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勇:此“恋岗”不是彼“恋岗”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627 次 更新时间:2015-01-23 10:03

李伯勇 (进入专栏)  


“恋岗”即“恋位”的延伸,这是普遍的官场现象,也是一种普遍的单位现象。在一个岗位(单位)少则几年多则十多年,在位上就享受了相关待遇,得到了相关尊重,也就形成了一定情境及其心理平衡。一旦宣布退位(退休),这些便失衡了。这种现象在因年纪而退的中层干部最为常见。所以,有的“局长”一旦做了赋闲的“调研员”,甫开始单位仍为其保留办公室,其人像往常一样上班,同样的办公室却成冷门,由门庭若市而门可罗雀。曾经的下级有可能成了主事者,或外面调进一个主事者,过江之鲫依然,却拥向了炙手的权门,其人被冷落成了事实。碍于面子,一开始的时候,新主事者和下属对其人会尽尽客套的寒暄,后来就省略(回避)了。单位人事深似海,一度与其人过往甚密的同僚,自会显露一定的距离。因而“人走茶凉”是人生常态,在位者迟早都会碰到。

我们习惯上把这种状况称为“恋岗”情结。其实在我们的制度设计上,是考虑到了并安排一个“缓冲”阶段,“调研员”一类大概就是这样的产物。如此种种,不如叫做“单位情结”或“单位文化”。

可有的人心理上就是适应不了这种常态,他照常的一声咳嗽,在以往是威权的显示,如今却成了顾影自怜的空嚎,自讨没趣,不如窝在家中——至少不要再来单位受“冷遇”煎熬。

可家里是好呆的么?家里整天与柴米油盐相厮磨,来往的亲朋再无须把你当大神,有许多事要亲历亲为,所谓的“架子”不再起作用。想想许多相同年龄的社会人,人家为自己为家里辗转奔波身心俱疲,也会让一颗心平静许多,自己一颗心自然安妥下来。

我们把“窝在家里趋于心理平衡”过于简单化,原因是我们把市场振荡社会振荡(社会对人的生存压力)精神振荡冲击下的“家”想得太单纯,这与亲朋对你的尊重与否无关,与你想做或不做“大爷”无关,也与你做不做家务、是否介入家政无关。宽敞漂亮的“家”有可能安放不下“退岗者”的心。其实,家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单位文化”,即小圈子文化。

我一位朋友在某国家单位做了多年相当“靠前”的副职,当过兵,在县城岳父给的宅基地上建了庭院式住房,有一子,别人看来不差钱,又风光体面,退下来过野鹤闲云的生活,要多好有多好。他做“老调”也好一阵,可他仍旧喜欢去单位,呆在办公室。他已与另一人合用办公室,也就是遭遇了上面说的炎凉逆袭,烦闷涌心头。乍一听说,我也认为他的心尚未“平衡”过来,归于他失落感重,恋岗。直到最近我无意中听到他的家事(老丈人唠叨、儿子婚姻破裂),不由一个激灵:他在家无法“安心”是其幽秘所在。不能安心就不能立命,最习惯的选择就是宁愿呆在单位,所以,他喜欢往单位跑,宁愿泡在单位。与其说是一种对家的逃避,不如说是寻找一种安身立命的精神空间,他的选择是“泡在单位”。

显然,离开单位和家,建立新的主体精神(状态),不管他是否意识,自觉与否,是回避不了的事。他只要置身单位格局,必定就面临上述“人走茶凉”的纠结,即使他不在意,总会从别人脸上读出冷落和不屑来。单位的人同样被单位文化所塑造,几乎都拿他“恋岗”说事。其实,此“恋岗”并非彼“恋岗”也。

其实,社会大得很,大于单位和家的总和。虽然单位和家与社会紧相连,但“单位心态”有其局限性。对于许多退岗或退休之人,有个投身社会重建个人精神空间的问题。人健康健全的精神是在广义上的社会上扎根的。我又听说某位退岗(退休)人士宁可垫钱也办个街头小店。不管经商成功与否,重铸心态,打造新的精神世界,他已迈出了新步。

2015年1月5日

进入 李伯勇 的专栏

本文责编:张容川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心灵小语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2990.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主题阅读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