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609 次 更新时间:2023-02-13 22:22

进入专题: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王德蓉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是在深入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和阶段、全面认识和把握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历程以及各国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一个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意义的重大判断。

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从供给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生产组织方式网络化智能化,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和服务质量高。从需求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升级的需求,这种需求又引领供给体系和结构的变化,供给变革又不断催生新的需求。从投入产出看,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分配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政府有税收,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从宏观经济循环看,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循环通畅,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和空间布局比较合理,经济发展比较平稳,不出现大的起落。总之,只有经济总量继续增长和发展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事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生态环境美好、国际地位提升、安全能力增强等各方面建设的物质条件才能不断得到充实,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才能有更为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执行党中央战略决策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坚持向改革开放创新要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顺利推进。

习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才能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国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胜利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从根本上说,构建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我国发展新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以国内循环为主,进出口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小。改革开放后,我们打开国门,扩大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特别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对我们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快速提升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随着全球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有的国家大搞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国际大循环动能明显减弱,而国内大循环活力日益强劲。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进一步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更多依靠国内市场实现经济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近年来,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思想共识不断凝聚、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政策制度不断完善,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面建成新发展格局还任重道远。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我们要从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构想,牢牢把握工作着力点。要搞好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发挥科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作用;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稳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带动能力;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重要保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新征程上,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找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机结合点,围绕着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等方面,系统有力精准施策,确保取得实效。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明确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方面的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财政金融体系。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重点在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建设高效顺畅的流通体系、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方面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就要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位加强,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增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国土空间体系;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发展优势区域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作者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来源:《解放军报》2023年2月13日第7版


    进入专题: 新发展格局   高质量发展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40693.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