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美东:开辟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01019 次 更新时间:2023-04-17 23:32

进入专题: 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程美东 (进入专栏)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非常系统、集中、深入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为了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本站特将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程美东先生2022年8月初在一乘文化讲堂所作的有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问题的专题报告录音整理稿刊发。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国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有关问题。去年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个决议当中有一段论述:“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

这里面有三个判断,一个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第二个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第三个就是,对于世界而言,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这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判断,也可以说是个重要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论述很丰富、很深刻、很系统。学术界、理论界也都在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地探讨一下。所以我今天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现代化本义考

就是讲清楚什么是现代化。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谈一下:第一个就是,近代中国关于现代化的语境的使用。主要是说明近代中国是怎么理解现代化的,“现代”一词在英语里面,我们都知道是modern,根据韦氏词典的解释,modern这个词是在16世纪产生的,那也基本上可以说,跟我们今天对近代史现代史的认识是一致的。modern 在日语里面一般被翻译成“近代”。所以我们讲,中国现代化和中国近代化在学术界往往是混用的。

在西方,到底什么时候普遍使用现代化这个概念,我没有做过详细的考证,但是作为我们所信奉的马克思主义,它在什么时候使用,学术界是有研究的。马克思曾经用过现代国家政权、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代资产阶级这个提法,他没有用现代化,也就是说没有用modernize这个词,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很多的著作都是五四之后介绍到中国来的,所以他们使用的“现代”,当时指的就是资产阶级世界革命的那个时代,也就是说工业革命之后的资产阶级的时代,所以他这个“现代”跟我们今天讲的“现代”是有差异的。

现代化这个词语绝对是一个外来的词汇。我在二十多年前写博士论文,就涉及到现代化问题,所以那时候我看了不少的现代化的书籍,完全靠着笨办法查词典和其它纸质图书来了解“现代化”词语的起源情况。我前几天查了一下《二十五史》电子版,一搜索,发现这里面就没有现代化这个词,我还搜索了“现代”这个主题词,里面也没有。我又搜索了中华经典古籍库,中华经典古籍库是收集了全国好几十家专门从事古籍古典文献出版的机构发行的书籍的一个资料库,这里面有很多电子版的古代书籍,我查了一下也没有现代一词,现代化更没有了。

近代这些报纸应该说,谈现代化、近代化相对比较多,多的话也主要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后,主要是讲西方,介绍西方的时候,一般都讲的比较多一些。人大有一个教授,在《历史研究》上曾经写过文章,讨论现代化这个词语在近代的使用的情况,根据他的考证,现代化这个词,主要是从上个世纪20年代才开始逐渐流行的。他对《申报》、《大公报》、《东方杂志》这三个杂志进行了全文检索,发现在1927年以前,这三家报纸关于现代化和近代化的词语都非常少。而1932年这三家报纸分别出现现代化和近代化的频率是108次、100次、31次。1933年到1934年年间,分别攀升到322次、170次、38次。据他的考证,近代化这个词最早是在1922年出现的,然后在1922年到1930年之间,现代化一词出现的概率越来越大。现代化作为一个影响巨大的名词,是在1933年出现的,1933年《申报》搞了一个现代化问题的专栏讨论,从全国征文,后来有26篇文章被征集发表,这就是一个著名的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所以应该说是在1930年代的时候,现代化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间开始流行起来了,但是到底流行到什么程度,肯定不如我们今天网络时代里面的某些词语用的那么多。总之,根据现有的报刊的记载,我们可以说现代化主要就是五四运动之后到1930年代开始成为中国的教育界、文化界的一个比较高雅的术语了。

第二个就是欧美关于现代化的理论是怎么回事。现代化作为一个理论问题,作为一个学术流派,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早兴起在美国,当时他们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发展政治学等问题,尤其是发展经济学广泛使用了现代化这个概念,并且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二战之后,在美国兴起的学术流派一个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把人类社会分为传统和现代。传统,就是文艺复兴之前的,文艺复兴之后的世界,就是现代化的世界、现代化的社会,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就是以工业化的文明,作为基本的特征。在此之前,世界是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被现代化理论学派视为传统社会。

但是到底怎么对现代化做一个定义,坦率的说,就我所看到的现代化的理论、现代化的书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可以说是歧义纷呈。比方说有的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朝着欧美型的社会经济政治系统演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在17世纪到19世纪,就在欧美各国完成了,他这个实际上是把工业革命看成是现代化的特征,还有人把现代化看成是一个无所不包的社会变革的过程,有个叫吉尔伯特.罗兹曼的人说过,“我们把现代化视作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他认为,最好把现代化看作是涉及社会各个层面的一种过程。还有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过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这里面有一个人叫布莱克,他对现代化的定义相对更学理化一些。他认为现代化是什么呢?就同时存在的社会形式而言,无生命动力源泉对有生命动力源泉的比例已经增长到了或者超过了不可回转的程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如果无生命动力少量的减少,无法为有生命动力的增加所弥补,或者如果不对社会做不可避免的广泛的变革就无法弥补,那么这个社会和民族就现代化了。这个话比较拗口,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现代化社会里面,整个社会运行动力的资源是什么?是无生命的,说白了就是,不是用人力和畜力作为社会里面主要的劳动力基础的话,这就是现代化社会。更通俗一点就是,只要机械用得多的社会,机械化文明的程度越高的社会,这才是现代化社会。什么是机械化呢?我们都知道,这是工业化造成的,最直接的说就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生产工具的出现,使得作为生物性的这种劳动不断减少,这才是机械化或者说工业化发达程度越来越高的一个体现。他说来说去绕了半天就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程度比较高的社会。

上面这些论断实际上都有问题,问题在哪呢?就是说他们对现代化的很多定义是从外延的角度谈的,不是从本质特征谈的,从它的有些功能的角度去谈的。所以我当年在研究现代化的时候,就在思考一个问题:一个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比方说我们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大家说农业社会是靠体力吃饭的,它是靠种植业,种庄稼的。农业社会最根本的,是它的生产工具。为什么我们讲中国的农业社会很早就发达了呢?因为我们很早就有与农业生产有关系的生产工具,比方说,考古证明,至少在7000年以前,我们就知道种植水稻了。再比方说在游牧社会里面,家里的人越多,你养的牛羊越多;你的牛羊越多,你的财富就越大。所以这样的社会,我们把它看成是传统社会,就是说它的机械化程度很低,或者说当时就没有机械化,人完全是靠着生命的动能来维持生活。

现代化社会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机械能量在社会的发展当中起到越来越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谈现代化的话,要是仅仅谈它的一些外延,就只能看到表面情况。比方说有人说现代化是一个过程,但什么化不是个过程,封建化也是个过程,现代化包含了各个方面,封建化也包含了很多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来,这种解释实际上就没什么力度,因为没有把握它的本质特征。农业社会最根本的本质特征什么?农耕文明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是它的生产工具。农业就是封建社会里面使用的铁器,因为只有使用了铁器,人们在种植作物的时候才能够相对比较自由。所以,我们讲古代社会,讲传统社会的特征的时候,也是以生产力为基础的,是以生产工具为基础的,这是它的本质特征。中国学术界曾经把有没有铁铧犁作为农业社会重要的特征,还有人工灌溉等等。

那么现代化的特征是什么呢?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我认为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就是科学理性主义的价值观念,就是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主要的价值观是科学理性至上。我们都知道现在我们在讲人类发展趋势的时候,大家都能够侃侃而谈,而且信心百倍,都觉得自己有道理。为什么大家觉得自己有道理?就是大家在对于现实社会发展的趋势上面有共同的认识,这个趋势是什么?就是不断进步的,今天比昨天要好,明天一定比今天要好。这实际上就是理性主义的思维结果,这个理性为什么如此固化和如此自信呢?因为我们这种理性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因为从近代之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征服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大了,人类征服自然能力越来越强之后,我们才想到了科技的创造和发明,这样最后就形成了今天的这样一个发达的社会。所以我们讲现代化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它的本质特征。比方说从文艺复兴开始这五百多年以来,人类总体上来说,各个国家和文明地区都有一个什么特征?相信科学进步使人类更安全、更幸福。很少有人说,今天我们的科技进步了,将来我们哪天就没饭吃了,哪天社会就堕落了。应该说这样的人有没有?有,但是占少数,多数人他们始终相信着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好。像今天的人们很少担心我们没饭吃,而这种担心在古代东西方社会里面普遍存在,因为在古代东西方社会里面,大家都相信,人类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大家去不断的地开采或者是过度地开采它,总有用尽的一天。所以他们在古代的时候,不相信今天比昨天好,更不相信明天比今天就会好。但是我们在今天大家为什么信这个?这个信仰来自哪呢?就是近代科学理性主义。我们相信经过科学的帮助,人类一定能够战胜自然界。所以说现代化它的本质特征就是科学至上主义的社会价值准则。

我讲这个话是有根据的。因为我们在文艺复兴之前,西方包括东方,我们崇拜的是什么?是自然力的权威。无论是原始的图腾崇拜还是酋长崇拜,诸神崇拜,各种宗教教主的崇拜,本质上都是对神秘的自然力的崇拜。为什么大家崇拜这种自然力呢?因为科学不发达,我们对于我们现实的生存的能力是有着很强烈的不确定性,是有强烈的怀疑意识的。所以,凡是崇拜自然,无论是崇拜上帝、崇拜神,还是崇拜老天爷,实际上都是对自然力的崇拜,这种崇拜的价值观下面,就形成了传统社会。

现代化社会是什么?它崇拜什么?现代化社会崇拜科学。比方说我们在今天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要借助于更高程度的物质文明和更高程度的精神文明来解决困难,这个放在500年之前是不可能的,甚至放在今天的某些社会形态里面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表明什么?现代化社会里最根本的一个价值取向是科学主义,是科学至上的主义。这样的分析框架,这样对现代化的认识到底有什么样的科学性?我为什么这个问题要多说几句,因为现在很多研究现代化的人,大家都喜欢讲微观层次的,我觉得这个不足是非常大的。我这样的定义可以说是对世界史和中国历史长期学习之后的一个概括。因为近代之后,人类自从掌握了科学,利用了科学,推动了科学发展之后,逐渐地消除了或者说逐渐地减少了对于自然界的恐惧,今天的人们很少担心饥饿问题。现在全世界的人口已经涨到70亿了,20世纪初,也即是一个世纪前,人类只有16、17亿人口,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类人口增加了近4倍。但是大家不担心吃饭问题,为什么不担心呢?因为在传统社会里面,大家担心是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一亩地只能打几百斤粮食,那么在今天为什么不担心呢?因为有科学发展,一亩地可以产一千斤粮食,也可以产两千斤粮食。在传统社会里面,一般农产品的生长周期一年只有一次,但是在科学的社会里面,一块土地上可以多次生产,你看我们现在大棚蔬菜,你吃完了之后,你马上再种,一年有多少茬?我觉得蔬菜一两个月长一茬是没问题的,长完了然后我们再去撒种子,然后再给它施肥、施水,就能再长出一茬出来。所以在近代之前,人类是神本主义,是自然本位主义,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匍匐于自然界、超自然的力量意志之下,从近代以来,我们都知道,尤其在西方强调人本主义,人们不再匍匐于自然界这种神秘的力量之下了,人们甚至很自豪地喊出了人定胜天的口号。所以我们在讲现代化理论的时候,一定要首先搞清楚现代化的本义是什么,本义就是科学至上、理性主义。现代化大家千万别把它看成是一个无所不包的过程,那样最后他就变成了一个大杂烩了,一旦没有了一个确定的含义,那么这样的理论就不可能有生命力。

二、两种文明路径、四种发展模式的全球现代化进程

从文艺复兴以来一直到今天,世界各国绝大多数都在探索现代化的进程,都在从不同的方式、方法探索现代化怎么发展,所有这些不同的探索,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个就是两种文明路径,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文明路径,另外一种就是社会主义的文明路径,肯定没有什么封建主义的现代化,封建主义的时候还没有现代化。四种发展模式主要是从文艺复兴以来,走上现代化道路或者是主动地探索现代化的那些国家的发展的过程、发展的特点,我们进行了一个概括,这四种发展模式主要就是,第一种应该是殖民式的,第二种农业资本主义,还有就是传统社会主义的道路,以苏联为代表,再有有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这一节就想讲这么两大问题。

世界现代化,从它产生的情况来看,我们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个是原发现代化国家,一个就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原发现代化国家主要是英国、葡萄牙、西班牙,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以地理大发现为突破口,以基督教新教为人文精神,以殖民扩张作为原始资本积累发展的动力和途径。这些国家第一批进入世界富裕国家的行列,并催生了工业革命的产生。工业革命之后,德国、日本、俄国、意大利等国家开始了效仿英国为代表的现代化的发展历程,这个历程我们称它为第二波现代化国家,这些代表的国家就是西欧、北美、亚洲、日本。二战之后又兴起了新的一波现代化发展国家,这些国家有个共同的特征,即绝大部分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这一波现代化国家,我们也可以把它叫做第三波现代化国家,所以,第三波现代化国家一直到今天还在持续,但是第三波现代化国家里面很少能够实现现代化的转型,很多挣扎在传统和现代化的边缘。中国的现代化可以说就是属于第三波后发现代化的国家,中国当然也是少数几个成功的现代化发展国家。所以,我们在讲现代化发展,对其在宏观上面进行回顾的时候,一定要从两大文明路径,四个发展模式的角度来认识,两大路径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文明路径,从这两个角度来认识现代化路径的话,你就知道现代化并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唯一正确的路径。

世界现代化发展的模式里面,我刚才说了有四种模式,这四种模式实际上概括了四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第一种是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的国家,既包括内生性的英国、法国、美国等等,也包括外生性的,像德国、日本、俄国等国家,这些国家有一个特点,都执行了殖民掠夺和殖民扩张,是一种实践上很成功,但是道德上非常野蛮的一种方式。

第二种现代化就是农业资本主义,农业资本主义国家主要在非洲、拉美以及亚洲很多国家,我为什么说这些国家是农业资本主义国家呢?因为这些国家自从搞现代化之后,它们主要的中心不是不断地增加无生命动力的资源,最多是通过吸收、引进工业技术等增加了生命动力资源,相对增加了社会的财富,但主要还是给工业化国家提供原料和一般加工业而获取改善性的生活资源。非洲有54个国家,就是属于第三世界的现代化国家,像南美洲12个国家,多数属于此种发展类型。

今天发展经济学里有个概念就是拉美现象。实际上拉美现象,也包括非洲。这些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发展了,原因是什么?有多种多样的,我们从现代化理论来看,最根本的是什么?是缺乏发展的制度保证、领土保证。非洲国家里面,在茉莉花革命之前,最富裕的就是埃及和南非,南非在1994年之后实行白人和黑人共治的权利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现在的南非已经不属于发达国家行列的了。第二个就是埃及,埃及曾经在非洲是相当发达的,但是从茉莉花革命之后,埃及也不行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现代化一定要有自己国家发展的特点,要符合自己国家发展的特点,否则学了别人的模样也没用。

拉美搞资本主义比非洲还早,非洲的国家大部分是在二战之后,主要是1960年前后,那么南美什么时候搞的呢?南美是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他们在1492年发现新大陆之后,就开始被殖民,到了18世纪,他们又搞了资产阶级革命,像南美最早搞共和制改革的国家是海地,海地革命从1804年算起,搞到今天二百多年了,但是这些国家我们绝大多数还不能说它是现代化国家,像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还有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等,还有中美洲的一些国家比南美还要乱,另外还有亚洲47个国家,西亚是20个国家,东南亚11个国家,南亚7个国家,中亚5个国家,东亚5个国家,加在一起是47个国家。这47个国家绝大多数都是第三波现代化起来的,在这些国家里面,大部分他们现代化走的都是依附性的道路。举个例子,大家现在都觉得印度不错,印度是在18世纪就被英国殖民了,到1947年之后,它也独立了,它独立的时间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基本差不多,但是,我们今天的人均GDP12000多美元,印度多少呢?2000美元,跟我们比差远了。印度走的就是依附性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它长期以农业、加工业为主。

第三种类型就是传统的社会主义道路,以苏联为代表包括在苏东解体之前宣布成立的那十几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们的特征是高度的计划经济、公有制、按劳分配以及重工业优先发展等。

第四种现代化发展的就是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等等方面。这个发展道路明显不同于前面三种形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这四个现代化发展的道路最成功的是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疑是成功者之一。苏联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初期很成功,但后来逐渐僵化,最终解体了。绝大多数亚非拉国家也不成功,这样的国家一百多个。我为什么把这个问题介绍一下,我们是讲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世界上关于现代化的道路到底有哪些。我刚才介绍了一下,世界上从工业革命以来关于现代化的道路,主要就这四种类型,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成为世界现代化发展的道路之一,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条件,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步,所以它才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成型的人类文明的形态。

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

现代化谈论的非常多,我刚才讲了一段关于现代化的含义,大家就知道了,在国内一直到今天,关于现代化还是有不同的看法,有人把现代化做了一个量化的预期表,我记得国内某研究机构有个现代化的课题组,他们把现代化按照数目字来设置发展阶段,他们曾经预测过,2010年北京首先实现现代化,紧接着2010年之后,还有其它地方实现现代化,他们这个不能说没道理,但是很明显,那个不是真正文化意义、文明形态上的现代化,它更多的是一种阶段性发展水平的体现。

所以给现代化要做定量的分析,确定个目标,肯定不够严谨,因为量化指标一旦完成了之后,你这个社会是什么呢?比方说把现代化国家确定为人均6万美元,那现在看到6万美元,世界上只有很少数的几个国家有,就认为它是现代化的了,那么这些已经达到6万美元水平的国家,超过了6万美元水平的国家应该称它是什么社会?它已经超过了,那是否叫“后现代化”社会?目前学术界关于后现代化的认识肯定不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在研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时候,一定要知道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刚才我说了,现代化的根本特征是科学至上主义的价值观,那么在现代化的实践中间,它的基本的外延是什么?就是说怎么考察现代化水平的高低,总要有个指标体系。

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就三个方面,第一个是,科技发达,生产力发达。现代化的社会生产力一定要发达,生产力发达的社会不一定充分地实现了现代化,但是生产力落后的肯定不能算是现代化国家。因为只有生产力发达,科技才能发达,科技发达了,人类才能摆脱自然的束缚,才能够实现对于自然界的相对自由。第二个就是,社会平等自由,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比较和谐。在现代化社会里面,人们和谐的程度会加深,人们对自由真正的态度会加重,人们对自由追求的程度会越来越高,人们在社会上得到社会关爱的程度也越来越高,那么这个自由是什么?是社会自由,就是人类逐渐地减少社会对自己的束缚,而实现自己的自由。比方说在现代化社会里,犯罪率应该很低,因为只有在犯罪率很低的社会里面,人们的权利才不会被剥夺,犯罪率很高的时候,有些违法犯罪分子就必然剥夺他的一些权利,他的平等自由当然就得不到实现。第三个,现代化实践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现代化社会里,人们精神文化丰富,社会层面的文化素质总体上比较高。只有在这样比较高的社会里面,人们才可能实现我们共产主义社会里面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所以现代化跟社会主义之间,是有内在的契合点的,或者说共产主义包含了现代化。

四、中国共产党人关于现代化的论述与四个现代化概念的确立

第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主要人物与现代化的论述。中国共产党内部到底谁最早提出现代化的问题,我还不敢确定,我查了很多党的早期领袖的论文,我也让我的学生查了一下《李大钊全集》《陈独秀文集》,发现他们两个人一生都没有用过“现代化”这个词,从来没提过,他们讲的比较多的是“现代”。

现在有学者考证,在我们党内领导群体里面,最早讲现代化的是瞿秋白,1931年提出来的,然后中央文件,是1933年,中央有一个《告青年书》当中提到过现代化,原文是“英帝国主义使广东的反动军队更‘现代化’”。周恩来算比较早地讲过现代化,周恩来是1938年1月7号,在一篇文章叫《怎样进行持久战》当中提出来现代化的军事工业。毛主席在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当中,也用了现代化一词,文中提出“革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周总理在建国之后讲现代化非常多,我们都知道总理多次讲四个现代化,事实上从目前我们看到的材料来说,周总理除了刚才在1938年第一次用现代化,在他现在的这些文集里面,他第二次用现代化是1946年2月份,当时是在与马歇尔会谈的时候讲的,他说,“感谢你的好意,使中国走上现代化和民主的道路。”1949年之后,周总理讲的就非常多了,目前我查的资料里面,最早是1950年。毛主席讲现代化除了1938年,第二次在他现有的文集、文章里面是什么时候呢?是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里面,他两次提到了现代化。1949年之后,毛主席就讲得多了,我查了一下《毛泽东文集》八卷,这里面出现过现代化这个提法的有12次。周总理讲的就更多了,目前我看到的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最早谈现代化是在1950年11月上旬,他说,搞现代化的军事建设和现代化的军事学院,我们都没有经验,军事学院的办校方针仍然是抗大的方针,要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然后从1950年之后,总理讲现代化那就太多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1954年9月,在一届人大会议上面,他提出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工业国家。提出了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交通运输业、现代化国防。后来他就提的更多了,一直到他去世前夕,1975年四届人大。周总理讲现代化,据不完全统计,应该在四、五十次以上,就是正式的文章或者讲话里面。

所以说中国共产党人讲现代化可以说是跟社会舆论界、新闻界有一种共频的关系。为什么要把这个说一下,就是中国共产党讲现代化是符合中国人的民意的。我刚才在前面第一段的时候讲过,现代化的近代的使用主要是二、三十年代,我们现在看到的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谈现代化就是在三十年代提到的,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现代化的思想,提出现代化的发展的战略,是符合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整体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的,这方面有很多的资料,我就不一一讲了。

第二点,就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战略意义非常重大。四个现代化是全面的、系统的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个与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是一致的。四个现代化虽然只是四个方面,但是实际上它是一个总体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它和我们中华民族复兴建设现代化强国是一致的。

五、柳暗花明的中国现代化进程

我想在这儿简单说一下,就是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是怎么样的。研究我们当今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对整个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说一下,我们都知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进入到了现代化的历程。这个历程我觉得总体上可以分成六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王朝危机与亡国危机并重下的步履蹒跚的被动现代化历程;第二个阶段是器物、制度、文化不断递进的现代化的步骤;第三,我们在道路选择上面是社会主义道路、资本主义道路并驾齐驱的两种文明路径都实施过的现代化探索;第四个阶段,严重冷战、两极对立格局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第五个阶段,冷战式微后宽广坦荡的中国道路;第六个阶段,百年变局下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文明发展。

我觉得要谈中国现代化进程必须要从六个方面来谈。

第一个就是王朝危机和亡国危机并重下的步履蹒跚的被动现代化。从1840年到1911年,晚清政府督导下被动搞的现代化,实际上面临着双重的任务,一个是面对要反帝,反帝是为了解决亡国;另一方面,清朝政府还想要保护自己的统治。清政府当时面临着双重任务搞现代化,所以这样的现代化就决定了它的发展速度很慢,它是极其被动和无奈的,这就决定了现代化的任务,晚清政府是不可能完成的。

第二个,器物、制度、文化不断递进的现代化步骤。就是说中国的现代化虽然步履蹒跚,但是从总体内容上来说,它是分成三个阶段的。第一个阶段是器物,就是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第二个阶段,主要甲午之后,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是两个,一个是戊戌变法搞君主立宪,一个是孙中山搞的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共和制政治制度。辛亥革命之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先进的中国人,觉得从制度上改变中国也不行,搞现代化也不行,必须要有文化现代化,所以才推行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大潮下面,最后中国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表面上看,我们是搞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文化,是选择了、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种文化形式。

第三,并驾齐驱的两种文明路径现代化探索。中国的现代化跟西方国家相比较,跟其他的亚非拉国家比较,有一个重要的不同点就是,从1840年之后180多年来,我们的现代化发展可以说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我们总体上来说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来探索现代化文明的实现,但这个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1949年之后,我们是搞了社会主义文明的,七十多年的时间证明我们成功了,这是我们的特色。

第四,严重冷战两极对立格局中的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的现代化为什么说艰难曲折又柳暗花明?我们在1949年之后,这七十多年里面,虽然找出了社会主义道路,但是经历的过程也是非常复杂的,遭受的辛苦也是空前的。我们经历过二战之后严重的两极对立,即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我们遭到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的空间的孤立、打击、压制,我们在这种情况下面进行独立的探索,即使在冷战结束之后,还有后冷战时代里面,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于共产主义文明的仇视、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仇视这样的心理的持续打压下,我们依然在独立地探索。所以,改革开放前30年和改革开放后30年,虽然探索的一些具体政策不一样,但是大的格局,从内在的国际文化因素来说,是有一致的地方,就是冷战文化、东西方两极对立的格局文化。

第五,冷战之后宽广坦荡的中国道路。就是从1990年代初期以来,三十多年里面,由于苏联的解体,导致直接的严重的冷战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消解,在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又果断地搞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加入世贸组织等。我们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更加开阔、更加平坦的发展道路。所以到2009年的时候,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实际上标志着中国现代化道路已经基本上探索出来了。

第六,百年变局下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文明发展。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到新时代,沿着改革开放的道路继续前进,但是我们在国际国内的很多的政策上面,包括我们的国际环境上面都有所不同,我们也经历过很多特殊的国内外问题,但是经过我们一系列的改革开放,在我们面临着百年变局下,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更加瑰丽夺目的光彩,我们这样的发展趋势,预示着中国现代化进入到更加光明、开阔的大道,这也需要我们更谨慎地、更要有战略性地去思考我们下一步的发展,更准确地预测我们将来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历经千辛万苦探索出来的现代化的道路越来越远,越来越开阔、平坦,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会越来越大。

第六个阶段,百年变局下大放异彩的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文明发展。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自信,我们在很多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都展示出一个新文明形态的特质。

六、现代化困境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是我们今天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时必须要关注、要理解清楚的一个大问题。大家都在讲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什么?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新道路,使得中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现代化的形态,这套形态跟欧美的自由资本主义的那种现代化的道路形态、文明形态不一致,与拉美和非洲这些国家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基础上形成的形态不一样,与前苏联、东欧的那些国家搞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也不一样。可以说,目前人类已经出现过的文明形态里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态是不能被囊括进去的,不能从他们的文明形态逻辑来解释中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最直接的国际背景和因素。

有人曾经把世界人类文明总结成三种文明。一个是基督教文明,一个是伊斯兰教文明,一个是儒家文明。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在属于他们中的哪一个文明?也有人把世界文明总结为七种文明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种文明形态也不能够被它们囊括进去。所以,实践和理论逻辑告诉我们,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套文明体系、文明成果,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面对这样一个文明形态,我们必须要加以总结,我们要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

所以我在这里要讲这么几个问题。

(一)目前的世界现代化困境

第一,世界现代化发展进入了瓶颈期,遭遇几乎无法解决的困境。首先无法解决现代化发展数量有限的困境,现在全世界发达的经济体共有40个,安道尔、澳大利亚、奥地利、比利时、加拿大、塞浦路斯、捷克 共和国、丹麦、爱沙尼亚、芬兰 、法国、德国、希腊、中国香港 、冰岛、爱尔兰 、以色列、意大 利、日本、韩国 、拉脱维亚、立 陶宛、卢森堡、中国澳门、马耳 他、荷兰、新西兰、挪威、葡萄 牙、波多黎各、 圣马力诺、新加 坡、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文尼 亚、西班牙、瑞 典、瑞士、中国 台湾、美国。这些发达经济体基本上分布在哪儿?西欧、北欧、北美,然后是亚洲东亚、韩国和日本。全世界有多少个国家呢?全世界联合国成员国有197个,加上地区的话,全世界有二百多个国家的和地区,却只有21个发达国家,分别包括: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新加坡,日本,荷兰,比利时,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法国,奥地利,瑞士,爱尔兰,挪威,加拿大,英国,以色列,新西兰,冰岛,仅占全世界国家数量的极小一 部分,多数国家仍处于不发达、欠发达水平。所以,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现代化程度和样态极不均衡,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现代化建 设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必然需要新的形态和更加完善的方案。

我们讲,世界上100多个广大的不发达的、欠发达的国家,绝大多数在几十年之内是无法跻身发达国家的水平。那就说明,世界上搞现代化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模式,如果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模式,这些广大的欠发达国家,它应该能找到并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尤其刚才我在前面说的拉美国家现代化,从海地革命算起,拉美国家按照欧美的模式搞现代化建设,搞了二百多年了,结果现在还是世界上最贫困、最混乱、人民生活最痛苦的国家。非洲搞现代化建设,它被殖民了几百年,从国家独立也六十多年了,到现在好多地方温饱还没解决,。所以,现代化建设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标准,必然要有新的形态。

第二,民族、宗教与现代化的矛盾,是目前现代化手段和方式无法解决的。我们在讲现代化特征的时候讲过,现代化最重要的特征是科学与理性,但是,随着现在世界上科学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水平整体越来越提高,同时有一个世界上特别困惑的问题,就是民族宗教矛盾现在在某些区域还呈现了越来越严重的趋势。1970年代末的时候,全世界有2000多个民族,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在看民族还是2000多个,按照现代化的标准,应该人类同质化现象很多,而民族基本不变说明人类的同质化发展不大。宗教方面,按照现代化的标准,是将世俗化作为一个特征的,世俗化就是去神教主义的,去超自然力主义的,可是现在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有多少呢?全世界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是信宗教的,而且在有些地区宗教引起的冲突是极其严重的。民族和宗教搅在一起基本上是世界动荡不安的原因,我们世界上有一些地方非常让人纠结,比如像西亚地区,这里就是一个民族、宗教交叉在一起的,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在关注。但是我们都知道,到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是战火不断。在亚洲地区,比方说有些搞现代化搞了多少年的国家经常发生动乱,这个动乱的因素在哪呢?有民族问题,有宗教问题,最典型是印度和巴基斯坦,都是人口过亿的国家,面积也很大,但是他们的矛盾冲突很严重,而且就目前来说,看不出来有美好的、发展的、平解决的这样一个前景,这就说明什么?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对于人类建设美好的世界是有限的。

第三,国家利益冲突也日益严重。国家的利益冲突现在还无法解决,你看我们现在世界联合国的就有197个国家,主权国家195个,这个世界上夹杂还有一些地区,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冲突很多。有人统计过,二战之后的世界发生的较大规模的战争就有60场左右。远的不说,说近的,今年的俄乌冲突,现在联合国和全世界都在关注,虽然我们人类可以上天,可以到月球上去,未来甚至可以到银河系之外落户,但是我们依然解决不了国家之间的冲突,这就说明现代化解决不了世界秩序的稳定。

第四,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冲突依然存在。最明显的就是,自从现代化社会诞生以来,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在某些方面做了主人,但在某些方面一直还是匍匐在大自然的控制之下的,最典型的就是生态环境的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无常。

刚才说的这些矛盾就说明,世界上是没有唯一正确的现代化社会文明形态的,我们今天长期奉为圭臬的欧美的现代化文明形态,实际上是在二十世纪之前,人类几百年探索中间相对比较成功的、相对来说影响比较大的一种文明形态,但这样的文明形态在经过充分的世界化、国际化之后,再经过社会主义广泛的革命发展之后,尤其是经过了一次世界大战、二次世界大战这种水火的考验之后,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西方文明实际效用的有限性绝对不是圭臬,绝对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

要讲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要讲几点,第一个,它要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西方的价值观是什么?西方文明形态,就是我们讲的欧美的文明形态是什么?从价值观来说,他讲自由、平等、博爱,是以基督教、新教为基础的那一套价值观念。第二,科技发展,就是工业文明之后,以机械化、工业化为特征的文明形态的发展,他掌握了当时世界上先进的科技,这是他的特点。第三,建立了一套以三权分立、多党竞争选举,轮流执政、军队国家化、自由市场为制度体系的制度文明。中国通过1949年之后这七十多年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个既吸收借鉴西方文明形态又与之不一样的文明形态了。在政治制度方面,我们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为特征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体系。在经济方面,我们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即政府指导、法律保障、民众参与、国际互通的经济体系,我们这套经济制度既是跟世界是相通的,但是跟世界又不相同,这就表明我们的经济制度是一个新事物、新形态。在文化方面,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从某种意义上是西方文化、文明的一个精华,马克思是在批判和超越西方思想文化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我们从五四之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中国人民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我们本土的文化,忘记我们的传统文明,我们的唐诗、宋词、元曲、元明清的小说,我们的书法绘画,我们的中医,我们的孝悌忠义的价值观念等等都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面,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去了,所以我们的文化跟西方的也是不一样的,比方说我们在信仰上面,中国人不信上帝,中国现在也不像传统社会那样信鬼神,我们信什么?我们中国人对于自己的祖宗有信仰,对我们的社会有信仰,对于这个自然界有敬畏,所以我们的这种信仰,跟西方的这种人格化了的神不一样,我们是对自然力的一种尊重,加上对我们祖宗的一种尊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世界观的尊重。所以,我们在文化形态上面跟西方也不一样。但是我们有一个地方跟世界上一样就是,我们在科技文明的发展,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上面始终跟世界大势是融合的,有些东西不同,又有一些东西相同,就表明我们形成了跟世界形势汹涌相随,但同时又别具一格的文明形态,这个方面我们必须要提前的预知,要及时的总结,把它上升到更高的理论高度来进一步的光大和弘扬,否则就有可能迷失自我,盲目学习外来的文明,那样就会走弯路。

所以我们在讲中国的人类文明形态的时候,一定要从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考虑:

第一,走出西方中心论认识惯性的误区。西方中心论从鸦片战争之后,不仅在中国存在了很长时间,在世界范围内从文艺复兴,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西方文明中心论可以说统治世界极其长久。今天的世界体系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标准来划分的,实践已经证明完全照这个体系并不完全公平、公正。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并不能够享受西方文明的阳光雨露。

第二,真实凸显新时代中国文明形态的独特性。刚才我讲的中国文明形态的独特性,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我们现在需要对这些独特之处内在的因素进行系统的总结,我们要扬长避短,我们要光大其中良性的内容,尽量避免或者剔除其中不良的内容,所以提出文明新形态,可以说增加了我们走中国道路更理性的自觉、更稳定前进的步伐。

第三,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就可以推动中国文明和世界人类文明更高度的融合和升华。我们讲人类文明新形态,并没有说要离开人类文明,为什么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呢?是把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近代以来中国人探索现代化文明中间一些有益的做法,把它丰富到人类现代化文明的道路当中去,这样的结果不就是推动了中国文明和人类文明的融合吗?第四,充分发挥中国在世界现代化中间的示范作用。现在我们正在谈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的经验和智慧在社会治理当中有自己独特的内容,虽然它有一些被时间证明是糟粕的东西,但是被剔除和被改造和升华了之后,它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更何况我们有很多一些内容,现在我们中国社会治理的一些内容,中国文明形态中间的一些内容,对于世界现代化的治理是极有示范作用的。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国家,他的经济发展长期低迷徘徊,他的社会长期混乱不安,而我们这套做法恰恰给他们提供了直接的借鉴。

七、中国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

中国现代化的道路独特性,我觉得从这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在其他现代化道路走不通的逻辑下探索形成的。我在前面说过,其他的现代化道路主要有这几种,第一个是自由资本主义道路。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因为旧中国国家没主权,新中国没有工业基础,也不可能搞殖民扩张,所以我们不可能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像英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发展一度在世界上是领先的,像葡萄牙、西班牙有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他们曾经殖民过南美这样庞大的土地,还有非洲、亚洲很多国家。英国本土才24万平方公里,它最广阔的时候,面积达到了三千多万平方公里,一直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他靠什么呢?靠殖民。在1949年之前,我们不行,国家没有主权,任人宰割,1949年之后,我们有主权了,但是没有工业基础,所以我们最后肯定不能走自由资本主义道路。第二个是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也不可行。因为农业资本主义国家总体上来说,是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附庸,是只能靠依附性发展。我举个例子,像东南亚一些国家曾经发展得不错,亚洲曾经有四小虎,四小虎它并不是一个工业化多么强大的,它是靠出口加工业,还有一个靠农产品,因为它的人口相对有限,然后面积有限,西方国家里面稍微把他们过剩的一些投资资源匀一部分给他们,这些国家就能够生存和发展,中国不行。我们1949年解放的时候,就5亿人口了,到1980年代的时候,我们10亿人口,现在我们14亿人口,你说我们搞农业资本主义怎么可能?没有办法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养得起我们。现在全世界粮食的余粮,也就够三四亿人吃,如果中国要缺粮的话,那还得了,那全世界就会粮荒。第三个就是传统社会主义,以苏联为代表的,曾经建立过16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主义制度。到1994年的时候,开始逐渐失效,它的生机活力减少了。

所以我们只能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不能搞资本主义,也不能搞传统社会主义,所以这条道路的选择是国际、国内、历史选择的结果,是我们正反几个方面经验教训总结和反思的结果。1978年的时候,当时曾经有人向小平说,中国的改革是不是可以用威权主义来进行理论概括?当时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坚定的搞活市场。这个跟当时东南亚一些国家有些相似,东南亚国家政治上有强人,经济上自由。小平作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很了不起,他说了一句话,就是说我们不要用什么新名词,我们就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做法是极其具有战略眼光的,就是我们在没有形成成熟制度之前,不要被捆住手脚了,我们要大胆地按照中国的特色去悉数借鉴世界上一切文明的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设计非常独特。刚才我简单介绍了三个方面。我现在再重述一下,比方说我们在政治制度上面,是以人民民主为基本内容的一种价值取向,我们不以竞争性民主、选举性民主这种形式上的民主为价值追求,而是以民主的实质为追求,我们把民主的程序性、政治的正义性、治理的有效性有效地结合起来了。实际上这是什么?这是对人类现有政治文明有效的吸收,把人类的政治文明和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了,比方说中国在经济制度上面,我们是把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和人类生产的目的的、社会性结合起来了。我们在文化上面的独特性是把传统中国的文化和外来的文化结合起来了。所以,我们在制度设计上,在指导思想上,迥然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形态。


(程美东,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家人才称号,现为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高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思政课教指委委员兼分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市社科联常委,北京市哲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负责人兼首席专家、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周恩来思想生平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思政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北京市思政课特聘教授。主持过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等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近200篇,独著、合著、主编著作十余部。)



进入 程美东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二十大   中国式现代化   人类文明新形态  

本文责编:admi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人访谈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37362.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