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小立:没有信任就没有教育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010 次 更新时间:2020-10-23 17:14

进入专题: 智慧教育   人脸识别   信任   尊重  

尤小立 (进入专栏)  


最近,中国药科大学进行"智慧教室"改造时使用的可侦测学生动态的人脸识别系统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后,教育部相关部门随即表态,要求"慎重使用"这类技术。这一扬一抑,让事件及其争议仿佛消遁不再,但这个事件,一方面揭示出了大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相关大学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盲然无从。

在信息无限发达的时代,课堂中引入诸如AI技术等,其本身并不会引起异议。与一些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相比,大学课堂的设施、设备实际上是落后的,这也是大学踊跃建设"智慧课堂"的动力来源之一。但在建设"智慧课堂"时所片面追求的指标化和唯技术主义,正在让原本作为辅助工具的技术变成主角,这是技术替代人或大于人的一个表现;另一个表现则是未经过认真分析辨别而采信大数据,将"学情"数据的收集作为主要工作,以至于兼顾不到其中的理念冲突和伦理问题。

据说,中国药科大学在安装相关设备时曾咨询过公安和法务部门,得到的回答是教室属于公开场所,"不存在侵犯隐私"。但"不违法"并不等于用于教学活动就一定合理。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典型的为完成行政指标而不顾教学实际的案例之一。

当然,行政指标也并非没有针对性,只是它往往针对"标"而不是"本"。就主观上看,教室里安装人脸识别系统即是为了解决课堂上的"抬头率"问题。上课低头玩手机、不听课几乎成了当下大学课堂的普遍现象,这种现象似乎愈来愈严重,且已经构成了大学课堂的基本现状。

笔者曾因一机缘,在某大学的一个教室外驻足了十分钟左右。在这十分钟里,讲台上年逾六旬的老教师声嘶力竭地授课,而台下稀稀拉拉坐着的十几位学生竟然无一人抬头听讲,他们无一例外地摆弄着自己的手机。我们为老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超强定力感动的同时,也不能不为学生的任性而感觉悲哀。这还是校内有实验性质的"重点班"的情况。

其实,大学教师在课堂上不愿意停下课程,专讲纪律,甚或训斥学生,是出于尊重学生的考虑。毕竟大学生已经成年,有选择自己喜好的权利,而出于职业道德,教师也无意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这本来是一个尊重与被尊重的良性互动过程,但或许是从小就被过分溺爱,抑或是长期不被尊重,如今的大学生似乎已经感受不到教师的善意。

简单地说,教师的善意就是对学生的信任,相信学生可以改变,并且愈变愈好,可以在潜意识里收藏教师课堂上讲授的观点、知识和人生经验,以便在若干年后派上用场。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育是一个传递活动,当你掷过去的球,没有人接,这个掷球从准备到完成动作,再到望着球飞向空中……,整个过程都将失去意义。

教育的基础是信任,人的尊严也是来自于信任的,或者反过来说,信任带来尊严。信任也是相互的、无等级的,如若感受不到对方施予的善意,只能是让不信任感愈发强烈。

目前,在大学课堂上,学生对教师的不信任感是中国大学教育史上少见的。这种不信任感缘于多重因素。它的一个典型表现便是一些学生利用学期末评教的机会,滥用权利,恶意评分。由于学校的相关机制未予限制和惩罚,等于在变相地默许。这种行为关涉道德,比上课不抬头听讲更可怕。

对教师的不信任也直接影响到知识的传播,数理化以及技能性、实用性知识还能维持,人文学科被当成无用的"空谈",则基本处于低谷。因为不信任,所以即便是专家级的教师,学生也表示不买账,他们已经习惯于不接受教科书以外的新观点、新看法。这样下去,学术研究和文明传承就失去了方向,社会、文化也会因此而失去重心。

高科技的人脸识别系统只是在表面上迫使学生抬头,即便是投入使用也会出现不少问题。人脸识别系统监控下的抬头率统计能否成为衡量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指标?这个指标与学生成绩挂钩吗?如果它与这些都无关,就起不到约束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而如果与学生成绩直接相关,那么是否抬起了头就表示认真听讲,平时成绩就可以得到满分?这个违背常理和教学实际的系统很可能是在鼓励学生去当"演员",而不是督促他们实实在在地听讲。

人脸识别系统之所以引起争议,从根本上说,还是让学生也体会到了不被信任和不被尊重的滋味。因此,解决当下大学教学困境的良药不是安装多么先进或超前的设备,而是重建信任。这个信任不仅是对于学生,更是对于教师的。

信任产生责任,责任推进教学,良好的教学又是教育功能得以切实体现的保证。没有信任就没有责任,同样,没有责任就没有教育。


(刊《中国科学报·大学周刊》2019年9月18日)



进入 尤小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智慧教育   人脸识别   信任   尊重  

本文责编:limei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教育学 > 高等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3256.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