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社会学的方法论:反思与再认识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222 次 更新时间:2012-04-16 21:01

进入专题: 社会学   方法论   反思   再认识  

刘晨  

所谓方法论就是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般方法,是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而在社会学的研究中的方法论主要有实证主义(positivism)(或称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humanism)(反实证主义/主观主义)。另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方法论,即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无独有偶,基于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言,主要还是前两者作为主要的方法论,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无论如何都带着多多少少的意识形态的色彩。但是,这并不对社会学的研究构成多大的障碍。笔者认为在我们的研究中,亦需要遵从于陈寅恪先生在《1953年给中科院的一封信》①中所提到的,“我决不反对现政权,在宣统三年时就在瑞士读过资本论原文。但我认为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我提出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诚然,这些都是后话。本文在此不作进一步的探讨和阐述。

那么,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又是如何,他对于我们的研究往往起到怎样的指导作用?我们又在现实的研究中,如何去运用这样的指导思想。紧接着,我们将会对此一一的来做分析和探讨。

首先,1830年,社会学鼻祖孔德(Comte)在《实证哲学》第四卷中首次用到了“社会学”一词,并且其毕生都在努力的构建“社会学的科学化”。也就是说,他所主张的就是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用到社会学中,并且还定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社会感情”。②不然,实证主义研究由此开始诞生,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在后来的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和迪尔凯姆(Durkheim)等人对这一研究方法进一步进了完善和发扬。至少可以社会有机论(人类社会是复杂的有机的整体,它有根本不同于生物有机体的特殊的质的规定性)与“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③中一窥其貌。

但是,所谓的实证主义又是什么呢?按照社会学学科的要求,其主要是指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并且,人们还将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称之为老实证主义,而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称为新实证主义。这也就意味着实证研究与由形而上学的抽象主义精神相互决裂与分界。它更多的强调的是客观事实和实质性的数据资料对研究内容进行支撑。实证主义的研究作为社会学的一个方法论,从本质上说是符合社会学的研究需要的,且符合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的本身的要求。在当代,这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然被研究者所运用,作为研究社会问题的一个方法。例如“定量研究”。即为一种实证主义研究的范式。在平常的问卷调查中,定量研究往往可以为研究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字话语”。(即用数据“说话”)往往也是保证研究成果得以科学化的一个必要方式。

其次,反实证主义,如果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即为一种对实证主义的“否定”,即更加强调一种非实证化的研究方略。而它主要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它主要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欧洲大陆兴起的一种与实证主义相对立的主观主义社会学思潮。而作为反实证主义的社会学方法论,在我们的研究中,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类如以马克思·韦伯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加芬克尔为代表的现象社会学,以阿多诺,哈贝马斯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它们在研究的方法上都带着反实证主义的色彩。同理,在社会学的研究中,定性研究可谓是更加的如何这样的研究方式。定性研究本身就是对一个研究对象的性质与类别进行定类。这也更加的符合反实证主义研究的精神。我们对于生活的观察,偏向于唯心主义的反实证研究的结果历历在目,譬如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阎云翔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都是以观察与感知作为主要的方式,来进行研究。从而,也体现一种人文主义的情怀。退一步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以参与式的观察为主的研究方式也应当属于反实证主义研究方法论中一员。因为,其也是以“体感”与“经验性”为主的研究方式。同样,如果要将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进行比较的话,他们的异同在于:实证主义偏重于主观经验现象的客观事实方面,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反实证主义更偏重于构成主观经验现象的内在因素方面,具有人文主义倾向。但两者均反对客观唯心主义的社会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那么被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共同反对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它着重强调,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方法论的缺陷在于,它具有的机械性和形而上学性,不仅会经常犯经验主义、现象主义、反人道主义错误,也包含着诸多非理性内容。“科学方法论”在指导我们对社会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同时,也由于与政治色彩想毗邻与暧昧不清,故此“科学方法论”,对于我们进行社会学的问题研究,并不是最佳的选择,也不是必须的选择。而对于这样的一个方法论在此因为篇幅原因,不以赘述。

社会学的三种方法论对于社会学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简单的说需要实证主义而拒绝反实证主义,那么这样的研究是存在遗憾和缺陷的。如果我们同时拒绝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而仅仅在意实证主义与反实证主义在社会学研究中的运用与指导,那么我们的研究也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和方便。因为“最好的图谋自存的方法就是以马列主义为社会学的最高指导原则”④故此,我们在进行社会学的研究时,也就必须同时考虑“马列主义”的指导思想,也必须考虑“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这样的研究,才能更好的“图谋自存”,才能更加的对社会进“描述、解释和预测”。

二零一二年四月五日

注 释:

①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由陈伯达、郭沫若、范文澜、吴玉章、胡绳、杜国痒、吕振羽、翦伯赞、刘大年等人组成。毛泽东亲自制定陈伯达担任主任。同年10月,历史研究所创办刊物《历史研究》,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设立三个历史研究所,而陈寅恪被安排在“上古研究所”(俗称“一所”)。11月中旬,陈的学生,时为北大历史学系副教授的汪签南下广州请陈寅恪北上。陈与汪的对话最终结果便是12月1日由汪记录的“对科学院的答复”。由《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陆键东(著).新知·读书·生活三联书店(北京).1995)首次将其披露于世。

②孔德认为,现代社会是实证社会,科学是实证科学,哲学也是实证哲学。社会则是工业社会,社会施行实证政治统治。人们处理社会问题时,应当注重观察和务实,且要借助自然科学规律调节社会秩序,人类社会已达到高级阶段。

③《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准则》.[法]E·迪尔凯姆(著).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1995.

④《社会理论的本土化构建》,叶启政/著,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0页.

    进入专题: 社会学   方法论   反思   再认识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学术 > 社会学 > 社会学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383.html
文章来源:爱思想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