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宗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助力中国战略机遇期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529 次 更新时间:2018-02-05 10:18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略机遇期  

阮宗泽  


〔提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这一理念进行精辟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宏大深邃的思想体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成果,是对国际关系理论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总目标。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实力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新的选择。这一思想已写入联合国文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中国梦的实现创造更大战略机遇期。

〔关 键 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梦、战略机遇期

〔中图分类号〕D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2 8832(2018)1期0013-14


2018年是全面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共十九大举旗定向,描绘了中国今后30多年发展的美好蓝图,将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当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迈上80万亿元人民币的新台阶,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前景光明。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有能力、有潜力、有信心保持超长时段的高速高质增长,换言之,作为超大型经济体,中国有望从1978年到2050年连续72年保持较快较好增长,从而创造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先例的奇迹。如何确保并拓展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是能否创造此奇迹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对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外交工作取得的辉煌成就,全面规划部署未来的外交目标,指出中国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把这一思想写入党章。这是中国在风云激荡的21世纪对国际关系理论做出的卓越贡献,是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是中国国力持续稳定增强的有力保障,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行动指南。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有实力为人类探索更好的社会制度提供新的选择。

自2013年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这一理念进行了精辟阐述,形成了科学完整、内涵丰富、宏大深邃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是当代中国外交的重大创新成果,已写入联合国文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同,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本文将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提出的时代背景、构建的必要条件、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等几方面,对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征程与走向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

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党的十九大报告开宗明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时代。新时代呼唤新思想、呼唤大外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一提出,便引起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标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呼吁各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为此目标而努力。具体而言,这一思想包括“五要”:(一)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二)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四)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五)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1]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时发表主旨演讲,首次在国际多边场合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目标,描绘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互动的美好前景,宣告中国将开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征程:“当今世界充满挑战,前面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我们不会放弃理想追求,将以更大的作为,同各方携手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以及如何建构等问题。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其次,为实现这样一个共同梦想,需要坚持四个“努力建设”: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3]

2017年1月,习近平访问瑞士,面对国际社会“世界到底怎么了”的疑问,习近平分别在两个重要场合发表重磅演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共鸣。1月17日,习近平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针对世界经济增长、治理、发展模式存在问题,提出: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坚持协同联动,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4]紧接着,习近平第二天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绿色低碳的世界。[5]这两次演讲浑然一体,环环相扣,给出了“怎么办”的中国思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中国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的有力回答。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前所未有,中国的责任也前所未有。中国方案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当前,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期待中国表明立场和态度。天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6] 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空前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阶段,如今正走在强起来的路上。中国人民既追求美好生活,也向往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兼济天下,与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植根于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基因。对美好世界的共同追求是中国与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中国梦的国际表达和延展。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就是一部追求美好世界的厚重史诗。中华民族推崇“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中华文化在21世纪焕发新的活力,并以“合作共赢”来定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实践,也是世界走近新时代中国的最佳路径。这既是中国对自身文化历史经验的有益总结,也是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体现了中国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大国担当。

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走出一条国与国友好相处的新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其中,“一带一路”扮演着关键角色,架起从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共建“一带一路”包括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有助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习近平指出:“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4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有关各国实现共同发展的巨大合作平台。”[7] 可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断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同世界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8]

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中国创造更大战略机遇期

“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9]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交织,人类面临各种矛盾与冲突,地区热点持续动荡,恐怖主义蔓延肆虐,保护主义、反全球化、民粹主义思潮泛起,全球治理遭遇瓶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面对上述多重风险,任何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既不可能独善其身,也成不了救世主,大家必须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如何更新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成为国际社会的必答题。正是在这个国际秩序加速转型的当口,推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中国创造更佳战略机遇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一方面,二战以来占据主导的西方的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失灵,弊端重重、积重难返、自顾不暇。冷战后的“历史终结论”宣告终结,不断滑向“后西方”。另一方面,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迅猛崛起,日益改变国际力量对比,重塑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包容均衡的方向演进。

与以往不同,此轮国际体系转型的显著特点是“非战争”形态。历史上,国际体系的转型大多是依靠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尤其是通过大国间的战争来实现的,战争结束后大国之间对权力与利益分配进行重新洗牌,很快就形成新的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雅尔塔体系均是如此。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加速向多极化转变,大国之间尽管有竞争,有时还很激烈,但发生体系性对抗或战争的风险降低,总体处于和平状态。这意味着国际秩序的转型将是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比拼的将是大国的耐力与耐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从全球治理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而中国与世界深度互动,积极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也是中国新时期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的有效路径。中国的崛起是在“体系内”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13亿多中国人书写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故事,表明中国已经深度融入国际体系,具备为世界做更多贡献的条件与能力。中国积极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改革,以便获得更大的制度性权利。中国在2016年1月生效的新一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投票权份额中的占比从3.996%上升至6.394%,排名从第六位跃居第三位,居美国和日本之后,增强了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的权重,又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加公平合理。

中国特色的全球治理观与国内治国理政的理念一脉相承,参与全球治理将推动中国治国理政理念的国际化延伸,增强国际社会的认同,也让中国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全球治理。中国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五大发展理念等。中国重视在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重大议题上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协调和配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创建亚投行,主办亚信、亚太经合组织、G20、金砖峰会以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国际会议,成功地将中国方案国际化,转化成为国际共识,让中国的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维护世界和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国的发展壮大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强。自冷战结束以来,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四个国家都曾卷入战争,只有中国一直聚精会神地搞建设谋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促使中国以互利共赢的理念推动世界发展。从国际层面看,中国的和平发展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信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新的参照。综上所述,中国越发展,对世界越有利。确保世界和平稳定将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创造更良好的外部环境,拓展更大的战略机遇。因此,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中国着眼于塑造更加和平稳定、更加繁荣进步的国际新秩序所交出的答卷。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中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前者能为后者创造必要条件,后者也能让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互利合作更加深入。因此,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的开放,“中国梦”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开放。

中国大门的或开或关,能否深化同国际社会的互利合作,将影响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成效。党的十九大报告做出的一个重要判断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并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这表明中国是一个实事求是的大国,尽管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但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仍是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尽最大努力做好“改革开放”这篇大文章。

从历史上看,中国改革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从现实看,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连,中国的利益已经深度嵌入国际体系。中国对外开放40年来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国际体系中的议事权也在由弱变强,对世界的贡献与日俱增。中国相信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恢复增长的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即是对此的生动诠注。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生活实现了小康,逐步富裕起来了。我们将总结经验、乘势而上,继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使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10]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货物贸易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坚定维护者,是自由贸易的坚定捍卫者。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进中国同各国的友好合作,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为世界发展注入信心与动能。“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11]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开放”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27次。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在开放的范围和层次上进一步拓展,更要在开放的思想观念、结构布局、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拓展”。[12]

针对一些国际舆论对中国是否坚持开放的疑问,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有的放矢,表达了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描绘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方向,让世界吃了“定心丸”。习近平强调说:“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我们将同各国一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我们将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凡是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我们都会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我们将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我们将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推动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尽早结束,构建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13]作为新时代中国保持更大开放的象征,“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从中国方案上升为国际共识,务实合作日益深化,不断推动建设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超级工程。

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符合中国的利益,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只能越开越大。习近平指出:“中国的大门对世界始终是打开的,不会关上。开着门,世界能够进入中国,中国也才能走向世界。我们希望,各国的大门也对中国投资者公平敞开。”[14]未来15年,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总额将达到2万亿美元。2018年11月,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将为各方进一步开辟中国市场搭建新平台。这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之举,体现了中国的自信和开放的决心,必将为世界开放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总目标。党的十九大之后立刻迎来密集的外交活动,展现了新气象和新作为,翻开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篇章。

首先,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中俄关系继续保持在高水平上行稳致远。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越南岘港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这是两国领导人一年中的第五次会面。中俄坚定支持对方维护本国核心利益,政治互信进一步巩固,是真正相互信赖的战略伙伴。中俄建立和发展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树立了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俄罗斯在强国富民的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进。在我们两国各自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关系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双方要继续加大相互支持,加强全方位合作。要同步提升双边贸易规模和质量,落实好能源、投资、高技术、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项目,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取得实质成果,规划和实施好新的国家主题年活动。要加强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的沟通,密切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框架内的协调和配合。[15]此前,俄罗斯总理梅德维杰夫作为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到访的第一个外国领导人,于10月31日至11月2日成功访华,并与李克强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22次定期会晤。中俄签署了16项合作协议和多份合作文件,有力地夯实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元首北京会晤为新时代中美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受到“国事访问+”的接待。这是习近平与特朗普第三次会晤。自2017年1月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关系取得重要进展。习近平和特朗普总统通过多种方式保持密切联系。4月,习近平与特朗普成功进行了海湖庄园会晤,7月在汉堡进行第二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会晤就新时代中美关系发展达成了多方面重要共识,双方认为中美关系事关两国人民福祉,也关乎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合作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双方同意继续发挥元首外交对两国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加强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充分发挥4个高级别对话机制作用,拓展经贸、两军、执法、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习近平同特朗普共同会见记者时指出,“中美两国的发展相辅相成、并行不悖,中美各自的成功符合双方共同利益。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两个大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发展繁荣方面共同利益更多了,肩负责任更大了,合作空间更广了。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对中美两国来说,合作是唯一的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的未来。”[16] 双方还共同探讨如何实现半岛和东北亚长治久安的途径。中美签署了2535亿美元的“超级大单”,有力地说明中美经贸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而且合作的空间巨大,将给两国人民带来巨大实惠。

其次,周边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起点,中国将按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2017年11月12日至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十九大闭幕后首次出访选择了社会主义邻邦越南、老挝,谱写敦亲睦邻新篇章,为新时期中越、中老关系发展,以及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合作共赢带来新的机遇。越南和老挝与中国政治理念相通、发展道路相似。这两个国家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念都有浓厚兴趣。中国与其积极开展执政兴国经验交流,加强党际交往,共同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实践,打造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向国际社会传递出中国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明确信号。

中越加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的战略合作。中越2016年贸易额接近一千亿美元,在东盟国家当中名列前茅。习近平主席和老挝国家主席本扬共同见证中老签署合作文件,共建中老经济走廊。中老铁路将提升老挝在东盟地区互联互通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有助于推动老挝的经济发展。2017年12月21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开工,将有效提升泰国和本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水平,促进泰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中泰铁路和中老铁路将实现互联互通,促进沿线国家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互利多赢,带动地区发展和民生改善。中越还同意加强海上的分歧管控,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了陆地和北部湾划界问题,为两国共同发展和地区和平稳定创造了有利条件。

李克强2017年11月对菲律宾进行正式访问,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与菲律宾关系的发展。李克强表示,中菲交往源远流长,友好合作始终是主流。当前两国关系已经克服困难,实现转圜。实践证明,坚持睦邻友好符合中菲双方根本利益,是主流民意所向,是地区大势所趋,是共同发展基石。双方同意把握正确方向,巩固友好,深化合作,管控分歧,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推动中菲关系健康稳步前行。

2017年12月13日至16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应邀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取得成功。中韩是友好近邻和战略合作伙伴,建交25年来,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显著发展,给双方带来巨大利益。但自2016年7月以来,中韩关系因韩国执意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威胁中国战略安全而遭受重创,教训深刻。文在寅此访显示中韩关系因为“萨德”问题遭受挫败后进入了修复模式。习近平指出,中方重视同韩方关系,愿同韩方一道,牢记两国建交的初心,以两国人民福祉为念,秉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的基本原则,坚持以诚相待的为邻之道,把握互利共赢的合作宗旨,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始终健康稳定地走在正确发展轨道上。中韩关系的改善有助于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最后,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利益交汇点,并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2017年5月,举世瞩目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成功地将中国方案转化为国际共识。9月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厦门会晤,着眼于打造下一个“金色十年”。2017年11月10日,习近平在越南岘港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并发表演讲,首次用“五个新征程”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基本方略、发展蓝图,有助于世界对新时代中国发展方向与战略意图的客观认识。

李克强出席于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第20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0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2届东亚峰会。李克强强调,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发展只会给东亚乃至世界发展繁荣带来机遇,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方愿与峰会各方齐心协力,维护地区和平发展合作的良好势头,积极推进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共同谱写东亚合作新篇章、开创东亚发展新愿景。在马尼拉召开的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宣布正式启动“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案文磋商。这标志着南海问题已从一度“高热不退”转向对话协商轨道,争取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早日达成“准则”将有力维护南海和平稳定。随后,李克强马不停蹄于11月26日至12月2日出席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匈牙利进行正式访问、出席在俄罗斯索契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

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面旗帜的引领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焕发出澎湃活力。从瑞士、芬兰、美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越南、老挝、菲律宾、匈牙利等等,中国领导人穿梭于各个外交舞台,一次又一次掷地有声的演讲、一份份政策文件、一个个合作项目,一步一个脚印,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大的战略机遇,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做出重大贡献。

五、结语

中国崛起之道并非坦途,未来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同样会遭遇暗礁险滩。中国的国际环境必将更趋复杂,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中国确实带来机会,希望扩大跟中国合作,获取好处;也不排除有人可能制造障碍或事端,企图干扰中国的发展进程。对此,中国必须安不忘虞、未雨绸缪。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只有相向而行,才能合作共赢。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地通过对话谈判妥善解决有关争端。旗帜鲜明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图谋,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外交为民’是我们不变的宗旨,积极维护中国在海外的正当利益,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应有之义和应尽职责”。[17]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将迎来新机遇,必然展现新作为,开启新征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大业做出新贡献。源于忧患意识,源于自觉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大国担当,源于对中国发展道路成功探索的自信,中国在21世纪历史关口,主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超越零和历史,赢得美好未来。


注释: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10月,第58-59页。

[2] 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 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外交部网站,2017年11月10日,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676.shtml。(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3]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外交部网站,2017年12月1日,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7/1202/c1002-29681600.html。(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4]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新华网,2017年1月18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7-01/18/c_1120331545.htm。(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5] “习近平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并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网,2017年1月19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7-01/19/c_1120340049.htm。(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6]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一八年新年贺词”,新华网,2017年12月31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2/31/c_1122192418.htm。(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7] 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

[8] 杨洁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日报》2017年11月19日。

[9] “习近平接见驻外使节工作会议与会使节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2017年12月28日,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228/c64094-29734770.html。(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新华网,2017年10月2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5/c_129726443.htm。(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11]  习近平:“中国发展新起点 全球增长新蓝图——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6年9月3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9/03/c_1119506256.htm。(上网时间:2017年12月18日)

[1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划重点:明年经济有六大看点”,新华网,2017年12月20日,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12/20/c_129771242.htm。(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13]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外交部网站,2017年11月11日, 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676.shtml。(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14] “习近平主席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15]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外交部网站,2017年11月11日,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672.shtml。(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16]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会见记者”,外交部网站,2017年11月9日,http://www.fmprc.gov.cn/web/zyxw/t1509170.shtml。(上网时间:2018年1月1日)

[17] 王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中国外交开辟新境界”,《人民日报》2017年12月19日。


阮宗泽,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研究员

    进入专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   战略机遇期  

本文责编:frank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国际关系 > 国际关系理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108263.html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国际问题研究》,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