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慕樊:杜甫南行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742 次 更新时间:2022-11-22 09:15

进入专题: 杜甫  

曹慕樊  

杜甫在七六八年(大历三年)春天离开夔州出峡。原意将住荆州,他的弟弟杜观先已来信,约他去当阳(荆州属)居住。杜甫想去荆州居住的原因是,(一)当时江陵尹兼御史大夫充荆西节度观察等使(封阳城郡王)卫伯玉对杜甫有旧。(二)杜位从严武幕以后做卫伯玉的行军司马。有关的诗有《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因寄三首》之三、《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从这些诗看,杜甫的情绪是很好的,满以为定居荆州,和杜观一家同住,好好地度过晚年。不幸事与愿违,到了荆州以后,忽然发现这个希望破灭了。于是在大历三年的秋天离开江陵(荆州),迁往公安。关于离开江陵的原因,据清施鸿保《读杜诗说》,认为当时是杜观对他的哥哥不好,兄弟参商,所以杜甫才南去公安(施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215页,“移居公安山馆”条)。这个说法,只是一种推想,别无佐证,不可信。从杜诗考察,当是卫伯玉的下属不欢迎杜甫,杜位对杜甫的态度冷淡,所以杜甫愤然离开江陵。看《和江陵宋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注家都说这是杜位,是可信的。杜甫对自己的亲弟弟,照例称名)宴书斋》诗的结语说:“朋酒日欢会,老夫今始知。”请想想看:你们天天宴会吃酒,并且作诗,却排斥我这个新来的人。难道我还能待得下去吗?这个时期在诗中发了些做客难的牢骚,大概就是为此。如《久客》(蔡梦弼编在江陵诗内):


羁旅知交态,淹留见俗情。衰颜聊自哂,小吏最相轻。

去国哀王粲,伤时哭贾生。狐狸何足道,豺虎正纵横。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更说到世间友情反复,语意悲慨:


一论朋友难,迟暮敢失坠。古来事反覆,相见横涕泗。……

故旧(指顾)独依然,时危话颠踬。


这话很可能是为杜位而发。


在这个时候,杜甫曾经打发他的儿子出去试探可以移居的地方,结果也失望。因为儿子写信回来说,那里的生活差得很。杜甫因而决计不去。《水宿遣兴,奉呈群公》说:


归路非关北,行舟却向西。暮年漂泊恨,今夕乱离啼。

童稚频书札,餐飧讵糁藜?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难齐!……

异县惊虚往,同人惜解携。磋跎长泛鹢,展转屡闻鸡。


这诗是离开江陵时在江边舟中写给卫伯玉的幕僚们的(杜位在幕中而题与诗均不及位,值得注意)。“向西”言将去公安(仇以诗末有“丹心老未折,时访武陵溪”的话,以为是要去武陵〔即今常德〕,是不对的。二句的意思是说,对于政治还没有忘情,将来还要常常来看望诸公的。“武陵溪”以神仙中人喻“诸公”,是套语。旧注纷纷,均未得诗意)。“童稚”两句是说儿子(“童稚”谦词)从异县几次寄信给他,说那里吃饭掺野菜,有点令人难以置信(“讵”,疑问)(杨伦注:“公在江陵时,妻子或留当阳,故家人以困乏来告。”得之),所以只好西去公安。“异县惊虚往”,是说儿子徒劳跋涉,到那里算白跑了,不是说自己曾经亲往“异县”(旧注均误)。按这里的“异县”,应当是指杜观所在的当阳。杜甫的儿子留在那里,到第二年(大历四年)才回到他身边。《入衡州》诗说“远归儿侍侧”,远归即指从当阳归来。大约杜观在那里家累重〔1〕,职务卑,生活极苦。到那里去不过大家挨饿,所以不能去,不是杜观对他哥哥有什么不好。《清明》说,“弟侄虽存不得书”,《归雁二首》说:“云里相呼急,沙边自宿稀。”“伤弓流落羽,行断不堪闻”,说明兄弟间的情谊是好的。


杜甫到公安县去,是因为郑审做公安少尹,想去依他。郑审是郑虔的侄辈,跟杜甫是旧交。《八哀诗赠郑虔》说:“萧条阮咸在,出处同世网。”诗后杜甫自注:“著作(指虔)与今秘书监郑君审,篇翰齐价。”以谪江陵,故有“阮咸江楼”之句。可见郑审也在倒霉,是难以做诗人的东道主的。这本在杜甫的意料中。所以《舟中出江陵南浦,奉寄郑少尹审》说:


栖托难高卧,饥寒迫向隅。寂寥相呴沫,浩荡报恩珠。

溟涨鲸波动,衡阳雁影徂。南征问悬榻,东逝想乘桴。


在走投无路中,把朋友的慰藉也看为一种大恩,说要图报!后四句是说自己不是想在公安住下去,只是想从那里经过,看看老朋友,再经衡阳,到广州去。


杜甫想到广州,绝不是一时被迫无奈的幻想,不像他这以后忽而想去陕西,忽而想去汉阳和襄阳,甚至想去庐山一样。〔2〕他想去广州,有种种原因。


我们知道,唐代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分为四条干线,①东路自长安经洛阳到开封、商丘;②西路自长安到凤翔、成都;③南路自长安至江陵、襄阳;再南到长沙,经广西到交州;④北路自长安到太原出娘子关到北京市(当时范阳)(《中国通史简编》三编一册,267页)。南路的广州是一个中国和外国通商的两大海口之一(其他一个是登州,今山东蓬莱县)。从广州出航,经越南、马来半岛、苏门答剌等地至印度、锡兰,再西至阿拉伯(大食国)。


杜甫对广州的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是早有所闻的。他在《奉送魏六丈佑之交广》诗中说:


出入朱门家,华屋刻蛟螭。玉食亚王者,乐张游子悲。

侍婢艳倾城,绡绮轻雾霏。掌中琥珀钟,行酒双逶迤。

新欢继明烛,梁栋星辰飞。两情顾盼合,珠碧赠于斯……

心事披写间,气酣达所为。指挥铁如意,莫避珊瑚枝。


在《送重表侄王评事使南海》中说:


番禺亲贤领,筹运神功操。大夫出卢宋,宝贝休脂膏。

洞主降接武,海胡舶千艘。


大历四年,李勉以京兆尹拜广州刺史,充岭南节度使。杜甫有送行诗。上引诗“番禺亲贤领”,亲贤就是指李勉。


在杜甫看来,广州经济既是那样繁荣,生活自然富裕,他在到公安前,大概已传闻李勉将做岭南节度使,估计政治也可能稳定。所以决心要到广州去。后来他的亲友魏佑、王先后去广州,就更增加了他南行的决心。所以心情又振奋起来。《泊岳阳城下》说: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杜甫到了潭州(长沙)。大历五年,潭州刺史崔瓘的部将臧玠叛乱,杀死崔瓘,湘中大乱。杜甫入衡州避兵。他更想到广州逃乱。《咏怀二首》之二说:


多忧污桃源,拙计泥铜柱。未辞炎瘴毒,摆落跋涉惧。

虎狼窥中原,焉得所历住?葛洪及许靖,避世当此路……

南为祝融客,勉强亲杖屦。结托老人星,罗浮展衰步。


在《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他又提到葛洪、许靖。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任。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零。


许靖是三国时人,避兵走交州。晋葛洪为勾漏令,后来隐居罗浮山。杜甫提到葛洪,流露了他想去广东的又一种心事。杜甫年轻时候就相信神仙服食之术。诗中提到服食的很多。他又是多病的人。到湖南以后,右臂偏枯,已经不能写字。兼之臧玠之乱,窜伏乱兵间,担了不少惊恐。生活困难,营养不足。又死了一个还在吃奶的女儿(《入衡州》诗:“犹乳女在旁。”这是大历五年夏天的诗,到了秋天,小女病死。《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说:“夭追潘岳”,即指小女之死),心情更坏。所以想求仙学长生术的念头又起来了。《送王》诗也说:“我欲就丹砂,跋涉觉身劳。”可见这是他这一段时间常常想到的事。


还可以提到:杜甫和苏涣的交往,也许也会增强他去广州的心思。杜甫赠苏涣的诗,佩服备至。另外在《暮秋枉裴道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和《入衡州》两诗中都提到苏涣。一则许以安定大局,再则把他比作白起。苏涣是个才气纵横的人,所以后来敢于到交广造反。据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上苏涣题下识语云:


“涣本不平者,善放白弩,巴中号曰白跖。人患之,以比盗跖。后自知非,变节从学。乡赋擢第,累迁至御史。佐湖南幕。崔中丞遇害,涣遂逾岭,扇动哥舒(晃)跋扈交广,此犹龙蛇见血,本质彰矣。三年中作‘变律诗’十九首,上广州李帅(勉)。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爪。”据杜《入衡州》诗,瓘被杀后,涣亦往衡州,共谋讨伐臧玠。杜甫在潭州时,与涣交往甚密(《答裴道州》)。苏涣是想到交广的人,对于杜甫去广州,必有鼓舞。


总之,杜甫南行,是想到广州,这是他到江陵以前没有想到的。驱使他想到广州的力量,是当时的客观形势,主要是经济的原因。


〔1〕 施鸿保说杜观是新婚,不应该已经有子。他根据《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两篇》说,既云“新妇”,而诗首联说:“汝去迎妻子,高秋念却回。”诗和题是矛盾的。因此,他说诗中的“妻子”字样,“子”字是连类而及,没有意义。施鸿保的话是错误的:1.紧接着还有三首诗,题目是《舍弟观赴蓝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三首》,这又怎么解释呢?2.这五首诗都作于大历二年,杜甫五十六岁,就算观小他十六岁,已经四十。中国社会素早婚,中上层人不会四十岁才娶妻。3.“新妇”当是沿用六朝人语,六朝人称妇为“新妇”,不同于后世称新婚者为“新妇”。《后汉书·列女传》记周郁无行,周郁的父亲对郁妻赵阿说:“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最明显的是《晋书·列女传》载王浑娶妻钟琰,生子济。有一天两夫妇在家闲坐,王济走过。王浑得意说,生子如此,足慰人心。他的妻钟琰回答说:“若使新妇得配参军,生子故不趐如此。”参军,指王浑的弟弟王沦。琰子已长,还自称“新妇”,可证晋人“新妇”一语和后世意义不同。唐文人多袭晋语,以为风雅。杜诗题中“新妇”字当亦如此。


〔2〕 杜诗有《暮秋将归秦,留别湖南幕府亲友》五律。黄鹤诸家编在大历五年。不对。这诗当是在江陵时徘徊歧路之作。第二句有“天高白帝秋”,江陵离夔尚近,可以这样讲。若在潭、衡,未免扯得太远了。到潭州出了乱子,他曾经又想到归秦。《暮归》说:“南渡桂水缺舟楫,北归秦川多鼓鼙。”不过说说罢了。


大约在潭州大乱的时候,杜甫想去汉阳或襄阳。有《登舟将适汉阳》诗说:“鹿门自此往,永息汉阴机。”又有《别董颋》诗说:“汉阳颇宁静,岘首试考盘。当念著皂帽,采薇青云端。”又有《回棹》诗,后半说想回襄阳隐居。这些都是兵荒马乱时的幻想。《上水遣怀》中说:“穷迫挫曩怀,常如中风走。”倒是实话。


    进入专题: 杜甫  

本文责编:陈冬冬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文学 > 诗文鉴赏专题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8221.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杜诗杂说全编/曹慕樊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4,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