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学:知识认识论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2822 次 更新时间:2015-06-15 09:27

进入专题: 认识   认识论   知识认识论  

陈定学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理论——“知识认识论”,并尝试从“知识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问题做出解释。主要内容分四部分:(1)对“认识”和“认识论”两概念进行新的定义;(2)对认识的一系列问题——认识的发生、认识的对象、认识的结构、认识的机制、认识的本质以及认识的发展等,一一进行了探讨;(3)对理性、数学、逻辑以及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来源及形成做出了新的解释;(4)讨论“知识认识论”与传统认识理论的不同。


【关键词】认识;认识论;知识认识论

【中图分类号】B017

【文献标识码】 A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把人类的认识作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其中的奥秘。16世纪以来,认识论在欧洲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甚至成为构建哲学体系的出发点。到了18世纪,西方哲学发生转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认识论成为哲学的中心。哲学家们对认识论倾注了很多心血,取得了不少成果,先后提出先验论、经验论、反映论以及康德“批判哲学”等认识理论,对认识问题做出了解释,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然而数百年过去了,当人们对认识论进行总结和反思时却发现,这些认识理论大都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很难对认识问题做出合理、可靠的解释,更难彻底揭开认识的奥秘,所以认识对于人类仍然是一个深邃难解的谜。[1] 这种状况说明,人类对认识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20世纪50年代以来,脑神经科学、信息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以及心灵哲学迅猛发展,取得了许多新成果,为揭示认识的奥秘提供了新的视角、理论和方法。作者从脑神经科学、心灵哲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认识问题进行了多年探索,提出了新的认识理论——“知识认识论”,并尝试从“知识认识论”的角度对认识的定义、发生、对象、结构、机制、本质以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做出解释。


一、什么是认识?什么是认识论?


研究认识论,首先必须搞清一个问题:什么是“认识”?或者说“认识”的定义是什么?《辞海》的定义是:“指人类认识客观事物,获得知识的过程。”[2]《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定义是:“所谓认识,是指人获得关于世界的知识的过程及其成果,即主体对客体的观念的把握。[3]心理学的定义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心理过程。”[4]

这些定义大多是从哲学的角度做出的,作者尝试从哲学、脑神经科学以及信息科学等多学科角度对“认识”进行新的定义:

认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认识就是大脑对认识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知识的过程。

通过新定义,我们对“认识”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那么,什么又是认识论呢?“认识论”这一概念来自“epistemology”,其本义是“the theory of Knowledge”,即“关于知识的理论”,所以知识是认识论的核心。根据“认识”的新定义,作者对“认识论”也进行了定义:

所谓认识论就是研究认识的发生、对象、结构、机制、本质以及发展的哲学理论。

认识论是哲学的中心,它究竟研究哪些问题呢?作者认为,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方面:① 认识的发生或起源。世界上原本并没有“认识”,那么,“认识”为什么会发生或起源呢?② 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是脑外的客观事物,还是脑内的现象呢?③ 认识的结构。认识主体为什么能够进行认识?形成认识活动的结构究竟是什么呢?④ 认识的机制。大脑是如何进行认识的?认识的过程和机制究竟是什么呢?⑤ 认识的本质。认识究竟是一个什么过程?认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⑥ 认识的发展。认识是如何发展的?知识是如何增长的?主体的认识能力又是如何提高的呢?

除了上面列举的问题,认识论还涉及到一些问题,例如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不可知论、知识及真理等等,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认识的发生


所谓认识的发生,就是指认识的起源。世界上原本并没有“认识”,那“认识”为什么会发生或出现呢?认识究竟是如何起源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认识之所以会发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认识主体的形成。

世界上无生命的东西不会认识,植物和低级动物也不会认识,在生命进化史中,正是由于人类的出现,“认识”才开始发生。为什么人类出现之后“认识“才开始发生呢?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拥有了高级而又复杂的大脑神经结构,结构产生功能,而认识就是大脑神经结构所产生出来的一种功能,这是认识发生的最根本原因。这就是说,由于认识主体的出现,认识才有可能发生。但需要指出的是,认识的主体不仅仅是人类,其他的一些高级动物如黑猩猩等也是认识的主体。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电脑也有可能成为认识的主体。

第二,主体生存的需要。

人类存在于世界之中,为了生存,人类就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必须与外部事物进行各种各样的相互作用;而要与外部事物相互作用,首先就必须认识它们,所以认识对于人类的生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认识就发生了。

第三,主体内在的需要。

随着生命的进化,人的大脑产生了一种高级功能——意识及自我意识。由于意识到了外部世界和自我的存在,所以人十分渴望了解外部世界和自己,这是主体内在的需要。正是由于主体内在的需要,于是认识发生。

正是由于以上三个因素的出现,于是认识发生或起源。


三、认识的对象


我们在第一节讨论认识的定义时指出,所谓认识就是大脑对“认识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知识的过程,通过认识的定义就可以看出,“认识对象”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位置,它是认识的主题与中心,认识活动就是围绕着认识对象进行的。既然认识对象如此重要,那么,认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一部分哲学家认为,认识的对象是脑外的“客体”或“客观事物”,例如辩证唯物主义就认为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或“客体”;而另一部分哲学家则认为,人只可能认识自己脑中的现象,不可能认识脑外的客观对象,所以认识的对象并不是“客观事物”或“客体”,而是现象。

那么,认识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呢?是脑外的客观事物,还是脑内的现象呢?作者认为,由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必须对外部事物或者说“客体”有所认识,所以外部事物或“客体”确实是认识的对象;此外,由于认识主体自身的需要,或者精神活动的需要,人类还会把感觉、自我、意识、精神、情感、行为以及知识等主观对象作为认识的对象。所以作者认为,脑外的“客体”与“主体”自身都是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说,认识的对象有两种,一是客观对象,二是主观对象。

为什么说人不仅能认识脑内的现象,而且还能认识脑外的客观事物呢?作者在《从科学的角度看心物关系》[5]一文中进行过专门探讨,朋友们可以参阅。


四、认识的结构


我们在第二节“认识的发生“中曾指出,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是认识主体,他(它)们能够进行认识活动,那么,为什么只有人类和一些高级动物才能够进行认识活动呢?他(它)们究竟具备了哪些条件和基础,才使得他(它)们具有了认识的功能?或者说他(它)们究竟具备了哪些不同寻常的结构,才使得他(它)们具有了认识的功能呢?这就是“认识的结构”需要回答的问题。

“知识认识论”认为,认识确实具有结构基础,认识的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大脑神经结构。这是产生认识功能的结构基础,也是形成认识的最基本条件。认识活动就是大脑神经结构进行的,如果没有这个高级而又复杂的大脑神经结构,不仅认识不可能发生,即使发生也无法正常地进行。所以对于认识而言,大脑神经结构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硬件。

二是心理结构。所谓“心理结构”就是大脑神经结构进行认识活动时所依据的范本、程序、方法和规则,这是认识结构中的“软件”。“软件”是一个计算机名词,所谓软件是指,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人脑与电脑有许多相似之处,在人的认识活动中,大脑神经结构的运行和操作同样也需要依据一定的程序、规程和规则,同样也需要一些文件、文档及数据。这就是说,人的认识过程不仅需要大脑神经结构这个硬件,而且还需要心理结构这个软件,假若没有这个软件,那么大脑神经结构就无法正常地运行,认识活动也无法操作,所以心理结构也非常重要。


五、认识的机制


有了认识的对象,也具备了认识的结构,那么,大脑又是如何进行认识的呢?认识的过程和机制又是什么呢?大脑是如何对认识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知识的呢?这些问题是认识论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最困难的问题,假如这些问题能够得到解决,那么,我们就有可能进一步揭示认识的奥秘。

我们在第三节“认识的对象”中指出,认识的对象有两种:客观对象与主观对象。为了讨论的方便,我们以认识客观对象为例来说明认识的过程与机制。大脑对客观对象的认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客观对象的信息传入大脑并形成感觉的阶段。

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人生存于世界之中,生存于万事万物之中,人与外部事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就是信息。从信息科学的角度看,人与外部事物的关系就是信宿与信源的关系,外部事物这些信源通过声、光、热、化学等各种信号发出自己的信息,而信宿——人则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接受这些信息并把它们传入大脑。大脑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活动解读并表征这些信息,并形成感觉,由于感觉是外部事物的表征,所以感觉中就蕴涵了外部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味道、硬度、冷热等信息。由于感觉是外部事物的表征,由于感觉中蕴涵着外部事物的信息,于是感觉就成了大脑认识的对象,就成了大脑神经结构需要加工处理的“材料”。

外部事物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传入大脑,大脑必须把这些信息转化成感觉,然后它们才有可能成为认识的对象。假若传入大脑的是一大堆凌乱的信息碎片,假如脑中没有外部事物的“象”,大脑对其一无所知,它们又怎么可能成为大脑的认识对象呢?如果没有对象,认识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所以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转化成感觉,是认识外部事物或客观对象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段。这就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感觉阶段,或者说感性认识阶段。

例如我们在田野看到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红红、圆圆的苹果,它们还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时苹果的信息就会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眼和鼻等传入大脑,大脑对传入信息进行解读并把它们合成一幅图象,这个图象就是大脑对外部事物——苹果的表征,就是大脑对外部事物的感觉。由于这个感觉中包含着苹果的信息,于是这个“感觉的苹果”就成了大脑认识的对象,就成了大脑神经结构需要加工和处理的“材料”。

通过感性认识,大脑解决了一个重要问题,这就是认识对象的确定,大脑已经感觉到认识对象是什么。然而这还很不够,脑还需要对认识对象有一个更为完整、深入的认识,于是认识进入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大脑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阶段。

在认识的第一个阶段,大脑把外部事物的信息转化成图象等,虽然图象是生动具体的,但它并不利于大脑进行更复杂的思维,于是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又通过抽象的,也更为简单的概念、语词或符号来表征人脑中的信息。例如在感性认识阶段,大脑用生动具体的图象来表征苹果,然而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开始用简单的“苹果”这个语词或概念来表达它。通过语词、概念与符号,大脑对信息的表达越来越简单,操作也越来越方便,这样大脑不仅可以进行抽象的思维,而且思维的功能和效率也大大提高。这是认识过程中一次重要的转折与飞跃,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折与飞跃。

认识进入了理性阶段,那大脑又是如何认识客观对象的呢?又是如何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呢?我们在第四节“认识的结构”中已指出,大脑神经结构是根据心理结构即“软件”加工处理对象信息的,那么,这个“软件”究竟是什么呢?或者说大脑究竟是根据什么范本、程序或规则进行认识的呢?由于该问题是认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哲学家们曾提出过种种假设,例如柏拉图认为是“理念”,笛卡儿认为是“天赋观念”, 洛克认为是“经验”,而康德则认为是“先天综合判断”,虽然这些假设都有一定的价值,但由于它们存在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并未能对认识结构中的“软件”问题做出满意的解释。[6]那么,认识结构中的这个“软件”究竟是什么呢?作者经过多年思考和探索发现,这个认识结构中的“软件”其实就是知识,也就是说,人的大脑神经结构是根据知识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是根据知识认识客观对象的。当然不仅是客观对象,主观对象同样也是通过知识进行认识的。

我们说知识是认识结构中的“软件”,那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先验论认为,人脑中存在着“天赋观念”,那这些知识是来自于先天吗?作者在《传统认识理论评析》一文中进行过探讨,人脑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天赋观念”,知识也不是来自于先天,而是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实践。人类是一个智慧动物,人的智慧大部分来自学习和实践。从幼年到老年,人一直在不停地学习和实践之中,通过学习,人继承了人类世世代代积累的知识;通过生存活动和相互学习,人又获得了大量实践知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人脑中积累、存储了大量的信息、经验和知识,这些信息、经验和知识汇聚起来,经过筛选、组织和升华,结果在人脑中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知识仓库——“知识库”。而“知识库”中所存储的信息、经验和知识就是大脑进行认识的“软件”,就是大脑加工处理对象信息的依据。由于人脑中的信息、经验等大都被整合到知识的体系之中,所以我们也可以说知识就是认识的“软件”,或者更确切地说,知识就是认识的模本。

什么是“模本”?“模本”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新概念,该词的原义是指习字学画时供临摹用的底本,而这里指的则是人脑在进行认识活动时所依据的范本、方法和规则。人脑的认识活动并不是天马行空、肆意而为的,它必须遵循、依据一定的范本、方法和规则,而这个范本、方法和规则就是知识,也就是说,认识的模本就是人脑中存储的知识。

哲学家和心理学们对这个问题也有所认识,例如海德格尔就曾指出,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都处于“前理解”的存在状态,他总要在“前见”、“前有”、“前设”之前提下进行理解活动。[7]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提出“发生认识论”,他认为个体在进行某一具体认识时,他的人格中已先有一种格局(当然这种格局也是逐步形成的)。个体把外界的信号刺激纳入格局之内,就好象消化系统将营养物质吸收一样,这个过程称为“同化”。 [8]《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一书也认为,认识是人对外部事物的能动的反映,是主体用现有的认识结构去“同化”外部事物的过程。[9] 这些哲学家和心理学都认识到,人脑中确实存在着一种“前理解”状态、“格局”或“现有的认识结构”,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未能明确地指出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

“知识认识论”就明确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些所谓的“前理解”状态、“格局”或“现有的认识结构”等,其实就是人脑中存储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认识的“软件”和模本。知识是认识的模本,大脑在认识过程中就是依据知识这个模本进行认识的。那么,知识为什么能够充当认识的模本呢?作者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和内容,所以它完全可以充当认识的模本。人类是智慧生物,非常重视知识的积累与传承,经过世世代代的积累与传承,人类的知识体系已经成为一个浩若烟海的巨系统,这个巨系统中包含着极其丰富的信息和内容。正是由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内容,所以它完全可以充当认识的模本。一个人脑中存储的知识可能是有限的,但他可以进入人类总的知识体系中去学习、查找合适的模本,所以对于认识而言,知识绝对是一个最好的模本。

其二,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中还包含着认识的方法、程序和规则,所以知识是认识必不可少的模本。我们在前面说过,人脑的认识活动并不是天马行空、肆意而为的,它必须要依据一定的方法、程序和规则,而知识就是大脑根据这些方法、程序和规则产生的,也是根据这些方法、程序和规则组织起来的,所以在知识中就包含着认识的方法、程序与规则。人的认识活动必须依据一定的方法、程序与规则,离开了这些方法、程序与规则,大脑就无法进行认识活动,无法对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与处理。正是由于知识中包含着认识活动所必需的方法、程序与规则,所以知识就成了认识活动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模本。

其三,知识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所以知识是一种较为可靠的模本。在认识的过程中,模本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也十分重要,假若用虚假的、错误的信息或经验作为模本,那必然会产生虚假的、错误的认识。例如小学生们在识字的时候,如果他们使用的教科书和字典本身就是错误的,那么可想而知,他们对“字”的认识也一定是错误的。作者在《究竟什么是知识》一文中对知识进行过定义:所谓知识就是大脑通过认识所产生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能够对认识对象做出比较合理、可靠的解释。[10] 在形成知识的过程中,那些虚假的、错误的、不合理的以及不可靠的信息和经验大多被筛选下去了,所以相对而言,知识是比较合理、可靠的。正是由于知识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所以知识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模本。

通过以上探讨可以看出,知识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和内容,知识中包含着认识活动所必需的方法、程序与规则,知识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所以可以说知识就是认识的“百科全书”,就是认识的最佳模本。

大脑是依据知识模本进行认识的,那么,大脑又是如何通过知识模本去认识对象信息的呢?又是如何通过知识模本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呢?我们在前面说过,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是通过抽象的概念、语词或符号表达信息的,那么可想而知,人脑中的知识也必然是通过概念、语词或符号表达的。表达知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概念与概念的组合构成了判断,而推理与论证又是由判断组成的,所以人脑中的知识是按照思维和逻辑的程序与规则组织起来的。既然知识是按照思维与逻辑的程序和规则组织起来的,那么在认识过程中,大脑就可以以知识为模本,对感觉“材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并形成概念、推理与判断,对对象进行理性的认识。

我们还以苹果为例,在认识的第一阶段,大脑感觉到了认识的对象——苹果,那么,苹果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它有什么用处?它与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要对苹果进行更完整、更深入的认识。虽然人类的老祖先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曾大费周折,但现代人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却是轻而易举的,因为在人类的知识中早就有明确的答案。只要通过水果知识这个模本,人很容易就能够认识这些问题——苹果是一种很好的水果,脆甜可口,既能止渴,又能充饥,可以充当人类的食品。如果有人不相信这些知识,那他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验证,例如他可以亲口尝一尝,感觉一下苹果的滋味,体会一下苹果的作用。通过实践验证,他会认识到人类关于苹果的知识是可靠的。

苹果是一种很好的水果,那我们就经常食用吧,于是我们到超市买了5 公斤苹果。这时我们又遇到了一个需要认识的问题,假如每公斤苹果的价格是12.8元,那么我们应该付多少钱呢?毫无疑问,每个人都会用乘法表进行计算,这个乘法表就是我们在进行计算时所依据的模本,根据模本,我们很快就算出了需付的钱数,12.8元 * 5公斤 = 64 元。那么,这个计算的模本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模本就来自我们在小学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知识通过学习和记忆存储在我们大脑的“知识库”中,当我们进行计算时,这些数学知识就成了模本。不仅是计算,人类所有的认识活动都是根据脑中存储的知识模本进行的。例如遇到了健康问题,人们就会通过医学知识模本去认识;遇到了法律纠纷,人们就会通过法律知识模本去认识;遇到了科学问题,人们就会通过科学知识模本去认识;遇到了日常生活问题,人们就会通过生活知识模本去认识。……

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疑问,如果认识都是依据知识模本进行的,那认识岂不成了一个反复重复的过程?新知识又怎么可能产生呢?虽然认识确实是依据知识模本进行的,但并不是说大脑的认识活动就是萧规曹随、一成不变的,因为在认识过程中,人或者说大脑还要对对象进行新的认识,还要探索未知的领域,还要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并不断产生新的知识,所以认识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反复重复的。例如人类对苹果的认识就是如此,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苹果就是一种供人们食用的水果,然而,营养学家和医学家们对苹果的成分和功能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苹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黄酮类物质以及植物纤维等,这些成分不仅能提供人所需的各种维生素,而且还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人体中的“垃圾”,对人的健康很有好处。通过这些研究,人类对苹果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也产生了新的知识,所以认识不可能是重复。

有的朋友可能会提出另一个疑问,认识需要依据知识模本,假如没有现成的知识模本,那认识又将如何进行呢?虽然人类的知识是一部“百科全书”,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更是复杂万分,所以没有现成知识模本的情况确实会出现,那这时认识又将如何进行呢?“知识认识论”认为,假若没有现成的知识模本,人或者说大脑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模本,通过联想、假设或预测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思考与探索,所以大脑的认识活动照样可以进行。例如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是在没有现成知识模本的情况下完成的。无数事实证明,人的大脑具有非凡的认识能力,它能够依据有限的知识模本去破解复杂的未知之谜。

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以知识为模本,对感觉“材料”进行了分析、综合、推理与判断,最后对客观对象——苹果的本质、属性、功能以及价值等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第三阶段,对认识对象做出解释,并将有价值的观念升华为知识,存入“知识库”中。

在认识的第二个阶段,大脑对感觉“材料”进行了加工与处理,对客观对象进行了理性认识。经过感性、理性两个阶段的认识,大脑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以及规律等都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这时大脑会对认识对象做出结论,例如做出某种判断,或者形成某种见解、看法或观点等。通过这些结论、判断、见解、看法或观点等,大脑对认识对象做出了解释,这些解释是认识的结果,也是大脑认识活动的产物。

那么,这些产物又是一些什么东西呢?作者在《究竟什么是知识》一文中进行过探讨,大脑认识活动的产物其实就是观念。[11]也就是说,大脑对认识对象所做出的种种解释,例如判断、结论、见解、看法或观点等,都是以观念的方式存在于脑中,或者说大脑就是通过观念来表达这些解释或认识的。通过认识活动,大脑产生出了观念,然而,并非所有的观念都是合理、可靠的,也有一部分观念是不合理、不可靠的,甚至是虚假、错误或荒谬的,所以在认识的第三个阶段,就需要对认识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和筛选,以便删除那些不合理、不可靠或虚假、错误、荒谬的观念,并把那些合理的、可靠的观念保存下来。

作者在《究竟什么是知识》一文中还进行过探讨,知识就是能够对认识对象做出合理、可靠解释的观念,这就是说,通过对认识结果的检验、验证和筛选,保留下来的那些观念就是知识,或者说新的知识。通过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大脑产生出了新的知识,新知识产生之后,大脑会把它们存储到“知识库”中,纳入人的知识体系。人脑的“知识库”不断得到充实,这为以后的认识奠定了基础。通过人的认识活动,还有可能产生一些特别有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还有可能被纳入到人类总的知识体系之中,成为全人类的知识成果。

通过新知识,认识主体对对象有了新的认识,由原来的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知之较“浅”到知之较“深”。通过不断地认识,人不断地获得新知识,人对客观对象也有了更广泛、更深入的认识。例如我们对苹果的认识就是如此,原来我们对它一无所知,通过认识,我们对苹果的本质、属性、价值以及规律等都有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我们知道苹果是一种可口的水果,它不仅可以作为人类的食品,不仅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而且还有利于人的健康。当然不仅仅是苹果,几乎所有的客观对象都有可能被人类认识,即使那些科学之谜和未知领域,人类也有可能破解它们的秘密。

上面我们所探讨的是大脑对客观对象的认识,大脑对主观对象的认识稍有不同,因为主观对象的信息就在人体内部,所以不需要从外部传递信息。虽然如此,但大脑对主观对象的认识同样也需要经过三个阶段,认识的过程与机制也大同小异。由于篇幅的限制,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六、认识的本质


通过对认识的定义、发生、对象、结构以及机制的探讨,我们就有可能对认识的本质有一个深入的认识,那么,认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人类认识的过程,其实就是大脑神经结构用存储的知识作为模本,对认识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新知识的过程。

通过对对象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大脑产生出新的知识,这些新知识又被纳入到大脑的“知识库”中,成为新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与模本。新的认识活动又产生出更新的知识,这些更新的知识同样也被纳入到“知识库”中,成为后来认识活动的基础与模本。通过知识产生出新知识,再通过新知识产生出更新的知识,人脑中的知识不断地增加,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

“知识认识论”认为,人类的认识其实就是通过知识认识对象,通过认识对象产生新的知识,然后再通过新知识认识新的对象,互相促进,以至无穷。这不仅是人类认识的本质,也是“知识认识论”的核心思想。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知识认识模式是人脑的主要认识模式,但由于个体的差异以及大脑神经结构的复杂性,所以认识的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人脑中还存在着其他的认识模式,例如经验模式、直觉模式、天才模式、潜意识模式以及病态模式等,这些模式也应该纳入认识论的研究范畴。


七、认识的发展


我们在第二节曾探讨过认识的发生,那么,认识发生之后又会如何发展呢?这就是我们在本节所探讨的问题。

我们在第一节定义“认识”时就曾指出,认识是大脑的一种高级功能,伴随着人的生命历程,认识也进入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人会发生许多变化,那么毫无疑问,人的认识功能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那么,认识功能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为了对认识功能变化的原因做出解释,我们需要了解功能与结构的关系。那么,功能与结构又有什么关系呢?所谓功能其实就是结构所具有的属性、能力与作用,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结构产生功能,什么样的结构就会产生出什么样的功能。人的认识功能之所以会发生变化,根本原因就在于认识结构,是认识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认识功能的变化。我们在第四节曾讨论过“认识的结构”——大脑神经结构与心理结构,认识就是这两种结构所产生的一种高级功能。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大脑中的认识结构会发生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心理结构或知识结构的变化。

我们在第一节定义“认识”时就曾指出,认识就是大脑对认识对象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形成知识的过程,这就是说,每一次认识活动都有可能产生出新的知识,当认识活动长期、反复地进行的时候,大脑就会产生出大量的知识。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也曾指出,当知识产生之后,大脑会把它们存储到“知识库”中,纳入人的知识体系。这就是说,通过长期、反复的认识活动,大脑的“知识库”中存储的知识会越来越多,“知识库”的库容会变得越来越大。

不仅如此,在长期、反复的认识活动中,大脑还会对存储的知识进行反思和比较,并对其进行检验、验证、甄别和筛选。通过检验、验证、甄别和筛选,大脑会删除那些错误的、虚假的或荒谬的知识,会对那些存在着缺陷和不足的知识进行修正与弥补,这样保留在“知识库”中的知识就会更加可靠、更有价值,而心理结构或知识结构也会越来越优化。

第二,大脑神经结构的变化。

长期、反复的认识活动不仅会优化人脑中的知识结构,而且还会对大脑神经结构产生显著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长期的认识活动会提高神经结构的有序性,促使神经结构变得越来越发达。例如科学家曾应用脑图像对具有高度技巧的钢琴演奏家的脑结构进行观察,发现他们脑中对钢琴声音的听觉代表区,比一般钢琴演奏者的听觉代表区大25%,而增加的程度与练琴年限相关。[12]

通过长期、反复的认识活动,认识结构——大脑神经结构和知识结构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认识结构是认识功能的基础,随着认识结构的发展与优化,那么,人的认识功能也必然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强大。优化的认识结构促进了认识功能的发展,而认识功能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认识结构更加优化,二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所以在漫长的生命历程中,人的认识功能在不断地发展之中。然而,个体认识的发展并不是一条无限向上的直线,伴随着生命的过程,一个人一生的认识发展轨迹很像一条漫长的抛物线,有起点,有高峰,也有衰落和终结。一个人的认识活动终结了,新的主体又会开始了新的认识历程,所以人类的认识将会持续地进行下去,而人类的认识能力也会越来越发展、越来越提高。


八、对相关问题的解释


(1)理性从何而来?

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曾讨论过认识的理性阶段,理性认识无疑是整个认识活动的关键,如果没有理性认识,大脑很难产生出合理、可靠以及系统的知识。不少哲学家都很重视理性的作用,例如唯理论就认为,只有理性才是最可靠的,他们把理性看成知识的源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认为,凡是合乎自然和人性的就是理性,主张把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标准。黑格尔也认为,理性是最完全的认识能力,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只有理性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

理性如此重要,那么究竟什么是理性呢?或者说理性的定义是什么呢?《外国哲学大辞典》的定义是:“指长期所认为的作为人的特征的推出逻辑结论的能力”[13] 理性认识是“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经过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活动,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的过程,使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本质和规律。”[14] 《辞海》的定义比较简洁:“一般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或能力”[15]这些定义都是正确的,但也有不足,最大的不足就是未能一针见血、一语道破,总有一点隔着窗户纸的感觉。作者认为,由于理性认识的实质就是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作者为理性拟定了一个更为确切的定义:

所谓理性就是大脑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

这个定义是从认识论的角度拟定的,这里所说的“理性”是指大脑的一种思维方式或能力。在不同的地方,人们也赋予理性不同的含义,例如有些学者认为,理性还常常被看作是人独有的用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16]其实这种“精神力量”仍然是来自大脑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还讨论过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通过生动直观的图象来表征对象的,所以感性认识中少有抽象的逻辑思维,这是感性与理性最大的不同。理性认识是一种高级思维方式,但也存在非理性思维,例如有的人在做出判断、结论或决定之前,他们的大脑并不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推理等逻辑思维活动,他们所做出的判断、结论或决定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直觉,甚至是情绪做出的。

理性是大脑的高级思维方式,那么,理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哲学家们对理性的来源也做出了不同解释,例如康德认为理性来自先验,即“先验理性”;一些“实践论”者认为,理性来自实践,即“实践理性”。“知识认识论”对理性的来源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人的理性既不是来自先验,也不是来自实践,而是来自知识,是知识造就了理性,所以正确的答案是“知识理性”。

我们为什么说理性来自知识呢?理由是:

第一,理性源于知识。

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进行过探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过程的关键,正是通过理性认识,大脑才产生出了合理、可靠的知识,所以知识“先天”地就具有理性的禀赋。我们在第五节还曾进行过探讨,大脑在进行认识的时候,认识的模本就是知识,由于知识具有理性的禀赋,所以大脑的认识活动自然会按照理性的方式进行,也就是说,理性来自知识。

第二,知识导致理性。

更为重要的是,人脑中的知识是按照逻辑规则组织起来的,知识模本也可以说是一种逻辑模本。既然大脑的认识活动以知识为模本,那么,大脑的认识活动就必然会按照逻辑规则进行,这就是说,知识导致了理性。

第三,知识造就理性。

人原本并没有理性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才逐步掌握、具备了理性的能力。例如一个儿童,由于缺乏知识的学习,他不会进行抽象的逻辑思维,所以儿童尚不具备理性。但是,随着长期、系统的学习,他学会了抽象逻辑思维,掌握并具备了理性的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理性往往与知识成正比,即知识越多理性越强。有些人不学习知识,或者很少学习知识,这些人大都缺乏理性的能力,他们所做出的判断、结论或决定,大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直觉,甚至是情绪做出的。例如《水浒传》中的黑旋风李逵,他的许多判断、结论或决定都是根据自己的感觉或直觉,甚至是情绪做出的,所以这个黑旋风闹出了许多笑话,做了许多不理性的事情。李逵之所以会闹出那么多笑话,做了那么多不理性的事情,原因就是因为他缺乏知识,不具备理性能力。所以大量的事实证明,知识造就了理性,理性来源于知识。

(2)个体的感觉经验如何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经验论”一直面临着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凭借个体的经验,如何能够获得超个体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呢?从培根开始,经验论者就试图找出通过经验归纳得出普遍必然性原理的方法,培根、穆尔等还设计了十分精致的归纳法,但是,这些努力始终不能逻辑自洽地证明普遍必然性之源,这个问题无疑是经验论所面临的一大难题。

什么是普遍必然性呢?李泽厚先生在《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一书中做出了解释,所谓普遍必然性是指,能够适用于一切经验对象,对所有的对象都是同一的;或者说这种知识能够适用于一切场所、一切对象、一切经验,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7+ 5 = 12,因为它对所有的对象都是同一的,所以它就是普遍必然性知识。[17]了解了普遍必然性的含义,那么,这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经验论认为知识来自经验,但它又无法说明孤立的个体何以可能获得超个体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因为个体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一切经验对象,也不一定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康德对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来源做出了解释,他认为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由我们的心灵方式来提供,正是由于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识才能够形成。康德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两个问题:

其一,康德说由于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识才能够形成,但是,这种“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始终未能做出解释。[18]

其二,康德认为,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是知识可靠性的来源,由于这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于经验材料,所以杂乱的印象与观念就能够变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只要经过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的加工,杂乱的印象与观念真的就可以变成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吗?例如“五八年大跃进”中大肆吹嘘的“亩产万斤粮”、“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这些虚假、错误的观念经过“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的加工,也能成为普遍必然性知识吗?

“知识认识论”认为,知识之所以能够具有普遍必然性,并不是因为它被“先天综合判断”整理,而是因为它对认识对象做出了合理、可靠的解释,是因为它正确地表征了认识对象,或者说因为它是正确的。由于是正确的知识,所以它对所有的对象都是同一的,具有对任何认识主体皆为有效的普遍性;由于是正确的知识,所以它是确定不移的,具有必然性。知识之所以具有普遍必然性,正是因为它的正确性,而那些虚假的、错误的以及荒谬的“知识”就很难具有普遍必然性。

“知识认识论”认为,知识之所以会具有普遍必然性,是因为它的正确性,所以普遍必然性的根本原因就在知识自身,而不在于被“先天综合判断”整理。那么,这种正确的知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已经进行过探讨,正确的知识大都起源于个体的感觉经验,也就是说,个体的感觉经验有可能变成正确的知识,或者说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个体的感觉经验又是如何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这种演变并非像康德说得那么简单、轻松,从感觉经验到普遍必然性知识需要经过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感觉经验变成理性知识。

我们在第五节“认识的机制”中进行过探讨,感觉经验形成之后,大脑还要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与处理,那么,大脑究竟是通过什么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加工处理感性材料的并不是康德所说的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而是人脑中的心理结构即“知识模本”,这就是说,大脑神经结构以脑中存储的知识作为模本,对个体的感觉经验进行加工与处理,然后把感觉经验变成理性知识。

第二个环节,理性知识经过检验、验证和筛选,再变成合理、可靠的知识。

通过第一个环节的工作,大脑把感觉经验变成了理性知识,然而,并非所有的理性知识都是合理、可靠的知识,所以大脑还需要对理性知识进行检验、验证和筛选。通过检验、验证和筛选,大脑把那些不合理、不可靠,甚至是虚假的、错误的以及荒谬的知识筛选出去,把那些合理、可靠的知识保留下来。

第三个环节,个体知识的公布,再经过他人的检验、验证和筛选,进一步确定知识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通过第二个环节的工作,大脑把那些合理、可靠的知识保留下来,然后认识主体又通过文字、声音、图象等方式把这些知识公之于众,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具有丰富知识的专家、学者再次进行检验、验证和评论。经过他人的检验、验证和评论,认识主体对自己的知识进行反思和修改,修正错误,弥补不足,使知识变得更加合理、可靠,或者说更加正确。

第四个环节,个体的知识被纳入人类知识体系中,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最后个体的感觉经验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前三个环节的工作,个体的感觉经验变成了正确的知识,这些正确的知识又被整合到人类总的知识体系之中,于是个体的知识就被人类知识体系“同化”,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个体的知识纳入人类知识体系后,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这些知识就能够被其他主体了解和掌握。由于人类的知识体系属于全人类所有,又由于人类都是以该知识体系作为认识的模本,所以它能够适用于一切场所、一切对象、一切经验,对任何认识主体皆为有效,于是个体的感觉经验就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四个环节,个体的感觉经验变成了正确的知识,正确的知识又被整合到人类总的知识体系之中,这时个体的知识就变成了人类共同的知识,于是个别就变成了普遍;通过四个环节,个体的感觉经验变成了正确的知识,由于正确的知识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是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于是它就具有了必然性。这就是说,通过四个环节,个体的感觉经验就有可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我们以基因学说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最早发现基因的是十九世纪的民间科学家孟德尔,从1854年到1865年间,孟德尔对豌豆的遗传性状进行了长期探索,他发现豌豆的很多性状能够有规律地传给下一代,他猜想很可能有一种东西控制着遗传过程,他把这种东西叫做“遗传因子”。这可能是人类对基因最早、最明确的猜想,也是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后来这个感觉经验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又是如何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呢?为了把自己的猜想和发现公之于众,1866年,孟德尔的《植物杂交实验》一文发表在奥地利一个地方“自然历史学会”的会议录上,后来经过许多科学家的检验和验证,孟德尔的感觉经验被证实,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生命科学理论——基因学说。后来基因学说被纳入到人类的知识体系之中,于是孟德尔个人的感觉经验也随之变成了普遍必然性知识。

通过孟德尔的例子可以看出,个体的感觉经验确实能够变成超个体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那么,经验论哲学家们为什么一直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发现个体感觉经验演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的真实路径,他们一直把希望寄托于归纳法,然而令他们失望的是,这是一条几乎没有终点的漫漫长路。

个体的感觉经验确实能够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但需要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的个体感觉经验都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例如那些虚假的、错误的和荒谬的个体感觉经验就不可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3)数学和逻辑来自哪里?

经验论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但逻辑真理和数学原则除外。如果说数学和逻辑不是来源于经验,那么,它们又来自哪里呢?

我们首先探讨数学的来源,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学科,康德认为数学是“先天综合判断”,所以数学来自“先验”。[19]以罗素为代表的逻辑主义对康德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批评,他们否认数学的本性是“先天综合”。而李泽厚先生则认为,数学是对人类劳动操作(实践)的反映,所以数学来源于实践。[20]关于数学的来源,哲学家们见仁见智,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

“知识认识论”认为,在人类的生存过程中,人必须要与世界上的各种事物发生联系与相互作用,这时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会被人感觉,所以数学最早起源于人类对“数”和空间形式的感觉经验。关于“数”和空间形式的感觉经验产生之后,大脑又通过理性认识对这些感觉材料进行整合与处理,例如对其进行抽象和归纳,于是这些感觉经验就变成了理性知识。这些理性知识再经过数学家们的提炼、综合、升华与拓展,结果就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数学。

“知识认识论”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数学知识既不来源于“先验”,也不纯粹来源于实践,而是来源于感觉经验与理性的相互作用,来源于理性对事物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抽象、综合、升华与建构。

下面我们再探讨逻辑的来源,所谓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而逻辑学就是关于思维规律的学说。狭义的逻辑是指形式逻辑,形式逻辑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在《工具论》一书中对逻辑的各个方面,如概念、判断和推理、证明以及逻辑谬误等都作了系统的论述。此外,他在《形而上学》一书中还提出了矛盾律和排中律,并进行了比较详尽的讨论。[21]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那么,逻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知识认识论”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逻辑来源于理性思维,来源于认识主体对思维规则的反思与把握。我们在前面对理性进行过定义,所谓理性就是指大脑进行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由于理性思维是抽象的、灵活的和自由的,所以理性思维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会出现思维的混乱与错误,例如认识对象的模糊、概念的歧义,甚至出现矛盾、虚假与荒谬。为了避免思维的混乱与错误,保证思维的确定性,保证大脑正确、有效地思维,很有必要制定思维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就是逻辑。这就是说,逻辑来源于理性思维,来源于认识主体对思维规则的反思与把握。


九、“知识认识论”与传统认识理论的不同


“知识认识论”是一个新的认识理论,它吸取、综合了传统认识理论的长处,但又与其不同。那么,“知识认识论”与传统认识理论又有哪些不同呢?

我们首先讨论“知识认识论”与“先验论”的不同。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先天,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从经验中习得的。如笛卡儿就认为,人脑中先天具有一些普遍必然的观念,人可以从这些清晰的、不证自明的概念、公理出发,经过理性演绎推论出真理性的知识。也就是说,人的认识能力来自先天,而人脑正是通过“天赋观念”进行认识的。

“知识认识论”认为,人脑中不存在所谓的“天赋观念”,大脑也无法通过“天赋观念”进行认识活动,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不可能来自先天。“知识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自认识结构,认识结构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大脑神经结构,这是产生认识功能的结构基础,也是形成认识的最基本条件;二是心理结构,即人通过学习和实践在脑中所形成的“知识库”,“知识库”中存储的知识就是大脑进行认识的模本,而大脑就是依据知识模本进行认识活动的。那么,人的认识能力究竟是来自先天,还是后天呢?“知识认识论”认为,由于大脑神经结构来自于遗传,所以人的认识能力确实具有先天的条件和基础;但认识的心理结构即知识模本,却来自后天的学习和实践。由于人的大脑就是依据知识模本进行认识活动的,所以人的认识能力主要还是来自于后天。

我们再讨论“知识认识论”与“经验论”的不同。“经验论”认为,人脑中所有的观念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脑就是通过后天的经验进行认识的,人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后天。除了某些逻辑真理和数学原则之外,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经验。

“知识认识论”与“经验论”也存在诸多不同,这些不同是:

第一,“经验论”认为,“人脑中所有的观念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知识认识论”认为这个论断不够全面。虽然经验确实能够产生出观念,但人脑中的观念并非都是从经验中得来的,因为理性认识以及大脑的其他过程同样也能产生出观念。

第二,“经验论”认为,“脑就是通过后天的经验进行认识的”,“知识认识论”认为这个论断也不够全面。脑确实能够通过经验进行认识,但仅仅凭借感觉经验不一定能够获得合理、可靠的知识,更不可能获得普遍必然性知识。“知识认识论”认为,大脑认识所依据的模本主要是知识,知识中不仅包括感性知识,而且还包括理性知识,知识是二者的融合与升华,所以经验不能代替知识。

第三,“经验论”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来自于后天”,而“知识认识论”却认为,虽然人的认识能力主要来自后天,但它也具有先天的条件和基础,例如大脑神经结构就来自遗传。假如没有这个先天的条件和基础,那么,人不可能具有认识能力。

第四,经验论一直无法解决这个难题:凭借个体的感觉经验,如何能够获得超个体经验的普遍必然性知识?我们在前面已经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这说明“知识认识论”有可能解决这个难题。

第五,经验论一直无法解决数学和逻辑的来源问题,我们在前面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这说明“知识认识论”有可能解决数学和逻辑的来源问题。

最后我们讨论“知识认识论”与康德认识理论的不同。康德认为,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是知识可靠性的来源,由于这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于经验材料,才使知识有了可能。[22]认识就是先天的知性能力和认知形式,对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或者说认识就是“先天”的能力整合“后天”的材料的过程。

“知识认识论”与康德认识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同,主要的不同有三点:

第一,“认识模本”不同。

康德认为,认识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大脑中存在着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正是这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形式加之于经验材料,才使知识有了可能。假若按照“知识认识论”的“认识模本”理论,那就是说,认识的模本是“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而“知识认识论”却认为,认识的模本并不是“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而是人脑中存储的知识,大脑就是通过知识模本加工处理经验材料的,也是通过知识模本产生新知识的。

此外康德还认为,这种“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来自“先验“,而“知识认识论”却认为,知识模本来自于后天的学习与实践,来自于大脑的认识、记忆与组织。

康德的“认识模本”还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一直无法解释这些“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而“知识认识论”能够对“知识模本”的来源做出合理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仅能够得到科学的支持,而且也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理解与认同。

第二,认识机制不同。

康德认为,认识的机制就是先验的时空直观形式与12个知性范畴,对后天从经验中获得的材料进行整理、加工的过程,或者说就是“先天综合判断”的过程。而“知识认识论”却认为,认识的机制就是大脑以存储的知识作为模本,对感觉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并产生新知识的过程。“知识认识论”还认为,康德所说的“先天综合判断”能力,其实并不是来自先天或“先验“,而是来自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所以认识的机制并不是“先天综合判断”,而是“知识综合判断”。

第三,普遍必然性知识形成方式的不同。

康德认为,经验不能提供普遍必然性,普遍必然性只能由我们的心灵方式来提供,正是由于人类心灵的先验架构——“先天综合判断”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整理,所以普遍必然知识才能够形成。而“知识认识论”却认为,个体的感觉经验也有可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但需要经过四个环节的加工与处理,并被纳入人类总的知识体系中,然后通过主体之间的交流,这样个体的感觉经验就有可能变成普遍必然性知识。

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认识理论——“知识认识论”,并通过“知识认识论”对认识的定义、发生、对象、结构、机制、本质以及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做出了新的解释。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只是一个简要的大纲,许多问题未能深入讨论。认识问题复杂而又深邃,作者冒昧提出一家之言,向专家学者和同仁们请教。若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教正!

2015年6 月9日于郑州


【注释】

[1][6]陈定学:《传统认识理论评析》,见爱思想网—哲学—科学哲学。

[2][15] 夏征农主编:《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6、1467页。

[3]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主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7页。

[4] 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主编:《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5] 陈定学:《从科学的角度看心物关系》,见爱思想网—哲学—科学哲学。

[7] 陈晏清等:《马克思主义哲学高级教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8]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9] 肖前、黄楠森、陈晏清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7页。

[10][11] 陈定学:《究竟什么是知识》,见爱思想网—哲学—科学哲学。

[12] 黄秉宪:《脑的高级功能与神经网络》,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页。

[13][14][22] 冯契、徐孝通主编:《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742、116、279页。

[16] 吴增基等:《理性精神的呼唤》,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17] [19][20]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5、73、74、96页。

[18] 张志伟 :《说不尽的康德哲学——兼论哲学史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21] 金岳霖主编:《形式逻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09、310页。


【作者简介】陈定学(1947—),独立学者,致力于大脑及精神研究数十年,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著有《破解大脑之谜——精神分子论》《精神的革命》两书。


E-mail:Dxchen1946 @ sina.com



    进入专题: 认识   认识论   知识认识论  

本文责编:黎振宇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科学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9366.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