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诚:中国仍需要“韬光养晦”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3139 次 更新时间:2013-03-18 23:07

进入专题: 韬光养晦  

马立诚 (进入专栏)  

近年来,“警惕崛起的中国”的说法并不少见。李光耀在最近的一本新书中提到:“对东南亚,工业化强大的中国会不会像美国自1945年以来那样的充满善意呢?新加坡对这个问题不确定,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或越南都不确定。”无独有偶,尼日利亚央行行长萨努西最近也撰文提醒非洲要提防中国。他在《非洲必须现实地认识与中国的关系》一文中说:“中国从我们这里拿走初级商品(原材料),然后把制成品卖给我们。这正是当年殖民主义的实质。”

一些不习惯听到批评的网友对此很是恼怒,反唇相讥,这可以理解。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缺少在价值观和战略利益方面休戚与共的真正盟友?郑永年曾两次对我说,如果给东盟5分钟时间,让他们选择美国还是中国,不用6分钟,他们会选择美国。邱震海也说,打开世界地图,找找谁是中国的铁哥们,结果很是茫然。如果提倡说真话,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世界环境。

任剑涛最近在一文中分析说我们这个民族政治上还不够成熟。他说,一个成熟的政治民族有两个标志:一是有效处理自己的政治事务,以法治规范权力,保护公民权益,促使公民理性思考以及合法行动,保证社会安宁有序;二是与其他国家打交道,能够平衡处理利益关系,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维持理性的对外关系。他说,国内一些困境让民众郁闷且无处发泄,人们不得不借机爆发,而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行动乃是逞一时之快的情绪发泄,既不是对国家利益的周全考量和理智计算,也不是对国家深沉而执著的理智爱护。

我赞同任剑涛的观点。一个有欠成熟的政治民族,公民的国家情感幼稚化,在对人对己方面,一定会陷入手段短缺、价值偏失的困境。在这样的条件下,宁愿选择“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也许能够避免更多误判与孤立。假如盲目高调强化意识形态色彩,情况会怎么样?别忘了,在国际上,以民主标准衡量软实力,我们暂时还是负数。

韬光养晦,并非是一心惦记复仇的“勾践模式”。有的民族主义者公开发表言论说:“我们强大了,我们就揍你!”这是完全不可取的。我理解的韬光养晦,是埋头苦干、谦逊和平。我们这样大的一个力量崛起,谦逊一点只有好处,这也是中国古典经典如《礼记》等一再强调的。有所作为,是要在国际舞台上维护国家权益,适度发挥理性大国、责任大国、平衡大国的作用。最近中国支持联合国安理会严厉制裁朝鲜的决议,是一个正面范例,获得全世界好评。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的两个基本任务尚未完成,需要我们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是我赞成韬光养晦的第二个理由。这两个任务,一个是建设现代化的政治、现代化的经济、现代化的社会。就这方面情况来看,虽然取得不俗的成绩,但仍然是阻力重重,困难多多,需全力应对。另一个是解决台湾问题,也是路途遥远。目前的经贸文化往来,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还不够,需要开启政治体制改革的大门,才能进一步对台湾产生较大的吸附作用。

总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仍然是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处理外事工作的基本方针。在这个问题上,要克服浮躁情绪和民族主义。我们的外交政策,要进一步探索将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联系在一起,与全球化潮流和时代前进方向联系在一起,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人民的意志愿望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做,我们才能摆脱困境,顺利迎接未来的挑战。

进入 马立诚 的专栏     进入专题: 韬光养晦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时评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62210.html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4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