个人生活的世界。我们每个人活在哪里?就是活在十八界里,就是活在你的六根所认识的六境里,活在你认识过程中得到的六识里,就是活在我们所感觉到、经验到的世界里。

我们都活在中国,但是每个人的“中国”又是不一样的,官人的中国和商人的和学者的“中国”是不一样的,穷人的“中国”和富人的“中国”又是不一样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同的十八界里。再进一步引申就是社会,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社会,都在塑造一个属于自己的角色和身份,所以,“十八界”里的自我就是我们的社会自我。

《心经》这段话就是劝我们要放下社会自我。每个人的身份总是多元的,人是各种社会身份的总和,所以要处理好任何的关系,最好的办法就是放下对自我社会身份的执著,在外面是领导,在家里照样要听老婆的话,该洗碗就洗碗去,一定要学会多元的价值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讲“十二因缘”,“无明”乃至“老死”是一头一尾两个境界。

佛祖在菩提树下觉悟的时候就是觉悟到了缘起。人为什么会有缘起?为什么会有生老病死?佛祖觉悟到人是由于前世“无明”(就是无知),产生了很多烦恼,贪嗔痴。

由于我们的无知做了很多事情,这就是“行”,就是做事,做了很多事情,正确的、错的、好的、坏的都有,这就是“业”。有业就要转世投胎,就得不到解脱。转世投胎的时候,身体没有了,五蕴瓦解了,感受没有了,但灵魂还在。

转世投胎轮回的主体就是“识蕴”,识蕴要找个娘胎和父精母血混合形成受精卵。按照佛教对于生命的基本理解,你的精神成分是前世带来的,你的身体是你父母给的。所以,你一定要感谢父母,在你需要转世投胎的时候你父母收留了你。

人接触了这个世界就会有感触,就会有喜爱,就会有执著,赚钱好,就想赚好多好多钱。在你长大后会拥有这些东西,但在拥有的同时,你就做了业,有了业就转世投胎,就会有生有老死。这就是佛祖觉悟到的人生的轮回之道。

我们想要不老不病不死怎么办呢?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你不要生,不要有业,不要有喜好,不要有无明,不要有贪嗔痴,不要贪婪。

你要有智慧,用智慧来破除你的无明,如果能够破除无明,那自然就会不老不病不死。破除无明就是实现不老不病不死的方法。

所以“无无明尽……亦无老死尽”,“尽”就是破除的意思。这就是逆观十二因缘。

小乘佛教津津乐道的十二缘起,我们的轮回就是十二缘起,那么我们的解脱之道就是要破除十二因缘。

《心经》就是讲用大乘佛教的方法来破除十二因缘。轮回总得有个主体吧?现在主体没了,“五蕴”不过是个因缘和合的假象,轮回也不过是个假象在轮回,你又何必执著呢?

所以,从大乘的角度讲,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轮回,没有轮回哪还有什么“十二因缘”呢?“十二因缘”只是给那些还没有理解佛法的人的一个假设性说法,如果你能够明白“五蕴皆空”的道理,“十二因缘”就不复存在了,破除“十二因缘”的事情就没有必要了,即所谓“无无名尽”,“亦无老死尽”了。

“十二因缘”不过是佛祖的一个假设,破除没有的东西就没有必要了。我们都有体会,打拳最难打的是向空中打拳,如果掌握不好力度就会出大乱子。对于一个本来没有的东西下足劲,会伤害到你自己。

所以如果你对“十二因缘”这个假象下大力气,越下力气,你的执著就越深,《心经》告诉你这是假象,要放下。

“十二因缘皆空”意味着什么?在我看来就意味着放下一个时间自我、历史自我,十二因缘讲的是从时间的角度对自我的认识。

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社会身份后,我们总会想,我现在是这样的,十年以后会怎么样呢?社会自我是一个横向的比较,时间自我是一个纵向的比较。我们经常会被这个比较牢牢地抓住。

通常我们是以一个发展的视角,认为人要一步一步往上走,应该发展,不发展就不行,所以,我们总是希望从时间的角度对自己有个新的认识。

有这个认识是不错的,人之常情,但如果你对这个认识太执著了,对人生有无休无止地追求,始终要给自己找一个历史地位,那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的烦恼与恶果。

恰恰放下自我,就是成就你自己,让你更上一个台阶。很简单,只有做好自己手上的工作,你每天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了。不塑造恰恰就是最好的塑造办法。

所以,不要从时间的角度给自己塑造一个形象,要放下一个时间的自我,这样就会少很多麻烦。每个人所谓的“发展”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总有一天要退休的。

“无苦集灭道。”

“苦集灭道”是佛教上讲的“四圣谛”,你学习四圣谛所得到的智慧,也就是小乘佛教的智慧。

苦、集谛,对现实人生的描绘;灭、道谛,对佛教理想人生的描绘。

苦谛。“苦”是受逼迫苦恼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轮回的苦恼。

集谛。“集”是积聚感招之意。说一切众生,常时以来,由于贪嗔愚痴的行动,造成的善恶行为的业因,能感招将来的生死苦果。

灭谛。“灭”为息灭、灭尽之意。灭尽三界内之烦恼业因以及生死果报,称为灭,也称了脱生死,从此不再受三界内的生死苦恼,达到涅槃寂灭境界,即为解脱。

道谛。“道”为通达、道路、方法的意思,即是达到寂灭解脱的方法和手段;原始佛教认为道谛是指三十七道品,主要是指八正道。以后大、小乘又各有发展。佛教认为依道谛去修行,就能达到寂灭解脱的灭谛。由此途径确实可以达到解脱生死的目的。

知道什么是“苦、集、灭、道”的智慧,你也要放下,不要沾沾自喜这些东西。小乘佛教认为修行的最高境界是得到阿罗汉,但是在大乘佛教看来也不过是一种假设,也千万不要执着。“阿罗汉”的意思是“不用再学”,请问这天底下哪样东西是不要再学习了?

不可能说我的人生达到了不用再学的境地。所以“无苦集灭道”,指的是对“苦、集、灭、道”这四圣谛也不要执着。理由很简单,“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有的苦难都解脱了,还有什么苦谛吗?苦谛没有了,那么介绍苦的原因这套说法还有必要吗?“十二因缘”就是集谛的原因,所以集谛也没有了。

“苦”、“集”没有了,“灭”、“道”还有必要吗?因为“苦谛”、“集谛”是描述现实的痛苦的人生,痛苦的人生没有必要了,你还用去讲幸福的人生吗?

幸福总是相对于痛苦而言的,所以“灭谛”和“道谛”也就不需要了。所以“苦集灭道”不复存在,没有必要了。这个地方就讲四圣谛皆空,从“五蕴皆空”到“四圣谛皆空”,思路完全是连贯的,一气呵成的,一体的。

“四圣谛皆空”的言外之意,就是要把“神圣自我”放下。很多人做事都会有一种很神圣的理念,有一个光明正大的理念。

但是,所有神圣的理念不过是针对某一群人的特定假设,对这一群人在这某个时期有用,换一群人在不同的时期这些理念恐怕就都没有用了。所以,千万不要有“这是神圣的、不可以改变的”之类的想法,天底下没有不可以改变的东西,最神圣的佛法也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放下的。

同时,也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宣扬成那是“最伟大的、神圣不可侵犯的”,你要看时间和场合,要与时俱进。中国文化最强调与时俱进,每一个口号在每一个时期都是非常神圣的,适合整个世界的。

至此,《心经》的任务也完成得差不多了,它叫我们放下自我,一层一层地像剥笋一样地剥下自我:放下五蕴和合的个人自我、放下十八界和合的社会自我、放下十二因缘和合的历史自我、放下苦集灭道四圣谛和合的神圣自我。

一层一层地放下,只有放下这些自我,才能成就这些个体自我、社会自我、历史自我与神圣自我。一句话,你把手上的事做好,做本分事就可以成就一切的事,就可以心想事成。

怎么做本分事?就是放下自我,不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你服务大家,就能做好你的本分事;服务好你的团队,就能做好你的本分事。因为任何一件事不可能你一个人完成,一定是一个团队合作的结果,这样才有可能不断走向新的事业的顶点,这就是发展。

“以无所得故。”

为什么要叫大家层层地放下自我,那是因为最高的境界是无所不能的,你是无法得到的。法无定法,最高的觉悟永远没有固定的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形式。

一旦固定下来它就不是最高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我们不会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因为根本就不会有一个最高的标准。

但是你可以列一个更高的标准,因为我们总是在根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来调整我们的要求和标准。

所以《心经》在这里就做了一个总结,如果你能放下自我,生命就会非常圆满,像菩萨一样圆满,像佛一样圆满。

“菩提萨陀,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提萨陀(菩萨),就是“觉悟、有情”,有觉悟的生命。这些菩萨心无挂碍,心里没有任何牵挂,没有任何担心害怕的事情,只知道面对此时此刻的因缘和合的条件,做好我分内的事情,很务实,有觉悟的人做事情都是非常务实的。

这样就可以远离颠倒、痴心妄想,这就是涅槃了,彻底没有烦恼了。所以,学习佛教不是让我们逃离现实,恰恰是让我们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人,每天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当天的生活,去做好每件你要做的事情,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不存非分之想。

那么觉悟再高一点,就成佛了。三世诸佛就是靠着波罗密多这种解脱智慧,得到了“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至高无上的真正的平等的觉悟)。这最高的觉悟是什么呢?就是“无所得”。

什么也得不到,就是最高的觉悟。得就是无所得,永远是法无定法,没有固定的内容和形式,永远需要与时俱进。这是符合中国传统智慧的。我们要遵守的永远是时代的变化,要放下种种的教条和成见,这就是觉悟。只要你说我得到了什么,这一定不是最高的觉悟。

讲到这个地方,《心经》讲完了,身心调摄好了,自我放下了,个体自我、社会自我、历史自我、神圣自我统统都放下了,成菩萨,成佛了,夫复何求?

所以,《心经》最后部分是一段对“般若波罗蜜多”(能达到彼岸的智慧)发自内心的赞叹: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呵。”

所以,我们知道,这“般若波罗蜜多”真的是伟大的至高无上的咒语(咒:陀罗尼,总持、真言,简明扼要,是佛经的精华),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等同的咒语。它能除一切苦,是真实不假的。如果每天念这咒语,每天就会平平安安。

这个咒语就是:

揭谛,揭谛(去呀!去呀!Gate Gate)

波罗揭谛(到彼岸去呀!Pāragate)

波罗僧揭谛(大家都到彼岸去呀!Pārasamgate)

菩提萨婆诃(快速证得觉悟。Bodhi svāhā)

去呀,去呀!到彼岸去呀!大家都到彼岸去呀!快速证得觉悟。般若智慧是我们去彼岸最简洁明了的方法。

    进入专题: 佛学   心经  

本文责编:Super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佛学研究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3446.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