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慕樊:上番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07 次 更新时间:2022-12-05 00:28

进入专题: 杜甫  

曹慕樊  

《三绝句》之三:“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门。”郭本赵次公曰:“蜀人于竹,言上番则成竹,又曰上筤笋,下番则不成竹,亦曰下筤笋。”这个问题,本已解决。次公,宋蜀人,说法是可信的。杨慎以为番字当读去声(据独孤及诗)。而杜诗番字于义不叶(协)(按,实无所谓不叶),因此要把番字读作浪。胡震亨《唐音癸签》释“上番犹上紧之意”。连词义也弄错了。清吴景旭又说大番、小番,是大年生笋多,小年生笋少。也是错的。蒋超伯《通斋诗话》卷下说,第二番笋不成竹,引《尔雅》“仲无笎”为证(陆农师说,仲,第二番,笎,竿也)。并说:“余园多竹,验之良信。”施鸿保引颜师古《汉书·盖宽饶传》“共更一年”注:“更,犹今人言‘上番’。”


按各家中赵、蒋二家都有方言、目验的根据,所以说对了。余人抄书,就有对有不对。可见抄书解诗,是很不可靠的。


上番,是唐人方言。番字平仄两读。胡震亨引韩愈《和侯协律咏笋》:“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胡以为此字韩读作平是“翻案示巧”。其实韩诗是元韵。《集韵》又收入“愿韵”,可知宋代番字仍然平仄两读。字本可读平,无所谓翻案。


唐俗语的上番,意思是“第一批”。番是批、次的意思。四川人吃笋,都吃第二批生的,把第一批笋护起来(成竹)。


还有,上番不定指笋,是可以普遍用的。唐史、公文中习见。诗例如元稹《答姨兄胡录之见寄五十韵》:“柳爱侵寒软,梅怜上番惊。”又《赋得春雪映早梅》:“飞舞生春雪,因缘上番梅。”这是指花。宋王禹偁《茶园》(五律):“缄縢防远道,进献趁头番。”这是说茶。苏辙《养竹》:“初番放出林,末番任供口。”可知头番、初番、末番,宋代犹习用。番字用作“次”的意思,明显的无过刘知几《史通·外篇·忤时》云:“天子还京师,朝廷愿从者众,余求番次,在大驾后发。”在诗中,如许浑《金谷园桃花》诗:“花在舞楼空,年年一番红。”番即次也。如二十四番风之例。


注 《列子·汤问》:“(帝)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戴之(五神山),迭为三番,六万岁一交。”今《列子》是六朝人伪托,则番字义六朝已有之。



    进入专题: 杜甫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73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杜诗杂说全编/曹慕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