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关于加快青藏新甘四省区铁路网建设的建议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563 次 更新时间:2021-01-22 21:37

进入专题: 路网建设   政策建议  

唐元 (进入专栏)  



2010年

青海、西藏、新疆和甘肃(简称“青藏新甘”)四省区地处我国西部,地域辽阔,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资源潜力巨大,面积占全国的42%,人口占全国的4.2%,人均GDP只及全国平均水平的70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四省区铁路网建设严重滞后,四省区仅有单条通道与内地相连,区域铁路网远未形成,铁路营业里程仅占全国的9.2%,路网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8.4%,铁路货运量仅占全国的4.2%。严重落后的铁路运输不仅影响当地资源开发、制约经济发展,也不利于民族团结和边疆国防安全。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迅速扭转四省区铁路网落后局面,是一项关系全局的大事。建议将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列为国家重大工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建设速度,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意义重大

新形势下加快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是加快西部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提高资源保障能力的需要。我国是能源、矿产等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当前正处于重化工业化的重要时期,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能源和矿产需求,我国大力开拓国际市场,能源和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不仅增大了发展成本,也带来了发展风险。同时,我国广博的西部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青藏新甘四省区是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和铜、铁、铝、钨、硒等矿产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资源也非常丰富。加快四省区资源开发,增强我国能源矿产等资源国内保障能力,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我国能源矿产等资源供需布局严重错位,四省区与内地资源消费中心距离很远,大宗能源矿产只能依靠铁路外运,资源开发对铁路的依耐程度很高。正是由于铁路落后导致了西部四省区资源开发的落后局面。加快西部能源矿产等资源开发,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是重要前提。

2、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少边穷地区经济发展、确保民族地区稳定的紧迫任务。青藏新甘四省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也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和甘肃人均GDP分别位居全国第23、27、14和30位。经济发展滞后,导致群众生活困难,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影响到民族地区稳定,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全局的重大问题。加快四省区经济发展,确保民族地区稳定,成为我国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促进四省区经济发展,首要的是加快铁路网建设,打破交通运输瓶颈,建成较为完善的铁路网络,形成方便、快捷的运输体系,加快内地与四省区的人员交往、物资流动和经济往来,促进内地企业尤其是能源原材料加工企业向四省区转移,吸纳更多内地的先进技术、资金开发四省区,加强四省区和内地经济的融合,为四省区资源开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是新形势下扩大西部沿边开放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促进了全国开放型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受铁路交通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西部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成为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内地开放,提升延边开放”要求,构建均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青藏新甘四省区是我国距离中西亚、南亚和印度洋最近的省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天然区位优势,曾有过“丝绸之路”等对外开放的辉煌历史,加快四省区以铁路为骨干的对外陆路通道建设,有利于将我国内陆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4、加快青藏新铁路网建设是确保西部边疆巩固的战略选择。西藏和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西南边疆,分别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阿富汗、俄罗斯等国接壤,陆地边界线长达  公里。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但与我相邻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家战争纠纷不断,对我军事安全构成威胁,尤其是印度与我边境线长达3500公里、有近1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存有严重争执,印方多次不顾我方反对单方面宣示主权、向有争议地区移民增兵,给我边境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增强我国西部边境地区国防能力,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我国西部沿边铁路少,不能实现重大军事装备的运输和紧急状态下的军事调动,与增强西部边境国防能力的要求极不适应,也与印度、俄罗斯等国构筑的沿边发达铁路网形成了巨大反差。为了确保国家安全,必须加快青藏新地区铁路建设,构建坚强的边防安全战略通道。

二、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的条件已经具备

青藏新甘铁路建设滞后,除了建设资金不足等因素外,也有高原冻土等技术原因以及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等原因。从目前情况看,各种制约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的问题均已解决,大规模推进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

1、技术条件成熟。青藏铁路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为西部高原铁路建设和运营积累了有益经验。在建设方面,青藏铁路创造了一流的冻土工程技术、一流的卫生保障和一流的生态环境保护,解决了高原铁路建设所涉及的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难题,荣获了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为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区铁路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在运营方面,青藏铁路自2006年7月1日通车以来,针对高原铁路运营特点,建立健全设备检测维护、安全管理、运营环保、应急救援等管理制度,创造了世界领先高原铁路运营管理业绩,保证了青藏铁路安全平稳运营。此外,通过多年积累,我国铁路建设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科研、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体系,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铁路建设和运营队伍,完全能够满足大规模建设青藏新甘铁路的需要。

2、项目准备充分。近年来,随着青藏铁路的建成运行,国家加大了四省区干线铁路的建设及规划研究工作,为大规模启动四省区铁路网建设创造了条件。国家发改委拟发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中规划建设的铁路项目有:一是新疆至甘肃、青海、西藏便捷通道,包括乌鲁木齐~哈密~兰州线、库尔勒~格尔木线、龙岗~敦煌~格尔木线、喀什~和田线、日喀则~拉萨线,和田~狮泉河~日喀则线。二是西北至西南新通道,包括张掖~西宁~成都线、格尔木~成都线。三是四川、云南至西藏便捷通道,包括拉萨~林芝、大理~香格里拉线,成都~波密~林芝、香格里拉~波密线。四是完善西部地区铁路网络,包括乌鲁木齐~富蕴~北屯线、哈密~若羌线等。五是西北地区国际铁路通道,包括中吉乌铁路喀什~吐尔尕特段。

3、建设资金充裕。青藏新甘铁路网由路网干线、支线和专线等构成,建成后四省区的路网密度应当大致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干线网由跨区域铁路干线构成,是青藏新甘铁路网的骨架,需由国家为主筹资建设,大致有12000公里,需要5000亿元左右的建设资金,如果在2020年前建成,每年大致需要投资500亿元,可以通过发行铁路建设债券或国家财政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在目前国家财力情况下是完全可行的,建设模式可采取铁道部出资与青藏新甘四省共建的方式,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工作。支线和专线是为当地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服务的铁路线,可以按照内蒙古等地经验,在条件成熟时,采取多元化投资模式,募集社会资金建设,在当前社会资金十分充裕背景下,也是可行的。

三、加快青藏新甘铁路网建设的几点建议

青藏新甘铁路建设是关系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防安全的大事,应当将其尽快列入国家议事日程,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快实施。具体建议如下:

1、加强统筹协调。建议国务院成立青藏新甘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国务院有关部委和青藏新甘地方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年调整)》基础上,根据新形势要求,按照总体布局、规划先行、积极有序、全面推进的原则,尽快制定加快青藏新铁路网建设的规划,明确总体要求、战略目标、原则、重点工作和配套政策措施。

2、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国家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或建立青藏新铁路网建设基金,每年筹集500亿元,用于青藏新甘铁路骨干网建设。青藏新铁路骨干网架公益性明显,在投产铁路运营过程中,国家财政要列出专项资金,补偿铁路经营亏损。对于一些主要服务于矿产开发的支线铁路,鼓励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多渠道筹措青藏新铁路建设投资。

3、加快四省区资源开发。将铁路网建设与资源开发结合起来,鼓励中央企业参与四省区资源开发和铁路建设。加强矿业开发管理,切实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尽快摸清矿产和能源资源状况,将四省区资源探矿权和开采权收归中央政府,严禁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等行为。

4、加快铁路项目建设进度。国家有关部门要完善铁路项目建设管理,按照加快推进青藏新甘铁路建设的需要简化审批程序、加快青藏新甘铁路项目立项审批进度;中央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路网勘察及项目前期工作,保证骨干铁路网络建设的资金需求;铁道部等建设部门要按照项目前期工作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进入 唐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 路网建设   政策建议  

本文责编:wangpeng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政治学 > 公共政策与治理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4595.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