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中日关系发生了哪些微妙变化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189 次 更新时间:2020-05-12 10:28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马立诚 (进入专栏)  

迈向新时代的中日关系


——五论对日关系新思维


马立诚

2020年4月9日

马立诚,曾任中国青年报评论部副主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




2002年12月,我在北京《战略与管理》杂志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至今已经18年。18年来,中日关系经受一轮又一轮艰巨考验,甚至一度滑到动武边缘。今天终于“重回正轨”,走向新时代。中日关系每一次起伏,都牵动着新思维的命运。2013年夏天,我在北海道大学做特聘教授时,参加过一场“新思维还有前途吗”的讨论会。从这个题目也可以看出,新思维曾经面临的严峻局面。欣慰的是,到了2020年,新思维在中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中日关系走向和解的重要思想基础。


1 联手抗疫促进中日和解


2019年12月,中国爆发新冠病毒肺炎。病毒从武汉传播到全国各地,引起民众恐慌。在这危难之际,安倍首相等日本领导人多次讲话,支持中国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新冠病毒肺炎。东京、大阪等城市街头出现“中国加油”的标语牌,来到日本确诊的一些中国患者也得到医疗机构帮助。日本还给中国空运了口罩、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疗用品。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国会议员每个人捐出5000日元用于支援中国抗击疫情。日本援华物资包装箱贴上中国古典风格诗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深深感动了中国民众。日本所做的一切,给了正在与病毒搏斗的中国民众很大鼓舞。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感谢日本所做的一切,中国人都记在心里。


2020年4月初,情况完全反过来。中国取得抗疫第一阶段成果,本土几乎没有新增病例和疑似病例,主要风险是应对输入性病例,中国人松了口气。然而,欧美却疫情大爆发,日本病例也飞速增加。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和以大阪为中心的关西圈疫情最严重,给国民生活和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打击最大的是东京奥运会拖到明年,日本各界为2020年8月举办奥运会付出的巨大投入大部分付之东流,国际社会评估损失约4万亿日元。


在这种状态下,日本国民情绪沮丧压抑,是很自然的。3月29日,70岁的日本“国民笑星”志村健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日本社会各界十分悲痛,有的网民在网上对中国发了一些牢骚,这可以理解,毕竟日本很多家庭正在付出极大牺牲,社会也付出了沉重成本。中国沈阳不是也发生了杨妈妈粥店挂出横幅的事件吗?4月7日,安倍首相发布紧急事态宣言,要求东京和大阪在内的7个地区学校停课,商业和公共设施停止运营,取消文艺体育活动,民众停止不必要的外出。这是有利于控制疫情的正确决定。


3月中旬日本疫情上升的时候,中国曾经给日本送去大批医疗产品,协助日本渡过难关,今后也应当在医疗卫生领域加强合作。日本有先进技术,中国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和丰富的医务工作经验,跨境合作有利于遏制和打败病毒。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日关系复杂化,因此有必要再次强调新思维。


新思维主张,两国政府和民众应该摆脱歧见,寻求共同立场抗击新冠肺炎。两国人民的生命最重要,这是最令人信服的合作理由。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也看到了中日携手克制病毒带来的力量和希望。


疫情终究是短暂的,中日和解却是长远的。疫情会过去,两国人民的交往还会继续。两国曾经经历过多少风浪啊,都走过来了。所以胡耀邦说:“放眼长远,达人大观。”


在两国逐渐战胜疫情的时刻,我们应当摆脱暂时的困扰,登高望远,看看近年来中日和解取得的巨大进步,坚定中日和解的信心。


2 2019年,中日关系改善到这个水平


2019年,两国关系第一个欣喜,是1月16日至2月24日,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颜真卿《祭姪文稿》(台北故宫博物馆藏)书法展,引起两国轰动。每张门票约合人民币100多元,并不便宜。尽管如此,中日两国的参观者仍然络绎不绝,多达近20万人,其中包括5万冒着严寒专程来参观的中国人。


2019年1月,我曾在日本鹿儿岛县立甲南高等学校(高中)参观学生的书法课。男女学生握着毛笔,一笔一画认真临摹书帖的姿态至今还在眼前。除中国之外,在世界上如此热爱并普及中国传统书法的,只有日本。


4月14日,“日本电影周”在北京开幕。很长时间以来,由于两国关系遇冷,日本电影在中国电影院已经绝迹。2015年,一些喜欢日本电影的中国电影观众私下传说,中国电影院要放映日本电影《贞子》了。这一消息立刻招来网上恶言恶语。一条短信在许多中国微信群中流传:“谁看日本电影《贞子》,谁就是汉奸!号召全民抵制日本电影!”我的微信就两次接到这种警告。


如今,中国媒体热情介绍日本电影周在北京开幕,简直让老一代中国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上一次日本电影热是20世纪80年代了啊!


6月21日,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动画片《千与千寻》在中国市场一炮打响。这一天,《千与千寻》和美国著名动画片《玩具总动员4》同时在中国上映。在中国年轻观众热捧之下,《千与千寻》的票房全面压倒《玩具总动员4》。根据6月24日统计,上映仅仅三天,《玩具总动员4》在中国票房成绩为9840万元人民币(约为15亿日元),而《千与千寻》已经达到2.1亿元人民币(约为32亿日元)。北京的《新京报》连续两天以整版篇幅介绍《千与千寻》。这部影片曲折而丰富的故事,奇妙的想象力,清新生动的形象打动了中国观众。影片中的龙、神仙、魔咒等东方元素也使中国观众感受到相通的文化认同。许多中国观众说,观看这部电影,等于经历了一次对于人生的回顾与认识。


2019年5月18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亚洲饮食发展报告》说,到2018年底,中国大陆一共开设亚洲餐厅12万家。其中日餐厅最多,共计6.36万家,占亚洲全部餐厅的53%。韩餐占36.4%,东南亚餐占7.5%。从这个侧面也可以看出中日两国交流的密切程度。


2019年还有一件事非常引人注目。这就是中国海军在4月份为庆祝建军70周年举行国际阅舰式,邀请日本海上自卫队参加。日本派出“凉月”号驱逐舰来青岛参加活动。这与10年前形成鲜明对比。2009年,中国没有邀请日本参加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的庆祝活动。


“凉月号”在阅舰式活动中升起了海上自卫队旗旭日旗,中方对此并没有异议。既然邀请人家军舰来参加活动,当然要允许升旗。可是,这引起了旁边一艘韩国军舰不快——日本军舰对面就停靠着参加活动的一艘韩国军舰。韩国军舰官兵看到日舰升起旭日旗,很是吃惊。原来,这两年日韩两国关系很不愉快。前些时候,韩国海军举行国际阅舰式活动,韩国不同意日本军舰升旭日旗,理由是二战时日本军舰就挂旭日旗。结果日本军舰没有来韩国参加活动。韩国一些人认为,在历史问题上,中国一定会站到韩国一边,没想到中国允许日本军舰升旭日旗。这件事,中方没有报道,韩国媒体却大肆报道,并且说中国比韩国要理性。


4月24日这一天,日本军舰向公众开放。前来参观“凉月”号的青岛民众排起了长队,仅24日这一天就有5000人参观。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4日报道说:“在青岛,一艘日本驱逐舰成为一处颇受欢迎的景点。”青岛一位国企工程师杨先生参观时说,军舰开放日对两国是一个增进互相了解的机会。青岛市民王爱兰带着孙子一同参观,接受了日本海军士官送给她的带有“凉月”标志的兔子印章。据日本共同社4月24日发自青岛的报道,乘坐该舰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第8护卫队司令本村信悟说:“如果能够有助于促进日中两国和两国海军的相互理解就好了。”中国的参观者不断要求与他合影,他都笑着回应。要知道,这是和日军合影啊!时代真是在变。


这一年10月中旬,受日本邀请,中国海军驱逐舰太原舰前往日本参加国际阅舰式,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参加日本海上阅舰式。这有助于双方更好地控制风险,维护东北亚稳定。但是天气不作美,9月中旬就有超强台风“法茜”登陆日本造成巨大灾难。10月12日,超强台风“海贝斯”再度袭击日本,造成大量平民伤亡。日本被迫取消了海上阅舰式。太原舰只好在东京晴海码头避风。14日,太原舰在军舰上挂出用中文和日文书写的巨大横幅标语:“慰问灾区受灾民众,祝愿灾区早日重建”。条幅挂出5小时,就获得日本网友3600条点赞。日本网友说:“感谢中国海军!向中国海军表示敬意!”


中日两国海军如此善意互动,是二战结束以来第一次,反映了两国改善关系的意愿。


3 无现金支付,中国先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很长时间,都是日本向中国输出科技与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迅速发展,一些中国科技产品和文化产品也向日本输出,促进两国经济文化逐渐融合。


成立于2012年的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社交媒体短视频抖音(TIKTOK),在全球有5亿用户,在日本也很受欢迎。日本共同社一位资深记者渡边靖仁对我说,他的儿子就喜欢看抖音视频,也很喜欢中国腾讯公司制作的电子游戏《荒野行动》。《荒野行动》2017年在全球上线,连续6个月在日本最受欢迎的免费游戏中排名前三。《纽约时报》网站2019年11月24日报道,在游戏大国日本,中国游戏产品凭借创意和方便的操作打入日本市场。日本游戏制造商受到中国同行压力,正在收缩和裁员。东京一位名叫山下宏的金融高管喜欢上海悠星网络科技公司开发的游戏《碧蓝航线》。他说这个游戏的质量、角色设计和用户界面与日本顶级产品一样好。


日本中央大学中国言语文化专攻(中文系)准教授及川淳子对我说,现在外国人到北京,打出租车很困难。原因是北京人用手机预约出租车已经成为主要方式,预约出租车需要手机绑定银行卡,结账时才能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付款。外国人到中国访问,一般都没有办理中国银行的储蓄卡,所以无法用手机预约出租车。


日本《钻石》周刊网站2019年6月6日发表文章《嘲笑中国IT化的日本人已经身陷危机》。文章说,在中国,移动支付已经成为普遍支付方式,而日本在普及二维码支付时遇到一些难题。“不会用的人该怎么办呢?”日本社会太迁就不会使用新技术的人了,需要向中国学习。法新社2019年8月25日报道说,目前全日本80%的买卖活动都是现金支付,日本在这方面落后了。


及川淳子说,东京的银座、新宿一些商场专为中国游客设置了微信和支付宝的二维码。日本一些商家随后也推出手机支付,7—11便利店开始手机支付,由于被非法登录,两个月后宣告停止。后来很多商场推出了10几种使用密码的手机支付方式,顾客眼花缭乱,不知采用哪个,觉得还是使用现金或信用卡更踏实。东京一些消费者说,中国只有微信和支付宝两种支付方式,有利于消费者选择,要借鉴中国经验。为了推动日本无现金支付,日本政府最近推出了无现金支付返还积分制度。目标是到2025年,将无现金支付的比例提高到40%。目前,日本电器公司(NEC)开发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无现金支付,与中国公司展开竞争。


2019年6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集团互相上市的交易基金(ETF)正式开通。这是日本股票交易基金首次在中国上市。这一天在上海交易所上市的4只日本股票共募集到57亿日元资金(约合3.66亿元人民币)。围绕这次上市,中日两国资金管理公司密切合作,确保实现与对方的联动交易。对于两国相互上市,亚洲其他交易所表现出巨大兴趣,期望推动这一类合作继续扩大范围。


据《读卖新闻》2019年12月10日报道,继中国华为、OPPO等智能手机在日本上市之后,2019年12月9日,中国智能手机小米当天在日本推出两款全球最高1.08亿像素的智能手机,价格为5.28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3400元)和6.48万日元。日本消费者说,中国手机价格便宜,质量也不错。


据《日本经济新闻》2019年11月27日报道,有些为找工作奔忙的日本大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企业。同学们说,中国企业规模大,开展业务速度快。10月份,有14家中国企业在东京发放招收员工的宣传册,薪水数额与日本企业相比毫不逊色。通过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创纪录的销售额,日本学生对中国企业的印象发生变化,有些人苦学中文,将中国企业视为未来的机会。


《朝日新闻》2019年8月8日报道说,2015年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刘慈欣著)日文版由早川书房出版在日本上市,一个月销量就突破了10万册,这是近年来译成日文的外国科幻小说中最优异的成绩。


4 4000万旅游使者:恋上日本


日本从2015年起逐步放开中国旅游者赴日签证,是一个很有远见的重大措施。从此开始,中国赴日游客井喷一般激增,打开了中国普通民众了解日本的大门。


2014年中国赴日游客240万人次,2015年499万人次,2016年637万人次,2017年735万人次,2018年838万人次,2019年接近1000万人次。合计起来,自2014年起至今,大约有4000万人次中国游客赴日旅游。


中日政治关系有起有伏,但民间来往是另一回事,当今已经不是政治关系必然主导一切的时代。中国民间对日本的看法是多元的。在两国摩擦最激烈的时候,很多中国人也都认同日本在解决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食品安全、社会秩序、医疗保障、国民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取得很大成就,中国应当继续学习日本。


中日关系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在民间,塑造未来的力量也在民间。中日两国民间交流在世界各地区中是历史最悠久、程度最深的。尽管目前两国民意调查好感度令人担忧,但这是暂时的困境,两国人民内心深处仍然有一种淳朴积极的交流愿望。


中国有一句话叫“以民促官”。上世纪50年代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最初的交往就是高良富、帆足计、宫腰喜助等三人以民间身份绕道访问中国,于1952年6月1日在北京签署总额为3000万英镑的第一次中日民间贸易协议,民间交往由此登上舞台。


2002年底,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连续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刻,我在北京发表《对日关系新思维》,力主中日和解,引发两国轰动,也是以民促官的一个例子。


2008年,中日两国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联合声明确认日本战后60多年来坚持走和平国家道路,为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对日本战后60多年历史做出的积极正面的总评价。


其实,2002年,我在《对日关系新思维》一文中就指出,日本已经是一个和平国家,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这个说法当时引起很多争议,遭到一些人批评,这些人认为日本还在复活军国主义。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成功,中国中联部原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朱良私下告诉我,温家宝在日本国会的讲话,吸收了对日新思维的一些内容。比如日本政府多次就战争行为表示深刻反省,中国政府对此表示肯定;又如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中国进行大量ODA援助,中国应表示感谢等等。到2008年,在对日本战后历史的总评价方面,中国中央政府终于采纳了我的建议,这是新思维的巨大成果。


如今,以民促官的最大力量,就是每年1000万人次的旅游者。


旅游让许多中国人改变了对日印象,博得中国游客好感的是以下几条:


一是高质量丰富多彩的商品吸引中国人“爆买”,一度连马桶盖都成了抢购对象;


二是日本独特的景观与文化如樱花、温泉、茶道、点心、清酒,吸引中国人;


三是日本的道路、旅馆、景点干干净净;


四是礼貌周到的服务,比如购物时,手里的购物袋越来越多,到最后一家,店家主动提供大号袋子把所有商品汇总到一起,为了不让袋子勒手,还特意提供缓冲用的夹子;


五是日本很安全,没有乞丐和小偷,丢了的东西可以迅速找回来,乘坐地铁和高铁不用身份证,也不用安检,随时买票上车就走,这一点令中国人自愧不如;


六是交通便利,机场、火车、地铁等各种交通工具紧密衔接,路标提示醒目到位。


七是日本的道路、车站、学校名称以及许多公司、酒店、商店等公共场所的招牌都用汉字,极大方便了中国人。


许多游客都说自己恋上了日本,爆买之后变成体验式旅游。比如有人连续去日本20次,每个县都要看看。有人寻找明治维新的足迹,有人赴日检查身体治病,有人考察浮世绘,有人沉浸在京都大街小巷欣赏佛寺茶道等等。最近,日本热更发展到惊人地步。日本NHK电视台专题报道《中国热钱买下东京》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加入赴日买房大潮,八成客户没来日本看房产就直接购入,有的客户竟然一次买一栋楼。


2019年6月,我在微信中看到一位网友的文章《我去日本:黑着脸进去,红着脸出来》。意思是说,出发时还有反日情绪,游了一圈之后,觉得日本非常好,自愧不如。这位朋友的经历很有代表性。日本《产经新闻》2019年1月19日报道说,从没有听到过一个从日本回国的中国人还想把日本灭了的。


经过中日双方努力,从2019年起,赴日旅游的中国人可能保持在每年1000万人次左右。这样再过五六年,总计就有一亿人次中国民众亲身感受过日本社会,这是中日关系进入新时代的民意基础。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这个民意基础将决定中日两国关系的走向,促使中国人最终走出二战的阴影,面对今天的新现实。


随着日本旅游热升温,对日新思维也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很多网友在微博微信中表达对我的支持与赞佩,新思维终于开花结果,落实在人心之中。


眼下受疫情影响,中国人赴日旅游大幅下跌,日本服务业遭受很大挫折。日本有些人说,今后不能依赖中国旅游者了,“乐观论已经消灭”等等,这些说法值得商量。


首先,新冠疫情在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生,无一幸免。诸多国家服务业都受损失,不止日本一家。各国都需忍耐一下。


其次,中国中产阶级已经把日本确定为第一旅游目的地,只要新冠疫情过去,中国人赴日旅游依然会保持旺盛势头,不用担心。


第三,中国在2002年爆发过非典疫情,后来回归正常。赴日旅游热不是非典疫情之后的事情吗?同样道理,这次新冠疫情克制之后,中国人和其他国家民众一样,会重新生气勃勃来日本旅游购物,期盼这一天早日到来。


5 美国对中国施加了巨大压力


新冠疫情出现以来,中美两国发生激烈博弈。


随着疫情在美国惊人的爆炸式增长,美国遭受沉重打击。全球最发达的城市纽约陷入混乱,最先进的美国海军感染病毒损伤了战斗力,美国政府焦躁不安穷于应对。4月上旬,美国卫生官员说,死亡人数将大大超过珍珠港事件和911事件。


这是把新冠疫情比作一场针对美国的战争,美国把矛头指向中国。


除了病毒起源之争、病毒名称之争和媒体大战之外,美国政界、法律界、媒体界很多人提出,在疫情结束之后要向中国追索巨额赔偿。


尽管有近百位美国前政府高官和知名学者在4月3日出版的《外交政策》杂志发表联名信,呼吁美国与中国联手抗击疫情,仍然阻挡不住两国冷战继续升级,愈演愈烈。


其实,中美刚刚经过一年多艰苦谈判,在2019年12月13日达成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两个大国本来最需要合作克制疫情,但却走向更深刻的对峙。


发生对峙的深层原因是,特朗普上台3年来,随着中美冲突加剧,美国朝野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变化。美国两党政要和很多政府官员、学者认为:美国过去的想法是通过开放市场、输送科技、支持中国加入WTO等措施,培育中产阶级成长,帮助中国走上自由民主道路。但事情结果不是这样。中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之后,不但自由民主倒退,而且在世界各地支持美国的敌人,成为挑战美国的旗帜和最具威胁性的对手。


在这种思想推动下,美国对华政策相应发生变化。过去把中国视为合作伙伴,现在视中国为主要对手,对立态势不断升级。疫情蔓延,加剧了两国矛盾。被指为亲华的美国政坛元老基辛格都说: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到从前,把窗户关上,暴风雨就要来了。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就可以了解,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不仅限于贸易,而是发展到方方面面,这就是一些人说的“新冷战”。


科技方面。2018年4月16日,美国商务部对中国最大的电子设备公司之一中兴公司实施零部件出口限制,导致中兴公司一度瘫痪。


2019年5月15日,特朗普总统发布命令,禁止使用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外国设备。16日,美国商务部宣布,美国公司向中国华为公司及其子公司出售零部件,需要经过政府批准。随即,美国谷歌公司的安卓操作系统、国际网络认证组织wi-Fi 联盟、国际SD卡标准制定组织SD协会、英国ARM芯片设计公司和国际蓝牙联盟都对华为采取了限制措施。一些国家和地区宣布在5G建设中排除华为参与。


4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披露,美国德克萨斯州MD安德森癌症中心驱逐3名华人科学家,原因是他们不正当地利用美国科研成果,在中国展开研究工作。


5月,美国佐治亚州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根据相同原因解雇了在该大学医学院工作23年的资深教授李晓江、李世华夫妇。在他们实验室里工作的部分中国人也被解雇,并强制遣返。


6月21日,美国商务部将中国的中科曙光等5家计算机超级运算公司列入黑名单,禁止美国企业与之进行贸易。


7月23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克里斯托弗·雷在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说,FBI对盗窃知识产权的行为展开了1000多项调查,几乎所有的调查都涉及到中国人。他说,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对美国的威胁更严重了。


2019年,美国司法部门对参与中国“千人计划”(中国从海外引进科技人才的计划)的在美学者展开调查,逮捕了一些华裔学者。美国还吊销了近300个中国学者的访美签证,压缩中国留学生签证数量。赴美学习理工科的留学生,只发放为期1年的签证。


2020年初,美国商务部发布新的出口管制措施:自1月6日起,美国公司出口人工智能(AI)软件,包括传感器、目标识别软件等,必须得到政府许可,禁止出口的重点是中国和伊朗。


南海方面。近年来,美军在南海不断增大对中国的压力。2019年9月,美国和东盟10国首次举行共同军事演习,延伸到南海热点区域。美国国务卿蓬佩奥8月访问泰国时,敦促东南亚国家“反击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胁迫行为”。


台湾问题。2017年12月12日,特朗普总统签署2018年国防授权法,批准美国和台湾的军舰在对方港口停靠,邀请台湾参加美国军事演习。2018年3月16日,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解除美国和台湾各级官员互访限制。4月18日,美国政府批准向台湾出售敏感军事技术。8月13日,特朗普总统签署2019年国防授权法,要求美国和台湾军队参加对方军事演习,鼓励美国高级军官访问台湾。12月30日,特朗普总统签署《亚洲再保障法案》,内容包括对台湾销售武器,鼓励美国高官访问台湾。2019年7月,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价值22亿美元的108辆M1A2型坦克和250枚毒刺防空导弹。8月20日,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价值80亿美元的66架F-16V战斗机。与此同时,美国不断派遣军舰通过台湾海峡。2020年3月27日,特朗普总统签署美国国会两院通过的《2019年台北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支持台湾发展国际伙伴,扩展全球外交。


香港问题。2019年10月和11月,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分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11月28日,特朗普总统签署了该法案。该法案要求美国国务院每年向国会报告香港的人权和自由状况,如果发生严重问题,美国可以考虑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切断美元与港元的联系,制裁中国内地和香港有关官员。这个法案对香港事态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遭到中国极为强烈的抗议和反弹。2020年4月初,美国和英国表示正在研究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待遇。


新疆问题。2019年12月4日,美国众议院通过《2019年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指责中国在新疆设立“劳改营”,迫害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族民众。


西藏问题。2020年1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2019西藏政策及支持法案》,鼓动西藏人自己决定十五世达赖喇嘛的继任人。


在博弈过程中,中国方面对美国的攻势针锋相对,不断回击。双方民意急剧向负面发展,互相反感的情绪前所未有。中国在国内强调对美国要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甚至要准备进行“惊涛骇浪般的斗争”。


中美在社会制度、价值观和利益方面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两国互不信任达到中美建交41年来从未有过的程度。双方在经济、技术方面逐步“脱钩”似乎是一个趋势。


下一步,两国会不会从全面竞争走向全面对抗?这要看事态发展,要看中美能否照顾对方的核心利益,以及两国领导层处理问题的的耐心和外交技巧。


6 日本在中美之间怎样平衡


特朗普政府在压制中国的同时,也以苛刻态度对待盟友。


在“美国优先”的口号下,特朗普政府善于抓住盟友的弱点出难题。日本也感受到来自美国多方面压力。比如在朝鲜问题上,特朗普总统只关心朝鲜是否进行核试验和洲际导弹试验,而不关心朝鲜短程导弹试验。因为洲际导弹能够打到美国,短程导弹打不到。2019年5月下旬,特朗普访问日本时,记者问他是否因为朝鲜发射短程导弹感到困扰,他回答:“不会,我不会。”但是短程导弹能够打到日本,朝鲜2019年反复试射能够打到日本的短程导弹,加剧了日朝两国紧张局势。对此,日本人感觉自身安全被美国冷落,心里十分焦虑。


在安保方面,特朗普政府要求日本大幅增加对驻日美军的经费支出。其实,驻日美军经费中,85%左右是日本负担的。特朗普对此不满意。美国《外交政策》杂志2019年11月16日报道,美方要求日本将驻日美军经费开支增加3倍到4倍。以2019年为例,驻日美军经费约为18亿美元,美国要求东京将日本负担的经费提高到80亿美元左右。对美国狮子大开口,日本显然不能同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特朗普认为美军驻扎日本,是日本占美国便宜。在2019年6月大阪20国集团峰会的记者会上,特朗普对记者说,《日美安保条约》不公平,该条约规定美国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而日本却不需要负责防卫美国。特朗普甚至提到过废除条约。对此,日本感到紧张,因为日美军事同盟是日本外交的基础,基础发生动摇,怎能不紧张?万一特朗普政府主张日本防卫应由日本自己承担,该怎么办?


关于日美双边贸易问题,特朗普多次说,两国之间贸易不平衡大到难以令人置信,日本汽车大量出口美国,让美国受伤很多年了。特朗普要求日本不要向美国出口更多汽车,并要求给美国农产品减税。2019年10月8日,日美两国签署了有限贸易协定,于2020年1月1日生效。日本做了让步。价值72亿美元的美国小麦、玉米、牛肉和葡萄酒将享受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APTPP)的规定,以很低关税甚至免税进入日本市场。数字产品如软件、电子书、游戏和音乐双方互相免税,这对美国有利。日本保住了大米,美国出口大米不享受税收优惠。但是双方没有就汽车贸易达成一致,日本汽车不能享受APTPP的待遇进入美国。因此,只能说日美两国贸易暂时休战,今后还会有变数。


正是这些始料未及的变动因素,促使中日重新思考两国关系。世界舆论普遍认为,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给中日改善关系提供了外部动力。


从中国方面来看,有必要从全球视野和中国根本利益出发,做出战略调整,改善与日本的关系。调整要点如下:一是搁置矛盾,争取日本,弱化美日联盟,避免两面受敌;二是在无法获得美国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与日本进行科技合作,推动中国科技发展;三是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日本投资和日本企业。日本在中国总计开设了3万多家企业和公司,向中国输出技术,吸纳近千万中国人就业,这对于下滑的中国经济来说,是一个支撑因素。


就日本而言,来自美国的压力迫使日本在维持日美同盟关系的同时,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探索相对独立的外交,以应付变局。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但是日本的强邻,而且还是日本产品出口的最大市场,日本的生计严重依赖中国市场。因此,对于日本来说,加入美国遏制中国的行动不是明智之举。日本各界有识之士多数都支持改善两国关系,当然,日本也还存在着安全方面的担心与关切。


2019年4月,日本发布《外交蓝皮书》提出:“对日本而言,与邻国的中国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大局观点来看,与中国构建稳定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蓝皮书》指出,2019年是“日中关系进入正常轨道,进入以新发展作为目标阶段的一年”。《外交蓝皮书》表达了对发展两国关系的期待。


6月27日,习近平赴大阪参加G20会议会见安倍,是两国关系的重头戏。双方通过会谈,达成10点重要共识:一是共同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二是落实中日互为合作伙伴、互不构成威胁的政治共识;三是习近平在2020年作为国宾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四是中方欢迎日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五是2019年内启动中日高级别人员交流磋商机制;六是积极开展中日民间友好交流;七是推动建设双边安全关系,逐步确立稳固的战略互惠互信;八是共同努力维护东海和平稳定;九是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制;十是共同履行国际责任,在发展援助、气候变化、军控裁军、卫生保健等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


此后,两国政府和民间各领域来往急剧增加。


对于日本来说,深化发展对华关系会不会损害日美关系?日本《产经新闻》2019年10月29日的文章《对华政策不同可能引发日美对立》说,安倍政府全面扩大对华交流,与特朗普全面遏制中国的政策背道而驰。美国东亚问题专家瑞安·哈斯也说,日本对华新政策可能导致日本与美国保持距离,进一步向中国靠拢。12月28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该报评论员秋田浩之的文章《日本外交前途未卜》说,美中对立进入长期化,日中关系迎来春天,日美两国对华态度如此相反在历史上非常罕见。如果这样走下去,日美之间必然产生问题。未来美中争夺霸权的斗争至少要持续10年以上,美国要求日本等盟国配合自己,这让日本左右为难。与中国僵持下去,日本消耗不起;如果因此动摇了日美关系,日本肯定得不偿失。


看来,在中美之间怎样维持平衡,对日本政府外交能力是一个考验。


7 两国关系还有隐忧


2019年9月,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分别对两国18岁以上的人进行舆论调查,日本受访者1000人,中国受访者1597人。10月下旬,调查结果公布。认为“现在中日关系不好”的中国人比例为35.6%,比2018年下降9.5个百分点。回答“现在日中关系不好”的日本人比例为44.8%,比2018年增加5.8个百分点。


回答对日本印象不好的中国人比例为52.7%,比2018年下降3.4个百分点(2013年因钓鱼岛冲突,这一比例曾高达92.8%)。回答对中国印象不好的日本人比例为84.7%,比2018年下降1.6个百分点。


关于对中国印象不好的理由,日本人列举了钓鱼岛主权问题、中国社会缺乏民主等。对日本印象不好的理由,中国人列举的理由包括缺乏历史反省、钓鱼岛争执等。


以上调查结果使我们看到,在中日关系“进入新时代”的形势下,仍然存在很多隐忧。这些暂时蛰伏在水面下的情绪,说不定某一天爆发出来,令人大吃一惊。


所以,在当前热络形势下,要注意负面对立因素,寻求改进办法;当两国关系遇冷时,应该珍惜历史交往的互助与互利,避免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的片面性。


下面我们看看当前两国关系中的隐忧。


2019年3月24日下午,武汉大学樱花大道发生一起冲突。冲突的原因是,一个穿着类似日本和服的男子前来赏樱,遭到学校保安阻拦。双方先是语言冲突,后来肢体冲突,该男子被四名保安人员按倒在地。男子大声喊道:“我穿的是唐装!”唐装是中国唐朝流行的服装,与日本和服类似。25日,武汉大学所在地的珞珈山派出所回答记者说,调查的重点是,到底是和服还是唐装,以及冲突过程。


此事经中国媒体报道,引起互联网热烈议论。


有的网友说,随着中国国力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多元文化。比如日本动漫、游戏大受欢迎,说明国人包容程度大大提高,这是时代进步。因此,进入2019年,还发生“和服冲突”,就令人费解。为何武大没有与时俱进,仍在排斥和服?如果禁止穿和服赏樱,何不将樱花树砍掉,彻底切断日本文化的存在,岂不是更好?


有的网友说,日本和服是引进唐朝服装演化而成,和服与唐装具有非常相似的元素。日本对待异国文化如此开放,为何部分中国人还生活在锁国主义的口袋中?穿和服赏樱有什么不好呢?没听说日本不让穿中国旗袍的人欣赏梅花呀。不能因为穿和服就打人吧?干脆禁止看樱花,只看牡丹就行了。


还有网友引用《环球时报》2019年4月29日的报道,批评武汉大学。这篇报道题目是《费城樱花节,美国人体会另有滋味》。文章介绍了美国费城费尔芒特公园赏樱的场景。该公园1000棵樱花树是日本赠送的。4月下旬,费尔芒特公园樱花开放,美国游客纷纷前来欣赏。公园里,有黑人画家对着樱花画画,也有美国青年情侣穿着和服前来赏樱。文章还详细描绘了一对美国青年男女所穿和服的图案:黑色的两只大袖,靠肩头的地方各飞着一条白色的龙,加上红腰带,穿着衣服的人仿佛是从古代飞来的。网友问道,为何中国报纸赞赏美国人穿着和服赏樱,而武大却不准穿和服的中国人赏樱呢?本质上还是民族主义反日情绪作怪。


前面还提到,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中国发生了沈阳杨妈妈粥店挂出横幅祝贺美日发生疫情的事件。中国网民立刻痛斥粥店店长失去做人底线,店长也因此被拘留。


此外,共同社在2019年12月18日报道中提出了日本方面的安保关切。这就是,2019年在钓鱼岛周边航行的中国公务船超过1000艘,打破了2013年819艘的历史最高记录。


再看日本。近年来,朝鲜频繁进行导弹发射试验与核试验,中国军事现代化突飞猛进,使日本感到威胁并产生安全焦虑。因此,日本强化军力建设并与多国进行防务合作,对中国以及朝鲜加以牵制。日本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在地缘政治与军事方面要和美国保持协调,这就增加了中日关系的复杂性,引起中国警惕。


2019年3月,日本航空自卫队组建首支F-35A战机中队。近期日本将接收42架F-35B,成为美国之外拥有这种超级战机最多的国家。9月,日本航空自卫队与澳大利亚空军在北海道千岁基地举行联合训练。《日本经济新闻》9月26日报道说,日澳两国是具有相同价值观的战略伙伴。《朝日新闻》9月26日报道,“日澳两国一致强烈反对在东海和南海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尝试”。


在海上战力方面,日本海上自卫队屡次派遣排水量2.4万吨的出云号和加贺号两艘巨型战舰巡游东南亚国家和南海。2018年9月,加贺号舰艇编队和美国罗纳德·里根航母战斗群在菲律宾周边海域联合训练。2019年6月,出云号舰艇编队与罗纳德·里根号航母战斗群在南海进行联合训练,制约中国在南海的行动。


在陆上战力方面,日本陆上自卫队新组建的快速反应部队于2019年3月进驻鹿儿岛县奄美大岛和冲绳县宫古岛。从奄美大岛向南到宫古岛附近,长度大约1200多公里海空域。近年来,中国军舰和飞机不时飞越日本南方岛屿间的海峡进行演练。如2019年3月30日,7架中国军机从东海空域飞来,穿越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空域。陆上自卫队组建这些部队并在两岛设立地对空和地对舰导弹,就是要牵制通过海峡的中国军机和军舰。


另据日本《朝日新闻》2019年8月30日报道,日本警察厅针对钓鱼岛争议,将于2020年在冲绳组建专门警察部队。一旦发现有武装集团登陆钓鱼岛,立即从冲绳乘直升机赶赴现场,逮捕武装集团。


2019年12月2日至6日,日本防卫省和自卫队的网络专家首次参加北约大规模网络战演习。这次演习代号为“网络联盟2019”,演习地点位于欧洲国家爱沙尼亚的控制中心。日本是参加北约演习的唯一亚洲国家,防卫省和自卫队成员在东京在线参演。《日本经济新闻》12月3日报道说,演习的目的之一是防范来自中国的网络威胁。


对于上述两国之间的不和谐因素,需要通过长期的国家理性建设,逐渐解决。


8 制度差异能否创造永久和平


中日两国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签署新的文件确认两国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两国关系还有一定的脆弱性。70年来,美国和日本只签署过一个基本文件,这就是1951年9月8日签署的《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后来虽有小幅修改,其精神一直适用到今天,这表明了日美关系的稳定性。


中日关系脆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两国社会制度存在差异。


2019年5月12日,原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现任日本国际大学校长北冈伸一来北京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中日学者论坛。他发言说,过去日本侵略中国犯下了罪行。当时日本严厉控制舆论,打压言论自由,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今天的日本吸取教训,实行言论自由。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但希望中国能够吸取日本过去的教训,促进和重视言论自由。


北冈伸一是日本学界积极理解中国发展的重要人物。2006年至2009年,在两国政府推动下,两国相关领域一流学者借鉴法德和解经验,展开合作,共同研究两国历史。中方首席委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步平,日方首席委员就是北冈伸一。经过3年研讨,发布了共同研究成果《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此书中文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中日学界公认,这个研究成果对于缓解两国对立情绪,增进两国交流,加深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做出了重要探索和重大贡献。


应当说,北冈伸一从反思日本历史教训提出的建议是诚恳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永久和平论》等著作中论证说,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状态并不是自然状态,和平状态是被建立起来的。只有按照自由、平等、法治、民主、人权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国家之间,才可能实现永久和平。二战结束以来的历史,证明了康德的理论。


北冈伸一教授基于这样的考虑,对中国提出了建议。但是,我们都了解,这个建议恐怕很难为中方接受,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中日两国在制度上的差异。中国方面自然有很多理由拒绝采纳这个建议,这里不再详细展开。这就提出了一个重大问题:象中日两国这样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否实现永久和平?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实验。


回望历史,中日两国恢复邦交近50年历经风雨,总的来说还没出大乱子。未来50年还要经受各种考验。双方应当珍惜历史,总结经验,这就是:中日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现在,疫情就是一个新考验。有日本朋友说,疫情使日本失去了对中国的信任感,不知未来会怎么样。我理解这些朋友的担心。现在要说的是,很多日本朋友知道,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民间对疫情的反思,对体制的批评,真是排山倒海。中国高层领导人最近也不断提出,疫情防控有“很多教训”。这些教训包括,对新型传染病认知不足,社会多元声音不足,权力过度集中,官僚主义严重,地方官员只求“维稳”、治理水平较低等等。中国将会从这场大疫中总结经验教训,避免再出现类似问题。现在很多国家同样存在着从疫情中总结经验教训的问题,比如应对迟缓,医疗设备欠缺,领导力不足等等。相信未来各国防控机制和医疗卫生事业会有改进,中日两国会一道前进。


有人担心,疫情燃烧了民族主义情绪,仇外心理大爆发,全球化可能终结。全球化已经进行200年,有利有弊,可以调整,但不会因疫情而终结。20世纪初的“西班牙流感”导致死亡人数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并没有停止全球化步伐。疫情的确会使各国在短期内更加注重国内问题,特别是疾病防控和卫生物资供应,以及部分产品的生产链和供应链问题。但全球化形成的分工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日本对此有很多体会,世界不可能回到锁国状态了。


新思维主张克制民族主义,实现中日和解,这虽然有困难,却是能够实现的历史性目标。我相信中日两国人士有足够的智慧应对未来复杂局面,也相信新思维能够成为新时代中国对日政策的主流。


进入 马立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日关系  

本文责编:sunxuqian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大国关系与国际格局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21258.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好声量,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