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禹僧:逻各斯(logos)与逻辑斯蒂(logistic)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875 次 更新时间:2014-11-24 20:24

进入专题: 逻各斯   逻辑斯蒂  

蔡禹僧  


壬辰岁末成《老子伸义》,甲午夏朱笔点校一过。审视《老子》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之伸义,以为得意之笔。所谓可道之“非常道”者,天道论也,所谓“常道”者,经验科学也;“非常名”者,康德所谓理性概念(理念、观念)也,“常名”者,康德所谓经验概念(即自然科学概念)也。此乃老子对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区分;古希腊亚里斯多德也有类似区分——彼以二着区分物理学与形而上学(亚里斯多德《形而上学》书名为古希腊人安德罗尼柯所起,其《物理学》书名自起)。中国人、古希腊人既同属地球,其智慧成果有所一致处亦属自然。老子与亚里斯多德皆认识到“非常道-形而上学”与“常道-经验科学”之区分。

或曰老子时尚无“经验科学”概念。然,然自然科学操作层面之雏形已然,如《老子》有“三十辐共一毂”、“埏埴以为器”语,盖当时制轮子与陶器技术普及,此与现代人造飞机固有不同,然其思维方式并无二致,故老子时代虽无“经验科学”概念,而其所指之规定性初具矣,就像亚里斯多德之三段论推理虽远不及弗雷格、罗素数理逻辑复杂,然形式逻辑规定性已具备矣。

康德曰,吾人可比柏拉图更识柏拉图;吾人亦曰,吾人可比老子更识老子。老子从制造舟车器皿之思维方式与天道之思维方式不同,领悟经验科学与形而上学之不同,《老子》开篇所言其实乃区分“逻各斯”(logos)与逻辑斯蒂(logistic),盖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本质区分不过“逻各斯”(logos)与“逻辑斯蒂”(logistic)之区分耳【考虑到现代自然科学所用数学-逻辑工具超越亚里斯多德时代之形式逻辑,故以逻辑斯蒂(logistic,数理逻辑)指代形式逻辑(logic)】。

形而上学之研究对象乃形而上之存在。形而上存在者何?曰精神,故形而上学实为精神哲学。精神於时空中存在乎?曰,否。人之精神非於时空中存在,宇宙精神亦非时空中存在(某些人只承认人之精神存在,而不承认宇宙精神存在。先不管此种否定客观唯心主义之论),然则精神究何存在?曰,精神自在。由於人之精神不可能脱离其生命体而存在,宇宙精神不可能脱离宇宙之超越性生命体而存在,故所谓精神自在即精神以不在时空中存在之方式存在於时空中。当然,吾人所居宇宙其精神本原於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绝不随具体宇宙精神之生灭而生灭也。与形而上学不同,自然科学所究竟之对象皆时空中存在者。问题即此提出,古希腊巴门尼德斯有“思维与存在同一”、庄子有“物物者与物无际”【巴门尼德斯与庄子有所不同,巴门尼德斯所谓“思维”乃指人之主观思维,而庄子“物物者”指天道即客观思维,由於人之思维(人心)是客观思维(道心)之非完全全息性影射,二命题相通显而易见】,既然“思维-物物者”与“存在-物”同一,何以有关於“思维-物物者”之形而上学与关於“存在-物”之经验科学之区分乎?

一般所论曰,形而上精神存在者,自由者也,而时空中存在——或曰经验世界(或曰现象世界)存在者,必然者也。如某人以手推另一人,彼将顺势而倾,此时彼作为物体存在;但之後彼会反推某人或以语言谴责之,盖此时彼人作为具体精神者存在,彼人对其受无礼推动愤而反动。然若推石头如何?它只能顺势而倾而无反动。由此可见,精神者之自由性运动与存在物之必然性运动截然不同。逻各斯(logos)指称精神者自由演绎,“逻辑斯蒂”(logistic)指称存在物必然性演绎。

此外尚有更鲜明之例显现逻各斯与逻辑斯蒂之不同。在日常语言中,人每不加反省而混淆二者,以“逻辑”统称两种不同思维演绎。比如几何学题之证明,其正确与错误可决然而判,盖逻辑斯蒂在几何学证明中乃严格贯彻也,故几何学老师能准确判定学生正误。而若人写一篇哲学论文,虽有逻辑严密与不严密区分,但本质上皆非逻辑斯蒂严格贯彻,任何人之哲学论文其结论皆非其前提之逻辑斯蒂推理也。故吾人谓某哲学论文之逻辑性强并非意味着其等同於一道几何学证明题之逻辑斯蒂推理,唯作者论述相对细密、少武断耳,所谓“逻辑严密”实指逻各斯之起承转合之韵律自然流畅,如音乐和谐然;而音乐旋律之奔涌并非逻辑斯蒂演绎(故毕达哥拉斯曰世界乃和谐之音乐——其实一定意义上乃对其数本原论之否定)。

然而如上所论“逻各斯”(logos)与“逻辑斯蒂”(logistic)之区分其实并未回答二者何以会有区别,既然作为本体之精神自由与作为现象之物质运动同一。

超越思维(天道)与其所运化存在物同一,何以人类有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严格区分(K.波普尔甚至於廿世纪提出令哲学界耳目一新之分界标准——科学之可证伪性)?答曰:因为逻辑斯蒂乃人造之结构,而宇宙中无任何存在物严格符合逻辑斯蒂。逻辑斯蒂所必须遵循之原则乃同一律与不矛盾律(二律相通),即a不能是非a,a若是b但不能同时是非b。然而此律实乃人为规定,因之逻辑斯蒂系统为人造系统;而於现实世界,严格意义上,任何存在物皆时刻非其自身也,而存在物之发展具多重选择性,可以b,亦可非b。

自然科学皆以逻辑斯蒂为原则,如此而论,若逻辑斯蒂以其人为构造性而不真,岂非言自然科学皆谬乎?曰,严格意义上,自然科学确皆为谬误也。如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牛顿力学算来,每周皆严格重复,即机械循环。然而由於太阳系在宇宙中,而宇宙中之星体时刻变化,若非将太阳-地球两体系统从宇宙中分离而出,则地球围绕太阳转动之每一圈皆不同也。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而论,以宇宙整体权之,必致悖论:若宇宙中任何两体间存在引力平方反比关系,则由此构成之万有引力网使宇宙中之全部星体运动具不确定性,故宇宙中任何两体间皆不存在严格意义之引力平方反比关系也。此悖论可推而广之:若宇宙中任何两体间存在必然性运动关系,则宇宙中任何两体间皆不存在必然性运动关系。

此外无论爱因斯坦相对论或量子力学,其确定性(量子力学将单个量子运动之非完全确定性转化为集群量子统计学之确定性)皆局部现象从宇宙整体中分离出而得,而若以其於宇宙整体中考虑之则无确定性可言——当然是在严格意义上。自从宇宙发生以来,宇宙整体信息量一直在增长中,而逻辑斯蒂演绎无丝毫信息量增长——数学演算或逻辑演算乃同义反复,足见宇宙作为超越性生命体与逻辑斯蒂二者之间之不相容。此种不相容(即绝对区别)也存在於人脑与电脑之间,人脑思维其信息量不守恒,且“输出”与“输入”之不等不全为量、而为质,然则电脑演算严守信息量守恒也(若电脑故障则信息量丢失——则完全为消极)。

然而何以自然科学符合吾人一般经验乎?宇宙万物虽时刻处在历史性变化中,然於人类经验视域而论,并非瞬息万变,一块石头不会忽变为刺蝟,一匹马不会突变为一阵风,故说“某物时刻为某物”与说“某物时刻非某物”,虽後者真理、而前者谬误,但在一般经验中似正为相反,盖变化极微之故。然须切记者,生物之发生、人类之发生皆此种极微变化累积而就也;而若否认此种极微变化,则宇宙为机械矣,而於机械性宇宙中,不仅动物与人类无从涌现,即机械宇宙亦无以说明自身何以发生(因机械宇宙必须从来如此且永远如此)。

故而回顾前述之例,一人推另一人会受其反动,而推一石则不受反动,此似见具体精神者人与作为非精神者石头之截然不同;而其实并非截然不同,盖石头在被推时亦有微茫之自由,即并非顺推力必然运动,此种自由性即有微茫之反抗。假若无石头之微茫自由性,则具体精神者人绝不可能从宇宙中发生,盖人之自由性正为物质世界存在物之微茫自由性累积而成者也(於宇宙历史运动中)。

结论显而易见,宇宙运动遵循逻各斯(logos),而逻各斯乃是精神自由,因此宇宙运动遵循自由(宇宙是自由的),故宇宙运动绝非遵循逻辑斯蒂(logistic)。由於逻各斯运化宇宙其在人类一般经验视域之变化并不急遽,人类便忽略此视域中之微茫变化,因此将逻各斯简化为逻辑斯蒂,即逻辑斯蒂乃人为忽略逻各斯运化宇宙之历史性变化所造成也。即本体之自由与现象之必然之区别为人类思维之误会,而就宇宙自身而论,本体与现象无任何矛盾,二者完全统一:宇宙中实无逻辑斯蒂必然,唯有逻各斯自由。当然,自由非紊乱,自由之秩序性表现在自由运动皆为超循环运动。人类所谓之必然现象皆人类将宇宙中超循环运动之超越性忽略之结果。把超循环运动简化为循环运动,即将自由运动简化成必然性运动,遂有自然科学之所谓定律;然则真实宇宙中本无绝对必然运动者也。

逻各斯即超越者心灵运动,即道心之动。故吾人有必要纠正世人习以为常之错论(此种错论为:“宇宙遵循必然律”),宇宙实无所谓必然律,宇宙之全部运动皆自由运动,即天道之心灵运动。某些运动之所以近似必然性运动,乃由於宇宙超循环运动之超越性在小视域内微茫之故。

最後补充本文前述之——制造器皿之思维方式与天道运化万物之方式不同。天道运化万物之方式为赋予万物以自因性——万物结构皆自组织结构(自愿形成之结构),而人造机械皆他组织结构。此种区别乃绝对者也,即人造之他组织结构(硬体如机械、电脑、艺术品,软体如宗教、科学、哲学、艺术学文本)永不可能企及自组织结构——即他组织结构不可能成为自组织结构。比如人不可能制造出有自我意识之电脑——电脑可模仿灵魂者、但不可能成为灵魂者。此表明逻辑斯蒂之限度,它不可能企及逻各斯,即逻辑斯蒂实现逻各斯之运化宇宙能力——为不可能世界。——该命题显现了人与天道-上帝之绝对区别。

    进入专题: 逻各斯   逻辑斯蒂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哲学 > 哲学总论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80455.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