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阅读作为研究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选择字号:   本文共阅读 1104 次 更新时间:2012-04-09 23:38

进入专题: 阅读   研究生  

刘晨  

(供《中国研究生》,4月底刊发)

法国现实主义画家贝尔特·莫里索曾经描绘过一幅名画,其名就为《阅读》。画中的读者从眼神中所传射出来的猜想,更多的是对知识的认真之心,其如一片婉转的枫叶,缓缓的飘落,只为与空气有更多的交流。而我们现实的阅读,并未如此的堪琢,更多的时候,都是随手一本小书,打趣也好,求知也罢,对于那种安宁状态下的“若渴”,十分的珍贵,却又险些被我们的生活所丢弃。

的确,生活需要阅读。而作为一名研究生更应该懂得如何去阅读,以及阅读为了什么,又能得到什么。这是一种体感文化所承载的超越与自我解读,更是一种生活形式的渴求。不然,我们与社会的“决裂”往往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弥补,如何弥补,如何达到自我的修身与完善,其实我们都可以从阅读中涉猎营养与所需的价值。因为,每一个人的故事都是一本书,哪怕是思想的提炼,也是可以全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页页的白纸黑字的字里行间,都是一种“经历”,我们完善自我的路径不妨从这里就可以寻觅到,抑或有一条适合自己的捷径,只是我们是否真的懂的这样的一种转换,这样的一种修炼,这样的一种所谓。

但我又总是觉得,但凡是知识分子,亦或是研究型人员,都应该是有或多或少的读书兴趣,这至少是一种虔诚性的可能。因为,学识源于本身的诉求,在很大意义上,需要知识结构本身的调合与张力。无论是自然科学类的研究生,还是作为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研究生,至少是对于“文史哲”有一定的了解。因为“文史哲”的书籍与文章,总会给予我们自己一个思维的张力,一种辩解式的思考,一份哲学韵味的深思。而再对于我们自己学科的知识,就更应该在知识结构与系统化的阅读中,得到一定的强化与作用,进而方能对研究的主题与所思考的问题有更为成熟与深度的判断。没有人是天生的人才,更没有人对科研的能力所自己是万能的教主。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追求与反思,思想的张力对于科研与读书,特别是对一种研究的判断,虽然表面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基于其形而上的抽象主义情怀,但是我们的确是需要一种来自于情商的魔力,而这样的情商就需要奠定在邓晓芒所言的“思辨的张力”。如果我们又在“思辨”中获得真知,达到一种自我的均衡,这岂不是一桩美事,这岂不是一个对自我那种求知若渴的填补?

然而,研究生的阅读困境往往给我们的是一个玩笑,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研究生都并没有把阅读当做一回事,一如既往的按照自我的读书法则——“开心就好,愉悦为重”。在所谓的“言情小说”、“穿越”,“武侠”性质的书页中徜徉并徘徊。或者是高于这些的“浅显书籍”。自然觉得:“周国平”就是“王小波”的补充,“张小娴就”如“张爱玲”的袍子,“伍尔夫”也最终是到不了灯塔的。等等。这都已经没理解为可笑的事实。我们会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家,不要求每个人将为都成为科学家,成为某个专业领域的学者,成为一名出色的研究人员。可是,即便不是这样的“未来”,但我们的生活需要“解释”,需要一个“理解”。我们并未了解我们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又去了解我们的生活?了解我们的研究?阅读就是一种方略,更是一种技巧。理解生活的中心在于理解我们自己,我们对于自我的研究能力的塑造,往往还是基于对经验的总结,而如何获取经验,对于现在的研究生这种培养模式而言,阅读或许是其中的一个不错的法门。诚然,我们又有太多需要了解,而了解的端倪还是在于了解我们自己。“文史哲”的魅力与功效,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自我”出发的。不需要更多的体验,便会在这样的阅读中得到一种诠释,然后才有可能得到一种不至于迷失在科研的道途中。迷失,往往是一个人的终结,更是一种可怕。如果说牛顿在“三大定律”之后偏向神学是一种寻找到命运的真谛,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认为,我们需要解释的还有许多。譬如社会的存在,自我的美感,以及种种为人处世的韬略。

很多时候,我们听闻的“辩解”往往是可笑但不失认真的情绪,仿佛这就是“理所应当”的一个借口,如我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导师的课题让我脱不开身;再如我对那些的确没有什么兴趣。那么,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研究,又可知道这些会有多大的帮助呢?诚然,带着某种功利主义的“阅读”是不正确,可是我们即便是“功利主义”也在所难免有对“阅读”推卸的方式。其实,我们根本就不需要去拒绝阅读的邀请,因为我们需要被开化的未来,一个了解自己的人,才有可能在未来得到一个确切的方位,更能在研究的征途中寻找到自己的兴趣之所在。借口,往往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迷魂药,一个掩盖我们在求真路途中的创可贴,她掩盖的是我们的内心。

而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的研究生们,从侧面来说,其实也有拒绝的理由所言。在如此般的年代,当金钱与权力成为最有诱惑力的符号,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获取工具时,我们又何尝不担心自己会输在人生的第三次起跑线上(前两次分别为学前教育与大学本科教育)?固然,我们需要抓紧时间,美丽的知识并不如培根所言的那么的具有力量。但是,你是否听说,笑到最后的人才是胜利者;你又是否听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学习方式。当我们都在你争我赶的科研道路上去寻找一个属于自我的成功时,一个来自于学术界的认可时,我们是否真正的适合做这个方向的科学研究?很多人,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不断的努力,虽然说采取某种特殊的方法可以达到论文的发表或者是被附带着发表几篇学术成果,但是,这些并没有脚踏实地,并没有去真正的理解如何去推动一门学科的进步。诚然,你自己不服这样的断言,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我们身边的同学及朋友怎么不是这样糊里糊涂的在一门心思的做研究。热火朝天的背后,是每一个夜深人静时的孤寂与无聊,是游戏人生时那一幕的呼喊与无辜。其实,这怪不得别人,只是我们还未懂的如何去安抚我们的内心,更为懂的如何不达到内心的圆满。无论是做社会科学研究的研究生,还是读人文学科的研究生,很多时代,匆匆忙忙的去,匆匆忙忙的来,那些所谓的“个人性情”在需要得到及时的修缮时,怕是耽误了自己的前途,而采取所谓的大跨越,在知道自己落后的情况下,乱吃“补药”,最后只能是郁郁而终。开怀的人生需要一样属于自己爱好的点缀,阅读更是这开怀人生的一个入门法则。

可时至今日,这些骄子依然是在王国维所谓的“暮然回首”中不悦的度过着每一个“理想的下午”。从苏州河畔到楼兰女子,如一个穿梭,而带领我们进行精神漫游的却是一个古道不逊的教授,抑或是一个略微懂的分寸的朋友。我们听乎所以,却如朝拜一样的迷醉于各种各样的鼓吹。却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判定。我们又一次迷途在了他人的路上,迷失于作为思想的他者的话语语境之中。阅读,可能就是改变这一切糟糕现局的良方。只有懂得,才不可能被他者左右,才知道事实的真相。这样的懂得,怎么不是研究生们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呢?

苏格拉底曾言,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生活的。而我们依然在没有思考的场域中进行着所谓的思索,如摩尼的一个神像般的庄重。也是因为我们没有获取如何思索的路径。我们不懂得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如是,才会把在弥补中的知识,不管真伪的照单全收。这样会毒害我们的思维体系,更不能对我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亚里斯提卡曾说,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阅读,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多大的力气,多少时间。也就是需要你恒定的如“春风乱翻书”一样的执着;如“白驹过隙”一样的勇敢。我们的研究生,渐渐地,由此就会变得求真务实而不虚华浮躁;慢慢的,由此就会变得认真踏实而不狂横自高。悠然间,我们也就爱上了阅读,了解了“我们自己”。了解自己,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是我们进行人生旅途的出发点,更是我们在一个领域内做出成就的前提。时代毕竟不是过去,不是那个推荐上大学的时刻,而给予我们的是机会。南怀瑾曾在《论语别裁》中说,等待机会的是第三流的人,把握机会是第二流的人,创造机会的才是第一流的人。那么,我们的研究生们,到底是在这样的际遇面前,做第一流的人,还是第三流的人呢?或许,每个人心底都已经有了一个答案。一个属于自己的真理。

二零一二年三月二十七日

于兰州

作者系:兰州大学社会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进入专题: 阅读   研究生  

本文责编:lizhenyu
发信站:爱思想(https://www.aisixiang.com)
栏目: 笔会 > 散文随笔 > 民权理念
本文链接:https://www.aisixiang.com/data/52058.html
文章来源:作者授权爱思想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aisixiang.com)。

爱思想(aisixiang.com)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Powered by aisixiang.com Copyright © 2023 by aisixi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1200786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20014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